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進小學跟不上?拼音教學一帶而過?請不要再販賣焦慮了

2020-09-06 小勳和媽媽

早上起來看到一個關注度很高的話題,不管是哪個平臺,都有無數家長在討論這個事。

那就是「文化課零基礎進小學」到底會不會耽誤孩子?有一個家長甚至為了這件事而在考慮要不要給孩子轉校,因為她女兒就讀的幼兒園今年變成了公立,從此不再教任何文化課知識。


這個話題我還挺有表達欲的,憋了整整一年,現在終於有資格談論這個話題了。

因為我孩子就是文化課零基礎進的小學,今年上二年級了。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個十八線小縣城,沒有入學面試之類的困擾,小學劃分完全是按照房產所在區域,所以我的觀點可能只能代表我們這個群體。

其實我小孩上的也不是公立幼兒園,只是他們的老師沒有進行提前教學而已。當時他們幼兒園的其他班級都在很認真地教授拼音、加減法、認字、背古詩等內容,為此,班上很多家長都對這個老師頗有微詞。

我倒是很感謝,因為我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就是,快樂育兒。


進小學前那個暑假,幼兒園班上90%的家長都給小孩報了幼小銜接班,整個暑假忙得不亦樂乎。而我們呢,玩得樂不思蜀,我美名曰「最後的狂歡」。

之前被無數的過來人告知過,「拼音不學不行的,老師就一帶而過,孩子根本跟不上」。可我偏偏不信,人家愈發這樣講,我的好勝心就愈強,我一定要讓小勳行給他們看。

事實證明,我這樣也不算是豪賭,因為一年級根本就沒有他們說的那麼恐怖。

先說說當時班上的情況,確實大部分人是進行了幼小銜接,並且有一個女孩的認字量竟然達到了上千,做題目時都不需要老師讀題。但老師教學時不會因為某些同學特別優秀,就把知識點一帶而過,還是會從基礎的認字、拼音一步一步來。

作為零基礎進小學的小勳來說,學起來其實並不費力,每天跟著老師來,完全可以跟上進度。


關於拼音部分,確實一個月左右就會學完,但細分到每天,其實一天只要記住幾個就可以了。我採用的方法是,每天回來把新學的拼讀部分,讀到熟練為止。第二天再把兩天加起來學的拼讀全部讀熟練,每天反覆如此。

別看那麼多拼音和拼讀,其實讀熟練後,每天只要花15分鐘就可以全部複習完。最重要的就是每天複習,不能只讀當天新學內容,一定要把前面學完的天天複習,這樣才算真正的學會。

至於數學,就更不用擔心了。一年級上冊的數學非常簡單,就連認識1——10這幾個數字都教學了半個學期,基本上不需要花什麼心思。

但也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那就是運算方法。我看到網上很多人對老師批改作業的方式存疑,即答案正確,過程錯誤,老師依舊判錯。這是因為老師需要讓學生掌握思維方式,思維是一步一步訓練的。可能很多步驟在你看來繁瑣又沒必要,但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卻是知其所以然的好時機,這也對學生以後進行複雜運算時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我來說說小勳整個一年級的成績吧,總體上來講是中等偏上,不算拔尖,也不落後。每次試捲髮下來,我都會給他進行總結,查漏補缺。令我欣慰的是,他每次丟分的題都是基礎題,如加減法看錯、拼音寫錯、組詞組成了同聲詞等。

但後面的閱讀理解和數學應用題從來沒有錯過,這一點我可能也和很多家長相反。我更看中的是思維邏輯能力、理解能力等隱藏能力的發展,我認為拼音只是一個過渡,到了高年級沒有認字的壓力後,拼音的重要性就要下降很多。

我觀察了解過很多孩子,發現上不上幼小銜接班不是最重要的,是否提前教學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願意付出多少,以及對孩子有什麼期待。

首先說家長的付出對孩子成績的影響吧。

比如小勳班上的男同學A:幼兒園提前學習、上過幼小銜接、周末補習、放學後在老師家寫作業,可是成績一塌糊塗。拼音完全不會,別說拼讀了,就是認都認不全。字跡潦草,上課起位講話,寫作業發呆……


女同學B,同樣在進入小學前就提前學過很多知識,她成績好、聽話、會幫助同學,同時也是老師的好幫手。

男同學C,上過幼小銜接,成績和上課表現大致上跟小勳差不多。也是中等成績,喜歡開小差,專注力不夠等這些低年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通有的小毛病。

女同學D,也上過幼小銜接,規規矩矩的一個女孩,成績也還行。但短板是不愛閱讀,課外知識幾乎為零,並且很多字的筆畫順序完全不知道,寫字就和小寶寶畫畫一樣,依樣畫瓢,有時甚至還會講髒話。

