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檔計息」即將告別舞臺,手裡還有產品的小夥伴該怎麼辦?

2020-12-18 騰訊網

近期,工農中建交郵等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同步發布的公告,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叫停「靠檔計息」產品,並自當天起調整計息方式。如果在調整日之前提取的,仍按「靠檔計息」的方式計息,調整日之後再提取的,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息利息,如果未提前支取,則按照規定的利息計息。

看了之後,可能還有一些小夥伴不太明白,到底自己手裡的「靠檔計息」產品該怎麼辦!下面老書用數字舉例分析來幫小夥伴們做選擇:假設A現在手裡有一款3年期金額為10萬的「靠檔計息」產品,期限利率分別為1年期2%、2年期3%、3年期4%、1年期以內為1.5%。目前A已經持有2年6個月,那麼對照新規,此時A有兩個選擇:提前支取或者持有到期。首先看持有到期,11個月後,A可以獲得10*4%*3=12000元利息。然後再看提前支取,提前支取又分為調整日之前支取和調整日之後提前支取,這兩個算法是不一樣的。調整日之前支取的利息為10*3%*2.5=7500元;調整日之後支取的利息為10*0.35%(活期存款利率)*2.5=875元,調整日之後提前支取的最大利息為10*0.35*3=1050元。

看完這些數據,小夥伴們應該知道怎麼辦了吧!老書的建議是:如果到期日較短,那麼選擇持有到期。如果到期起較長,則要分析自己會不會提前動用這筆資金,或者自己有沒有更好的投資工具,如果沒有其它的投資工具或者到期之前都不用動這筆資金,那麼老書建議還是持有到期;如果到期日之前會動用這筆資金那麼就選擇調整日之前提前支取,然後再重新買進活期,這樣就能確保吃到前面的靠檔計息。

老書看了一下銀行的靠檔計息利率表,比活期存款利率高出不少。所以千萬別怕麻煩,該提前支取就提前支取,畢竟提前支取比不提前的利息多了將近5-10倍。

說完怎麼辦之後,小夥伴可能又有疑問了:這麼好的產品,為啥銀行就停止了呢?直接的答案就是不合規,違反了《儲蓄管理條例》中的有關內容,所以被責令整改。今年3月份,央行曾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對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作出整改要求。

可能小夥伴會有疑問,既然產品不合規,那為啥之前還能面世呢?關於這一點老書之前寫過一遍《為啥金融監管總是落後於金融創新》的文章,可以解答這一點。另外一點就是這種產品任由發展會產生風險:

首先是惡意競爭的風險。中小銀行在攬儲的時候與大銀行不具備優勢,因此這種靠檔計息的產品就成為了他們吸引儲戶的好工具,有的中小銀行給出的利率高於市場基準利率的30%以上。如果再不加以規範就出現銀行為吸引儲蓄資金而惡意競爭的情況。

然後是跟大政策不相符。這種不規範的產品如果放任下去,那麼就會進一步推升市場的存款利率,而目前的政策方向是減稅降費,在存款利率高企的情況下,想進一步降低市場貸款利率實在是太困難。銀行靠的是低息高貸,如果存款利率不斷提高,那麼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會不斷提高。

再就是流動性風險。定期存款拆成活期並靠檔計息是指投資者贖回的時候將手裡的存款採用抵質押方式把收益權轉讓給其他購買者,轉讓的價格由市場確定。這和之前部分P2P平臺轉讓未到期投資者產品收益的做法有點類似。正常情況下,銀行間的這種行為並不會產生風險,但是如果遇到集中性贖回的時候就會產生流動性風險,這也是所有銀行面臨的共同風險:集中兌付。另外老書在思考一個問題,中小銀行給這麼高的存款利息,必定要有更高的貸款回報或者投資方式,那麼就會導致銀行做法比較激進,可能會出現放貸或者投資出去的資金面臨壞帳或者損失的風險,近兩年包商銀行、錦州銀行等先後被接管就敲響了警鐘。由於銀行的存款保本金只有50萬額度,所以老書建議除了六大行以外,超過50萬的儲蓄可以分散到多個銀行存取。

