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部分前置倉已盈利 加大供應鏈投入

2020-12-20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壹圖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近日,有消息稱生鮮電商「叮咚買菜」已完成B4、B5輪融資。7月25日,經濟觀網記者從叮咚買菜方面確認了此消息屬實,領投方為星界資本,跟投方包括華人文化產業基金、BAI (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啟明創投以及龍湖地產。但關於具體融資金額,叮咚買菜方面並未向記者透露。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叮咚買菜共完成了8輪融資,均未披露具體金額。今年3月,叮咚買菜完成了B3輪融資,投資方為華人文化產業基金、今日資本、鷗翎投資。

上線於2017年5月的叮咚買菜以「移動端下單+前置倉配貨+29分鐘內即時配送到家」的模式提供生鮮菜品服務,主打「0起送費、0配送費」,目前共有1700多種SKU,包含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活鮮、糧油米麵等。據叮咚買菜提供的最新數據,目前叮咚買菜已有345個前置倉,日訂單量已突破40萬單。

但近期,叮咚買菜的負面消息持續不斷。先是有消息稱叮咚買菜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黃成軍離職,後又有大規模裁員、融資不暢、資金鍊緊張的傳言。6月27日,叮咚買菜發布聲明,稱個別媒體不實報導,目前黃成軍工作狀態是「暫時休假」,6月份有2位選址專員不服從調崗而被公司勸退,屬於正常的人事變動,同時表示,目前帳面現金充足,不存在傳聞中的資金斷裂。

《財經》新媒體此前曾報導,叮咚買菜在無錫等新布局城市的前置倉拓展業務被叫停,與此同時被叫停的還有部分紹興拓展業務,並有叮咚內部人士透露,6月,無錫某前置倉每天配送單量僅為200單,遠低於其870單的日平均訂單量,或是公司不再開拓無錫市場的原因之一。

對此,7月25日經濟觀察網向叮咚買菜方面一一予以求證。叮咚方面表示,6月,浙江區域共有3位選址專員因不服從調崗被公司勸退,江蘇區域有1位選址專員因未能達成公司目標而離職,屬於正常人事變動。

對於叮咚買菜在無錫、紹興的前置倉拓展放緩的原因,叮咚買菜回應,公司會根據實際的業務需求來選擇拓展的城市。「有的地方市場需求不是那麼大就不會去著重布局。」叮咚買菜表示,無錫、紹興的前置倉拓展仍處於穩定階段,但對於月度開倉數據或者指標,叮咚買菜並未回應。

叮咚買菜的低客單價、高補貼、無配送費等一直被認為是「燒錢」的來源,在回答叮咚買菜是否整體盈利時,叮咚買菜表示,部分前置倉已經實現盈利,基本上前置倉在開設半年內可以達到收支平衡。

漢森供應鏈董事長、中國電商物流專家黃剛曾公開分析叮咚買菜,認為叮咚買菜缺乏流量和消費場景,沒有流量支持和供應鏈保障的擴張很難盈利,並且虧損會越來越嚴重。

此前不久,叮咚買菜還進行了大規模調價,平均降幅達25%,涉及蔬菜、水果、百貨、水產等數百種產品,並且表示該定價策略還將不斷向更多的品類和產品覆蓋。此種調價是否會帶來更大的資金壓力,叮咚買菜回應,此次大規模調價,主要是由於叮咚買菜不斷優化供應鏈,提高效率,降低損耗,因此能將更多的優惠帶給大眾。在供應鏈層面,叮咚買菜開始從更加上遊的環節把控效率和質量,從原產地進行大規模的源頭直採,縮小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在成本優化上獲得了更大的優勢。

記者注意到,不久前的7月20日,叮咚買菜與上海市上海農場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農產品可溯源的計劃。

在獲客方面,叮咚買菜目前主要是三大渠道:自然增長、線下地推和線上社交獲客。叮咚買菜表示,用戶自發地進行口碑傳播帶來的新用戶增長佔到三分之一以上。叮咚買菜的配送員在送單之餘,也會進行地推拉新。線上叮咚買菜還推出了老用戶推薦的活動。

叮咚買菜同時表示,未來會在供應鏈系統建設、大數據算法能力、組織人才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

