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洋奶粉售價比英國貴一倍 專家稱關稅是藉口-搜狐新聞

2020-12-19 搜狐網

  新快報記者 陸琨倩

  「洋奶粉」在內地年年漲價,不僅貴過柬埔寨、越南,也貴過紐西蘭、韓國

  業內專家稱,「成本上漲」、「關稅上漲」、「配方升級」只是「洋奶粉」漲價的藉口,追求利潤最大化才是本質

  調查

  因原料成本、人工成本、關稅價格等各種各樣的理由,國內的「洋奶粉」已經在300元大關面前躍躍欲試,經過去年底調價後惠氏旗下高端品牌「啟賦」1段已賣到408元。不過在「洋奶粉」價格一再邁升的情況下,新快報記者對比國外各大超市官方網站卻發現,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地區,甚至在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同一品牌的價格竟然都要比內地低。

  著名奶業專家、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告訴新快報記者,其在近日進行的一項價格調查中,發現「一罐相同品牌、容量的奶粉,在紐西蘭、韓國,甚至在經濟比較落後的柬埔寨、越南,價格大致在120-140元之間,中國內地的價格則要貴逾一倍。」而且內地「洋奶粉」價格還在不斷往上漲。

  內地「洋奶粉」每年都在漲

  港版奶粉一直是中國內地消費者青睞的對象,除了由於因分裝點不同別具「洋」優勢外,價格優勢也不可忽略。新快報記者對比香港主流奶粉品牌,包括美贊臣、雅培、惠氏、美素佳兒和能恩的價格發現,內地奶粉價格普遍比香港價格貴50元左右,如雅培同屬Similac 品牌下愛心美與喜康寶900克罐裝產品,香港超市價格為276港元,折合人民幣224.19元,國內售價261元,比香港貴了36.81元。在對比的品牌中,僅惠氏S26價格相近,香港售價297.9港元,折合人民幣241.98元,國內售價248元,差價在10元以內。

  事實上,香港的奶粉售價在亞洲地區已經不算低。記者對比了惠氏、雅培在臺灣的售價發現,900克的惠氏S26臺灣售價只需714臺幣,折合人民幣152.5104元,雅培心美力則售價840臺幣,折合人民幣180元,與國內同一品牌差價約80元。

  王丁棉也向記者透露,近日其在做一項調查也發現,在越南、泰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奶粉價格均比國內價格低得多,「同一品牌、同一容量的奶粉市場價格在人民幣120-140元之間。」他告訴記者,相對於中國洋奶粉每年一漲,甚至兩漲的情況,國外奶粉的價格比較穩定,較少漲價。

  英國奶粉比內地便宜逾一半

  事實上,內地奶粉不僅在亞洲售價居高,相對於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中國內地的奶粉售價也不低。記者從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地的超市官方購物網站看到,這些國家的奶粉均價都比國內低,英國部分品牌的價格甚至比內地價格低逾一半。以惠氏在英國銷售的品牌Sma1階段900克為例,價格僅為9.97英鎊,約合人民幣101元,而國內同品牌下的售價為248元。除了惠氏,美贊臣旗下的品牌Nutramigen Lipil 1階段400g售價也不過5.99英鎊,約合人民幣60.65元。記者觀察到,目前英國市場上主流的三大奶粉品牌分別是愛他美(Milupa Aptamil)、牛欄(cow&gate)和惠氏Sma,這些品牌900g的售價大約在人民幣100-120元。

  除了英國,澳大利亞的奶粉售價也不高,以消費者熟悉的品牌為例,雀巢能恩1階段900g的奶粉售價僅約合人民幣176.6元,惠氏的S26售價約人民幣182.9元,記者觀察到,在澳大利亞的市場上,目前國內消費者熟悉的奶粉價格在200元左右。在對比的數個國家中,僅美國的售價與中國較為接近,以美贊臣品牌「Enfamil」1階段的奶粉為例,23.4盎司(約合663克),售價約合人民幣157.67元,折合成900g,售價約為214元。

