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分享最近閱讀的幾本書

2021-02-18 阿吉的圖書館

今天是國慶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天,各位小夥伴有沒有假期症候群呀~

阿吉國慶休息了幾天,又上了四天ACCA的課程,所以對假期的結束也沒有什麼不舍啦(畢竟假期不假期的反正都是學習emmm)。

國慶上了不少AFM的新課程,這周會慢慢整理出來新筆記,今天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近讀的幾本書吧,畢竟除了ACCA我們也要多讀點別的東西噢。

注意,不是每一本書我都推薦,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愛好自主選擇。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推薦指數:五顆星

 豆瓣簡介: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是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隨筆集。開始作家生涯之際,村上春樹也開始長跑。從夏威夷的考愛島,到麻薩諸塞的劍橋;從村上市的鐵人三項賽,到希臘馬拉松長跑古道,他永遠在奔跑。

 

「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每當村上長跑時,腦海裡就反覆出現這句話。積極地選擇磨難,就是將人生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他將這些年來在路上一面奔跑,一面思索的東西集結成書,誠實地書寫跑步,誠實地書寫人生。

 閱讀感受:

」應當盡的力我都盡了,應當忍耐的我都忍耐了「,有多少人能問心無愧地說出這句話呢?說人生像一場馬拉松其實不假,道路有起伏,狀態有優劣,可這都不能成為我們放棄的理由。

村上說他即使跑得精疲力竭,雙腿如灌鉛般抬不起來,也絕不停下來走。或許此時他跑的速度還不及平常走路的速度,但他仍拒絕用走來敷衍一場跑步比賽。

如果我們的人生也是一場跑步比賽,那麼你會在疲累時心安理得地停下來慢慢走,還是無論如何都不忘自己來跑步的使命,在達到」應當盡的力我都盡了,應當忍耐的我都忍耐了「的境地前絕不停下呢?

《腦洞大開的文案魔法學》 推薦指數:四顆星

 豆瓣簡介:

這本書要教給你的是一門讓別人產生興趣的藝術,向你展示如何宣傳你推銷的東西,或者是你自己,才能引起他人的興趣,並把他們牢牢吸引住。

無論你是做什麼的,只要你有一份工作,都涉及」推銷「。無論是通過簡歷推銷你自己,還是建立個人的關係網,無論是推銷產品,還是服務,無論是什麼形式的商業活動,網上營銷,還是面對面的推銷,你都需要用到這一技能。掌握這項技能幫你提高銷售額,或者提升你的職業生涯。

照本書去做,你將在人生中事半功倍,助你夢想成真。

 閱讀感受:

我還挺驚訝這本書才5.4分的哈哈,不過才11人評價可能並不是很公允。

找來這本書閱讀是因為前陣子有個同學拉著我參加珠海的二次創業比賽,比賽要求參賽者為選定的企業設計海報和文案等。雖然不知道她為什麼要找我,因為我對文案確實是一竅不通,但我向來是個喜歡嘗試和挑戰的人,於是趕緊找來一本相關書籍補充文案的入門知識。

這本書非常薄,只有大概三十幾頁,非常適合我這種需要抱佛腳和快速入門的人。廣告文案的知識自然不是這三十幾頁紙可以講完的,但若是行外人士想作為知識涉獵也未嘗不可。

《自控力》 推薦指數:四顆星

 豆瓣簡介:

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博士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管理壓力,並在生活中做出積極的改變。多年來,通過觀察學生們是如何控制選擇的,她意識到,人們關於自控的很多看法實際上妨礙了我們取得成功。例如,把自控力當作一種美德,可能會讓初衷良好的目標脫離正軌。

所以,麥格尼格爾要求她的學生了解影響自控的生理學基礎、心理陷阱和各種社會因素。麥格尼格爾吸收了心理學、神經學和經濟學等學科的最新洞見,為史丹福大學繼續教育項目開設了一門叫做「意志力科學」的課程,參與過這門課程的人稱其能夠「改變一生」。這門課程就是《自控力》一書的基礎。

本書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講述了什麼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發生作用,以及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

 閱讀感受:

這本書我大概只看到一半,目前為止感覺提供的一些思路還是比較新鮮的,比如對"三思而後行"和應激性的對比,"未來再好好表現"心理,」列完清單便獲得完成事情的成就感「心理等。

評論裡有人開玩笑說,上次讀完《意志力》的雞血已經過期,是時候再來一管了。看這種成功學的書有時的確有打雞血的功效,不過我自己對心理學也有不小的興趣,所以對本書裡的各種實驗和人們的實驗表現都興趣盎然。

當然,打雞血的功效也必不可少,我已經開始試驗其中一些方法了,至於效果究竟如何,還要待些時日之後才可知曉。

《後宮·如懿傳》 推薦指數:三顆星


 閱讀感受:

《如懿傳》實在是太長了,我就不放簡介了。一共有六部,我讀了前三部之後就停滯了,估計是審美有點疲勞所以得休息一下。剛開始讀的時候確實覺得作者文筆不錯,對環境和人物的描寫也比較細膩,但如果是歷史書籍,自然是越細膩越好,但對一本小說來說,有時候細膩得對閱讀造成了一些負擔。

