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翻譯的爭議:馮唐譯作被指不雅 莫言小說被大改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馮唐。 邵思翊 攝

  中新網12月18日電(宋宇晟)近日,詩人、作家馮唐重新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引來了不小的爭議。有評論指其文字不雅,「逾越了翻譯的底線」,甚至是對泰戈爾的「褻瀆」。不過也有人認為,馮唐「有自己的語言系統」。事實上,因翻譯而起的爭論並不少見。

  「翻譯即背叛」

  「翻譯即背叛。」在回應翻譯莫言作品的質疑時,美國翻譯家葛浩文曾引用了這句義大利諺語。在他看來,自己的翻譯是「用中文讀,用英文寫」。

  不過,葛浩文的這種屢試不爽的翻譯方式雖然讓經他手的譯作廣為人知,卻也引起過不小的爭議。其中,最為中國讀者熟知的即是其在翻譯中將莫言作品《天堂蒜苔之歌》的結尾做了較大地修改。

  在中國,葛浩文「不忠實於原著」的譯本屢遭非議。對此,他曾說,「英文和中文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的兩種語言,真要逐字翻譯,不但讓人讀不下去,而且更會對不起原著和作者。」他還是會「翻出作者想說的,而不是一定要一個字一個字地翻譯作者說的」。

  但在美國,批評的聲音轉向了相反的方向。美國已故著名作家厄普代克當年在看了由葛浩文翻譯的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和莫言的《豐乳肥臀》後,在《紐約客》上寫了4頁評論,推測譯者「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翻譯中文原文」,最後批評「英文翻譯的陳詞濫調十分乏味」。而葛浩文則對此表示,「如果真的逐字翻譯,我翻譯的小說沒有一本是可以出版的。」

資料圖:莫言。廖攀 攝

  翻譯與原著的本土化

  客觀地說,葛浩文的翻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將莫言的作品「本土化」為英文作品的過程,即使是批評葛浩文的人也會承認「他那樣改,在國外有市場,這是事實」。並且這種「本土化」因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顯得相對「成功」。

  但有時,過度的本土化也會曲解原著的意味,並招致批評。

  今年獲諾獎的白俄羅斯女記者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就有這樣的遭遇。例如,她的作品《車諾比的哀鳴》(VoicesfromCher nobyl)在中國被改名為《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後來出新版時又換成《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來自車諾比的聲音》。

  有報導指出,這其實是中國書商慣用的套路。「把《車諾比的哀鳴》譯成《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現在就有了一種『亂世佳人』的感覺,激發人們對於那場災難的無限遐想。」

  類似的例子還有幾年前的一本英語著作《你的誤區》(YourErroneousZones)被引入中國時,書商覺得這個名字太不引人注意,於是就換成了當時中國的一個流行語《正能量》,結果這本書在中國狂銷了上百萬冊。

  而曾在北京上演的《哈姆雷特》也因某些臺詞的翻譯過於「本土化」,引發了觀眾笑場。比如在第三幕第一場中哈姆雷特對奧菲莉亞說的一句臺詞:「儘管你像冰一樣堅貞,像雪一樣純潔,你還是逃不過讒人的誹謗。進尼姑庵去吧,去,再會!」

  和翻譯過度相反,沒有本土化,或是本土化不完全也是翻譯中常碰到的問題。

  中國作品被翻譯到國外時,就會面臨在國外「本土化」的問題。例如,美版《甄嬛傳》的一些翻譯就不被網友認可。

  還有網友特別總結了那些「不能忍」的翻譯:首先,《甄嬛傳》被翻譯成了《Empresses in the Palace》(宮中的后妃們),「一丈紅」成了「The scarlet red(罪孽深重的紅)」,「驚鴻舞」變身「Flying WildGoose」(飛翔的野鵝),皇后的名言「臣妾做不到啊」,被翻譯成了「I truly can not bear it」(我真的不能忍啊),華妃的金句「賤人就是矯情」被無情刪除,有人猜測:這是美國人翻譯不出來,直接放棄了麼?