  稅費高企難擋洋品牌內地掘金

  雖然不久前有業內人士向媒體介紹,一罐洋奶粉進入中國,除了需要繳納10%的關稅、10%的質檢等海關費用、17%的增值稅外,還有10%的總代理費用,10%-20%的渠道費用,20%-30%的經營成本費用等。據其介紹,在渠道費用和經營成本上,部分品牌的費率更好,例如沃爾瑪全球銷售費率為21%,部分公司的經營成本費用高達50%,「因此國內奶粉價格比境外翻一番是正常現象。」

  雖然費率高企,但尚未進入國內市場掘金的國外品牌都蠢蠢欲動。早已進入香港市場的達能嬰幼兒營養品紐迪西亞(NUTRICIA)旗下品牌可瑞康(Karicare)就在近日通過南方市場的母嬰店進入了零售終端市場,並計劃在廣東、福建、廣西等地都建立起實體銷售渠道,此品牌在紐西蘭市場的佔有率高達72%。

  此外,今年以來,包括歐洲最大的食品集團之一的璽樂集團(HEROGROUP)也宣布要「搶灘」內地市場,帶著集團旗下的「美素麗兒」嬰幼兒奶粉進入中國市場,據介紹,歐洲60%乳品出口額均由璽樂集團創造的。此外,在德國擁有百年歷史的喜寶(HIPP)也來「試水」中國市場。

  面對眾多洋品牌的衝擊,國內奶粉品牌似乎難以喘氣,因為除了國內消費者目前熟悉的洋品牌外,包括荷蘭牛欄(nutrilon)、特福芬(topfer)、愛他美(aptamil)、英國牛欄(cow&gate)、凱麗(holle)等外國品牌在國內的終端市場仍未鋪開。

  部分品牌奶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價格對比表

  國家或地區 品牌(均選取1 階段 容量 價格 約合人民幣

  作為比價對象) (單位:元)

  美國 美贊臣Enfamil Premium 23.4盎司 $24.99 157.67

  (約合663 克)

  美國 雅培Similac 1.45磅 $24.99 157.67

  (約合658 克)

  美國 雀巢嘉寶 23.2盎司 $24.99 157.67

  (約合657.7克)

  澳大利亞 雀巢能恩 900g $27.95 176.6

  澳大利亞 惠氏S26 900g $28.95 182.9

  澳大利亞 可瑞康(Nutricia Karicare)900g $23.95 151.3

  英國 可瑞康(APTAMIL) 900g £11.50 116.44

  英國 美贊臣(Nutramigen Lipil)400g £5.99 60.65

  英國 惠氏(Sma) 900g £9.97 101

  中國香港 雅培皇牌愛心美 900g $276 224.19

  中國香港 美贊臣安嬰兒 400g $140 113.72

  中國香港 雀巢能恩 900g $268.3 217.94

  中國香港 惠氏S26 900g $297.9 241.98

  中國香港 美素佳兒 900g $258 209.57

  中國臺灣 惠氏S26 900g 臺幣714 152.56

  中國臺灣 雅培心美力 900g 臺幣840 180

  中國內地 美贊臣 900g ¥265

  中國內地 惠氏S26 900g ¥248

  中國內地 惠氏啟賦 900g ¥408

  中國內地 多美滋 900g ¥227

  中國內地 雅培箐智 900g ¥470

  中國內地 雅培喜康寶 900g ¥261

  中國內地 美素佳兒 900g ¥248

  中國內地 雀巢能恩 900g ¥265

  (註:以上價格資料從各國購物網站截取)

