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北京的上班族來講,每天中午最費腦筋的一件事就是去哪吃飯。
記得前兩年,我和原同事經常到公司旁邊的一家小麵館去吃飯(避免廣告嫌疑就不說具體名稱了),吃的次數多了,漸漸發現,自己如果沒有什麼其他想吃的,轉來轉去就去他家了。為啥呢?原來啊,這家的牛肉麵特別的實惠,20元一碗,量非常大,牛肉絕不少於5大塊,難得的是味道還很好,雖然比不上大飯店35元一碗的,但日常吃絕對滿足要求。
這家店面不大,算上加工區也就50來平米,裝修很一般,座位是沿牆那種很窄的桌子,中間的密度還很大,門口繳費一直排到外邊,總之進來的第一感覺很一般。位置也不算好,距離最近的辦公樓也要500米。但是這家麵館從來都是人滿為患。那這家飯店是否賺錢呢?我就給大家捋捋。
因為這家店是通過微信支付,電腦出單號,叫號上菜,全天統一排號。我觀察了一下,每天晚上8點左右,至少能到400號,之後人就少了。那每個號能消費多少呢?大家都是一碗麵(葷20,素18,菜單內容很少就為數不多的幾種面),一個兩元的小泡菜,平均每人按照21元計算。每單有一個人的,有情侶或同事兩個人一起點的,甚至有一個公司的同事統一點餐的(個例),平均下來也有1.5個人,那每個單號就有30.5元,每天400個號就有12200元的收入,一個月休息一天,2天下雨算作歇業1天,按照28天計算,就有341600元的收入。
這裡邊有人可能會問了,這麼小的店能承受這麼多的客流量嗎?
好問題,問到了關鍵點。有兩點需要說明:一個是這個面的滷子和麵條都是現成的,不需要每一次都做,做一次用一天,等餐時間等於煮麵時間,而一鍋麵又可以煮不下十碗,兩鍋同時,這樣平均等餐時間就被控制在3分鐘以內。另外一點,這個湯麵,湯是溫的,並不燙,端上來直接就可以吃,吃飯的時間可以控制在5分鐘。這樣一桌的佔用時間就被控制在8——10分鐘(普通快餐大概20-30分鐘),大大提高了循環次數,保證了巨大的客流量。
那咱們再估算一下每個月的成本如何?
店租:區位CBD,但因路段相對偏僻,按照每平米每天10元計算,一個月下來15000元;
人力成本:服務員3名,每人工資+社保按6000元,操作員2名:10000元,一共38000元;
水電煤氣:1000+3000+1000=5000元(估算)
稅費:3-6%不等(小規模3%,一般納稅人6%)按照高的計,且不避稅20496元。
物料成本:
麵粉批發1.3元一斤,每碗4兩0.52元;
牛肉:進口凍牛肉批發25元一斤,每碗3兩,算上作料蔬菜小泡菜等按照9元計(必須批發進口凍牛肉,便宜且口味好,唯一缺點就是長途運輸不是特別新鮮,但是不影響口感)
這樣,一碗牛肉麵的物料成本就是9.52元,素麵肯定便宜,加權平均按照9元計算;
這樣一個月是多少錢呢?9*400*1.5*28=151200元;
每月成本約23萬元;
那每月利潤是多少?11.2萬元。一年竟有134萬!
小小的麵館,背後的學問可真不小呢!
(但是真的很辛苦,感覺廚師+服務員可能不是僱來的,而是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