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2020-08-01 心蕊育兒知識冊

文/心蕊

編輯/心蕊

&34;這句話,相信很多孩子都不陌生,可裡面的心酸又有誰知道呢?

在一個訪談類節目《少年說》裡,有個女孩子站在臺上控訴著,情緒幾近崩潰,她說自己的父親親手撕掉了她花了三年時間,寫下的五十本小說。因為孩子的成績有所下降,最後,這位父親還是在各方壓力下向孩子道歉,說自己的行為確實是有些粗暴了,但這些行為的初衷都是為了女兒好,想要讓孩子更有自律性。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這位父親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並沒有,他只是承認了這個行為的粗暴,這位爸爸沒有理解自己女兒內心的真正想法,以及他的需求,下一次,他還是會打著&34;的名頭,換種方式來繼續阻止女兒的寫作。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父母的&34;對孩子來說,真的&34;嗎?就像學習,孩子努力了也不一定考到父母想要的成績,而家長呢,就算有數不完的應酬也沒能讓自己的工資多加一位數。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一個&34;,容易出現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把原因歸到自己對孩子&34;的行為上,再打著&34;的名號消除這些行為。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宋倩與喬英子的關係引得網友的大量議論,宋倩為英子制定了日常的所有計劃,她們兩個從來不溝通,不需要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一個是施與的角色,一個是被動接受的角色。最後,喬英子患上了抑鬱症,宋倩卻十分不解,事實上,宋倩為孩子拼命付出,而喬英子為了讓母親開心而壓抑自己,這就是&34;的關係。

什麼是&34;?

&34;就是出於為對方好的理由,對對方一味的付出而忽視了自己的利益。委曲求全的方式看似換來了二者穩定和諧的關係,可這樣的情況卻都不是雙方真正想要的。雙方都認為自己一方面覺得為對方付出了很多,一方面犧牲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感到委屈。兩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了對方的付出是不是對方真正想要的。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這樣的&34;的關係在許多家庭中並不少見,背後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34;會給家庭帶來哪些影響?

1、 矛盾增加,親子關係緊張

當父母處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對孩子進行教導的時候,他們和孩子的關係就會越來越緊張,在大部分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地位都不是平等的,父母像一個居高臨下的&34;,而孩子就是那種言聽計從的&34;,因為父母認為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多,以此來理所當然的幫助孩子決定任何事,說話的時候難免就對孩子來說有些高高在上,因此孩子對這樣會讓他不舒服的話就自我過濾掉,造成&34;的現象。而且父母用自己的經驗來考慮問題,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會忽略掉孩子的需求以及想法,久而久之,孩子與父母間的矛盾和衝突就會增加,造成二者關係越來越緊張。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2、 打擊孩子,讓其自卑

很多家長打著&34;來糾正父母眼中孩子的&34;,通過言語打擊讓孩子改正錯誤,比如:&34;,這樣的話語只會一次次的否定孩子,讓孩子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錯誤的,不被父母認可的,有些父母還會出現當孩子成績進步的時候,為了不讓孩子膨脹,故意打擊孩子,不對孩子有所表揚,長期處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變得十分自卑敏感。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3、 嚴重影響孩子成長

在&34;中,孩子會處在一種委曲求全的現狀,通過壓抑自己的想法以及需求來讓父母開心,這樣會讓孩子形成&34;人格,會下意識的犧牲自己的需求以及需求,沒有主見,或者表現的沒有主見。長期處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很壓抑,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他們有可能會向喬英子一樣患上抑鬱症,甚至會做出一些過激行為。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這樣的情況肯定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那父母應該如何讓&34;在家庭關係中消失呢?

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34;

1、 不要限制孩子,給予選擇權

當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要選擇相信孩子,&34;的關係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不相信孩子,所以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孩子做決定,但父母沒有意識到,時代在發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是需要自己成長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建議,引導孩子,相信孩子的選擇,給予他們選擇權。只有孩子能展現自己的想法,他們的性格才會變得樂觀開朗。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2、 給予自由,用規則約束孩子

