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階層分析——包工頭

2020-12-13 白河文學

作者 楊鵬

新中國成立一直到90年代之前,由於種種原因,基礎建設發展一直十分緩慢,1988年才建成國內第一條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在這之後國家開始大力推進高速公路、市政道路、高速鐵路的建設,至2016年全國高速公路裡程已達13.1萬公裡,高速鐵路裡程已達2.2萬公裡,均位居世界第一。

90年代之前,工程領域實行的都是投資包幹制,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是一家,不存在什麼競爭壓力,監督管理力度比較薄弱,工期要求也不緊迫,好幾年才修一條路,公路局靠本單位職工及自有機械設備就能完成施工任務,基本不需要藉助外部力量,最多招聘幾個臨時工幹點雜活,日子過的悠閒而又輕鬆,那時也就不存在包工頭這個名詞。90年代之後,隨著國家基礎建設的大規模開展,工程規模及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原有的公路局自己施工自己監督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於是國家引進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監理模式,同時由於工程施工任務太多,工期要求緊迫,公路局只靠本單位職工及自有機械設備已經難以完成任務,很多具體的施工任務只能外包,於是,大大小小的施工隊及包工頭開始應運而生。

90年代一直到2000年,是包工頭最風光的一段時間,那時候工程多,競爭還不是那麼激烈,標價高利潤豐厚,一個路基防護施工隊伍一年都能賺百十萬。那個年代很多包工頭小學都沒畢業,字也不識幾個,很多還坐過牢什麼的,憑著膽子大臉皮厚,帶著一批工人就來到了工地,稀裡糊塗的就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這批人沒有文化沒有素質,窮了幾十年一下子暴富,之後揮金如土,整日裡打架鬥毆炫富惹是生非,人們對包工頭的不好印象大都是來自這個時期,這部分人在後來施工隊逐漸正規化之後,基本被淘汰,早已銷聲匿跡。

2000年之後一部分賺到錢的包工頭不再滿足於跟著別人後麵包點小活幹了,開始走正規化之路成立公司,自己申請資質或藉資質投標,利潤要比以前跟著別人幹高的多。這部分包工頭很多是學校畢業幹過幾年工程的技術人員,素質高,講信用,有長遠的規劃,現在還是工程建設的主力軍,很多公司現在已經發展的很壯大。

2010的下半年,國家收緊銀根,很多工程由於沒錢停工了很久,這是一段比較難熬的時期,有一些施工隊因為沒有活可幹就退出工程領域轉戰別的行業。後來隨著國家開始大力推進高速鐵路建設,市場才逐漸復甦,不過這幾年競爭激烈、標價越來越低、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已經成了拼實力、拼技術、拼管理的年代,只有各方面比較成熟的施工隊才能賺到錢,再加上稅費越來越高,那些小包工頭賺的錢其實也很有限。

從事工程十幾年,見識過形形色色的各類包工頭,有幹一段時間退出的,有近幾年新進來的,也有一直堅持發展的很不錯的,感覺能一直堅持下來的都是比較講信用的,那些坑蒙拐騙的只能得利一時很難長久生存。

03年,浙江長興,溫州的一個包工頭來到長興承包318國道改造工程,經常拖欠材料款,來要帳的不但不給有時威脅別人,名聲不是太好,再加上為人囂張,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打架打傷了人,其實也並不是很嚴重,賠償幾十萬人家也不同意,硬是被抓進去關押了兩年。從監獄出來那天,十幾輛車去迎接,鞭炮放了四個小時,酒席擺了幾十桌。他也是有很多感慨,為人低調了許多,後來不知道他有沒有吸取教訓,誠信做人,這些年也不知道他發展的怎麼樣了。

04年,浙江某地,項目路基分包商是本地的一家單位,包工頭是本地H老大的,靠走私起家,開著號稱是本地最貴的一輛進口車。以前從沒幹過工程,幹起活來基本就是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仗著有關係,監理及技術員也不敢怎麼管。幹了一年多,也沒賺到什麼錢,後來又去幹市政道路,還是一貫的作風,拖欠工人工資及材料款不給,動不動就想動武。這樣的作為結局可想而知,幹了幾年之後就出名了,誰也不願再跟他們打交道,也接不到工程了,只好退出,後來也不知道在從事什麼職業。