  真相

  洋奶粉漲價已成例行事件

  成本關稅上漲、配方升級只是幌子

  隨著近日洋奶粉美贊臣、雀巢宣布再調升產品價格,有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奶粉漲價可能使奶粉漲價風再度來襲,甚至有業內人士推測,"按照目前的漲勢,在2-3年後,國內洋奶粉的價格可能會突破500元大關。"事實上,新快報記者整理自2010年洋奶粉的漲價歷程表發現,近年來,洋奶粉每年一漲已經成為例行性事件,"回顧2006年至今,洋奶粉的漲幅已經達15.6%-16%,且自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後,漲價的密度有所提高。"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

  但細看喊漲之聲,其實不外乎"原料成本上漲"、"關稅上漲""及"配方升級"三大因素,但這些不過是洋奶粉漲價的託詞,"利潤最大化才是奶企真正考慮的問題。"著名奶業專家、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表示。

  ★原料成本上漲?

  大包粉價格去年3月開始回落

  原料價格上漲在物價上漲的今日無疑是漲價最好的託詞,不過記者查詢發現,奶粉的主要原料大包粉雖然在2010年確曾攀到一定高峰,但從近一年的價格走勢來看,基本呈現向下走勢。以全脂奶粉(WMP)的均價為例,2012年7月合約的競得均價為2749美元/噸(約合人民幣17376.74萬元),9月均價2600美元/噸,10月均價2654美元/噸,與最近一個交易活動相比,價格分別下跌9.6%、8.5%及9.9%。

  而近年來,全脂奶粉競得均價最高出現在2011年的3月,為4619美元/噸,不過上4000美元/噸也不過三個月,此後,奶粉價格一直在3000-4000美元之間徘徊,甚至跌到3309美元,而目前的船邊交貨價格為2546美元/噸,已經跌到了低點。王丁棉對記者表示,今年春節以後,大包粉的價格並沒有太大變動,國內成本價維持在3.05萬-3.1萬元/噸。除了原料奶粉外,製造奶粉的主要原料濃縮蛋白的成本價格也一直在走"下坡路",目前20公斤的合約價格為3940美元,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3%。"近一段時間,其他原材料價格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乳糖目前在1.8萬-2.8萬元/噸。"王丁棉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在2010年間,大包粉確有上漲,但當價格回落的時候,洋奶粉並沒有回落,也造成了原料價格上下波動,洋奶粉價格只升不降的格局。"王丁棉表示。

  ★關稅上漲?

  一年關稅支付基本平衡

  今年2月,海關總署就發出了進口乳製品再創新高,觸發特保日期逐年提前的監測預警。據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口乳製品24.2萬噸,同比增加28.5%,其中,2月的進口量創出歷史新高13.3萬噸,同比增加66.6%,由此觸發特保關稅機制,使進口自紐西蘭的奶粉關稅則由5.8%調升至10%,鮮奶類產品關稅由7.5%調升至15%。

  雖然洋奶粉關稅翻番,但提價與關稅沒有太大關係,"這也只是洋奶粉要把市場利潤最大化的託詞。"王丁棉說道。事實上,雖然目前關稅翻番,但實際上,關稅是根據進口量而觸發翻番機制的,也就是說,每年關稅都會恢復到5.8%,直到觸發上漲機制,有漲有降,但洋奶粉卻借每年關稅上漲之機漲價,與奶粉原料一樣實行"有漲無降"的機制,最終難免導致奶粉價格漲價不斷。

  同時,記者看到,由於進口量大將觸發漲價機制,因此在年初,洋奶粉的進口量都有飆升的情況,以搶得低關稅的份額,且觸發量逐年提前的情況明顯,以脂肪含量大於1%未濃縮的乳及奶油進口申報數量為例,此前3年的觸發特保措施日期分別為2009年4月11日、2010年3月22日和2011年2月26日,而也因前期進貨量大,在後期的進口量也會縮水,以2011-2012年為例,在2011年的5-11月之間,進口量都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憑著前期享有關稅優惠的存貨以及後期較少的進貨量,一年支付關稅的比例基本可以平衡,不存在需要為關稅漲價而漲的道理。"業內人士透露。

  ★配方升級?

