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校課間真安靜:教室裡不準說話,走廊上不得超過3個學生

2020-12-13 大教育者

近年來,學生在課間遊戲出現安全事故的事情時有發生。根據當前對於此類事故處理的結果來看,不管學校有沒有責任,學校或多或少都是要承擔責任的,這也讓學校的管理者制定了不少措施保障學生的在校安全,甚至有校長告訴老師:學生的成績無所謂,只要保障安全就行。

前幾日,看到有網友發帖稱現在學校的課間真安靜,因為學校出臺了三條措施:

1.課間學生在教室裡也不準說話;

2.課間走廊上不能超過3個學生,並且有老師巡查,不符合要求的要扣班級的分;

3.老師候課要提前3分鐘到教室,老師遲到要通報批評,學生遲到要扣分。

這樣的措施落實後,學校確實是安靜了下來,學生的安全也更有保障了,但是卻壓抑了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如果學生的天性被長期過度壓制,那麼學生的情緒波動會非常大,甚至普遍出現厭學情緒。因此,有網友表示這不是學校而是老人院,甚至有網友表示這就是JY。

學校這樣的做法確實不好,有矯枉過正之感,但是卻也是無奈之舉。

2020年9月,北京市密雲法院審結了一起小學生課間遊戲受傷的案件。事件的起因是兩位小學生課間在操場上玩丟沙包的遊戲,其中一位小朋友將另一位小朋友撞倒在地,致使倒地的小朋友下嘴唇破裂、兩顆門牙受損。隨後,受傷小朋友的家長將他的同學和學校一起告上了法庭。

案件審理過程中,學校認為事故發生在課間,而且學校平時多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已經盡到了職責,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審理則認為,學校對學生在校活動情況未照顧周全,承擔70%的責任。法院認為,學校應該指派老師或者藉助監控加強對課間活動區域的監管,繼續加強校園安全管理。

近幾年,類似的事情在全國各地多次發生,最終的結果都是以學校賠償收尾。這不得不讓人感慨,現在真的是世道變了啊。

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也有一次在課間和同學玩耍時摔了一跤,而且摔出了一道不小的傷口,當時還縫了幾針。我父母知道後,非但沒找學校賠償,還非常感謝老師和同學們及時把我送去治療。按照現在家長的思維,那肯定是要學校賠償才能罷休啊!

以前看到過這樣一條新聞,說一位美國的老太太在商場的平地上自己摔倒,然後去法院起訴商場,說商場沒有設置標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最後法院判決商場賠償這位老太太的相關損失。當時看過新聞後,還和同學開玩笑說自己摔倒也能索賠,美國真是個奇怪的國度。沒想到這樣的事情在當前國內的學校卻是經常發生。

比如孩子在學校違反紀律被老師批評,有的家長要到學校找老師討說法;孩子作業沒寫完被老師批評教育,還是有家長找老師的麻煩;更不要說孩子在學校受到一點點傷害了。前段時間還有學生在學校受傷後家長要學校保證孩子升學時到名校就讀,否則不罷休。再加上學生課間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學校為了安全管理的要求也只能儘量減少學生課間的活動。