05年浙江長興,夏軍鵬,湖北京山人,一個人孤身來到長興,從監理員、施工員做起,之後自己創辦公司,承包市政道路、監理業務,後來擴展到商品混凝土拌合站、梁板預製廠等多項業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企業已經是十分壯大,不斷獲取各種獎項。

99年浙江嘉善, 朱興土,浙江餘姚人,那一年他在工地承包修蘆墟塘大橋,那時也是剛起步,經常一起在下甸廟吃飯,人很不錯,01年工地結束之後就聯繫不上了。再見面已是2015年,他現在在嘉興經營一家上千人的公司,業務從以前的路橋施工擴展到鋼結構、掛籃製造與施工,年營業額幾千萬,十分興盛。

前一段有篇文章《信用缺失正成為經濟發展的致命傷》傳播很廣,講的是信用缺失對經濟產生的致命傷害。現階段國家正在建立個人信用體系,以後失信之人連高鐵飛機都坐不了了,各級工程管理單位也正在建立各種對承包商的信用評價,以後沒有信用的包工頭也是難以生存的。

時光匆匆,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國家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的突破,聯繫各個縣城的高速公路網絡已基本建成,高速鐵路系統也正在快速推進中,這一切離不開千千萬萬工程建設人員的辛勤付出,更離不開許許多多施工隊包工頭的努力。包工頭作為工程第一線操作人員受到的各方面的壓力也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掙點錢也是要付出很多,只要是靠自己的努力賺正當的錢,誠信經營,也是值得這個社會尊重的。

