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指導:走好興趣與職業平衡木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近年來,在新高考指揮棒效應下,學生發展指導與職業生涯教育成為高中教育新熱點。當多數高中學校對於如何開展生涯教育迷茫時,我所在的深圳中學已在此「海域」航行良久。

學校在2004年率先實行選課走班制,要求學生在豐富的課程與校園文化活動中,選擇適合自身的內容,實現個人發展。這就要求學生需要具有主動選擇的意識與準備,以及生涯規劃的意識與能力。為在學生自主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專業化引導,學校成立了學生輔導中心,共設有8個生涯輔導教師專職崗位。

經過十餘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逐步完善了創新性、引領性、專業性、規範性兼具的生涯規劃教育模式,並在「教育需要策劃,成長需要規劃」理念指導下,構建了校本特色突出的立體化生涯規劃課程,主要包括生涯必修課程、生涯選修課程、生涯體驗課程、生涯實踐課程、生涯成長小組課程。在此過程中,學校研發設計並完善體系完整的生涯規劃校本教材。在新高考背景下,學校將生涯規劃教育置頂。

學校圍繞生涯教育這根主線,不斷跟蹤、追訪學生成長曆程,根據他們進入社會、進入職場後對高中階段接受的生涯教育反饋,不斷修正學校生涯教育模式。在試錯與摸索中,學校對生涯教育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思考。

頂層設計 動員多元教育角色

當前,不少學校的生涯教育主要由心理教師來推動,採用開設一門課程的單一模式,著力點局限於學生興趣愛好探索、如何選課選科、如何選擇大學專業等方面,過於依賴測評工具,將生涯規劃窄化為職業生涯規劃。

高中階段學生處於生涯探索期,生涯規劃的重要價值在於給學生提供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多元發展平臺,讓學生有能力在不同發展階段都有整合自己的機會,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人。因此,高中階段生涯規劃教育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探索一個能提升自我肯定水平和達成自我實現的生涯目標,引領其生涯發展方向,促使其學會規划具體的行動方案,以幫助其逐步達成理想生涯目標。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學校對生涯教育進行頂層設計,讓身處這個教育系統中的每一個教育者基於自身的崗位職責,從生涯規劃的角度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持。

以我校為例,學校在2014年啟動推進學生綜合素養評價的過程中,將生涯教育置於學校教育設計的頂層,用以引領和整合各項學生活動。學校搭建的綜合素養評價系統,結合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學生檔案不僅有學業報告,還有學生成長記錄。學生的人生規劃、成長經歷、師友印象及代表作品都是對其進行評價和描述的有效參照,學業報告與成長記錄是學生成長最有說服力的「報告單」。

系統的生涯規劃,應包括覺知與承諾、自我認識、社會資訊、目標與計劃、選擇與行動以及行動與修正等六部分,學校立足於此系統,為班主任、導師、學生輔導中心、學生社團、信息技術科組、校友會、圖書館等角色安排相應的崗位任務,以此提升學生執行力。

家校合力 重視家庭教育影響

父母角色榜樣,是年輕一代職業選擇的重要途徑。在幼年時,父母給孩子提供玩具、培養孩子興趣愛好、鼓勵孩子參與活動以及家庭生活經歷等,都是父母影響孩子將來興趣與職業活動的方式。

然而,父母有時會通過強制、命令或是限制的方式影響孩子的職業選擇。之所以如此,或是由於父母對自身職業滿意度高,或是想讓孩子從事自己當年的理想職業,過上幸福的生活。但青少年敏銳地意識到父母的意圖後,他們的重點往往放在如何擺脫父母控制,而非客觀辨析信息。因此,在生涯教育時,學校需要承擔重要的協調者角色,讓父母以職場專業人士的角色,通過一起合作的方式,面向學生群體進行分享,更容易做到客觀、專業及全面,青少年也容易放下對父母的防禦心態,更能接受分享者的信息及經驗。

2016年,學校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通過自願報名的方式,開展了「百名家長職業故事進校園」的分享活動,每年都會有百餘位家長進入學校分享他們的職業故事。分享活動結束後,學校在這些家長中遴選出數位客座教師,參與學校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家長走進課堂,講解職場信息、職場經驗,重點分享自己在職業生涯每一次選擇時的思考,以及戰勝困難和挑戰的經驗。這樣的活動及課程,既啟蒙了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也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學生整體情況,促進親子之間的相互理解,打造健康的親子關係,成為學生生涯規劃的助力者。

深度合作 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

在高中階段生涯教育中,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大重點,學校應提升學生對於大學、專業和職業的認知。

