職場中的「反饋效應」:別埋頭苦幹,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
反饋一詞本來是一個物理學中的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後來,心理學家借用這一概念,以說明學習者對學習結果的了解往往能促進自身更加努力的學習。
反饋效應在職場中的重要啟示是: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不僅能讓領導對你放心,增加對你的信任感和支持力,也能促進自己的工作積極性。因此,身處職場,別埋頭苦幹,要及時讓領導了解你的工作進展。
來看一個職場事例:
楚瀟剛剛被升職做了部門的小主管,他心懷感激和知遇之情,便想好好管理自己僅有的兩個手下,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
果然,在楚瀟的不斷努力下,只有他們三個人的小部門為公司爭取到了不少新的業務,在楚瀟晉升主管大約半年後,部門業務提升明顯。只不過,楚瀟只管埋頭苦幹,在這半年,卻沒怎麼和領導溝通。
這一天,領導找楚瀟談話,問起了他們部門近期的工作。楚瀟就具體說了下自己的思路,他的意思是從小客戶入手,因為市場上大客戶競爭實在太激烈,先從小客戶入手,再慢慢向大客戶滲透,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然而,領導不但沒有表示認可,反而問到:「你還記得公司的銷售目標嗎?」楚瀟說:「嗯,記得。一年後,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要達到20%。」領導聽後,鄭重其事地說道:「那麼,你們部門還是把精力放在對大客戶的開發上吧!」楚瀟忍不住說道:「可我們部門就三個個人,這半年已經把能談的大客戶差不多談完了,要繼續的話,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人。否則,我們三個可能撐不住!」
沒想到領導反而開始責怪他:「那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呢?這半年來,我看到你們部門業務提升明顯,還以為有足夠潛力可以開發呢,你也一直沒有來跟我多要幾個人。是你的沉默製造了自己和同事的負擔!」
向上面案例這樣類似的事情在職場中並不少見,因為缺乏與領導的溝通,對領導的意圖理解得不全面,只顧埋頭苦幹,結果使工作發生偏差,往往勞而無功,這都是因為沒意識到「反饋效應」的重要性,沒有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
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有兩點需要注意:其一,儘量給領導結果。既然是領導,那工作肯定都很忙,沒有多少時間聽你長篇大論。假如你的匯報過於冗長和繁雜,那就很可能會引起領導的反感,如此,就會得不償失。所以,在向領導匯報工作時,要儘量說結果,而不是去具體描述過程。其二,打破沉默,向領導匯報工作要及時。匯報工作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及時的匯報才能受到最好的反饋。所以,當你在完成一項棘手的任務或者解決了一個關鍵的疑難問題後,就最好馬上找領導匯報,如果拖延時日,那領導很可能就已經興趣缺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