資料圖:北京人藝當家小生王斑(中)領銜「混血版」《哈姆雷特》。 圖片來源:新京報 王飛 攝

  個人化的翻譯

  和本土化不同,文章開頭所言的關於馮唐翻譯的爭論則是因為其個人化的風格而導致的。這種個人化的翻譯風格直接造成了相關評論的兩極化。了解、欣賞馮唐寫作風格的讀者認為很好地體現了其本來的風格。同時也有網友質疑:「過分地表現自己的風格,何不自己寫一本詩集?」

  對此,有網友認為,「譯者加進去的東西太多,與其說是翻譯,不如說是改造。」

  而此前也有報導指出,類似的現象早已有之。「比如嚴復的《天演論》,這部在中國現代化中起過啟蒙作用的巨著,就曾經經歷過嚴復的選擇與改造,這一點早有學者提出,而諸如魯迅等現代文學大師們,在翻譯作品時也多有夾帶個人色彩的習慣。」報導還將這種對原作任意改造的翻譯稱為「豪傑式翻譯」。

  對此,媒體人韓浩月認為,翻譯本身就是一個不斷丟失原始信息的過程,再完美的譯作,也不見得能與原作媲美。也正是因為如此,無數譯者在翻譯時兢兢業業,既要凸顯自己的全部心血,又不能奪人之美,把不屬於原作的元素摻雜進去。盡力保持原作風貌,盡力表達原作者意圖,這是翻譯工作的根本,也是不可突破的底線。只有對原作保持充分敬意的譯作,才會贏得讀者的尊重。

  見仁見智的翻譯標準

  事實上,當下有關翻譯的標準並不清晰,基本可以說是見仁見智。如前文所述,葛浩文認可的翻譯方式是「用中文讀,用英文寫」,也有人認為這是「翻譯幹了作者的活」;馮唐的翻譯體現個人化風格,也有批評指其應「盡力保持原作風貌」。

  對於將英文作品翻譯成中文,翻譯家李繼宏曾提供一個相對中立的判定方法,他認為好的譯本應該具備兩個要素:「首先,譯本一定本身就是好的中文作品,要通順,不能在語法、語言學上出現問題;在譯本通順的基礎上,第二是譯本表達跟原著的契合度,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東西,是否譯本也能通過另外一種語言表達出來,語言只是表淺的東西,譯本能不能還原原著的思維過程,能不能用中文來模仿英語的表達。」

  當然,除了上述這些對於翻譯有爭議的嘗試外,還有不少質量不高,粗製濫造的翻譯作品。

  對此,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兆忠曾呼籲,翻譯需要職業倫理,而這個職業倫理就是底線,挑戰底線應該受到制裁,這和創作的自由並不矛盾。

  李兆忠說:「目前我們還沒有這樣的東西,而且也有很多現實的問題,比如說如何才能形成一個多數人認可的倫理?誰來負責裁定等,這些具體的問題都需要克服。但這不意味著沒有職業倫理是對的、是合理的。文學工作者應該有這樣一個底線式的,絕不可違反的倫理體系。」