相關焦點

  • 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總結了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和盈利公式
    基於對國內外生鮮電商平臺的深入研究,我認為盈利的機會是非常大的,以下根據我的研究成果將總結的兩個盈利模型進行分析。一、密度模型生鮮電商密度模型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供應鏈密度、物流密度、用戶密度和數據密度,這四個密度是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在兩年多的實踐後提出的。
  • 叮咚買菜,被合圍!
    一方面,叮咚買菜鎖定「賣菜」這一關鍵詞,從供應鏈、前置倉及物流配送等方面尋求差異化;另一方面,通過高密度的地推實現精準獲客。而貫穿經營核心的則是「燒錢」,也是其崛起背後的內在邏輯。首先以通過0元起送、0元配送作為差異化之一;其次,除了大規模的地推投入,定向拉新方式也是高額的補貼為核心。
  • 專訪叮咚買菜梁昌霖:效率才是前置倉的盈利敲門磚
    這也意味著,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雖然叮咚買菜進入的是不同城市,但在供應鏈的共享上卻成為可能。實際上,當叮咚買菜圍繞著華東地區進行布局的時候,其實就是在上海周圍200公裡的範圍內進行密集的布點。但是,此番南下遠徵深圳,似乎是對過去成功經驗的一次「背離」。叮咚買菜還能複製其在華東市場的成功經驗嗎?
  • 研究了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後,我總結出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
    01 密度模型生鮮電商密度模型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供應鏈密度、物流密度、用戶密度和數據密度,這四個密度是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在兩年多的實踐後提出的。我深入研究「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這兩個平臺,目前還不能證實是否實現了盈利,但是將其進行深入研究並畫了一個模型圖之後,認為單一品類的生鮮電商盈利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 叮咚買菜,會曇花一現嗎?-虎嗅網
    但是悖論在於,如此龐大的剛需市場,做生鮮幾乎都是虧錢的,好一點的企業聲稱自己可以單點收支平衡,或者在一座城市實現微利,沒有哪家企業說自己整個盤子盈利。這是一個巨大的反差。生鮮虧錢的根源在於幾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第一,損耗高。第二,對於冷鏈依賴高,投入大。第三,供應鏈的不穩定性。
  • 叮咚買菜「逆勢」上調配送費背後的盈利壓力
    冒著丟失部分用戶的風險,叮咚買菜也要選擇漲價,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關於平臺此次調整配送費用的緣由,以及日後是否會對其他地區的配送費進行調整,時代財經在9月5日向叮咚買菜方面致電諮詢,並按照對方要求發去採訪函,但在截止發稿前未獲得回復。
  • 叮咚買菜「疫期」業務爆增 歡喜背後如何應對供應鏈挑戰
    疫情過後,叮咚買菜如何保持用戶黏性,獲得持續增長?訂單暴增 應對大考在叮咚買菜此前舉行的媒體見面會,創始人梁昌霖表示,上個月(2019年12月),叮咚買菜的月營收達到7億元,2019整年營收超過50億元。目前,叮咚買菜日均訂單量超過50萬單。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 | 叮咚,你的菜到了
    在叮咚買菜被整個資本不看好的 2019 年裡,叮咚買菜前置倉已經實現部分盈利,並且在 2019 年 7 月獲得了由星界資本領投的 B4、B5 輪投資。叮咚買菜為何可以在死亡率高的生鮮大戰中存活下來,並且一直保持快速的發展?本人作為叮咚買菜的用戶之一,在本篇文章中將對叮咚買菜的現狀作出分析,可以讓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以前置倉為代表的叮咚買菜。
  • 每日優鮮、叮咚買菜能否破題前置倉模式盈利難題?|新零售核心公司...
    這個即時性的滿足,每日優鮮是1小時,美團買菜30分鐘,叮咚買菜則是29分鐘。 無起送標準,免費配送,29分鐘送達,更高的配送高標準大大提高了叮咚買菜的履約成本,如果說每日優鮮的配送員每次可同時配送四五單,那麼叮咚買菜為了完成時效,就不得不犧牲配送半徑以及配送訂單數。加上作為生鮮電商,在競爭前期需投入高額補貼搶佔市場,因此叮咚買菜的模式也常常被質疑。
  • 前置倉電商模式的叮咚買菜,疫情下怎樣了?