畢竟孩子的心智還未完全成熟,所以父母雖然要給予孩子選擇權,但也要注意孩子不要誤入歧途,父母可以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上給予孩子絕對的自由,但父母孩子要注意在一些大事情上的把控,父母可以制定一些規則,比如什麼是絕對不可以做的,讓孩子明白父母的底線在哪,也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對於一些事情,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告知孩子一些注意事項就可以放權了,用規則來約束孩子,這樣孩子也會養成遵守規則的性子。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3、 改變溝通方式,用正面溝通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是溝通出現了問題,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所作所為的時候,父母也不願意解釋,就會用一句&34;來搪塞孩子,這樣只會造成孩子的誤會。也有些家長有著&34;的毛病,明明對於孩子成績的進步非常開心,在嘴上卻還是要打擊孩子,這樣只會造成孩子自卑性格的形成,他們也會開始否定自己。所以父母在於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採用正面溝通,要解釋自己的行為背後的原因,讓孩子理解。當父母打開自己與孩子推心置腹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原因向父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我這都是為你好」,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拒絕「假性互惠」

總之,父母想要改變這種&34;的關係,就要和認真的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以及需求,尊重孩子,當孩子犯錯時,認真的剖析事情,與孩子講道理,而不是打罵,這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敞開心扉與孩子溝通。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請關注我@心蕊育兒知識冊 ,持續與您分享育兒小知識~

