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北京玉泉山,乾隆皇帝在承德喝什麼水?

2020-12-22 隨遇的話

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乾隆皇帝喝水要以輕為貴,皇帝曾經取了天下的水在一起稱重,北京玉泉山的水最輕,於是就有「玉泉趵突「的御筆題書。玉泉山的水就成了皇帝在北京御用水。

皇帝在避暑山莊一住就是半年,他們在承德的時候都飲用什麼水呢?

山莊內水井

從遺蹟上看:

山莊正宮區送何止啊東側御膳房坎下有一口磚井如意洲樂壽堂西山牆外有一口石砌六方形水井萬樹園有一口水井清帝當時都有喝過這些山莊內御井的井水。據說火神廟西北側原火神廟小學院內,有一口專供皇上引用的御井。

網絡圖片

伊遜河邊天然泉水

在灤河鎮北1.5公裡以新歌東安,右一個村莊叫四泉莊。村北山坡上有一個泉眼,一年四季不停流淌,流進伊遜河。當地人口耳相傳,乾隆皇帝喝的就是四泉莊的泉水,當年每天有拉水車往避暑山莊送水。這種說法並非虛傳,翻閱乾隆皇帝集裡有一首《汲伊遜河水烹茶詩》。

荷露烹茶

乾隆皇帝還喜歡喝採集荷葉上的露珠沏的茶水,並寫過《荷露烹茶》一詩,在小序中他說:「水以輕為貴,常制銀鬥較之。玉泉水鬥重一兩,惟塞外伊遜河水尚相埒。濟南珍楊子中冷,皆輕重二三釐,惠山、虎跑、平山則更重,輕於玉泉者惟雪水及荷露雲。「乾隆認為伊遜河泉水與北京玉泉山水質相同,比濟南珍珠泉、蘇州惠山泉、杭州虎跑泉要好,而山莊的荷露比玉泉水還要好。