目前,無論是高校還是高中學校,都已經意識到讓高中生提前了解大學、專業信息的重要性,因此會利用多元的渠道促進相關信息的輸入,如走進大學的遊學項目、參訪企業等。但如何幫助學生建立與自己真實學業生活的連結,並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轉化為內在學習動力,是職業生涯教育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學校生涯教育多年來高度重視校外資源的引入,包括家長、校友、校外導師、大學、企業機構等不同的實施主體,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活動,讓學生有接觸不同的任務和職業榜樣的機會。通過不同角色職場人士的分享、示範以及崗位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清晰自我認識,豐富社會認知,探索、形成、發展、確定自己的興趣。同時,這些資源在引入後,學校都會進行系統的設計和實施,以深度合作的方式,力求在學生生涯規劃意識及能力培養上發揮真正的實效。

以與大學和企業深度合作為例,深中與騰訊、華為、大疆、科大訊飛等知名企業共建11所創新體驗中心;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高校共建4個創新實驗室,共同開發了以「項目式學習(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為主要模式,以工程和技術為核心,結合信息技術、數學、物理、生物、化學、政治等學科的校本系列STEAM課程——3D設計與列印、建築創客、走進核電站、Arduino應用設計、多軸飛行器應用、智慧機器人等。實驗室建設與課程建設深度融合,不僅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創造性探究,同時也深度連結學科學習與專業、職業的關係,這對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更穩定的職業興趣和更堅定的職業理想,具有相當深遠的意義。

學校2010屆畢業生葉千源,如今已在世界知名投資公司任投資經理,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通過深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習,我開始清晰對自己的認識,我會去思考一些問題——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我喜歡從事什麼職業?我該如何規劃我的教育生涯?我該如何發展我的興趣?」這些問題,正是學校一直以來生涯教育的主題,也是受到過生涯教育的學生所需回答的問題。

如何認識生涯教育?如何平衡學生興趣愛好與職業發展的關係?如何讓生涯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導航?這應是每一名教育管理者在實踐與探索中所需回答的問題。