相關焦點

  • 出版方下架馮唐譯版《飛鳥集》 翻譯風格引發爭議
    原標題:出版方下架馮唐譯版《飛鳥集》   馮唐翻譯版的《飛鳥集》自出版以來,就引起網友熱議。12月28日上午,出版方浙江文藝出版社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將下架召回該書。馮唐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對此事不想多說,「讓歷史和文學史判斷這個公案吧」。   泰戈爾的《飛鳥集》初版於1916年,收錄了326首詩。
  • 馮唐的譯風逾越了翻譯的底線
    近日,有出版社出版了內地作家馮唐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因為其中一些充滿馮唐個人化色彩的譯作,引起了爭議,有網友稱,馮唐把泰戈爾翻譯成了郭敬明。自馮唐譯本出版後,一些讀者紛紛表示「粉轉路人」,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尋根溯源,在於馮唐譯本對讀者形成了冒犯,「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    這樣的翻譯,實在是對讀者的既定審美,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名著名作不應拒絕新的譯法,儘管前面有了鄭振鐸的經典譯本,《飛鳥集》也有理由以新的面目示人,與新一代讀者的閱讀趣味銜接。
  • 馮唐譯《飛鳥集》引反思 業界呼籲翻譯立法(圖)
    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鄭重微博截圖  「鑑於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馮唐譯本《飛鳥集》出版後引起了國內文學界和譯界的極大爭議,我們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國各大書店及網絡平臺下架召回該書  此前幾天,關於青年作家馮唐翻譯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各種聲音,頻頻見諸報端、微信和網際網路。一時間,因馮唐譯《飛鳥集》而引發的經典作品翻譯問題,再度成為業界的熱點話題。
  • 從馮唐譯《飛鳥集》下架看譯者和贊助人對翻譯出版的操縱
    摘要:本文以馮唐譯《飛鳥集》為研究的切入點,通過對譯介主體、譯介受眾和譯介效果的分析,來研究參與翻譯的各方對譯文及其出版的操縱。研究方法為實證研究,主要通過將馮唐的譯本與鄭振鐸譯本進行對比,並分析馮唐譯本出版物、馮唐個人翻譯反思、馮唐寫作風格、網絡上有關出版社策劃和受眾的反饋以及最後下架處理的相關採訪報導等。
  • 莫言作品譯者葛浩文:我只譯我喜歡的小說(圖)
    葛浩文在翻譯莫言的小說時,有時會根據他對小說的理解以及照顧西方讀者的趣味習慣,做一些必要的壓縮,比如《豐乳肥臀》有十幾頁內容被他刪去未譯。但葛浩文說,他其實改動得並不多,很節制,絕不像外界傳說的那樣對原著大刀闊斧甚至幾乎重寫。莫言的《四十一炮》他就幾乎沒有改動,全樣譯出;即將在美出版的《檀香刑》,他的改動也很少。
  • "連譯帶改"風格遭質疑 莫言作品英譯者選擇"妥協"
    原標題:莫言作品英譯者選擇"妥協"  「我已翻譯完莫言的作品《蛙》,這次,一字不改。」  「幾年前就有統計,在美國和英國的出版市場上,其本土以外的譯作基本在3%和5%左右,和中國市場海外譯作佔半壁江山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謝天振說,也正因此,葛浩文考慮到西方讀者的認知度和閱讀興趣,讓中國文學作品有機會「擠」進這個狹小的出版市場去,「連譯帶改」的思路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 馮唐的譯風逾越了翻譯的底線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飛鳥集》,因為其中一些充滿馮唐個人化色彩的譯作,引起了爭議,有網友稱,馮唐把泰戈爾翻譯成了郭敬明。自馮唐譯本出版後,一些讀者紛紛表示「粉轉路人」,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尋根溯源,在於馮唐譯本對讀者形成了冒犯,「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  這樣的翻譯,實在是對讀者的既定審美,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名著名作不應拒絕新的譯法,儘管前面有了鄭振鐸的經典譯本,《飛鳥集》也有理由以新的面目示人,與新一代讀者的閱讀趣味銜接。
  • 馮唐譯《飛鳥集》引爭議 所謂「翻譯」至少應不帶私心
    12月28日上午,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鄭重在其微博上表示:「鑑於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馮唐譯本《飛鳥集》出版後引起了國內文學界和譯界的極大爭議,我們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國各大書店及網絡平臺下架召回該書……」對此,馮唐只回應了一句:「歷史和文學史會對此做一個判斷。時間說話,作品說話。」據悉,今年馮唐譯本《飛鳥集》一出,就一石激起千層浪。
  • 馮唐獨家回應:把泰戈爾譯成郭敬明?活好不害怕,冷對千夫指
    近日,作家馮唐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人稱馮唐的翻譯讓泰戈爾變成了郭敬明,也有媒體人發聲,稱馮唐的《飛鳥集》逾越了翻譯的底線。馮唐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送了大家評論他的文章,其中包括下面的微博截圖,馮唐稱這是「自黑」。
