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在朝鮮勞改的美國人說,30個人負責看管他1人

2020-12-11 觀察者網

據美國媒體VICE News網站報導,近日一位曾被朝鮮勞改營拘押的美國犯人在獲釋之後接受採訪時表示,有30個朝鮮看守負責看管自己,他們對美國的一切都感興趣。他還對加拿大牧師在朝鮮遭到拘押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報導譯文如下:

一套房子要多少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汽車和住房嗎?這些就是對美國一無所知的朝鮮人問肯尼斯·貝(Kenneth Bae)的問題。

肯尼斯曾在平壤的一所外國犯人勞改營裡服刑735天,罪名是試圖推翻朝鮮政權。他目前正在寫一本書,內容是自己在朝鮮的苦難經歷。同時,他還在為一位加拿大牧師的釋放到處奔走,據悉這位牧師也由於受到類似的指控被關在朝鮮的外國犯人勞改營中。

林賢秀(Hyeon Soo Lim),62歲,他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密西索加市一個有3000名基督徒的教會擔任牧師。今年2月,他在朝鮮遭到扣押並被判終身監禁,罪名是反對朝鮮政權,目前他正在勞改營服刑。朝鮮當局表示,林賢秀以編造的人道主義援助目的進入朝鮮超過100次,而實際上他卻試圖通過宗教活動顛覆朝鮮政權。

林賢秀的家人表示,他不太可能去朝鮮從事傳教活動。而肯尼斯作為中介,一直從事的是介紹外國遊客赴朝鮮旅遊的業務,他希望人們加強對朝鮮文化的理解,同時也可以通過旅遊業振興朝鮮經濟。

在第18次進入「隱士國度」時,肯尼斯隨身攜帶的移動硬碟中被發現有傳教內容,還有西方媒體製作的朝鮮紀錄片。兩名特工將肯尼斯從酒店帶往鄉下某處拘留所審訊,還被迫寫下悔過書。他將所有細節都呈現在了自己的書裡。

「他們希望知道我帶那些敏感資料入境的原因」,肯尼斯在接受VICE News採訪時說。在300頁悔過書中,肯尼斯最後承認自己是傳教人員。

外國犯人在朝鮮看守監視下勞動(資料圖)

其後的兩年裡,他每周勞動6天,每天早上6點起床後,吃過早餐就開始做禱告,1個小時後他便下地幹農活一直從早8點幹到晚上6點。他曾入院幾次,體重減掉了60鎊。

肯尼斯說,其實自己比朝鮮犯人幹的活還是輕鬆多了,看守人員也這麼對他說。他住的是單間,裡面還有獨立的衛生間。

隨著服刑時間越來越長,肯尼斯與看守們越來越熟悉,他們經常問他有關美朝兩國差異的問題。

「起初交流很困難,但因為我會講朝鮮語,關係逐漸拉近了」,肯尼斯說,「他們說朝鮮媒體告訴他們美國只有1%的富人,其餘99%都很窮,大多數人睡在街上,沒有房子,也沒有汽車」。

「我就說『不是那樣的』。他們還會問諸如『一家四口要多少錢才能生活』之類的問題,我告訴他們大多數美國人都有住房和汽車,他們反駁我『那不可能』。」

歐巴馬總統安排中情局的詹姆斯·克萊伯赴朝鮮溝通釋放美國犯人的事情後,肯尼斯於2014年底獲釋。他並不清楚自己獲釋的幕後有哪些外交斡旋細節,但他建議加拿大政府也將林賢秀營救出來,他認為林賢秀就在自己曾被關押的地方。

據朝鮮當局消息,林賢秀的罪名包括損害朝鮮領導人的名譽、試圖用宗教活動來破壞朝鮮體制、向海外朝鮮人散布朝鮮的負面消息、協助美國和韓國當局誘騙朝鮮公民出逃以及資助朝鮮的叛逃者。

據林賢秀的家人介紹,這位牧師是在一次例行的人道主義性質的工作過程中被捕的。林牧師負責療養院、孤兒院和一家託兒所的相關援助工作。

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稱林賢秀受到了「過於嚴厲的判決」,「朝鮮的政治體制和法律體制怎麼樣全世界皆有耳聞」。朝鮮方面指責加拿大的聲明是「惡意誹謗」,是在與朝鮮公正的法製做對。

肯尼斯認為,「此時不該糾纏於林牧師是否有罪,而應該請求朝鮮當局出於人道主義原因釋放他,例如62歲的他身體不太好,不適合服刑,這才是眼下應該採取的姿態」。

肯尼斯認為,在林牧師受到判決後,曾被允許接受美國CNN的採訪,這可以被解讀成朝鮮當局一種願意溝通的善意姿態。

加拿大方面一直不願公布營救林牧師的細節。加拿大所奉行的政策一直以來就是「與朝鮮進行有限接觸」。

前加拿大內閣部長斯託克韋爾·黛對VICE News說,加拿大方面一直懷著友善態度希望與朝鮮溝通,應該是朝鮮方面對此缺乏了解。斯託克韋爾與負責此事件的加拿大政府高級官員進行了協商,目前還看不到解決問題的任何希望。