  嬰兒奶粉配方有嚴格限制

  相比於前兩個漲價"託詞",以"配方升級"或"換新包裝"的方式調漲的情況更為普遍,而這也是較為隱秘的方式。不過事實上,嬰兒奶粉對配方有嚴格的規定,添加的各樣配方都有規定,可變動的空間不大。

  "目前的配方升級多是指向『功能性』的,指向解決眼睛、腦部、健康結實等問題,即使加也不會加很多。"王丁棉表示,"添加一點膽鹼或DHA與加價10%沒有直接的關聯關係。"

  他表示,配方升級、換包裝等也都是漲價的說辭罷了。

  而這種換包裝的"伎倆"近日更伴隨著減量而來。雀巢超級能恩1階段近日上線的新包裝不僅提高了售價,而且還將容量從900克調低到800克。王丁棉擔心,這種減量的隱形漲價行為會成為趨勢,"一般來說,一罐奶粉的容量是1千克的,但為了保證質量,一般不會裝滿,雖然現在的普遍容量為900g,但在幾年前,一罐奶粉曾是930g的,甚至950g。"他認為,"奶粉不裝太滿是為了保證質量,但降至800克似乎已經跟質量無關了。"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國內奶粉品牌的毛利率一般在40%-50%之間,而洋奶粉美贊臣的毛利率更高達63%,而高端奶粉的毛利率普遍較高,國產品牌如貝因美2011年的奶粉毛利率達65.28%,而澳優雖然於2011年上半年收入按年下降25.6%至2.19億元,但毛利率則提高了0.95個百分點至53.2%。

  釋疑

  貴的才是好的?消費者心理成就漲價風

  "現在的國內的消費者有一種誤區,就是『貴的才是好的』,這種消費心理也造就了目前洋奶粉,乃至國內奶粉也跟風漲價的堅實基礎。"王丁棉指出,"目前洋奶粉就是抓住消費者對國內奶粉的不信任,無論多貴都要選擇洋奶粉的心理。"

  而這種"漲價風"也已波及廣州市場上主流的洋品牌了。記者觀察到,在洋奶粉漲價歷程表中可以看到,洋奶粉美贊臣在2010年2月後保持了兩年不漲的紀錄,其間,雅培、惠氏都分別上調價格兩次,"美贊臣是被逼著漲價的。"王丁棉認為,"由於消費者的這種心態,如果長期不漲價,消費者就會對某品牌另眼相看,隨著價格間隔的拉大,競爭也將在不同的水平上,因此在同業所有品牌都漲價的情況下,競爭者也須漲價保住地位。"

  國產品牌跟風漲價

  事實上,隨著洋奶粉颳起的漲價風,國產奶粉品牌也HOLD不住。國內乳企黑龍江完達山在今年2月被爆將漲價10%,當中原因難掩因消費者心理而造就的漲價風,在完達山被曝光的《關於調整公司產品價格體系的通知》中提及,"消費者普遍認為價格代表品質,而完達山產品的高品質並未體現在市場價格上。為此,公司決定對乳粉類以及米粉類產品價格體系進行調整。"

  記者了解到,除了奶粉外,以鮮奶為主的本地奶企風行、燕塘、香滿樓都已漲3%-5%,十年未漲的益力多也進入漲價大隊,首漲1元,而伊利、蒙牛也已在部分市場漲價或調高部分產品的價格。

  海關總署指出,目前,洋奶粉的利潤是國內奶粉行業利潤的數倍,同時進口品牌還加快拓展產品的銷售渠道,加速進入三線以下城市,與國產品牌進一步爭奪目標市場。以美贊臣為例,其在全國已有800多個經銷商;在河北、河南、江浙一帶,鄉村的外資奶粉的接受度甚至超過了國產奶粉,本土品牌的生存狀態已經岌岌可危。

  2012年1-2 月奶粉進口情況

  進口源 進口量(單位:萬噸) 同比增長

  紐西蘭 13.3 33.5%

  歐盟 5.1 54.2%

  美國 3 5.9%

  澳大利亞 1.1 22.8%

  東協 0.6 2.6%

  部分奶粉企業毛利率

  名稱 毛利率(2010) 毛利率(2011)

  飛鶴乳業 40.2% 38.3%

  雅力士 56.9% 52.0%

  澳優 54.8% 53.2%

  美贊臣 62.3% 63%

  貝因美 65.1% 65.28% ???

