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曝料:皇宮裡吃飯,每餐100多道菜,擺滿7張桌子,過程繁瑣。
文/沫姐
作為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而由於他特殊的生活經歷又使得人們對於他的生活充滿了好奇感,那麼這位自由離家進入皇宮成為慈禧太后手中的一枚棋子的溥儀在皇宮中的生活有是怎麼樣的呢?他是否也曾經享受過那種奢侈精緻的生活呢?今天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來扒一扒溥儀在皇宮中的生活吧!
在故事開始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溥儀皇帝,在我們的記憶中溥儀皇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賣國賊,他曾經作為日本的傀儡皇帝,來幫助日本侵略者來奴役中國的百信,但是同樣,他也是一個可憐人,因為他的一生都在別人的掌控之下,而在最後則是他背負的太多的罵名。
其實年幼的溥儀應該在家中度過了一段比較單純的時光,但是由於政治上的博弈導致慈禧太后迫切的需要一個傀儡皇帝來幫助她掌握同志權利,於是與慈禧血緣最為親近的溥儀就被慈禧太后選中,作為了皇位的繼承人,幼年離家的溥儀作為一個可以被肆意控制的傀儡進入了那個好似牢籠一般的紫禁城中,並且在這個精美的籠子中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
根據溥儀晚年的記述,在那個皇宮之中所有人都不敢和他大聲說話,那幾位太妃娘娘每日說話都是在不斷的話裡有話,讓人們聽的雲裡霧裡的,他還曾經親眼看到慈禧身旁的大太監有鞭子在抽打一個小宮女,而那位可憐的女孩最後只能滿身是血的躺在雪地裡面,他認為這是一個沒有溫情,沒有人性的地方,在這裡的所有人的一生只是為了權利而活著,在這個地方,你如果不費盡心機往上爬,那麼最後死的人一定就是你。
但是這個地方同樣是一個十分奢侈的地方,哪怕是在當時的財政收入已經幾乎見地,中國的百姓已經被壓迫到無法承受的境地時,這裡的所有有地位的人依然過著十分奢侈的生活,,就拿慈禧太后而言,她每天都要用牛奶洗澡,並且每天都要穿不同的衣服,她不會穿舊的衣服,有時她甚至一天要換3-4套不同的衣服。而她的首飾也會不定期的更換,並且大部分都是十分珍貴的東珠或者是寶石。
但是這些還不夠,最令溥儀影響深刻的是宮中每天的飯食,根據溥儀回憶,每天用飯,光傳話的太監就有40多個,而且從御膳房將飯食傳到養心殿後僅僅用來拿食物的太監就有2大批一共100餘人,開飯時,太監們會先將做好的飯食擺到做面上,一般來說,各種菜色不同的炒菜、燉菜等等就有兩大桌。
後面主食,包括饅頭、小點心、粳米粥、各類湯品就又得擺滿兩大桌,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桌的各式各樣的小菜、涼菜和鹹菜等等,的確是包括了會飛的、會走的、會爬的、會遊的由各式各樣的食材做成的菜品,但是如果說怎麼多的菜品皇帝和幾位太后娘娘吃一些的話也算不上是太過浪費,可是問題就出在這裡了,這麼多的菜品溥儀和幾位太后是一口都不會吃的,那做這麼多的菜是用來幹什麼的,難道是為了看嗎?
其實還真沒有說錯,這些菜品的確是為了擺上來看到,根據溥儀回憶說,他每天吃的飯食都是從不同娘娘們宮中吃獨食的地方也就是小廚房送來了,他從來米有吃夠大廚房也就是御膳房的飯菜,雖然這些飯菜看起來十分的精緻,但是負責教導他的太監和宮女就是不許他吃一口,於是他覺得沒他的傳膳就是在看一場演練過無數次的大戲,看完了也就完了,沒有其他的作用,而且更具後來史學家們的統計,每天就為了排列這場大戲,光御膳房和送食物的太監就要動用300餘人,而且這還不包括那天主子們心血來潮突然想要增加幾道其他的菜品。
於是也曾經有過好事者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換算,他說道就按照溥儀一家6口人計算的話,他們每個月吃完的肉類不包括主食就已經可以養活當時的國名黨兩個整編師一年的口糧了,如果換成共產黨的軍隊則會更多,而在無視百姓疾苦,在如此缺衣少食的年代中又如此奢侈浪費的王朝怎麼不會滅亡呢!這樣的帝國又怎麼不對走向末路呢!因此作為末代帝王的溥儀在他習慣了這種奢侈生活的開始就已經決定了他悲慘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