網絡圖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帝為什麼要喝玉泉山的水?為什麼其他地方的水不行?
    話說乾隆皇帝是個愛好廣泛喜好遊玩的皇帝。傳說他光是江南就去過六回,更別說京城附近好玩的地方了。他把經常附近的名勝景觀逛了個遍。有一次他來到了京城附近的玉泉山。玉泉山玉泉山,顧名思義,此山泉眼多,泉水多。泉水多到什麼程度?據說鬥大的泉眼成群,咕嘟咕嘟往出冒水。他品嘗了玉泉山的泉水,覺得清冽甘甜,是非常好的水。但是這水究竟好到什麼程度呢?
  • 故宮最少有70口井,為啥還要費力從玉泉山拉水,其實這井另有作用
    在故宮裡,有這樣一種情況,故宮有很多口水井,據不完全統計,故宮裡面最少有其實口井,以前的井,都是比較大的,這是人們生活用水的來源,雖然故宮井多,但皇宮裡的主子們,並不喝這裡的水,喝的水都是接的山泉水,那這些井,又有什麼用呢?
  • 北京地名|玉泉山靜明園
    「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三山五園「三山五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始建於清康熙時期,形成於乾隆時期。以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文化遺產的統稱。玉泉山玉泉山位於北京海澱區西山山麓,頤和園西側。這座六峰連綴、逶迤南北的玉泉山,是西山東麓的支脈。它最突出的地方是「 土紋隱起,作蒼龍鱗,沙痕石隙,隨地皆泉。」
  • 北京玉泉山,一個比「海裡」更神秘的地方
    當你站在北京香山的半山腰往東瞭望,一定會看到一處六峰連綴、逶迤南北的神秘的小山丘,山丘的兩座寶塔(玉峰塔和妙高塔)更是香山地區標誌性建築,這裡就是有「燕京八景」之稱的——北京玉泉山。這座玉泉山,是西山東麓的支脈,因這裡泉水,「水清而碧,澄潔似玉」,故此稱為「玉泉」。玉泉山是封建帝王的御園,沒有皇帝的特別恩賜,即便是朝廷大臣也無法入內。
  • 佳士得短談清乾隆磁胎洋彩錦上添花御題詩描金「玉泉山」圖瓶
    猶如在瓶身之上徐徐展開一幅山水畫手卷,此御藏洋彩瓷瓶上所描繪的地方,對乾隆皇帝乃至中國歷史而言均有著重要地位。佳士得專家曾志芬在此深入剖析箇中奧妙。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主管曾志芬解說道,這尊珍罕洋彩瓷瓶上繪有北京玉泉山的蒼翠景色,幾可肯定是乾隆皇帝特別訂製之臻作。此瓶將於11月28日在香港舉行的繁華似錦-乾隆彩瓷三絕拍賣中呈獻。
  • 為有源母嬰淨水機 | 乾隆最鍾愛的北京玉泉山泉水,你品,你細品!
    什麼時候咱們喝水也能喝出這種高級感、尊貴感,享受帝皇般的待遇?生在彼時,你大概率一輩子也喝不到玉泉山水,因為玉泉山是封建帝王的御園,沒有皇帝的特別恩賜,即便是朝廷大臣也無法入內。而且,由於乾隆非常鍾愛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故每天下令讓人驅車往返於玉泉山和紫禁城之間,為乾隆運送日常的飲用水。可以說,那時候能喝上一口玉泉絕對是至高無上身份的象徵。北京玉泉山的玉泉到底有什麼魅力,把乾隆神魂顛倒?是口感極佳,沏起茶來回味無窮?抑或只是心理作用,口中回甘其實是由心而生。
  • 皇上喝玉泉山的水,為什麼故宮中有那麼多口井?
    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古代叫做紫禁城。明清時期這裡居住了二十四位皇帝,現在的故宮佔地面積有72萬平方米,而房屋大概有9000間房屋。故宮已經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每天都會迎接幾萬的遊客。那麼這麼多遊客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故宮中有很多口井。
  • 胡同、玉泉山、延生保命丹、楹聯——談遷筆下的明末清初老北京
    清順治十年(1653年),談遷攜《國榷》書稿北上,在北京凡兩年半,四處走訪明代遺民,搜集明代遺聞,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蹟加以補充、修訂。就在這一過程中,談遷寫下了《國榷》一書的副產品——《北遊錄》,裡面記載了不少明末清初老北京的典故紀聞,今摘錄幾例,以饗讀者。1.胡同。說起老北京的胡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尤其是前門外那八條,更是耳熟能詳。那「胡同」這個詞是從哪裡來的呢?
  • 玉泉山上第一泉
    泉水自山間石隙噴湧,水卷銀花,宛如玉虹,明代以前便有「玉泉垂虹」之說,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為元、明以來京郊有名的風景遊覽地。玉泉山的水質,甘冽醇厚,天下聞名。相傳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常到此處觀景。最懂享樂、最有生活情趣的乾隆皇帝還一門心思想弄清楚到底是哪兒的水最好,於是收集天下名泉的泉水來與玉泉山的泉水「PK」。
  • 慈禧太后平時不喝白開水,她靠什麼補水呢?