從這幾個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可能你看不出成績好壞的主導因素是否和「零基礎入學」有關。但我接下來講完他們的家庭情況,你們可能就會恍然大悟。


同學A和D的媽媽是半全職媽媽,白天打零工,傍晚接孩子,輔導孩子學習。但她們兩個脾氣不好,輔導作業時,經常一言不合就開打。後來,兩人實在不堪忍受輔導孩子的雞飛狗跳,果斷把孩子送到校外輔導班。

但一個連小學的規則都還沒摸清的一年級學生,在輔導班那樣一個大雜燴裡,老師只能保證學生每天的作業完成正確,至於過程是怎樣家長自然不知道。

同學B的媽媽是一個典型的虎媽,周末兩天時間,帶著孩子在興趣班、補習班跑不停,據說今年暑假,B在家做了四套試卷,一套試卷差不多20張。

同學C的媽媽,是一名職場媽媽,平時上班挺忙的,但她每天下班還是會認真輔導兒子學習。但也只限於學校作業,其他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你現在發現了嗎?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和家長的付出是成正比的。家長願意花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會耐心的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那她的孩子自然差不到哪去。這和是否「零基礎入學」沒有關係。


第二個來說一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的問題。

關於這個,其實就和家長的認知有關了。有的家長說,對孩子就只有一個簡單的要求——成績好。乍一聽沒毛病,但仔細想想呢?這個要求就和那句「聽話」一樣,不管過程,只看結果。

不過,要做到「聽話」很簡單,只需要隱藏起自己真正的性格就好。但要做到「成績好」就有點難了,因為最開始的一二年級,需要家長、孩子和老師的相互配合,才能打好這一仗。

往往簡單地要求孩子成績好的家長,都是只會喊口號,沒有實際行動的家長。就像小勳的同學A的媽媽,雖然付出了很多金錢,卻收效甚微,因為她妄想一個一年級的孩子能自覺地認真學習。


那我們應該要求孩子什麼?又期待孩子什麼呢?

我認為是要求孩子多發展內在的能力,以及對孩子進行合理的期待。

根據同名漫畫小說改編日本電視劇《鈴木先生》裡的主角是一個實踐著獨特教育理念的老師——鈴木先生,他把一定環境下產生的習慣能力稱為內在能力。內在能力包括觀察力、想像能力、創造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更包括情商方面,如自信心、責任心、同理心、抗挫能力、情緒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

鈴木先生


其實培養孩子的內在能力遠遠比「分數」更重要。這些看不著的能力才是孩子以後立足社會的根本,也是孩子成人後擁有的最好的禮物。

至於對孩子合理的期待,就更好辦了。

我們都知道班級人群都是呈正向分布的,每個班都會有學霸、學渣,有喜歡交朋友的,有性格孤僻的,也有喜歡搞笑的。你希望你孩子是屬於哪個角色擔當呢?

可能沒有家長願意孩子是學渣,可班上總會有人承擔「學渣」這一角色,家長們可以想想,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比別人差?初高中時,你可能可以怪智商原因,說是天生的,可低年級的話,肯定就是家長的原因。

既然是家長的原因,那以後就別再看孩子寫作業就火大了。


再退一步說,我來重新舉回小勳同學A的故事,他雖然學習上有很多毛病,但他非常具有同理心,很善良也很喜歡助人為樂,其實這樣的孩子不也挺好的嗎?

家長忙工作,沒有時間管教小孩,即使輔導孩子寫作業時,也不是打就是罵,那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就放寬心吧,不要再對孩子抱有超出能力的期待了。

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有的孩子確實家長不管,也能成績好,但我們沒有生出那樣的孩子來,就只能先天不足,後天來補了。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想有期待的話,那就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各種育兒經學起來,陪著孩子好好成長。

我觀點非常鮮明地認為「零基礎入學」沒問題,只要進入小學後家長願意付出時間陪伴和教導,孩子一樣可以跟得上。但如果家長不願意付出,上N個幼小銜接班也沒用。對於這樣的家長,請不要把鍋踢到「零基礎入學」上面。


