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收聽↑ 文/Blue Elephant 播/有益
前幾年網易公開課有一個很火的課程,叫「哈佛幸福課」。
這充滿雞湯味的名字其實是網易起的,在哈佛大學這門課被叫作「積極心理學」,它是哈佛大學最熱門的課程之一,由Tal Ben-Shahar博士講授。
那這門課到底講了什麼呢?它真的能幫人得到幸福嗎?待我慢慢道來。
▍一、心理學的三大門派
提出需求層次論的馬斯洛就是人本主義
要說積極心理學,就不得不提人本主義心理學,要提人本主義心理學,就不得不提心理學的三大門派。
第一派——行為主義,代表人物有斯金納、桑代克等,喜歡客觀行為實驗,愛說獎懲理論,對刺激反應問題特別關心。
第二派——精神分析,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榮格等,喜歡玩潛意識分析,愛說人類本能論,對神經症問題特別關心。
第三派——人本主義心理學,它覺得前兩派對人的尊重都不夠,行為主義只考察行為,不考察思想,精神分析太注重本能,忽視了自由。
乍一看,人本主義心理學拆臺拆得很厲害,但它自身也有一個問題——缺乏嚴謹的方法論,所以它後來在學術上的影響並不大。
不過,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心理學研究引入了許多重要理念:心理學不該只考察行為,還應該考察人的思想;心理學不該只關注精神病,還該關注普通人;心理學不該只盯著陰暗面,也該研究研究幸福感……
正是有了這些理念,我們的積極心理學才得以催生。
▍二、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不是勵志演講
積極心理學,繼承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精神,將注意力放在快樂、幸福等課題上,並試著將它與學術科學的嚴謹性結合起來。
此前,快樂、幸福這些問題,更多的是被心理自助運動統治。
所謂心理自助運動,多是生動有趣的書+熱情外向的演講者。書,往往通俗易懂,人,還可能頗具領袖氣質。
但是,這些書往往缺少實質內容,這些人往往給人虛假承諾,什麼快樂的五個關鍵、成功領袖的三個要素、完美愛情的唯一秘訣,往往誇大其詞,效果甚微。
積極心理學則不同,它尊重實證,會用量表法、問卷法、訪談法和實驗法等方法來研究問題,甚至能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診斷和統計標準)。同時,它又繼承了人本主義現象學的方法,在研究人的積極進展時採用大量演繹推理,甚至還會用文化解釋學的方法來論述個體的發展歷程。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積極心理學的具體成果。
▍三、決定幸福感的因素
幸福感是天生的嗎?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神經大條的人,他們好像比別人更愛笑、更樂觀開朗,那麼問題來了——幸福感是先天遺傳的嗎?如果是,可以後天可以改變嗎?
積極心理學通過實驗發現,決定幸福的因素有三點:
1. 遺傳。決定幸福的因素中,遺傳因素佔50%。也就是說有的人天生就是更樂觀,有的人天生更焦慮一些。
2. 外部環境。外部環境很重要。我們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國度,還是受人壓迫的國家,帶來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但總的來說,外部環境只要不過於極端,比如無家可歸,流浪街頭,其實影響不大,在差異方面只有10%的作用。
3. 剩下的40%由意向活動決定。所謂意向活動包括我們的所作、所為、所想,我們對世界的詮釋和我們關注的焦點。
「積極心理學」這門最火公開課就是想在這40%的部分做努力,來提高我們的幸福水平。
▍四、方法論——ABC理論
燈泡發光需要幾個條件一起具備
既然我們可以通過努力提高幸福水平,那麼如何改變呢? Tal介紹了一個概念,就是心理學的ABC理論」:A-affecTion,代表情緒,B-behavior代表行為,C-cogniTion代表認知。
Tal告訴我們,要想有所改變,就要這三個因素一起努力,不能只在情緒上下功夫,不能只在行為上下功夫,也不能只在認知上下功夫。舊有的習慣如此強大,不三個因素一起能力,很難真的改變。
舉一個用ABC理論來治療社交恐懼症的例子:
先從A說起,要影響情感,可以用冥想的方法,也可以用藥物治療,這兩者都能直接影響情緒。有的人適合第一種,有的適合第二種,一般取決於病人的病情有多嚴重。
接下來是B,可以通過行為療法,讓自己一步步曝光在恐懼物之前。一開始,可以是想像,之後,再付諸實踐;一開始,可以先走出家門10米,之後,再試著走出50米。就這樣循序漸進,曝光度越來越高,直到可以去到一個商場,這就是行為治療法。
最後,我們還可以用C,在治療過程中介入認知,來處理不理智的想法。比方說當症狀出現,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有將事情放大嗎?我有輕視了自己的一些才能嗎?」這就是想法、認知上的改變。
▍五、增加幸福感的具體方法
練習冥想確實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感
接下來,Tal介紹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法:
1、寫日記。
這個方法包含了ABC三個要素,寫發生的事是行為,寫自己的感受是情緒,寫自己的反思是認知。有實驗表明,連續寫日記長達7天以後,人的焦慮水平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2、冥想。
這個方法前面已經提了,美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長期冥想的人進行研究,發現他們的左前額皮層比右前額皮層活躍得多,代表他們的快樂程度很高。冥想能夠讓人更容易感染積極情緒,增加對痛苦的抵抗力。
3、運動。
很多人很困惑的一個問題是,最適合的運動時間和頻率。Tal說一般是每周三次,每次30分即可,30分鐘的有氧運動和最強勁的精神藥物,有同樣的效果。跑步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是瑜伽。實驗表明,犯人在監獄裡練瑜伽,會降低他們的二次犯罪率,在獄中練過瑜伽的犯人,獲釋後較少會再進監獄。
4、感恩。
Tal給出練習感恩的方法,比如每天晚上寫五件今天令自己感激的事情,慢慢的,感恩就會成為性格的一部分。當然,這裡有個問題,剛開始的時候比較好堅持,因為有新鮮感,可是漸漸地會習以為常,失去新鮮感。
Tal的方法是變著樣來寫,他每天都會寫妻子、兒子、女兒,可以每天寫這些事的不同方面,比如第一天寫女兒的笑容,女兒沒長牙,笑起來很可愛,第二天寫女兒開始走路的樣子,第三天可以寫工作。諸如此類,變著樣的寫,因為變化是生活最好的調味劑。
以上就是我對「哈佛幸福課」的基本介紹,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上網搜索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