CNN關於肯尼斯·貝(Kenneth Bae)獲釋的報導(資料圖)

「加拿大總理應該發出清晰、簡明而直接的信息,直接與朝鮮領導人溝通,不應該對此附加任何其他議題,僅僅當作孤立事件處理」,肯尼斯說。他還認為加方應該在措辭上有所節制,避免過度攻擊朝鮮,應該讓朝鮮政府有尊嚴地處理這一事件。「美國政府在釋放我的事情上從未批評過朝鮮當局,我被捕只是因為所持觀點與朝鮮當局不同」,肯尼斯肯定了美國政府的務實做法。

(觀察者網馬力/編譯報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一個脫北者的驚險歷程:逃出朝鮮14號勞改營!
    申仁根當時4歲,聽不懂行刑前的講話內容。在後來幾年進行的幾十次行刑過程中,他都會聽到一個看守告訴眾人,將被處死的犯人不珍惜通過艱苦的勞動「贖罪」的機會,辜負了朝鮮政府給予他們的寬大待遇。 看守們將鵝卵石塞進死刑犯的嘴裡,給他戴上頭套,然後槍殺。 在關押朝鮮政治敵人的14號勞改營,禁止兩人以上的聚集,但行刑時例外。
  • 美媒:「脫北者」稱朝鮮網軍在華設據點長期運行
    美媒:「脫北者」稱朝鮮網軍在華設據點長期運行 2015-01-08 08:50:44來源:環球時報作者:責任編輯:劉豔 但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天的報導中,這裡是朝鮮黑客活動的場所之一。該報導援引一名朝鮮「脫北者」的話說,朝鮮秘密的黑客網絡「121局」在中國瀋陽設有秘密據點,長期「大規模運行」。中國朝鮮問題專家呂超7日對《環球時報》說,CNN的報導中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脫北者」的一面之詞更是不足為信。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表示,中方不允許任何外國或個人在中國境內或利用中國設施進行網絡攻擊。
  • 美媒:日本瞞著美國與朝鮮進行秘密接觸 美方因此對日方表達惱怒
    據日媒報導,華盛頓郵報28日報導稱,日本和朝鮮兩方的情報當局高官曾在7月於越南進行了秘密接觸。期間,日本內閣情報官員北村滋和主管南北關係的朝鮮統一戰線部統戰策略室長金聖惠舉行了會談,就朝鮮綁架日本人事件等內容進行了磋商。
  • 朝鮮對美「聖誕禮物」警報解除了?韓媒:美國應部分解除對朝制裁
    不過,有韓媒注意到,朝鮮《勞動新聞》25日刊文稱,世界很多國家在繼續努力開發實現人類共同和平繁榮的宇宙活動。有人擔心,這是否意味著朝鮮下一步會發射衛星。而在《每日經濟》看來,眼下最現實的擔憂是,美國當地時間的聖誕節要到韓國的26日才結束。
  • 朝鮮對美國大選罕見沉默,他們在等什麼?
    原標題:朝鮮對美國大選罕見沉默,他們在等什麼?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單珊以往的美國大選,朝鮮媒體基本上在獲悉結果後幾日內進行報導,而此次美國大選已過去三周,朝媒卻一概沒有提及。日本共同社分析稱,朝鮮可能是想觀察下屆總統拜登的施政作風。
  • 美媒:美國每40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 數據背後上演無數家庭的悲劇
    來源:央視原標題:美媒:美國每40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 數據背後上演無數家庭的悲劇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2月14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死亡病例超過30萬例。與此同時,美媒相繼用數據列舉,述說美國疫情的嚴重性。美媒:新冠死亡人數相當於一座城市的人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導稱,自美國2月6日發現首例死亡病例以來,已有30餘萬人因感染新冠而亡,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超過961人死亡。數據顯示,僅在過去一個月就有5萬多人死亡。
  • 朝鮮外相換人,釋放什麼信號?
    在目前朝美關係緊張之際,被替換的「美國通」李勇浩和此前主要負責對韓工作的繼任者李善權的背景格外引人關注。據專注於報導朝鮮新聞的美國媒體「朝鮮新聞」(NKnews)網站稱,此舉或是朝鮮重大政治重組的一部分,可能對朝鮮的外交立場產生重大影響。
  • 美財政部宣布制裁的兩名朝鮮高官,屬於金正恩的「飛彈三人組」
    【編輯/劉姝蓉 統籌/紀欣】美國財政部26日宣布對兩名朝鮮官員實施制裁。進入制裁名單的有朝鮮勞動黨軍需工業部副部長金正植(Kim Jong Sik)和朝鮮勞動黨中央第一副部長李炳哲(Ri Pyong Chol)。聲明稱,此次制裁針對朝鮮武器開發項目的「關鍵領導人」。受到制裁的個人在美國境內的資產將被凍結,美國公民不得與其進行交易。
  • 美媒評出朝鮮五大噩夢級武器 3種武器威力巨大
    原標題:美媒評出朝鮮五大噩夢級武器 3種武器威力巨大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9日刊登題為「世界擔心的5種朝鮮噩夢武器」的文章,將「髒彈」、化學武器、對美國實施核打擊、對首爾的大規模炮擊和網絡戰視為朝鮮對南方突襲時使用的「五大噩夢武器」。 文章提出的五種武器和能力中,有3種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一種是「髒彈」。
  • 外媒關注:美朝領導人在板門店朝鮮一側歷史性握手
    原標題:外媒關注:美朝領導人在板門店朝鮮一側歷史性握手參考消息網7月1日報導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和美國總統川普6月30日在韓朝邊界板門店進行了歷史性會面,川普也成為首位踏上朝鮮土地的美國在任總統。外媒對此高度關注。