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專家和家長喜歡販賣這方面的焦慮,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馬拉松運動,磨刀還不誤砍柴工呢,何況是長達12年的高考備戰時光。一個幼小銜接班對於漫漫長路來說,只是搶跑了那麼幾秒鐘,不足為懼。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拼音一帶而過,孩子拼音跟不上怎麼辦?
    現在幼兒園普遍不教拼音,而到小學一年級後,家長發現許多老師教拼音是一帶而過,結果孩子拼音學得不怎麼樣,有許多家長還因此在校外給孩子報名拼音補習班。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有的學生專注力強,老師講的內容能快速學會,但有的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一定聽到老師所講的內容。所以,孩子回家後表現情況有所差別,這很容易讓家長誤解為老師教學是一帶而過。另外,拼音教學的內容在整個教學內容中佔比並不多,而且拼音的學習不是只憑老師教,而是要通過應用中去強化的。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漢語拼音,幼兒園「不能教」,小學「一帶而過」,家長有苦難言
    再過幾個月,一批幼兒園大班的寶寶們就要步入小學了,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小學生了。該不該讓孩子提前學習漢語拼音和簡單的數學,讓很多家長猶豫又犯難。同事琳琳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7歲的兒子上一年級半年多了,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成績都不是很理想。
  • 孩子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小學老師:零基礎也能學好
    (見習記者 楊幸慈 通訊員 杜欣)現在的公辦幼兒園一般不教孩子學拼音,於是不少家長送孩子去上幼小銜接班,以免小學跟不上課。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提前學拼音?有小學教師昨日向長江日報記者表示,零基礎的孩子進入小學後照樣能跟上課,而提前學拼音反而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
  • 資深小學語文老師:我為什麼建議孩子不要提前學拼音
    但是,這種現象同時也給家長造成了很大的焦慮:如果幼兒園裡不提前教,小學老師又一帶而過,沒有提前學過拼音、寫字的孩子跟不上班怎麼辦?家長們擔心的這種問題確實存在,然而,這並不是孩子一定要提前學拼音的理由,一位從教多年的小學語文老師表示:孩子上小學前提前學拼音弊大於利,我不建議孩子提前學。
  • 沒提前學拼音跟不上小學節奏嗎?
    暑假到來,不少「準小豆包」的父母都為孩子報了學前班,其中不少是衝著學拼音去的。在很多人看來,不提前學拼音開學後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這種擔心到底有沒有必要呢?據了解,小學課程近年來有所調整,而在充分考慮兒童發展特徵的基礎上,各幼兒園、小學幼小銜接的工作也推出了很多舉措。《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一年級新生入學後,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所以,家長們可以放下焦慮。
  • 一位媽媽的疑惑:為什麼幼兒園不教拼音?小學跟不上怎麼辦?
    欣欣現在讀幼兒園大班,眼看著明年就要上小學了,但是幼兒園還沒有教拼音,欣欣媽媽很著急。「孩子一點拼音基礎都沒有,上小學跟不上怎麼辦?」「幼兒園為什麼不教拼音呢?我要不要報個輔導班?」原來,幼兒園不教拼音,並不是老師「偷懶」,而是教育部有所規定。話雖如此,但家長們仍然很焦慮。家長的焦慮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白紙一張」進小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也不學那也不學,如果大家都一樣那也行,可是要是別人小孩都會,就我孩子不會,你說冤不冤?
  • 孩子上小學前,要不要學拼音這個問題,園長和校長「掐」起來了
    孩子上小學前,養成哪些習慣?要不要學拼音,要不要教認字?如果什麼基礎都沒有,進了小學會不會跟不上?再過一個月,就是一年一度的招生季,這些問題,都是很多新生家長所糾結的。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幼教專家關注的話題。  昨天上午,義烏舉辦了一個高峰論壇,把全市200多位幼兒園園長和小學校長湊到一起,談談關於「幼小協同、科學銜接」的話題。
  • 到小學一年級拼音隨便過一遍是為哪般
    有家長就跟我說了,怎麼公立幼兒園什麼也不教了,到小學一年級拼音和二十加減法都是隨便過一遍的,孩子都沒學好就過?其實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和寫字,是教育局規定的,而有些私立幼兒園還在教孩子拼音和寫字,給孩子超前教育,是因為要滿足部分家長的需求,也是私立幼兒園不同於公立幼兒園招生的地方。然後一年級拼音一帶而過,那也是沒禁止小學化之前,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經學過了,就會一帶而過。
  • 中國家長的焦慮:「幼小銜接」與「零基礎」上小學之爭
