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群體免疫遭嘲笑,它的半導體產業卻是「香餑餑」

2020-12-16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新冠肺炎目前已在全球大爆發。英國方面,根據英國衛生和社會保障部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英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患者3802例,累計患者達到51608例。

新冠一開始流行,英國就採取了群體免疫的防控措施。近日,英國更是流傳著「5G技術會傳播新冠病毒」的謠言,導致英國有三座移動基站發生火災。此外,據外媒報導,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因病情惡化,目前已經進入了ICU。

雖然在新冠肺炎事件上,英國的負面消息受到了群嘲,但英國的半導體產業在世界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地位卻是不容忽視的。隨著新冠肺炎在英國的持續爆發,業界普遍關注是否會對半導體產業造成影響。在此,集微網特盤點都有哪些總部位於英國的半導體企業。

ARM公司

英國最知名的半導體公司莫過於ARM公司了。ARM公司總部位於劍橋,成立於1990年,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智慧財產權(IP)提供商,並因此在數字電子產品的開發中處於核心地位。

ARM作為IP供應商,它與一般的半導體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製造晶片且不向終端用戶出售晶片,而是通過轉讓專利和設計方案,由合作夥伴生產出各具特色的晶片。全世界超過95%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ARM架構。

2016年7月18日,日本軟銀已經同意以234億英鎊(約合3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但總部仍然留在英國劍橋。軟銀認為,憑藉這筆收購,ARM將讓軟銀成為下一個潛力巨大的科技市場(即物聯網)的領導者。

Imagination

英國IP設計廠商Imagination 成立於1985年,由一批資深的半導體人創建,總部設在英國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旗下有三大支柱產品,分別是GPU產品線PowerVR,CPU產品線MIPS,以及通信及無線連接產品線Ensigma。Imagination曾為蘋果供應圖像處理器(GPU),在圖像處理器(GPU)領域與高通、ARM三分天下。

Imagination以前最厲害的地方,是向蘋果的產品提供圖形處理器,蘋果一度佔到Imagination的一半盈利以上,但Imagination的圖像處理器在2017年3月慘遭蘋果拋棄,公司股價一夜之間下跌超過7成。

CSR公司

CSR公司原名劍橋矽晶無線電或英商劍橋無線電(英語:Cambridge Silicon Radio),1998年誕生於英國劍橋,早期技術主要在音頻領域,之後發展為世界知名的藍牙晶片設計企業,該公司首創了藍牙接口的單片設計,為全球超過50%的藍牙晶片提供設計。

2009年CSR成為世界十大無晶圓半導體廠商之一。2014年10月,高通斥資25億美元收購了CSR,這場手機晶片龍頭與藍牙晶片大廠的聯姻被看作是「天作之合」。CSR取得有力的靠山,能抵抗眾多競爭晶片廠商紛紛將藍牙技術整合到SoC所帶來的風險。

PicoChip公司

Picochip公司成立於2000年,總部設在英國,主要從事無線通信設備的晶片設計。

picoChip是唯一一家全部現有晶片產品只專注於無線基礎架構的半導體公司,所提供基帶解決方案可充分滿足下一代無線系統對成本、開發時間和靈活性的苛刻要求,該公司的多核處理器產品具有世界級的性價比優勢。picoChip的技術成為WiMAX基站的行業標準架構,是新潮家庭基站的領先供應商,支持HSPA、WiMAX、 LTE、 TD-SCDMA、 cdma2000/EvDO 和 GSM/GPRS/EDGE。公司產品範圍覆蓋從家庭基站接入點到微蜂窩以及複雜的多扇區運營商級別宏蜂窩。

歐勝公司

歐勝微電子有限公司(WOLFSON)成立於1984年,總部位於英國愛丁堡,是一家以其音頻和圖像技術聞名全球的英國IC設計公司,專門為數字消費市場提供高性能的混合信號晶片。歐勝的高性能音頻和超低功耗聞名世界,很多世界頂級消費電子產品都應用了歐勝的音頻技術。2014年,它被Cirrus Logic以2.91億英鎊的價格收購。

XMOS公司

XMOS是一家成立於2005年的半導體設計公司,總部位於布里斯托,專擅用於「物聯網」產品的高性能晶片,產品包括嵌入了可聯網傳感器的個人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

2014年7月,華為攜手幾名小夥伴(博世、Xilinx)在英國開始了股權投資行動,對XMOS投資了2600萬美元,在英國態度方面,也是比較歡迎的,這不僅證明了XMOS的市場吸引力,也證明了歐洲科技市場對於世界的吸引力。

Graphcore公司

Graphcore Ltd.成立於2015 年,總部位於英國布裡斯託的一家人工智慧晶片硬體設計初創公司。該公司在2016年在風險資本業者的支持下誕生,並在2018年12月進行的最後一輪融資募集了2億美元。