學校規定課間學生在教室不得說話,走廊上不能超過3名學生。這樣的做法雖然不好,但是也是被逼無奈。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熱鬧」變「安靜」,學校課間十分鐘「三不準」現象普遍,誰之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還記得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聽到下課鈴響,幾個小夥伴到教室外的空地上玩耍,每次都玩到上課鈴響,才紅著小臉兒跑進教室可如今,很多學生課間被「困」在教室,學校不讓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許學生課間在教室大聲說話、快走,課間往往安靜得就像上課一樣。這種現象普遍嗎?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中小學「安靜的課間十分鐘」現象普遍,老師的錯?
    曾經的中小學校園裡,下課鈴聲一響,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就會響成一片。可如今,很多學校和老師卻不允許中小學生課間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許學生課間在教室大聲說話、疾走,課間往往安靜如上課。「安靜的課間十分鐘」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可否將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
    視覺中國供圖曾經的中小學校園裡,下課鈴聲一響,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就會響成一片。可如今,很多學校和老師卻不允許中小學生課間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許學生課間在教室大聲說話、疾走,課間往往安靜如上課。「安靜的課間十分鐘」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小學生課間不能出教室 學校稱「圈養」利於安全
    小學生課間遭被動「圈養」    家長不滿紛紛徵集「不圈養」學校,部分學校認為「圈養」利於安全    昨天10點25分,正是小學生下課休息時間,浦東新區某小學偌大的操場上卻沒有半個人影,學生只在教室門口玩耍著,而在一年級走廊外面更是安安靜靜。
  • 課間不嬉戲打鬧,安靜的課間十分鐘越發常見,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曾經,一到下課時間,中小學校園裡孩子們嘰嘰喳喳、嬉戲打鬧,玩成一片。教室裡、走廊邊,甚至操場上,隨處可見孩子們玩耍的身影,哪怕只有十分鐘,孩子們依然樂此不疲地往操場上跑,這十分鐘,也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
  • 學校為安全不許學生課間玩耍引家長質疑
    小濤說,在他們學校,課間10分鐘,老師只允許學生外出喝水、或者上廁所,為了多出去玩,每到課間,他就向老師報告,要出去方便一下。每次下課鈴響後,小濤先是到走廊裡喝水,然後去洗手間,如此,就不用呆在教室裡。「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沈悅心中滿是疑惑,趁接送孩子的時機,她詢問了其他家長,得到的是同樣的答案。「課間10分鐘不就是給學生們放鬆和玩耍的嗎?」
  • 安靜的校園不是學生理想的學習場所,學校老師:沒辦法,我們怕啊
    安靜的校園不是學生理想的學習場所,學校老師:沒辦法,我們怕啊。假如能隨意走進某一所中小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整個校園都是安安靜靜的,看不見學生奔跑的身影,聽不見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見到的是一扇扇緊閉的教室門,學生們在老師的監督下認認真真看著書做著作業,即使是在課間、午休時間都是如此。
  • ...眼、下課除非上廁所否則只能留教室?快把「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
    不少家長叮囑孩子:「課間別待在教室裡,有機會就出去玩,多看看遠處,讓眼睛放鬆一下。」但是,孩子的回答很無奈:「除了上廁所,我們只能留在教室裡,最多也只能在走廊裡轉轉。」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08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2%的受訪家長稱身邊中小學「安靜的課間10分鐘」現象普遍,且小學最為突出。在上海的中小學,這樣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 「安靜的課間十分鐘」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可如今,很多學校和老師卻不允許中小學生課間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許學生課間在教室大聲說話、疾走,課間往往安靜如上課。「安靜的課間十分鐘」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課間十分鐘是中小學生學習之餘的放鬆時間,在課間適當活動一下有利於他們身心發育和創造力發展。在很多過來人的印象中,課間十分鐘瘋狂追逐打鬧應該是學生時代的常態。