  (據各家企業財報)

  部分"洋奶粉"漲價歷程表

  時間 品牌 漲價情況

  2010年1 月 雀巢 因原材料價格上漲,部分產品上漲 5% -10%

  2010 年2 月 美贊臣 全線產品提價8%

  2010 年6 月 雅培 因原材料漲價,全線上調 8% -10%

  2010 年6 月 多美滋 換新裝提價15%

  2010 年8 月 雀巢 上調部分奶粉、液態奶價格 5%

  2011 年3 月 美素 部分漲18-31 元

  2011 年6 月 雅培 平均提價10%

  2011 年6 月 雀巢 換包裝後提價20元

  2011 年7 月 惠氏 配方升級後漲10% -15%

  2011 年12月 惠氏 啟賦系列平均漲 8%

  2012 年3 月 美贊臣 換新包裝之際提價 10%

  2012年3 月 雀巢 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漲,對部分產品提價 10%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焦點

  • 內地洋奶粉漲價已成慣例 配方升級關稅等成幌子
    內地洋奶粉漲價已成慣例 配方升級關稅等成幌子 「洋奶粉」在內地年年漲價,不僅貴過柬埔寨、越南,也貴過紐西蘭、韓國業內專家稱,「成本上漲」、「關稅上漲」、「配方升級」只是「洋奶粉」漲價的藉口,追求利潤最大化才是本質
  • 內地洋奶粉售價全球最高 部分價格系原產地4倍
    瞄準消費者心理 「洋奶粉」頻借配方升級和成本上升漲價 記者調查發現  你能想像到嗎?國內售賣的高端「洋奶粉」價格竟達到國外官網售價的4倍!  目前,原裝進口的「高端洋奶粉」已經成為國內不少媽媽的首選。
  • 盤點洋奶粉市場亂象 多花錢真能買來放心?(圖)
    為此,明治奶粉第一時間向媒體通報,中國內地銷售的明治奶粉產自澳大利亞,且涉事的奶粉在內地沒有銷售。明治在中國香港並沒有設置辦事處,所以大部分在香港銷售的明治奶粉可能是本限定在日本銷售,未通過官方渠道進入香港的,屬於經銷商行為。而和光堂、森永兩家公司也對外聲明稱,各國對於奶粉碘含量的標準存在差異,公司產品在日本當地食用沒有問題。
  • 香港洋奶粉比廣州便宜30%以上
    香港洋奶粉比廣州便宜30%以上  因為香港對奶粉實施零關稅以及人民幣兌港幣的匯率問題,香港的奶粉普遍比內地的奶粉便宜一大截。  雀巢能恩價差超百元  6月份,記者走訪了香港一家百佳超市,發現惠氏四個階段奶粉的價格分別在162.9~258港幣之間,而在廣州三元裡的卜蜂蓮花,上述四款產品的售價在175~248元人民幣之間,這四款產品兩地的價差在32~39元之間。
  • 洋奶粉漲價被指肆無忌憚 售價數百成本不足百元
    記者 魏宗凱 陳愛平 周琳 上海報導「一罐奶粉的成本不會超過100元,可是國內市場上『洋奶粉』的零售價動輒三四百元,比境外貴一兩倍;還有一些打著『洋奶粉』旗號的中國特供奶,價格也高得離譜,對消費者產生一定的誤導性。」一位專家抱怨,「洋奶粉」暴利已經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但消費者對其肆無忌憚的連續漲價卻束手無策。
  • 關稅上調成洋奶粉漲價理由 雀巢等至少漲價10%
    雅培「質量門」事件風波未了,洋奶粉又在醞釀新一輪漲價。目前,美贊臣和雀巢已向商家下發了調價通知,全線產品漲幅分別為13%和10%,美素等其他洋品牌也可能跟進。除了傳統的「成本上漲」說辭之外,今年3月1日起,我國對從紐西蘭進口的奶粉關稅由5.8%恢復到10%,也成了洋品牌奶粉漲價的理由。
