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7月5日消息,教育部7月4日宣布,將自今年10月起放寬臺灣高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的標準。面對臺灣學生可能被大陸「吸」過去的問題,臺灣一些學校表示,兩岸關係低迷,「已不只是政策阻礙,而是大陸家長和學生的心理障礙」,臺當局應增加利好政策,招更多陸生來臺,否則臺灣大學將更難活下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私立學校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說,臺當局應該思考如何讓更多大陸學生過來,「但現在球還是在大陸手上」。世新大學校長吳永幹說,臺當局教育部門應增加利好政策,取消不公平的限制,鼓勵陸生來臺。
現在兩岸關係緊張,陸生健保進度又停擺,愈來愈多大陸家長不希望孩子來臺讀書。吳永幹說,大陸的家長不鼓勵年輕人到臺灣念書,已是一種氣氛,對臺灣招陸生形成非常大的障礙。一名就讀於北部私立學校的陸生說,現在臺灣的環境對陸生已經不太友善,不能打工,畢業後又不能留臺工作,最近健保政策調整,又似乎想樹立陸生和外籍生的矛盾,「把仇恨吸到陸生上」。大陸放寬對臺招生的限制,但很多臺灣人到大陸去生活,仍對大陸有刻板印象,「剛來時,很多臺灣同學會問一些『大陸廁所有沒有門』的問題。希望臺灣能夠理解大陸的善意,相對地,對在臺陸生也能友善一點。」
「臺當局應投入投注更多高教資源,才有辦法跟大陸學校競爭。」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如果要維持臺灣高教質量,臺當局要加把勁。現在大學學雜費都不能調漲,對學校辦學很不利, 「大家只能勒緊褲帶和脖子,撐下去」。此外,如果政府經費能到位,應讓大學多招一些東南亞學生,補足陸生的不足。
臺當局教育部門官員朱俊彰表示,目前在大陸就學的臺生約10000人,在臺陸生有9300人左右,兩岸學生交流屬持平狀態。朱俊彰說,不只大陸積極吸引臺生過去,世界各國也都透過類似方式吸引學生,教育部門會持續努力營造陸生來臺就學的友善環境,但像陸生納健保等措施「還是需要社會的共識」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
小夥拒絕讓座遭大媽怒懟,網友卻一邊倒地挺他:抵制道德綁架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茅臺學院畢業能直接進茅臺集團嗎?
校長那麼帥,不親一下怎麼甘心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