  • 能讓教室瞬間安靜的3句話,特別是最後一句,學生表示太真實
    如果問當時玩鬧的同學最害怕什麼,應該是在自己不明白的情況,教室裡瞬間安靜。讓教室裡瞬間安靜的方式還是蠻多的,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哪些話能夠讓教室瞬間安靜。1.班長:「我要開始記名了」每個班級都有老師的賢內助,也就是我們的班幹部。
  • 學校不許學生課間出教室是在怕啥?為了孩子,還需多一些擔當勇氣
    最近,新華社發文,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學校不許學生課間出教室是在怕啥?「學校課間和午休除了上廁所不許學生出教室」,主要落腳點是學校和老師應該多一些擔當的勇氣。是啊,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現在為了怕承擔責任,就讓學生好靜,這不是違背天性嗎?
  • 中小學生除了上廁所就只能呆在教室,課間十分鐘還有靈魂嗎?
    「課間十分鐘」對中小學生來說意味著緊張學習後身心得到暫時的放鬆,有助於下一階段的學習。這是對大多數認真學習的學生而言的,對於小部分上課不認真聽,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課間十分鐘就是他們在校園裡放鬆到放肆的時間。
  • 中學生課間在教室打撲克算多大的事?小題大做釀悲劇
    三個同學課間在教室裡打撲克玩,結果班主任老師小題大做,把三個學生的家長都叫到學校裡來。其中一個學生的媽媽不冷靜了,在教室的走廊裡當眾打了兒子兩個耳光,並推他的頭撞到後面的立柱上,還掐了他的脖子。媽媽剛走,這個男孩就爬上走廊的護牆,毫不猶豫地縱身跳了下去,不治身亡。這個悲劇本不該發生。
  • 「午休、課間除了上廁所,不許出教室」學校的奇葩規定,不忍直視
    文/秘籍君現在的孩子,學業負擔重,一天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書桌上度過的,所以很少有時間鍛鍊。在快節奏的學習環境下,午休、課間,無疑是孩子身心最好的調節劑,幫助孩子放鬆心情,勞逸結合,更好地學習。但是,現在有學校出奇葩規定,連孩子午休、課間自由活動的權利都剝奪了。最近,有官方媒體曝出,目前不少中小學校,對在校的孩子做出「午休、課間除了上廁所,不許出教室」的規定。據說,是因為學校擔心學校上千名學生,下課後同一時間湧出來,如果在走廊、樓梯、操場上打鬧,萬一磕著碰著,家長學校不依不饒地鬧事,要求賠款,管不過來......
  • 大學生課間多睡覺玩手機 教室比上課時安靜
    高三像地獄,大學似天堂,很多咬牙備戰高考的同學都憧憬著大學裡自由奔放的日子。大學開學一個月了,可大一新生卻無奈發出這樣的感嘆:大學的生活竟然如此死氣沉沉,「下課比上課更安靜!」
  • 為保證學習效率 某校禁小學生課間十分鐘出教室
    本報記者報導 李先生的兒子在北京豐臺區芳古園小學上四年級。打兒子入校開始,李先生就一直聽兒子說,學校有要求:學生課間十分鐘和午休時間不允許隨意出入教室。「孩子一天總呆在教室裡,是不是太憋悶了?」李先生就此情況曾和校方交涉過,但沒有結果。
  • 韓國高三複課奇葩一幕:學生坐在走廊 收看教室內老師的在線講課
    隨著疫情的好轉,韓國國內的高三學生開始返校複課。但由於分班授課帶來的教室不足,有些學生只能在走廊裡擺起課桌,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收看幾米外教室內老師的「遠程在線授課」。而老師們由於要戴口罩講50分鐘的課苦不堪言。
  • 把「課間十分鐘」還給學生
    近日看到兩則關於「課間十分鐘」的新聞:中國青年報社最近組織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75.2%的受訪家長稱身邊中小學「安靜的課間十分鐘」現象普遍,且在小學中最為突出;而在浙江省紹興市第一中學,因為校方縮短晚自習課前的休息時間,引發了學生的強烈不滿,有人在校園內張貼了兩封致學校領導的公開信,其中一封「向學校提出嚴正抗議」。
  • 課間十分鐘:老師,我可以出去玩嗎?
    據該調查顯示,共有1908個家長受訪,有3/4的家長表示其孩子所在的學校課間10分鐘安靜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且在中小學最為突出。一位接受採訪的家長說,在課間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孩子送東西,然而進入校園之內,卻發現整個校園靜悄悄的,如同在上課一樣,讓他誤以為來錯了時間。它也反映了感覺這樣的情況已經好幾年了,學校都不允許孩子課間在室外玩。
  • 如何用一句話讓熱鬧的教室「瞬間安靜」,學生:必須是班主任來了
    其實當一名學生也挺辛苦的,早上六點多就要起床,同樣可能要擠地鐵坐公交去學校。畢業年級早上7點多就要到教室開始晨讀,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課,晚上全都是自習課。學生的工作是學習,那學生的工作制不比「996」好過呀。學生有周末?周末也有作業好吧,初三高三更是周末還要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