在豆瓣看到有人針對首飾、服裝、吃食等做了描寫的整理真是忍不住笑出了聲,確實到了後期已經無暇注意她們到底穿什麼吃什麼了,見到那一段繁雜的文字直接屏蔽跳過。

不過不得不承認能把每個人每次出場的裝扮都描寫得如此細緻,確實需要很好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歷史知識。如果有閒暇,讀讀這種小說聊以消遣還是可以的,順便增加一點文藝風,但若想了解正史,切勿被小說帶偏。

最後列舉一下我平常會看的雜誌報刊:

BBC中文(每天推送到我的kindle,了解一些國內外的新聞,觀點比較中立)

21世紀英文報(每天推送到我的kindle,有中英文對照,不過也是摘選各大報社的文章所以和BCC有一些重複)

第一財經周刊(從高中就超喜歡的一本雜誌,紙質版的比較貴,我用的是kindle雜誌公社推的電子版)

知乎每日精選(這本偶爾看看,會精選知乎一些優秀的回答,如果怕直接刷知乎信息太冗雜可以看一下這本)

知乎周刊(比每日精選更精選)

讀者(這是老牌雜誌了,喜歡人文社科類的不可錯過)

看歷史(了解歷史故事)

雪球周刊(投資類雜誌,老實說一些文章其實看不太懂,因為老師推薦就偶爾看看了,能遇上一些講解得比較詳細的文章就會有收穫)

簡書周刊(簡書感覺比較偏文學,所以它的周刊就是一本文藝作品的小合集,可以學習學習別人的寫作技巧)

 今天的分享內容和平時不太一樣,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種類型的分享呢?