    中新網石家莊12月13日電 (肖光明 張帆)河北石家莊市民劉燕女士的孩子在一所公立幼兒園上中班,最近她很焦慮,她發現明年打算留在幼兒園上大班的孩子寥寥無幾。圖為「幼小銜接」班教授拼音。 石家莊市啟明星教育培訓學校微信公號截圖 攝  近年來,從國家層面來看,教育部等部門連續發文,要求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倡導「零基礎」上小學。
  • 小學新生教學拼音進度快 家長後悔沒有提前學
    家長:後悔沒讓孩子提前學  鄭女士的兒子上的是一所示範公辦幼兒園,三年裡,幼兒園按照教育部門的規定,沒有給孩子教授拼音、識字等小學課程內容。但這個「十一」長假,鄭女士有些焦慮,老師布置了一堆拼音作業,既有默寫,又有注音,還有標聲調,兒子做得很吃力。「由於沒學過拼音,開學沒多久,就接到了老師的『告狀』電話:兒子拼音學習有點跟不上。」
  •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家長反而焦慮了,原因為何?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7日發布了教育部發布了,《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在法案中明確規定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小學教材不是為零基礎的孩子設置的不準幼兒園小學化,這就意味著小學的內容不準在幼兒園學,也就是說幼兒園不能涉及到識字和拼音,數學不能涉及到數數和加減法。不學當然可以,那我們來看看現在部編版的一年級教材是不是零基礎的。
  • 一年級輸在起跑線,三年級分水嶺,四年級滑坡現象,誰在販賣焦慮
    一年級輸在起跑線上,三年級分水嶺,四年級滑坡現象,到底是在販賣焦慮還是確有其事?在我女兒還沒有上一年級的時候,到底是先在幼兒園階段教完拼音後上一年級,還是零基礎上,我也糾結過這個問題,因為很多家長都說孩子零基礎拼音學不會。
  • 幼兒園超前教育危害大,可幼兒園不教拼音小學又一帶而過,咋辦?
    有人說:現在公立幼兒園不讓教拼音,但小學開學後老師又一帶而過,家長到底要不要前教孩子下拼音?我女兒是在幼兒園大班時提前學習了拼音,一年級的經驗:拼音還是需要提前教一教,練一練。女兒幼兒園大班時,園裡應家長要求聘了位退休的小學語文老師教孩拼音,每天學一個、一周學四次、一次半小時。說實話孩子不累,玩中學,學的比較紮實。孩子學了拼音後,讀書時不認識的字能自主拼讀下來,閱讀更流暢些。
  • 幼兒園去小學化,家長焦慮,一年級零起點上學有難度嗎?有
    這也就意味著在幼兒園階段不能涉及拼音、識字、簡單的算術和英語的教學。好幾年前,各地紛紛取消了學前班,公立幼兒園大多做到了教學去小學化,從孩子的身心發展的角度來說,這個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按理應該受到家長的歡迎。
  • 頭條丨上小學前要學拼音? 義烏園長和校長「掐」起來了
    高峰論壇現場  孩子上小學前,養成哪些習慣?要不要學拼音,要不要教認字?如果什麼基礎都沒有,進了小學會不會跟不上?再過一個月,就是一年一度的招生季,這些問題,都是很多新生家長所糾結的。  毛茹芬的觀點很明確:教漢語拼音,小學老師肯定更專業。  聽著臺下陣陣議論,論壇主持人、義烏市教育研修院教研部分管小學教育的副主任葉立新把話筒遞給王鴻,希望她正面回答這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毛園長可能誤解了,我說的不是讓家長或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學拼音。」王鴻從事小學語文教學30多年,在她看來,漢語拼音是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基礎。
  • 幼兒園不讓教拼音和寫字,一年級跟不上,家長哭訴輔導作業要氣炸,這...
    現在小學語文不少地區已經改革,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內容看似減負,但對於零起點入學的孩子來說,還是相當的困難。零基礎的孩子需要從頭開始學習拼音、生字、組詞、造句,難度可想而知。 以前幼兒園會認點字,拼音也會學習一遍,基礎也打好了。
  • 教育部再強調:幼兒園不得小學化,評論區上萬留言戳中家長的痛點
    最近教育部在《學前教育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一時激起千層浪,現在正值九月開學季,關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的話題又再次戳中了廣大家長們的痛點。下面一起聽聽來自一線家長們的心聲:幼兒園可以不教,但是請學校對待一年級新生認真點,不要一帶而過,這不就是間接逼家長報課外班嗎?
  • 教育部再強調:幼兒園不得小學化,評論區上萬留言戳中家長的痛點
    下面一起聽聽來自一線家長們的心聲: 幼兒園可以不教,但是請學校對待一年級新生認真點,不要一帶而過,這不就是間接逼家長報課外班嗎? 幼兒園老師不教,一年級老師以為教過了,孩子沒學過跟不上,不報班怎麼辦?
  • 快樂的一年級請不要讓孩子感到焦慮
    很多家長有一句口頭禪,等你上了小學你就完了,等你上了小學你就沒時間了,好像一年級的開始是痛苦的開始,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這樣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一年級對於他們來說是全新的開始,是生命剛要施展拳腳的開始,他們開始正式的學習各種知識,語文的拼音會讓他們認識更多的漢子,會讓他們愛上讀書,會讓他們對街頭巷尾的廣告都產生興趣,會讓他們在給爸爸媽媽讀故事書的時候驕傲的漏出笑容,這是多麼幸福的開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