相關焦點

  • 表面母慈子孝的親子關係,其實是「假性互惠」,孩子也會「假乖」
    假性互惠的親子關係,即是父母與孩子雙方都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為對方付出,但不幸的是,實際上這種付出並不是對方真正需要,從而對方不僅領受不到,反而可能心生怨怒。假性互惠使得家庭雙方都不敢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容易導致家庭關係疏離。
  • 「我是為你好」不是情感勒索的理由,真正愛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每當看到新聞中的部分小孩,因為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或是作業,被父母批評甚至是毆打,嘴裡還叫喊著「我這是為你好」,不禁令人悲從中來。什麼時候父母才能夠意識到,「為你好」不過是自己情感勒索孩子的理由呢?可是小宇的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情感勒索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小孩」的行為,無論如何都沒有改變。即便老師在交流溝通的時候旁敲側擊,小宇的父母也不將孩子的變化放在心上,在他們眼中,只要孩子足夠優秀就行了。
  • 「我是為你好!」父母快說爛的這句話,為什麼孩子不相信?
    文|福林媽咪「我是為你好!」這句話父母常常掛在嘴邊,卻被孩子們吐槽:這是世界上最自私的話,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當父母說「我是為你好」的時候,確實是從經驗出發、從內心深處認為「我是在為孩子好,可孩子為什麼不領情」。
  •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充滿了愛意!孩子:我不需要!
    一句「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充滿了愛意,實則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控制。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會讓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變得很沉重。有時候,我們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好,而對孩子各種嘮叨,過後還會補充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 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還是真的為你好?
    微博上這個話題「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嗎」很熱,引來網友熱議。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很多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替你做決定,從小到大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有個網友,就是因為父母總是以「為你好」的想法,給自己安排,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因為自己拒絕了父母這樣的安排,便遭到了全家人的橫眉冷眼,讓他非常壓抑又苦惱。
  • 「都是為你好」,在父母監視下成長,孩子並不買帳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不尊重孩子隱私會帶來什麼影響?
  • 好父母的修煉準則:從不說「我都是為你好」,愛孩子從「懂」開始
    」,毀了多少孩子「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也許你的父母曾經對你說過這句話,也許身為父母的你對孩子說過。當我們自以為是的去「替代」孩子做出選擇時,可能就是錯誤的開始。做家長的「為你好」,實則是一種自私。
  • 我這是為你好這句話可能毀了孩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孩子來到這個家庭後,父母就把所有的重心全都放到了第一位。父母權衡著自己的每一項決定,希望能用自己這一路走來收穫的生活智慧與經驗為孩子所用,少走一點彎路,要好鋼用在刀刃上。所以不自覺的會替孩子做出一些決定。
  • 「為你好」這句話,是父母的情感綁架,是在對孩子「耍流氓」!
    家長嘴裡的「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充滿了愛意,實則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控制,會讓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變得很沉重。有時候,我們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好,而對孩子各種嘮叨,過後還會補充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 我是為你好!不,這只是你以為的為孩子好!
    世上最可怕莫過於——我是為你好!這句話的潛臺詞意思是:我為你好,所以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我關心你,所以你得聽我的。一意孤行,不尊重他人人格與尊嚴。這種純粹以愛之名控制他人的行為,跟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放大自身、不尊重他人的行為相比,並無區別。然而這句話,出現頻率最高首先在父母——「你知道什麼,我是為你好,我是你媽我會害你嗎?」「我是過來人,這是為你好,你按照你爸我說的做以後肯定錯不了。」
  • 46%的孩子被欺凌後選擇隱瞞:有多少父母,在養育「假性孤兒」
    還好這對家長不是在培養「假性孤兒」!「原來我的孩子向我求救那麼多次,但是我一次都沒有注意到。」紅領巾偷拍事件中,孩子沒有直接告訴父母自己被老師體罰了,而是選擇了沉默,而且這並非個例。尤其是受到了老師的體罰,父母們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老師打你是為你好」。這更讓孩子不敢開口。
  • 《以家人之名》: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6個字「我都是為你好」
    當父母的,不僅要會教育孩子,還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能什麼都大包大攬,甚至獨斷專行,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或許很多父母會說:我這是為孩子好呀。可是,為孩子好還有另一種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尊重孩子。不要總是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號,來控制孩子的思想。《以家人之名》中,小編特別喜歡李尖尖的性格,她自信果敢,而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霸齊明月卻膽小怕事。
  • 「我都是為了你好」,道德綁架並不能起作用,孩子需要尊重與溝通
    文丨陳喜樂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簡簡單單的話是從多少苦口婆心的家長口中說出,也讓多少孩子涼透了心。每個家長都想要孩子變得優秀,他們也想用自己的經驗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
  • 逃出父母所謂的「我為你好」的漩渦
    她們說,我是為了你好,你在那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又一個人多危險,我們多擔心呀可是,現在一個人,以後不也是一個人出去打拼嗎?早和晚都是一樣的問題,誰能一輩子被父母看護著。最後,小劉還是順了父母。她說,不去了就不去了,我還是要顧著家的,只是有些遺憾,我這麼猶豫的人,第一次有了選擇,卻又因為顧慮太多散了,真希望,我只顧自己。
  • 選擇理論:別再說「我都是為你好」了,對孩子「假裝友好」一下吧
    讓人說不出的惱火:我好心提醒你,還不是為你好嗎?你乖乖吃點多好,為什麼要反抗?電視中、電影中,每當孩子和父母起衝突的時候,父母永遠都會有一句臺詞:「我還不是為你好嗎?」這句話本身沒毛病,但可惜永遠是說者有意,聽者無心。
  • 《你的孩子都不是你的孩子》我都是為你好·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紀伯倫《先知·論孩子》在我們與孩子的對話中,父母對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應該是「我都是為了你好!」我們害怕孩子走錯路,走彎路,所以我們小心翼翼地幫助孩子規劃好人生的每一步,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似乎都在我們的掌控中。
  • 做百分之百尊重孩子的父母,可能嗎?
    ,可大可小,大到人生方向,小到吃飯睡覺,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這代人,當父母后爆發了強烈的長期被壓抑的自我意識,加上育兒理念的更新換代,於是,尊重孩子成了很多標榜是否科學育兒的依據。每個人的成長路上,總少不了自以為「為了你好」的父母,但實際上,當自己成為父母之後才知道要壓抑住這種「為了你好」的本能有多難。
  • 為啥父母要尊重孩子?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往往更優秀,建議父母看看
    但是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家長有沒有想過,這和她父母的教育其實是分不開的關係,他們尊重孩子愛美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成長,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說明並不是代表一般意義上的自由,記得宋丹丹發過一條動態說她對孩子的愛,她說:"我是愛你的,而你是自由的",她尊重孩子做出的選擇,只要是不犯罪的東西,只要是不觸及底線的東西,她都支持孩子去做,這才是真正的尊重。
  • 「我都是為你好」,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勒索,毀掉了自主天性
    豆豆的成績一旦有了少許的下滑,媽媽就會大發脾氣,對豆豆一通大罵後哭著說:「我天天管著你都是為你好,你考成這樣對得起我嗎?」豆豆每次面對媽媽這樣的責難,都顯得非常的委屈,他覺得自己明明已經很聽話了,為什麼媽媽還總是不開心呢?難道媽媽不愛我了嗎?
  • 父母口中的「我是為你好」,成為孩子叛逆、抑鬱、崩潰的罪魁禍首
    而據專業人士調查統計,這句「我是為你好」成為了孩子最不喜歡聽的語錄榜首。甚至很多人表示,自己在小時候曾一度因為父母經常說的這一句話,變得叛逆、抑鬱、崩潰想要結束生命。與之恰恰相反的是,父母卻把「我是為你好」作為平時對孩子說過最多的一句話,也是父母最喜愛的一句話。為什麼這句話會變成了父母最喜愛,孩子最反感的話語呢?我們來從多個方面去解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