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隨著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每個人對美食的概念也不一樣。飲食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養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勞動人民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從歷史沿革看,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末年太公望時期「別名:姜子牙」,中國飲食文化綿延3100多年,分為生食、熟食、藥膳養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5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中華美食,下面小編開始今天的美食
菱角燒排骨
食材
排骨400克、菱角200克
料酒幾滴、油適量
鹽適量、五香粉適量
薑片幾片、小尖角兩個
香菜兩根、生抽兩勺
做法
1.菱角連皮清洗乾淨,在清洗的時候稍微留心點,別被尖角傷害到了。
2.用刀在菱角背部切一道口子,順勢將刀片一撬,菱角的 殼就裂開了,將殼剝掉備用。
3.排骨段和冷水一起放入鍋中,加入兩片姜和幾滴料酒,汆燙至排骨裡的血水全部都浮出來,這樣簡單地處理下,炒出來的排骨清爽沒異味。
4.另起油鍋,燒至五成熱後,倒入薑片炒香。
5.將汆燙好的排骨倒入鍋中,中火煸炒至肉變得焦香,這一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事先要將排骨瀝水,以免濺鍋傷到人。
6.排骨表面微微焦黃後,就可以調味了,炒制的過程有點長,一定要有耐心,加入五香粉和小尖椒。五香粉也可以用八角桂皮等香料代替。
7.淋入兩勺生抽上色,翻拌均勻 。
8.淋入沒過食材的水,蓋上鍋蓋,燒至湯汁微收,排骨大約八成熟。
9.將菱角加進去,繼續蓋上鍋蓋,將湯汁收幹即可。
10.鍋裡的湯汁不用收得太幹,排骨段和菱角裹著湯汁會更入味呢,加鹽調味,撒上香菜段即可出鍋了。
香菇豆腐
原料:北豆腐1塊、幹香菇6朵、青蒜(或蒜苗)3根。
調料:姜1小塊、大蔥1段、大料1粒、花椒8粒、桂皮1小段、老抽1/2小匙、生抽1大匙、蘑菇精、糖各1小匙、香油少許、鹽適量。
做法:1、幹香菇洗淨,用溫水泡發(水中可放少許糖,泡出的香菇更好吃)。使用前撈出瀝乾(香菇水留用),大的話可切成兩半;2、豆腐切塊,入水中煮開,然後撈出,徹底瀝乾水分;3、平底鍋熱後入油,將豆腐塊下鍋,煎至兩面金黃;4、青蒜洗淨切段;姜切末;蔥切小段;準備好花椒、大料、桂皮;5、熱鍋涼油,小火爆香蔥姜和桂皮、大料、花椒;6、倒入煎好的豆腐,轉中火小心翻炒一下;7、分別倒入香菇和香菇水(底部沉澱的雜質不要倒入),至沒過材料;8、再倒入青蒜,調入老抽、生抽和蘑菇精,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至湯汁濃稠。最後調入白糖、香油和鹽,炒勻即可。
胡蘿蔔土豆燉肉
食材
五花肉250g、 油適量
鹽適量、蔥適量
姜適量、胡蘿蔔適量
土豆適量、醬油適量
做法
1)胡蘿蔔。土豆切成小塊,洗淨,待用。
2)五花肉切成小塊,待用。
3)鍋中放油,先炒五花肉。
4)再放入胡蘿蔔和土豆炒一下。
5)放入適量的水,鹽、醬油,大火煮開,小火煮。
6)煮熟即可。
香菇豆腐
原料:北豆腐1塊、幹香菇6朵、青蒜(或蒜苗)3根。
調料:姜1小塊、大蔥1段、大料1粒、花椒8粒、桂皮1小段、老抽1/2小匙、生抽1大匙、蘑菇精、糖各1小匙、香油少許、鹽適量。
做法:1、幹香菇洗淨,用溫水泡發(水中可放少許糖,泡出的香菇更好吃)。使用前撈出瀝乾(香菇水留用),大的話可切成兩半;2、豆腐切塊,入水中煮開,然後撈出,徹底瀝乾水分;3、平底鍋熱後入油,將豆腐塊下鍋,煎至兩面金黃;4、青蒜洗淨切段;姜切末;蔥切小段;準備好花椒、大料、桂皮;5、熱鍋涼油,小火爆香蔥姜和桂皮、大料、花椒;6、倒入煎好的豆腐,轉中火小心翻炒一下;7、分別倒入香菇和香菇水(底部沉澱的雜質不要倒入),至沒過材料;8、再倒入青蒜,調入老抽、生抽和蘑菇精,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至湯汁濃稠。最後調入白糖、香油和鹽,炒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