    慈禧太后平時不喝白開水,她靠什麼補水呢?當然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都不是慈禧太后所吃的經典菜餚,而是慈禧太后所喝的水。我們大家都知道,現代人講究每天要喝8杯水,但是大家知道嗎?慈禧太后只喝過一杯白開水,而且這杯白開水還是因為慈禧太后離開北京的時候,由於太渴不得不喝掉的。
  • 北京將恢復150畝稻田 玉泉山下重聞「稻花香」
    今年,「老北京」記憶中「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景觀或將在玉泉山和頤和園西南部重現。 近日,筆者從北京市海澱區兩會獲悉,海澱區將對「三山五園」核心區域「園外園」進行生態景觀建設,一期工程將恢復150畝京西稻田。目前,海澱區園林局已經完成實施方案編制並上報市發改委等待批覆,力爭在今年10月完成初步效果。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十五座,北京玉泉山玉峰塔
    該塔也稱「定光塔」,位於北京西北的玉泉山主峰上的香積寺內。「玉峰塔影」也是玉泉山上的園林「靜明園」的十六景之一,塔頂距地面150米,是北京地理位置最高的塔。玉峰塔建於清乾隆年間,由於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鎮江的金山寺見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壽塔,遂命人將塔繪成圖,回到北京之後便在玉泉山主峰上建起了這座玉峰塔。由於在塔中供奉著定光佛,也稱燃燈佛的造像,因此也被稱為「定光塔」。玉峰塔是一座八角形的樓閣式磚塔,塔高47.7米,全身淺杏黃色,上下共7層。
  • 每年雍正忌日的時候,乾隆為何卻要去承德的一個狩獵園住幾天?
    但是沒想到自己的孫子乾隆,有過之而無不及,竟然一口氣活到了八十九。在位時間僅次於康熙,這是為了不超過爺爺的在位時間,乾隆主動退位當了太上皇,但是實權還在手裡,就這樣一直過了三年。關於乾隆皇帝,那是一位充滿傳奇的君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鼎盛,可謂是國泰民安。
  • 中國哪裡的水最好喝?天下之水大排名,看看是否有你的家鄉水
    茶的輝煌有一半的功勞來自它的伴侶——水。沒有水,茶葉不能成為茶,只能是樹葉。有了水的滋潤,茶葉的內涵才能得到發揮。發揮到什麼程度,取決於水的質量。明代蘇州人張大復在其《梅花草堂筆談》中寫道:茶性必發於水。八分茶,遇十分水,則茶亦十分矣;十分茶,遇八分水,則茶只八分耳!可見,水好,茶葉可以超常發揮;水次,好茶葉也泡不出好茶。
  • 這個園林令乾隆皇帝流連忘返,至今仍是人間仙境,火速收藏!
    承德避暑山莊文園獅子林建於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為仿蘇州獅子林而建,園內假山崎嶇,建築精巧玲瓏,具有元代大畫家倪雲林筆下的獅子林圖及江南私家園林小中見大的意蘊。園內十六景為:獅子林、虹橋、假山、納景堂、清心閣、藤架、磴道、佔峰亭、清淑齋、小香幢、探真書屋、延景樓、畫舫、雲林石窟、橫碧軒、水門。
  • 沒有火車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這是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旅行
    鹹豐死後,接下來發生的「辛酉政變」,也被稱為「北京政變」,事實上,政變的謀劃和準備在承德,實施在北京。從承德回北京,慈安和慈禧陪著小皇帝走了一個星期,而肅順護送鹹豐的靈柩還在路上,等慈禧和恭親王奕謀劃好對肅順實施抓捕時,肅順還在密雲行宮摟著兩個小妾睡覺。
  • 故宮水井那麼多 但是為什麼還要去玉泉山取水喝
    但是在故宮裡面,有70多口井,卻沒有人敢喝裡面的水。清末民初文人徐珂,在其筆記《清稗類鈔》中記載:「若大內飲水,則專取之玉泉山也。」紫禁城從玉泉山取水,一半是在凌晨時分。那時候,北京城已經關上城門。因此,水車只能從西直門進城,浩浩蕩蕩地運往紫禁城。
  • 清朝皇帝在承德西大街修建的三座牌樓,想不到竟有這樣深的含義
    乾隆四十年(1775年)農曆六月初三日早晨,承德西大街的最西頭的頭牌樓下,早早的就聚集起了一群頂戴花翎,他們是駐紮在承德避暑山莊的管理人員和承德街上商家的頭面人物。承德西大街淨水潑街,黃土墊道,沿街店鋪張燈結彩,人們在這裡等著乾隆皇帝的御駕到來。
  • 見過喝奶茶加羊肉的嗎?這可是乾隆專屬喝法,鹹味的才是奶茶鼻祖
    昨天看了一個以宮廷美食為主要內容的節目後,才恍然驚覺原來多年前我喝過的那個鹹鹹的帶著奶騷氣的蒙古奶茶才算是原始又正宗的奶茶啊~節目裡楊原和蘇有朋在聊天的時候說到八珍糕要配奶茶喝,這才想起了歷史記載中的乾隆還是個奶茶控,為了喝到優質的奶茶,清宮還曾專門聘請過11名蒙古熬茶人。而宮廷內製作奶茶的原料,還會由由專門機構統一提供。
  • 故宮內有70多口井,但裡面的水為何沒人敢喝,知道原因你也不敢喝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是明朝時建設的,距今有近600年的歷史,曾經先後住進去幾十位皇帝。故宮裡面發生過許多事情,留下一些傳說故事。紫禁城之中,有故宮,故宮可以說是中國一項偉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