  • 觀天下:美媒稱美1800萬人遭「中國網襲」 美國情報機構先後監聽三...
    這個數字是6月初美國政府所說的420萬人的4倍多。(參考消息) 2、斯諾登:美英情報機構盯上中俄殺毒軟體公司 據美媒23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斯諾登披露的文件,美國和英國情報機構曾嘗試破解抗病毒和計算機安全軟體,從而在網上監測用戶。
  • 當記者問及如何安慰恐慌的美國人時,川普抨擊美媒追求轟動效應
    3月20日,周五,憤怒的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為其抗擊新冠病毒的做法辯護,並抨擊美媒只顧追求轟動效應,還就美國疫情爆發和治療科學原因與其衛生官員產生矛盾。川普表示,他正在利用《國防生產法案》,要求美國企業生產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呼吸機、防護服和口罩等醫療物資,並第一時間運送至醫院,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一波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朝美無核化協商重啟,美國對朝特別代表比根的新對手居然是他!
    韓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在6月30日下午舉行的朝美板門店會晤期間,朝方向美方通報了新的談判小組名單。其中,曾擔任外務省駐越南大使的金明吉赫然在列。他作為朝方對美實務性協商的代表,將和美國對朝特別代表史蒂芬·比根在接下的談判中展開「正面博弈」。
  • 美媒發現不安事實:中國年輕人不願前往美國,美國人也沒了優越感
    2020年是美國的災難之年,因為接二連三的意外中應對不利,美國逐漸露出了頹勢,也讓世界各國看見了美國衰退的徵兆。可就在這樣的節骨眼上,美媒發現了一個令他們不安事實,中國年輕人不願前往美國,曾經受到追捧的美國綠卡也逐漸失去了吸引力,即使是那些在外留學的人最後大都選擇了回國。
  • 美媒:美國疫情死亡人數屢破紀錄讓人「麻木」 但最黑暗時刻仍未到...
    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過去7天美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5天超過2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也正逼近30萬例。  美國媒體《今日美國》評論說,美國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二戰期間美國戰鬥死亡的總人數。
  • 英記者感受朝鮮巨變:「美國人」銷聲匿跡 智慧型手機隨處可見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英媒稱,英國《泰晤士報》網站9月28日刊登記者理察·勞埃德·帕裡的《朝鮮在發生非同尋常之事且速度很快》一文,記述了他眼中20多年來朝鮮的變遷,文章摘編如下:經濟發展成為新宣傳口號在平壤的諸多顯著變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人銷聲匿跡了
  • 遭朝鮮扣留美國人曾寫信求援歐巴馬 未收到回信
    海外網9月15日電 9月14日,朝鮮最高法院開庭審理了被扣押在朝鮮的美國人米勒·馬修·託德,並判處馬修接受6年的勞動教養。消息公布後,3名(另外兩名是傑弗裡·愛德華·福爾、肯尼斯·裴)被扣在朝鮮的美國人問題再度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根據此前報導,今年4月米勒以遊客身份進入朝鮮時,故意毀掉了自己的旅遊籤證,並稱自己要獲得朝鮮的「庇護」。隨後,朝鮮指控馬修的魯莽的行為嚴重影響了朝鮮的法律秩序,以「反朝敵對行為」為由,將託德扣留。
  • 韓戰對美國人的影響有多大?直到現在都尊重中國軍人
    在韓戰前,美國享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紅利,大發戰爭財,本土還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是當時絕對的超級大國。當時美國人驕傲得很,這一點從麥克阿瑟不可一世的態度就可看出來。圖|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韓戰對美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韓戰後,美國人整體沉淪在鬱悶之中。
  • 美媒看美國大選:5%的美國人寧選大猩猩
    美媒稱,要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之間作出選擇,這讓美國人民興奮不起來。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選民們對這兩人都有負面的看法。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8約日報導,事實上,根據公共政策普調的一項新調查,有5%的選民稱他們寧願把票投給一頭死去的大猩猩。
  • 美國人如何評價韓戰:只有傻瓜才選擇中國作對手
    導讀: 1953年的一天,他在北美的一個小國家坐公交車,一位當地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問他:先生,你是中國人嗎?他遲疑了一下,回答說:「是。」那個當地人對著全車的人大聲說:「看哪,這就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