Graphcore估計市值達17億美元,被認為是西方半導體產業界唯一的「獨角獸」,其投資者包括Dell、Bosch、BMW、Microsoft和Samsung等巨擘。

AccelerComm公司

AccelerComm Ltd.成立於 2016年,總部位於英國南安普敦,是一家半導體 IP 核心公司。

其主要為通信標準提供信道編碼解決方案,它正在推進 3GPP 5G 標準的北極星編碼器和解碼器解決方案。在超過15年的研究之後,該公司已經推出了其糾錯軟體的5G NR LDPC版本,據稱它可以將延遲降低多達16倍。

Dynex Semiconductor

英國Dynex Semiconductor Ltd(丹尼克斯)成立於1956年,是大功率半導體排名前三的公司,總部位於英國林肯Lincoln,其母公司Dynex Power於1999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8年10月31日中國領先的鐵路電力電子系統供應商「株洲CRRC時代電氣公司」,從Dynex Power公司購得丹尼克斯半導體公司75%的股權。

Dynex的產品包括:IGBT晶片、晶閘管、GTO晶閘管、整流器、二極體、TCR、SVC、高壓半導體、Gato、電晶體、大功率測試設備、電力半導體、高壓直流輸電變壓器。

總結:雖然英國的這些半導體企業大多比較低調,但毋庸置疑的是,英國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創新能力和科技實力早已處在半導體產業的頂端,從多次併購案來看,英國的半導體企業也是各國爭先搶奪的「香餑餑」。疫情的衝擊下,全球產業鏈都面臨著危機,英國的半導體產業自然無法倖免,疫情之後,英國半導體企業在面臨全球晶片軍備競賽中將如何保持競爭力?這是其不得不面對的課題。(校對/ Jurnan )