最後就是把儲蓄資金趕出來。不管是政策取消定存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還是要規範銀行現金類理財產品,以及打破剛兌、自負盈虧,目的都是把儲蓄資金從銀行體系趕出來。而剛出來的資金只有兩個去向,或者說只有兩個地方能夠承接:一個是樓市,另一個就是股市。而它們的政策分別是:房住不炒和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所以老書認為大概率是要把這些吸引引導進入資本市場,方式就是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二級市場帳戶。結尾之前老書還得提醒下小夥伴一定要注意理財風險,買之前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現在除了儲蓄類理財產品外其它的都有淨值波動的風險,另外打破剛兌是趨勢,所以在買高收益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國有六大行(工、農、中、建、交、郵儲)近日均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停止「靠檔計息」倒計時 手持相關產品的投資者何去何從
    六大國有銀行在各自官網相繼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六大行從發布公告到規則生效的2021年1月1日,滿打滿算提前告知天數僅有18天。此次調整對持有相關產品的投資者將有怎樣的影響?投資者又該如何進行應對?
  • 「靠檔計息」大額存單產品重大調整
    這兩天有一個比較大的消息消失在了股市的波動當中,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發布公告,2021年起「靠檔計息」的大額存單產品將徹底清零,本次公告將規則的調整公布:在調整日前(不含)提前支取,按照原計息方式計息;在調整日後提前支取,按照活期計息;不提前支取,利息不受影響。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
    近日,六大國有銀行集體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元旦起全面取消靠檔計息產品。已經購買靠檔計息產品的儲戶利息是否會大打折扣?今後還有其他辦法減少提前支取的損失嗎?
  • 六大行停止「靠檔計息」倒計時 部分銀行正推進存量產品處置
    本報記者 彭妍近日,國有大行開始集體對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啟動調整。六大國有銀行在各自官網相繼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六大行從發布公告到規則生效的2021年1月1日,滿打滿算提前告知天數僅有18天。
  • 六大銀行集體喊停「靠檔計息」產品 這些儲戶需要注意了
    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同步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銀行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根據六大行公告,此次調整涉及各行採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及一些人民幣特色儲蓄等產品。
  • 叫停「靠檔計息」 存款產品 傳遞了什麼樣的信息
    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一言以蔽之,「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以後不會有了。其實,在發這份公告之前,這些銀行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這種存款了。其他股份制銀行以及此前對這類產品比較熱衷的城商行,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力推」這種存款了。先說說什麼是「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 六大行整改存款「創新產品」 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按活期計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六大行整改存款「創新產品」:明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按活期計息12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六大國有銀行同日公告,自2021年元旦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銀行齊聲叫停靠檔計息產品,存款成本降低,攬儲還有新馬甲嗎?
    文 | AI財經社 張夢依 編輯 | 孫明 繼多家銀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後,12月14日,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六家國有銀行同步官宣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具有提前支取功能的個人大額存單及人民幣定期存款產品,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提前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明年起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國有大行開始集體對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啟動調整。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12月14日同日公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銀行攬儲正烈,靠檔計息產品被規範,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成替代?
    近日,《華夏時報》報導稱,多省市銀行收到《關於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規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有關要求》(下稱《市場利率定價要求》)。獨角金融(微信公號:uni-fin)獲悉,一些銀行近期已取消靠檔計息產品,轉而積極推薦自家其它理財產品。那麼,對普通用戶而言,已購買的靠檔計息產品會有影響嗎?
  • 明年起停止「靠檔計息」
    曾經備受儲戶青睞的「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將要和大家說再見了。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相繼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齊叫停「靠檔計息」,有銀行早已清空存款「創新」產品
    12月14日,六大行齊發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產品,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小銀行『船小好掉頭』,我們銀行根據監管要求,早對『靠檔計息』類產品進行整改了。」一位浙江地區農商行行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 六大國有銀行齊發公告叫停靠檔計息產品,為啥?憑啥?
    2020年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同步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取消靠檔計息 你的定期儲蓄收益可能要少了
    上周一,也就是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政六大國有銀行發布公告,自1021年1月1日期,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同時宣布:「靠檔計息」明年取消,老百姓該如何應對
    近日六大行同時宣布,到2021年元旦前將全面取消定期存款的「靠檔計息」政策,涉及的產品包括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等,那就代表我們之前享受的擁有定期收益、活期便利的智能存款方式將不復存在,意味著今後銀行的存款產品收益將全面下調,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呢?
  • 六大行停止「靠檔計息」倒計時 銀行告知義務有待加強
    近日,國有大行開始集體對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啟動調整。六大國有銀行在各自官網相繼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六大行從發布公告到規則生效的2021年1月1日,滿打滿算提前告知天數僅有18天。
  • 央行叫停靠檔計息定存 藍海銀行發售產品仍存滿息給付行為
    經濟導報記者走訪濟南部分商業銀行發現,靠檔計息定期存款從去年底就開始整改,浦發銀行等相關產品的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政策已恢復參考活期利率,而是標註「售罄」「產品維護中」等字樣為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高息產品
  • 大額存單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不再靠檔計息
    調查多家銀行已籤約的產品不受影響近幾年,銀行攬儲壓力大,創新產品也頻頻推出。其中,靠檔計息類定存產品成為各家銀行近年來的力捧產品,包括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提前支取均能享受靠檔計息。記者對比了某小銀行近幾期的大額存單宣傳海報,去年12月中旬還顯示「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當月底同款海報卻改成了「允許提前支取」,不再提靠檔計息。不僅如此,記者在京東金融、陸金所等多個第三方平臺上看到,大部分「智能存款」產品的計息規則也已改,由此前的「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改為「提前支取執行銀行掛牌活期存款利率」。
  • 靠檔計息叫停,您的銀行存款正在縮水
    財學森奶爸財相信許多經常去銀行存錢的朋友,對於「靠檔計息」這個概念應該都不會陌生,靠檔計息的存款不僅支持隨存隨取,且還能給到不錯的收益,一直是許多人的首選。遍地開花的銀行,為了吸引大家去存款,給部分存款產品設計了一些優惠措施,比如「靠檔計息」。普通的定期存款,如果未到期提前支取,統一按活期計息。而靠檔計息的產品,即使提前支取,也能按最近一檔的利率來計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