 我想要豐富這個號分享的內容,

所以大家可以告訴我你們喜歡什麼呀

 如果覺得今天的文章對你有一點收穫,

 記得告訴我,給阿吉一點鼓勵噢~

人窮就要多讀書

阿吉的圖書館

掃碼關注變聰明

相關焦點

  • 《如何閱讀一本書》⑦:閱讀的終極目標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開篇介紹閱讀的幾個層次時,我們說過,高層次的閱讀中也包含了低層次,就像分析閱讀的前兩個步驟——瀏覽和粗淺的閱讀——也是檢視閱讀中的步驟一樣。那麼,在主題閱讀中,自然也少不了檢視閱讀和分析閱讀的步驟方法。在確定好書單之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速瀏覽所有的書,並找出與主題相關的章節。可能有人會問,那書裡剩下的其它部分呢?
  • 有效提升閱讀能力的5本書
    又到了年初,該分享書單的時候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反對功利性閱讀成為一種時尚。可是書籍最原始的目的不就是傳承知識、記錄信息嗎?!閱讀的目的,消遣、獲得知識、收集信息。這三種目的使閱讀的狀態發展改變,當我們以功利的目的閱讀時,以獲得知識、收集信息為目的閱讀的時候,就會涉及到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這就要求我們學習適合功利性閱讀的閱讀方法。
  • 如何半年閱讀一百本書
    前幾天寫了一篇半年閱讀一百本書的感悟,引起很多人的群嘲:「那是翻書,不是閱讀。」「那樣也叫讀?」「連環畫吧!」「沒有任何收穫!」......更多的則是三個字:「我不信!」我的本意是將感悟寫出來,分享給喜好讀書的同道中人一些參考,實沒有炫耀之意。
  • 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有四個層次,你的閱讀停留在第幾個層次?
    他就想了一個辦法,把其中的生詞全部找出來,每天學幾個,直到學熟。再去讀那本書就暢通無阻了。所以閱讀初級階段,只要識字就可以做到了。第二個層次是檢視閱讀當你拿到一本書,不知道這本書值不值得讀時,可以先採用粗讀方法,快速地把整書查看一遍。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雖然這本書出版至今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時間,但它所提倡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核心理念在今天仍然被無數人推崇。How To Read A Book 是一本閱讀方法指導書籍,它從指導讀者如何選書,如何閱讀到如何做筆記,幾乎事無巨細,致力於讓讀者在閱讀中實現心智的成長。
  • 好書分享:《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文版)pdf全書下載
    在後續的推文中,我們也將陸續與大家分享一些公認的好書,從不同的方面,包括提升學習力、提升思維力、加強自律性、情緒管理、人際關係、培養表達力、提升財商、領悟生活等【分類參考知乎用戶風爺理財】,向大家各推薦幾本書。這八個方面的知識是一個學生甚至工作了的人最應該掌握基本能力。
  • 《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本有關閱讀的永不褪色的經典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待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久到我都忘記是什麼時候買的。當我再次拿起它的時候,看見書的前幾頁有些字眼下面劃了紅線。我回憶了一下,之前讀不下是因為覺得太枯燥了。譯者可能本著對原著的尊重,所以有些語句讀起來有些拗口,也有點囉嗦。
  •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重構
    基於以上問題,我力求以賞讀整本書為載體,通過構建系統化的賞讀教學流程來促進學生的優化表達。通過實踐,最終確定整本書賞讀的教學流程為——導讀課、賞讀課、分享課、拓展課、寫作課。現以賞讀小說《安妮日記》來具體說明。
  • 怎樣愛上閱讀、快速提高閱讀能力?這本書告訴你答案
    最近日本的收納整理風靡一時,讓我們不禁對日本人追求極致的整理術嘆為觀止。讀完《高效能閱讀》發現,研究閱讀日本人也是如此細緻入微。《高效能閱讀》的作者原尻淳一先生是日本龍谷大學客座教授,一直在知名企業從事營銷、企宣、培訓等工作,可以說,他本人就是高效能閱讀的忠實實踐者。
  • 《如何閱讀一本書》:四個層次的閱讀,讓你的學習效果翻倍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籍是《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可以說是成本最低的學習方式了,然而讀書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艾德勒提出了著名的「閱讀的四個層次」理論,讓你學會如何更高效的讀書,促進學習。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筆記大神分享簡單高效的讀書筆記妙法
    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觀點,那《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就能派上用場啦。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能夠窺見奧野宣之的筆記世界,操作方法其實非常簡單,人人都能學會,一旦堅持記下去,會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一、準備階段(一)明確閱讀的基本目標:閱讀每一本書,都有收穫。
  • 如何1小時閱讀一本書?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本周的學習成果。主題:如何一小時閱讀一本書?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第二遍重讀:讀完一遍後,再把折角的幾頁重新讀一遍。如果任然覺得很好,就把那一頁另一個角也折起來;第三遍標記:再重新讀一遍折起來上下兩角的幾頁,如果第三次閱讀後任然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 閱讀,與「我」有關——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視角轉變
    摘 要:當下,整本書閱讀教學大多停留在主要內容的淺嘗輒止式閱讀,很難實現整本書閱讀興致的持久與閱讀思辨的深入。如閱讀《三國演義》後,讓學生圍繞「小說中令你印象最深的人和事」進行交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閱讀「獲得」:有關雲長的正直與忠義,有張飛的勇猛與莽撞,有劉備的膽識與胸襟,有諸葛亮的料事之才與處事智慧……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可以說上幾句。不能說這不是一種閱讀交流方式,但這樣的「散裝」分享到了高年級顯然張力不夠。
  • 《如何閱讀一本書》: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不論你的回答是什麼,相信你在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會對閱讀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很可能之前已經看過很多書的讀者,會禁不住感嘆一句:以前的書都白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由美國的莫提默J艾德勒於1940年初版,由查爾斯範多倫於1972年大幅增訂再版,稱之為新版。顧名思義,這本書寫的是有關閱讀的方法,這些方法打破了閱讀的傳統思維,給了讀者終身受用的閱讀指導。
  • 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是一場和作者的對話
    有關這個主題,他知道的應該比你還多,否則你根本用不著去跟這本書打交道了。但是了解是一種雙向溝通的過程,學生必須向自己提問題,也要向老師提問題。一旦他了解老師的說法後,還能夠跟老師爭辯。在書上做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這是你對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本書由來:記得是在閱讀一篇文章時看到的這本書的介紹,我總是這樣地在閱讀中遇見或發現下一本我要閱讀的對象。
  • 《如何閱讀一本書》:03 利用主題閱讀,輕鬆吃透很多本書
    今天為你解讀的書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三個知識點:利用主題閱讀,輕鬆吃透很多本書。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一本書對一個人而言,在困難也很容易。但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將很多本書「吃透」呢?其實啊,因為這是快速掌握某個領域知識的最佳方法。
  • 打造迷人的創意閱讀課堂 |《一張桌子一本書:在閱讀課上遇見你》新書分享會
    >在閱讀課上遇見你》 新書分享會 嘉賓:童蓓蓓、蔡朝陽、閆學、肖貞、錢佳音、朱桂英、劉發建主持:王小慶、郭曉娜時間:2019 年 12 月 7 日(周六)19:00-21:00地點: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 1F
  • 如何閱讀一本書?了解4個閱讀層次,用「檢視閱讀」提升閱讀速度
    這一篇文章我們來探究下如何進行檢視閱讀。2、檢視閱讀的概念。檢視閱讀是指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完成閱讀,並抓出一本書的重點。因此檢視閱讀也可稱為略讀或預讀,但這裡所說的略讀並不是指隨便或隨意地瀏覽一本書,而是系統化地進行略讀。
  • 提高閱讀能力的10本書,讀完後你能輕鬆閱讀一本書
    什麼是有效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作為一個讀者,你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閱讀?這10本書,連同它們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教你如何真正有效地閱讀。它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複習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這本書強調閱讀是一種積極的活動。閱讀通常有三個目的:娛樂、信息和理解。只有最後一種目的的閱讀才能幫助讀者在精神上不斷成長。精耕細作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特別推薦給喜歡閱讀小夥伴。閱讀本書建議採用快速閱讀的方法,完成本書中四種閱讀方法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