    盈利模型:測算訂單量達1250單/天可實現盈虧平衡。海通證券分析師對叮咚買菜的模型測算主要基於同業運營指標經驗,並結合公開的新聞報導給予綜合判斷。而對叮咚買菜等創業型企業而言,在資本支持和數位化技術進化中,以消費者體驗為導向追求區域加密和高速成長是現實選擇,但在流量成本高企和自身供應鏈能力約束下,短期的虧損無法避免。
  • 叮咚買菜的進京隱憂
    北京消費市場,有著中國公認的高競爭市場環境,投入成本高昂和管理複雜的營商環境。這種複雜和困難放在叮咚買菜身上,會因為它的生鮮屬性而得到翻倍。 全新的供應鏈體系,漫長的市場燒錢培育期,密集鎖定局部區域市場的不可能性等……更為麻煩的是,北京還是當前疫情管控最嚴厲的城市。叮咚買菜開倉的北京朝陽區,前幾天剛剛列為全國唯一疫情高風險地區。
  • 叮咚買菜身上的「悖論」
    後續拼的,就可以是供應鏈和管理等硬功夫。當傳統供應鏈的中間環節被砍掉,用戶端的價格降下來,平臺可以從源頭拿到更多的議價權,從中獲得合理的利潤。「我們覺得30%(叮咚買菜毛利率在30%左右)可能也是我們自己畫的天花板,這是合理的。」2.不用拉高客單價?
  •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七鮮生活回龍觀店誠然,商品不夠豐富,是由前置倉模型所決定,但同一配送區域內,有貼身肉搏的競對,叮咚買菜的商品力反而更不佔優勢。除此之外,還有跨地域供應鏈搭建的難題。小智所稱的「水果不好吃」,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叮咚買菜的異地供應鏈搭建,還未做到最優。當然,叮咚買菜面臨困頓,每日優鮮同樣存在。
  • ...思維為導向、大數據做驅動,叮咚買菜用柔性供應鏈29分鐘送菜到家
    總的來說,這些生鮮電商們都面臨著供應鏈成本高、末端配送困難、損耗大、獲客難等問題。為了解決供應鏈成本問題,目前也有不少電商採用產地直採、優化供應鏈的方式,這種方式儘管能夠起到控制成本、保證品質的效果,但相應的也會帶來更長的供應鏈周期和損耗。
  • 今年春天,「叮咚買菜」這樣賣菜
    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很多人開始「拋棄」在線買菜平臺,如何留住通過補貼吸引來的流量,成為叮咚買菜運營中的核心問題。「一個商業模式,無論是傳統商業還是電商,只有從消費者的認同中獲取商業收益的模式才是持續增長的根本。」營銷專家周鵬對記者說。  對於生鮮電商來說,影響消費者做出判斷的因素無非就是品類齊全度、品質、價格、配送時效,這對應的是生鮮電商的供應鏈能力。
  • 悅厚:叮咚買菜是如何盈利的?3大生鮮電商盈利方法解析
    在這個階段,叮咚確定產品新的定位,完成了從獲客、激活、留存、變現的完整探索。 在此基礎上,叮咚在一年內完成了6輪融資,快速佔領上海大部分社區市場,驗證了產品的核心價值。 叮咚買菜是如何盈利的?
  • MRD:叮咚買菜市場需求文檔
    2.3.2.2 經濟(Economy)層面由於優惠券補貼、商品損耗、供應鏈長等問題,導致生鮮電商企業需要大量資本的加持,導致部分企業資金鍊破裂。而且大部分生鮮電商並未實現盈利,資本對於生鮮電商市場的態度也趨於冷靜,2019年生鮮領域的融資金額相比18年大幅度下降。松鼠拼拼、呆蘿蔔等社區團購模式電商遭遇融資失敗。在這樣的環境下,降低供應鏈和物流成本是企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 叮咚買菜創始人:好的商業模式,不是算帳算出來的
    今日,虎嗅從叮咚買菜官方獲悉,叮咚買菜已經確認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叮咚買菜剛剛完成的為B4 和 B5 輪融資,星界資本為領投方,跟投方包括了華人文化產業基金、BAI (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啟明創投以及龍湖地產。
  • 生鮮寒冬,叮咚買菜如何做到2019年GMV超50億元?
    叮咚買菜是同賽道發展最快的創業公司之一,於2017年5月上線,上線的第一個月營收為幾十萬,至2019年12月的月營收7億,叮咚買菜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與每日優鮮、樸樸超市共同成為業內人眼中的前置倉公司前三。叮咚買菜身後的投資方眾多,站著今日資本、紅杉資本、高榕資本等明星VC,高榕還連續參與了叮咚從天使輪至B輪的投資。
  • 生鮮新零售:叮咚買菜案例分析
    面對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和萬億級的生鮮市場規模,任何一個具有特色的細分市場企業足以搶佔部分市場。「大而全」領域主要由綜合電商平臺掌控,例如阿里的喵生鮮,京東的京東到家,蘇寧的蘇鮮生。「小而美」領域即為叮咚買菜所處垂直領域,其主要競爭對手有我廚、U掌柜、每日優鮮、天天果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