  • 進口奶粉摸高600元/罐 中國售價全球最貴
    昨日,某品牌嬰幼兒奶粉遼寧總代理張先生分析,關稅稅率下降,也撼不動中國銷售的嬰幼兒奶粉高高在上的價位,多個品牌同款奶粉在全世界的售價中,中國是最貴的。  奶粉價格摸高600元/罐  昨日,瀋陽晚報記者走訪多家大型連鎖超市看到,一罐進口嬰幼兒奶粉的起步價基本在400元左右,最貴的則將近600元。銷售人員普遍解釋說,價格越貴的奶粉,當然質量越高。
  • 部分洋奶粉關稅降七成 之前關稅屢降價格反漲
      嶗山區一家商場,一名市民在進口奶粉專區選購。   12月17日,財政部發布消息,稱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其中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胺基酸配方的特殊嬰幼兒奶粉,進口關稅從20%降至5%。關稅降低了,進口奶粉是不是能便宜點了呢?
  • 嬰幼兒奶粉投訴6成是外資品牌 洋奶粉崇拜會終結嗎
    嬰幼兒奶粉價格年年漲,其毛利潤到底是多少?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一罐嬰幼兒奶粉,低端產品的價格為80至100多元,毛利潤為15%至20%,而中高端產品一般在200元以上,毛利潤最高可以超過60%。  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外資奶粉和進口配方奶粉成本相差無幾,每罐900克奶粉到岸價在85元左右,已包含出口國關稅等,上岸後加上各種成本或達到100~110元/罐。
  • 洋奶粉價格何以「想漲就漲」
    專家指出其底氣來自於對中國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的掌握  財政部15日發布消息稱,自2012年1月1日起,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其中就包括嬰幼兒奶粉。而就在即將進行關稅調整的「節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又一次漲價。
  • 兩個月用完紐西蘭進口配額 洋奶粉今年還要漲?
    兩個月用完紐西蘭進口配額,超額進口大包粉關稅急升四成  3月起,紐西蘭奶粉關稅從5.8%恢復到10%,而目前,紐西蘭乳製品佔我國全部進口量大半,業界擔心,此舉或將造成乳製品行業的進一步漲價。  按中新兩國2008年的自由貿易協議,10年內從紐西蘭進口到中國的乳製品每年關稅逐年下降。但當有關農產品進口數量超過當年限額時,我國可通過附加關稅的方式對該產品實施特殊保障措施。海關總署最新通告顯示,今年的11.55萬噸進口大包粉配額已在3月4日達到103.1%,因此超過配額部分的關稅將由5.8%急升至10%。
  • 「洋奶粉」爭喊降價響應調查 部分奶粉超市價竟貴過之前
    惠氏的超高端奶粉啟賦系列並不在降價之列  發改委調查乳企抬高奶粉價格  「洋奶粉」爭喊降價惠氏美素超市價竟貴過之前  繼惠氏宣布降價之後,昨日,多美滋自從發改委約談各大乳企,調查乳企抬高奶粉價格之後,已經有四個「洋奶粉」品牌以降價作出回應。但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在商超渠道,奶粉價格多數仍紋絲不動,有的甚至比降價之前還要貴。
  • 廣州部分洋奶粉開始降價 國產奶粉仍受冷落