(作者朱華偉,系廣東省深圳中學校長,特級教師,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相關焦點

  • 中學校長談「生涯規劃」:探索如何平衡學生興趣與職業的關係
    近年來,在新高考指揮棒效應下,學生發展指導與職業生涯教育成為高中教育新熱點。當多數高中學校對於如何開展生涯教育迷茫時,我所在的深圳中學已在此「海域」航行良久。學校在2004年率先實行選課走班制,要求學生在豐富的課程與校園文化活動中,選擇適合自身的內容,實現個人發展。
  • 探生涯特色 築藝術名校——哈三十二中學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心...
    4月3日,哈三十二中學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心正式成立。  在大學時期,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指導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專業和興趣愛好選擇今後的就業方向。而在高中階段,高考結束後的考生們也將面臨如何選擇大學專業這樣嚴峻的問題,如何讓懵懂的高中生真正的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如何能將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完美的契合展現,早期的素質拓展以及職業規劃課程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哈三十二中學此次成立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心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學生,指導學生迎接新高考的挑戰。
  • 大學新生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怎樣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給自己一個完美的未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門實用但不能一蹴而就的學問,需要與大學生活學習同步進行,從跨入校門的那一刻開始,就要準備為將來就業做好鋪墊。  職業生涯規劃人生目標導航儀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等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那麼職業生涯規劃對新生的意義何在呢?
  • 職業生涯規劃: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原標題:職業生涯規劃: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如何讓學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所在,學會把興趣轉變成學科優勢、職業興趣和事業追求。杭師大附中一直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學生選課指導、生涯規劃常規課程的開發和開設、學生實踐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 高中時期如何規劃職業生涯?心有所向,遇見更好的「我」
    在20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的人認為:甭管上什麼學校,只要考上大學就行,基於「生存」、為了溫飽;到世紀之交,大家願意選擇熱門的專業報考,大多是以「薪酬」導向,追求「體面」的工作;而現在,在當下高中生的眼裡,「興趣」導向將逐漸成為主流,大家追求的是美好生活。「很難想像,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與他的興趣毫無關係,他的人生會是美好的?」
  • TQC科學指導職業生涯規劃
    但是到底怎麼做才能正確規劃職業生涯呢? TQC測評系統是基於腦科學研發而成的手腦回流測評系統,也是進入到學校的非問卷測評系統。與常規的問卷系統和量表相比,TQC系統客觀,不受被測評者的情緒以及主觀意願影響,收集到的信息更為準確。而且TQC系統可以在2分鐘內完成數據採集,之後通過1.4億人的大數據系統比對,直接形成完整的TQC測評報告。
  •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生涯規劃——霍蘭德職業興趣類型介紹
    我們的生活從溫飽問題逐漸步入小康社會,工作從被分配到如今的自主選擇,很多年輕人都面臨著工作選擇上的迷茫,高等教育開設生涯規劃課程和就業指導中心旨在促進大學生生涯教育的發展,幫助大學生們認識自己,選擇合適自己的職業方向。現如今,「新高考」的改革進一步推動了生涯規劃和教育的發展水平。
  •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Planning)也叫「職業規劃」「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與企業相結合,個人在對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 畢業季到來 福建就業指導專家翁坤海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支招
    第五屆「海峽人才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現場。 吳隆重 攝 6日晚,10名福建農林大學在讀大學生在該校第五屆「海峽人才杯」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上,精彩展示了自己的就業規劃,大賽評委、中國海峽人才市場就業指導專家肖子陽做了上述點評總結。 據了解,本屆大賽歷時2個月,入圍的10份職業規劃作品是從200多份報名作品中,經過院賽選拔、校級初賽、賽前培訓、校級複賽等層層選拔出來的。
  • 釐清高校生涯輔導與就業指導的關係
    200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提倡所有普通高校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並作為公共課納入教學計劃,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  由於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在先,高校在引進生涯輔導工作時,自然而然都將其納入到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中。
  • 生涯教育指導開啟探尋自我的旅程
    鹹陽高新一中開設的生涯規劃輔導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再對一個人的職業主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並為實現這個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 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是什麼
    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在於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認識社會,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職業生涯規劃中,對自我的認知是實施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基石,是進行生涯規劃的入口,也是職業生涯規划起航的關鍵。有研究者對廣州6所高中生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約40%的學生表示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自己的個性、興趣與能力。日本文部科學省頒布的「學習指導要領」對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規定:「高中階段是實際探索、嘗試和進入社會的準備時期,要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認識自己和認可自己」。英國中學的生涯教育中生涯教學包括自我與生涯認知、職業基礎知識和實踐性學習。
  • 職業生涯測評工具的實踐性思考
    目前常見的職業生涯測評工具有關於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等,這些生涯測評工具是否能夠滿足新高考下學生選科指導和升學規劃的需求,下面51選校生涯規劃教育平臺做簡要介紹。1、生涯輔導強調主體的生涯探索行為,對自我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以及工作世界的探索,測試代碼巧妙地讓自我探索與工作環境探索之間產生連接,當然,它提供的是和個人興趣相近且內容互有關聯的一個「職業群」,而不是某一個特定職業。故在測評之後,需要進行個別交流,給學生一個更為生動、個性化的輔導體驗,促進來訪學生對自身的反觀和判斷。
  • 中學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借鑑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涵蓋生涯認知、生涯探索、生涯選擇等一些方面,內容豐富且具體。如杭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更是面向所有學生,貫穿高中階段全過程:高一年級藉由常規課的教育契機,喚醒學生生涯發展意識,讓學生了解生涯發展歷程,了解個人興趣、特質和價值觀,思考「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怎麼做?」
  •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當從何時開始
    英國在20世紀80年代,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文件,要求普通中學開展職業教育和職業指導,多渠道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如設置生涯規劃機構,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配備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建立大量生涯教育網站。  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也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列入學校發展計劃當中。
  • 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師?未來可能會成為最熱門職業
    用官方一點的解釋來說明就是,其針對個人的性格、天賦、興趣愛好、所受教育、工作經驗等具體情況,通過測試、諮詢、診斷、規劃等方式,運用科學的測評工具,提供全面的信息、策略與方法,引導諮詢者客觀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發展潛能、職業興趣、個人性格,調適自己的職業狀態,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
  • 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是什麼?
    職業生涯規劃,指的是根據對自身主觀條件和客觀環境因素的分析,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的職業,以及制定相應的工作、培訓和教育計劃,並按照一定的時間安排,採取必要的行動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      每一個人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不一樣,對未來目標的設定也有差別,因此規範的內容可能存在諸多差異。但在規劃時,應該考慮的因素卻是基本差不多的。
  • 山東大學龍和平教授到淄博六中作「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與選課指導...
    魯網12月23日訊 為幫助高一學生科學、客觀、全面評估自己的人格特徵、專業興趣、學科優勢,發揮個性特長,提升綜合素質。12月20日,山東大學數學學院教授龍和平到山東省淄博第六中學作「高中生生涯規劃與選課指導」專題講座。
  • 生涯名師堂職業測驗的運用(一)
    依據職業測驗的使用目的來說,職業測驗一般可以分為三類:為人擇事的職業指導測驗、為事擇人的職業選拔和安置測驗以及專業資格認定測驗。而我們在就業指導、職業輔導工作中應用職業測驗,絕大多數都屬於第一類。而在為人擇事的職業指導過程中,諮詢師、輔導教師又可以使用職業測驗來達成哪些目的和價值呢?
  • 職業生涯規劃是什麼?職業生涯規劃名詞解釋
    職業生涯規劃是什麼?相信很多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都不知道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下面就來說說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說白了就是對自身的職業發展路線進行規劃,但是這個規劃不是簡單的規劃,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使得規劃出來的路線適合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且自身的家庭背景、社會背景都能為自身的職業生涯起到幫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