相關焦點

  • 被誤讀的英國「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在世界各地炸了鍋後,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回應:大眾對「群體免疫」斷章取義了,這不是英國政府的目標或者政策,這是一個科學概念,我們的政策是保護生命並打敗病毒。英式抗疫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概念解釋 群體免疫的意義解讀
    新華社倫敦3月15日電新聞分析: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無奈?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劉石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加劇,英國採取的旨在延緩高峰而非強力控制的應對措施以及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引起很大爭議。  這究竟是英國政府依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的決策?還是面對衛生系統和經濟發展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 「群體免疫」靠譜麼?
    答案就是「群體免疫」(Community Immunity)。這個概念本質上就是上文提到的那個「最低免疫率」,它原本只是一個流行病學研究領域的學術概念,但當疫苗被廣泛應用於抗擊大規模傳染病之後,這個概念獲得了新生。群體免疫有個更流行的英文名稱,按字面翻譯的話叫做「牛群免疫」(Herd Immunity)。
  • 英國專家詳解"什麼是群體免疫" 饒毅:這是英國首相的謊言 本質就是...
    的確,形成群體免疫的核心是需要有足夠多的人具有免疫能力,或是疫苗免疫,或是自然免疫。如果形成群體免疫主要依靠接種疫苗,可新冠病毒的疫苗尚在研發中,這種情況下就只能依靠新冠肺炎病人痊癒後產生的免疫能力。一位北京援鄂醫療隊的專家稱,雖然群體免疫確實是對抗傳染病的有效手段,但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這麼做,風險是難以預料的。
  • 「群體免疫」爭議背後:還原英國抗疫邏輯
    英國政府並非直接舉雙手投降、「0舉措」,首席醫療官明確表示在延遲階段,為了延緩病毒傳播,會採取更多行動。英國政府也不是不隔離,而是選擇在最合適的時機進行隔離3. 「群體免疫「的核心主張是如果絕大多數人(60%)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那麼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過分抑制可能會在之後造成疫情反彈。
  • 群體免疫是否可行?
    3月 13 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讓 4000 萬英國人接觸新冠病毒,以便達到 60% 的人群感染,在全國形成群體免疫效果。這樣我們就能夠減少傳播,同時保護那些脆弱的群體。」
  • 英國「群體免疫」科學嗎?帝國理工大學:不科學
    英國「群體免疫」科學嗎?幾天前,英國政府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提出了震驚全世界的「群體免疫」方案,還一度稱此舉是「依據科學」,指責其他國家的積極抗疫是「民粹」行為。然而,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英國政府的「科學依據」很不「科學」。
  • 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靠譜嗎?病毒多久會感染整個歐洲?
    3月12日,英國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英國首相詹森說:英國不會採取停課、取消大型集會等方法來應對病毒,但每一個英國人都要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英國首席科學家派屈克也說:也許新冠肺炎會感染英國60%的人口,才能讓英國人獲得群體免疫。那麼,群體免疫究竟是什麼?英國的這種措施能奏效嗎?
  • 雙語: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200多名科學家聯名反對
    近日,英國推出的「群體免疫」防疫策略,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討論。   據BBC報導,當地時間3月1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召開眼鏡蛇緊急計劃委員會會議,強調英國將進入抗疫「延緩」階段(delay phase)。   詹森在會上說確診的輕症患者只需居家隔離,並建議有症狀的人不要撥打急救電話,而儘量在網上自行查找信息。
  • 英國群體免疫理論聽起來好,但做起來難
    在本周四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了英國政府的防疫政策——「群體免疫」,一時間,一個疑問拋向大家心中:什麼是群體免疫?有效嗎?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 英國首相確診感染新冠 從「群體免疫」到「全民隔離」英國經歷了...
    隨著疫情的蔓延,從最開始備受爭議的「群體免疫」到近日的「全民隔離」,英國正在進一步強化其針對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首相將隔離7日 外交大臣拉布或接替其工作27日晚間,英國首相發言人Slack表示,首相將隔離7日。
  • 英國「群體免疫」的關鍵:感染病毒後就會有抗體嗎?
    這是英國首相鮑裡斯對全英民眾傳授的防疫大法。 思路清奇的英國政府還有更加令人驚愕的舉動:當所有「中招」的國家都忙著實行越來越嚴厲的防疫措施之際,唯有鮑裡斯政府提出了「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公共衛生戰略。 這似乎是一种放任民眾感染新冠病毒,以此激發人體產生免疫能力的激進策略。
  • 英國決定讓60%民眾感染新冠!此次「群體免疫」,超10w民眾急了!
    當歐洲國家紛紛開始採取封國、停課、停學等等措施來控制新冠疫情時,只有頭最鐵的英國依舊我行我素,憑藉「群體免疫」的大膽防疫策略引起了全球熱議! 而有英國專家估計,此舉措需要60%的國民通過感染新冠病毒後自愈,就可達到「群體免疫」目標!
  • 英國「群體免疫」不靠譜?機票高達18萬留學生也要回國
    據英國衛生部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3月14日,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累計已達1140例,單日新增342例,累計死亡病例21例,單日新增10例死亡病例。「群體免疫」的背後是醫療資源的緊張與英國日益嚴峻的疫情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英國政府採取的「溫和」抗疫方式。
  • 英國無力面對新冠疫情,搞群體免疫與輪盤賭有何區別?
    英國說國家已經無法控制這個病毒傳播,我們會努力控制這個病毒到達頂峰的時間,需要讓部分居民感染並產生抗體???這意味著,英國已經準備推行新措施——群體免疫政策(herd immunity)。 啥叫群體免疫?
  • 「群體免疫」的前世今生
    自由主義漂洋過海,傳播到美國,美國的經濟社會制度與英國如出一轍。由此不難理解「群體免疫」之說發端於英國,又事實上實行於美國。美英兩個典型的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都損失慘重。一直以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自詡的美國,沒有全國性的防疫措施,公共衛生問題與政治鬥爭糾纏在一起,醫療機構的左支右絀與政治精英的口水戰平行出現,而長期掩蓋在經濟繁榮之下的社會問題浮出水面:種族不平等,貧富分化嚴重,廣大普通民眾缺乏基本保障,弱勢群體更加苦不堪言。英國政府在3月宣布採取「群體免疫」戰略,引起輿論激烈反彈。事實上,美國走的也是「群體免疫」之路。
  • 倫敦最高級別封鎖,英國的「群體免疫」失敗的政治文化原因
    01 三地首府,意見林立,三個制度,無法統一,實行「群體免疫」的不得已其實,漢語中現在總把這個國家叫「英國」,只是習慣上的,並不是非常準確,中文早期把它叫作「英聯王國」[備註1],應該比較妥帖。因為在國際標準簡稱中,也把它叫作「聯合王國」,縮寫為UK,從「United Kingdom」而來。這很說明英國的體制問題。英國在地理上,是本土位西歐,但也有海外領地。本土在歐洲大陸的西北面,然後領導著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東北部分及一系列較小島嶼。跟北愛爾蘭有唯一的陸上國境線。
  • 天閱金融楊丙卿:從腓特烈大帝的土豆看英國的群體免疫
    英國大統領鮑裡斯·詹森就「在相關醫學專家的指導下」,提出了「群體免疫」的概念。這,就是群體免疫。只是,疫苗的研發不是一蹴而就的。疫苗從毒株分離,到動物實驗,到臨床一期二期三期,,再到相關衛生部門許可生產,再到產成品面向大眾,是需要時間積累的,而WHO表示,這個時間不會低於一年。而歐洲面臨著什麼情況呢?
  • 數學模型:群體免疫等消極策略或致英國26萬人死亡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當地時間3月16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了一系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措施,包括避免與其他人一切不必要的接觸、遠離酒吧和劇院、在家工作等。根據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給出的數據,這些方法可以將預估的英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相關死亡人數從26萬減少至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