    近日,國家發改委對洋奶粉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前日惠氏發布公告稱,將調低奶粉售價。記者昨日走訪廣州的超市及母嬰店發現,有超市的惠氏奶粉已經開始降價,但多數超市和母嬰店還維持原價。經濟專家分析,此次發改委向洋奶粉「開刀」,意在緩解香港「限奶令」帶來的壓力。部分洋奶粉妥協也僅為「示好」,在未減關稅、消費稅的情況下,預計洋奶粉降幅不大。而相較之下,國內奶企或將受到降價衝擊,銷售「雪上加霜」。
  • 惠氏等洋奶粉集體漲價 專家指毛利率高達60%
    惠氏等品牌奶粉部分品種通過換包裝調價 國產奶粉價格近期尚無變動   早報記者 鄒娟 實習生 翁榮榮   新一輪洋奶粉漲價潮悄悄湧動,昨日,記者從部分超市獲悉,不少洋奶粉品牌已上調超市供貨價,部分小超市零售價也已調整,漲幅集中在10%左右。有品牌通過換包裝調價。   洋奶粉漲價是個別行為?
  • 送檢樣品不達標 雅培被指「最差」洋奶粉
    圖片資料在中國,雅培被看做是個質量高的洋品牌,受到年輕父母們追捧,不少人更是蜂擁到香港去購買雅培奶粉。然而在「保險套門」之後,雅培又被指為「最差洋奶粉」。昨日,香港的CER Research公司發布報告稱,檢測了中國市場六個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雅培的心美力一段被檢測出是送檢樣品中最差的一個,而且遠沒有達到國際標準和中國標準。奶粉與內地雅培喜康寶英文名一致。
  • 乳協稱國產奶粉史上最好 專家:一線市場洋奶粉佔98%
    AC尼爾森最新數據顯示,五個國產奶粉品牌進入去年前十大。   國產奶粉是否也賣得好呢?「國產品牌嬰幼兒奶粉在一線城市的佔有率僅有2%。」昨日,有乳業專家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產奶粉銷售絕大部分在二三線城市實現。
  • 市場調查稱200元以上「洋奶粉」毛利潤60%
    業界不少人士認為:「三聚氰胺」事件後,洋奶粉在中國進入了高增長狂漲價的「快車道」,在年年漲價的「趁火打劫」之下,洋奶粉卻出現越來越多的質量問題。在政府連環重拳整治下,部分小品牌洋奶粉或退出中國市場,洋奶粉將迎來洗牌。
  • 洋奶粉也不安全?海淘需謹慎!
    多年來,我國的媽媽們被迫接受著「世界上最貴的嬰幼兒奶粉」。  當年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問題奶粉事件」雖然已經過去十年了,但我國的奶粉質量問題讓為寶寶操心的媽媽們不得不選擇洋奶粉。  接踵而至的是,多地推出奶粉限購政策無形中又促進了一波漲價熱潮。  可現如今,最貴的進口奶粉,也不安全了?
  • 雅培被指「最差」洋奶粉 遠未達國標及國際標準
    心美力奶粉被檢出酪蛋白太高或致腸道出血等症狀與內地雅培喜康寶英文名一致在中國,雅培被看做是個質量高的洋品牌,受到年輕父母們追捧,不少人更是蜂擁到香港去購買雅培奶粉。然而在「保險套門」之後,雅培又被指為「最差洋奶粉」。
  • 200元洋奶粉成本僅80 邊漲價邊喊沒利潤引質疑
    「一桶嬰兒奶粉動輒二三百元,還一個勁兒地說成本上漲沒利潤,真是讓人難以相信。」正在超市選購奶粉的青島市民劉女士聽說自家孩子喝的惠氏奶粉又要提價,語氣中透著無奈,進而又提出一個眾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到底生產一桶嬰兒奶粉的成本是多少?其不菲的身價究竟「貴」在哪裡?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