相關焦點

  • 讀《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
    一前段時間讀楊繼繩的《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頗多感慨。這本書最早的版本是2006年的,最新的版本也在2011年,這些年份看著都還很親切,細想一下,其實已經是十年前了。人生匆匆,總在不經意間讓人傷感。這些技術工人在社會階層上,大概可以脫離中下層,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間階層。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不過,對於當前已經是中間階層的人來說,他們的「下一代」,大多數人不過是維持當前的階層位置,搞不好還有階層波動的風險。哪怕他們現在一個個傾家蕩產,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到子女身上,也只是影響潮流中的個體位置而已。而要得到最好的結果也不容易。
  • 香港社會各階層現狀分析
    哲學告訴我們,內因決定事物的本質屬性,外因通過內因影響事物的發展方向,以此為基礎,我們對香港社會各階層現狀進行簡單分析。
  • 《中國新社會階層》:中國社會新階層崛起與中產階層焦慮
    理論探討結合實證分析《中國新社會階層》一書正式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從客觀上為我們描述了這一群體的典型特徵。此書是在大量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從社會新階層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兩個部分,就中國社會新階層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
  • 秦末中國社會各政治階層分析
    然而無比輝煌的秦帝國在陳勝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喊中轟然而倒,平靜了十五年的中國開始戰火紛飛,社會各個階層紛紛前赴後繼,欲要主天下沉浮,那麼這些社會階層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發展的?結果又是怎麼樣呢?我們來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 社會學家陸學藝病逝:中國社會階層分析開啟者
    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2002年,他主編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把社會群體劃分為十大階層,一度成為研究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參考,但在當時也引起了很大爭議。
  •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透視
    由中國社科院完成的、日前正式公開出版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從專家視角,對當代中國社會階層變動狀況進行了分析,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深對「三個代表」的理解。  12月11日,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正式公開出版,該報告對中國社會階層的分析富於時代感,引起了海內外輿論的關注。
  • 「階層」和社會等級
    「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課題始於1998年年底。  3年來,課題組對國內外有關的社科文獻資料進行了分析整理,並先後對湖北漢川市、遼寧海城市、廣東深圳市、北京燕山石化總廠和天津南開大學等8個縣市、2個大型國有企業、1個鄉村社區和1個大學社區進行了抽樣調查和入戶訪談,共收集了11000多份調查問卷和近千份各類人員的訪談資料,參加課題調研工作的人員達到數百人。
  • 韓國社會階層固化嚴重
    3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了「經濟增長成果的分配——亞洲的不平等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3年,韓國前10%上流階層的收入佔整體收入的比重為45%。這是亞洲國家中的最高值。韓國這個收入比重1995年為29%,18年後猛增了16個百分點。而同一時期內亞洲國家整體的上流10%收入佔有率平均只增長了1~2個百分點。
  • 中國社會階層四大流行理論:社會已分化出十大階層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我國社會結構和社會階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關於社會分層的認識上,社會學界從分層角度提出了四種理論。第一種:「十階層理論」。陸學藝教授等將改革以來的社會分化表述為階級、階層的分化,認為當前中國社會已經分化為「十大社會階層」,即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業員工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階層。為什麼這樣分呢?根據什麼標準呢?陸教授等認為,區分的標準有三個:組織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
  • 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
    關鍵詞:社會階層;中國;階層;社會結構;社會階層結構 作者簡介:   ■著名社會學家評述中國社會階層的分化  ■中國的現代化社會階層結構雛形剛剛形成  ■經濟發展上去了,但如果社會結構調整跟不上,也會有問題  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以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怎麼實現全國人民的和諧,也就是要實現各階級各階層間的和諧。
  • 社會階層固化的成因與對策
    上世紀80—90年代末,中國的工人、農民這兩大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迅速分化。其間所有制結構調整和分配模式的變化加劇了階層的多元性。但是不到20年的時間,階層分化的速度趨緩,開始呈現固化趨勢。科學看待中國社會階層現狀,對有效落實政策,完善社會管理,保障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 社科院:中國社會的十大階層
    進入《百姓論壇》發表評論    進入《百姓論壇》發表評論  前不久,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研究」課題組推出了《當代中國社會流動》一書。在這本書中,中國社會被劃分為十大階層,由上至下分別是:國家與社會管理者、經理人員、私營企業主、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個體工商戶、商業服務業人員、產業工人、農業勞動者、城市無業或失業半失業者。
  • 楊繼繩:警惕社會階層的固化
    「社會階層固化」的話題再次浮出水面。而新華社原高級記者楊繼繩的《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一書最新修訂本近日出版,該書對農民、農民工、工人、私有企業主、知識分子、官員等社會群體進行了分析。  為此,本報記者圍繞「社會階層的流動與固化」專訪楊繼繩。
  • 中國社會階層結構變化及趨勢研究
    可以看出,與媒體一邊倒的報導不同,學術界對「階層固化」這一社會現象背後有關社會流動是否下降,社會結構是否出現封閉,存在著較大的分歧,這也表明對此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回到市場轉型理論的視角下,可以看出有關「階層固化」問題的研究,是對市場轉型理論命題的進一步探討,即市場轉型具有階段性,其對於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的影響需要分階段從不同時期進行分析。
  • 中國社會階層大流動 中間階層將有跳躍式擴大
    東方網7月29日消息:三年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提出了「當代中國社會已經分化成十大社會階層」的論點,引起廣泛關注。日前,繼《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之後,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研究」課題組推出第二部研究報告——《當代中國社會流動》又問世了。
  • 不利社會流動 形成階層固化
    近幾十年來,美國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是中產階級嚴重縮水,從1971年佔全美人口總數的61%下降到今天的50%以下。二是在中產階級人數大幅度下滑的同時,中上層階層「逆流而上」,其隊伍不僅不見縮小,反而穩步擴大。美國社會階層的這些結構性變化對其政治和經濟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戰。
  • 社科院:當代中國社會劃分為十大階層
    專家們通過大量詳實的調查數據,對當代中國社會階層進行了分析,劃分出了「十大階層」:國家與社會管理階層、經理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人員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和城市無業、失業和半失業階層。
  • 社科院歷時三年給中國社會劃出十大階層
    專家們通過大量詳實的調查數據,對當代中國社會階層進行了分析,劃分出了「十大階層」:國家與社會管理階層、經理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人員階層和城市無業、失業和半失業階層。
  • 如何認識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化
    即將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誌發表秋石文章《如何認識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化》。文章全面分析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社會階層結構變化的情況、原因和作用,對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新變化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論述。  文章認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為我國社會結構重要方面的社會階層結構也發生了十分深刻的變化。
  • 楊繼繩:權力市場經濟導致中國社會階層固化
    近日,新華社原高級記者、《炎黃春秋》副社長楊繼繩著作《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增訂本)》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其實,這本書沒有什麼違禁的內容,書的主題是如何保證社會和諧。讀藥:近幾年來,關於當代社會階層分析出了好幾本書,你這本書和其它書有什麼不同?楊繼繩:是的,市場上有梁曉聲的《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當代社會階層研究報告》,還有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