  • 馮唐《飛鳥集》下架引爭議 出版社:非炒作 未受壓
    馮唐版《飛鳥集》被「召回」引發爭論  28日上午,浙江文藝出版社官方微博發布了「下架」、「召回」馮唐翻譯的《飛鳥集》的消息,讓圍繞著這部譯本的爭論再次升級。該微博表示,鑑於本社出版的馮唐譯本《飛鳥集》出版後引起了國內文學界和譯界的極大爭議,「我們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國各大書店及網絡平臺下架召回該書」。
  • 馮唐翻譯泰戈爾《飛鳥集》引來惡評如潮(圖)
    鑑於泰戈爾作品在中國的巨大影響力,自馮唐譯本出版後,其語言風格讓不少讀者直呼不理解,表示「粉轉路人」。不少網友認為,馮唐譯本對泰戈爾作品的讀者形成了冒犯,指其文字不雅「逾越了翻譯的底線」,甚至是對泰戈爾的「褻瀆」。
  • 印度網友如何評價馮唐翻譯的泰戈爾詩集
    最近,知名作家馮唐以其「獨特」風格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引發爭議。其實,馮唐的譯作早在今年7月就已出版,當時並沒有引起很大反響。但近期由於在網絡上的傳播,馮唐的譯作遭到了很多批判。此事也引發印度媒體和網友的關注…… 先來看看馮唐是怎麼翻譯泰戈爾的詩的。 「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他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恆的接吻。
  • 翻譯界的﹃紅與黑﹄,誰來判定?
    這是詩人、作家馮唐重新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中的幾句,詩集一出便引發不小爭議。有人指其文字不雅,「逾越了翻譯的底線」;有人笑稱「他硬生生把泰戈爾翻譯成了郭敬明」,也有人認為馮唐有自己的語言系統,貼近時代挺好。事實上,這只是關於翻譯爭論的一個案例,從古至今,翻譯圈裡可是爭吵不斷。馮唐和鄭振鐸的《飛鳥集》你更喜歡哪個?
  • 馮唐把泰戈爾詩集譯為:解開褲襠 舌吻 挺騷
    馮唐,原名張海鵬,筆名取自《史記》著名典故「馮唐易老」,與那位至90多歲都難以施展抱負的西漢大臣相比,青年作家馮唐顯然春風得意。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留學美國,華潤醫療集團前CEO,他的寫作被廣泛關注。今年夏天,改編於他同名小說的電影《萬物生長》上映後票房火爆,6天就破億。  這一次,馮唐翻譯的泰戈爾比《萬物生長》還火爆。
  • 李銀河談馮唐譯《飛鳥集》:迄今為止最好的中文譯本
    李銀河認為爭議的焦點在於馮唐對《飛鳥集》第3首的翻譯,他把「puts off its mask」翻譯成「解開褲襠」,而直譯應該是「摘下面具」。2015年12月27日,李銀河發表博文,認為馮唐全都翻譯《飛鳥集》符合「信」的標準,在詩意上還勝過此前公認最好的鄭振鐸譯本,因此是《飛鳥集》「迄今為止最好的中文譯本」。
  • 馮唐的荷爾蒙,泰戈爾的《飛鳥集》
    他喜歡早上下一陣小雨,也喜歡被小男孩、小女孩緊緊拽著手去看他們想讓他看的東西,「如果不是翻譯《飛鳥集》,我都忘了,我曾經那麼純潔。」孰 料,這本看起來滿是誠意的譯作出版後,讀者並不領情。豆瓣上,馮唐譯本的評分已經從11月底時的5.2分跌至4.3分,近半網友只打了1分;鄭振鐸譯 本評分則高達9.1。
  • 莫言小說英文譯者:下一步將翻譯劉震雲
    [導讀]作為莫言小說的英文譯者,這是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葛浩文首次造訪中國。他使得莫言的小說進入英文世界,被認為是莫言得諾獎的重要「推手」。葛浩文透漏下一步翻譯劉震雲、賈平凹小說。回應顧彬:翻譯有貢獻但成就屬於作家作為莫言《紅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等十部作品的英文譯者,葛浩文使得莫言的小說進入英文世界,因此也被認為是莫言得諾獎的重要「推手」。今年初,在香港嶺南大學召開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德國漢學家顧彬認為如果沒有葛浩文的翻譯,莫言不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馮唐的荷爾蒙,泰戈爾的《飛鳥集》(組圖)
    翻譯進展至一百多首時,改變已經開始。他喜歡早上下一陣小雨,也喜歡被小男孩、小女孩緊緊拽著手去看他們想讓他看的東西,「如果不是翻譯《飛鳥集》,我都忘了,我曾經那麼純潔。」  孰 料,這本看起來滿是誠意的譯作出版後,讀者並不領情。豆瓣上,馮唐譯本的評分已經從11月底時的5.2分跌至4.3分,近半網友只打了1分;鄭振鐸譯 本評分則高達9.1。
  • 馮唐:把泰戈爾譯成郭敬明?活好不怕
    [摘要]「我的漢語翻譯必然反映我的漢語語言體系,泰戈爾的英文原著和我的漢語翻譯都擺在那裡,毀譽由人,唾面自乾。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活好不害怕,冷對千夫指。」  澎湃新聞12月19日消息(記者 臧繼賢)近日,作家馮唐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 專訪莫言作品翻譯家葛浩文:莫言小說的鄉土味最難翻譯
    特派斯德哥爾摩記者 師文靜  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的演講吸引了一大批知名翻譯到場,其中有莫言作品的日文翻譯吉田富夫、英文翻譯葛浩文以及瑞典文翻譯陳安娜。在莫言結束演講後,記者在瑞典學院樓梯口採訪到莫言的英文翻譯葛浩文。葛浩文是著名的翻譯家,曾經因為翻譯莫言的名著《紅高粱家族》而登上事業的頂峰。葛浩文說,莫言的演講讓他很感動,而莫言作品的鄉土味是翻譯中最難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