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學期,平行四邊形中方程、轉化與構造思想,活學活用是關鍵

2020-12-09 勤十二談數學

在平行四邊形這一章節中,除了幾何思想外,還可以與代數思想相結合在,真正做到數形結合。平行四邊形中方程思想、轉化思想與構造思想很重要,需要做到活學活用。

01方程思想

在幾何圖形中,有些題目需要設未知數找等量關係比直接解題要方便簡單,常見的為已知四邊形的面積、周長、線段的和差關係等。

例題1:如圖,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AE⊥BC於E,AF⊥CD於F,AE=4,A=5,四邊形ABCD的周長為36,求AB,BC的長.

分析:已知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利用公式可知鄰邊之和為周長的一半,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變(即等積法)可得到鄰邊之間的倍數關係,通過設兩個未知數,得到關於鄰邊的方程組,求出方程組的解即可。

解:在ABCD中,CD=AB.

∵ABCD的面積=BC·AE=CD·AF,

AE=4,AF=5,

∴4BC=5CD,即BC:CD=5:4

設BC=5x,CD=4x,

又2(AB+BC)=36,

∴AB+BC=18,即BC+CD=18,

∴5x+4x=18,解得:x=2

∴BC=5x=10,CD=4x=8,

即AB=8,BC=10.

鞏固練習:已知平行四邊形ABCD的周長為28,對角線AC,BD相交於一點O,且△AOB的周長比△BOC的周長大4,求AB,BC的長.

02轉化思想

平行四邊形的一條對角線可將平行四邊形分割成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兩條對角線可將平行四邊形分割成四個三角形,相對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四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都等於整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四分之一。解決四邊形的長度、面積問題時有些時候需要轉化為三角形問題,有時也需要用四邊形的中心對稱性進行轉化。

例題2:如圖,在ABCD中,對角線AC,BD相交於點O,過點O作直線交AD於點E,交BC於點F,若ABCD的面積為30 cm2,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分析:求陰影部分的面積,陰影部分由三個三角形組成,如果一個一個求三角形的面積,比較繁瑣,如果用平行四邊形的中心對稱性進行轉化就可以輕鬆解決了。可以證明△BOF與△DOE全等,根據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可將△BOC的面積轉化為△DOE的面積,那麼陰影部分的面積即為△ACD的面積,而△ACD的面積又等於平行四邊形ABCD 面積的一半。

解:∵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D=CB,DC=BA.

∵AC=CA,

∴△ABC≌△CDA.

∴S△ABC=S△CDA=SABCD÷2=15(cm2).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OD=OB,AD∥BC.

∴∠OED=∠OFB,∠EDO=∠FBO.

∴△DOE≌△BOF,

∴S△DOE=S△BOF.

∴S陰影部分=S△BOF+S△AOE+S△COD =S△DOE+S△AOE+S△COD=S△CDA=15 cm2.

鞏固練習:如圖,在ABCD中,對角線AC,BD交於點O,EF過點O與AB交於點E,與CD交於點F,GH過點O與AD交於點G,與CB交於點H。

求證:GF=EH.

03構造法

構造法是根據題設條件或結論具有的特徵、性質,構造出滿足條件或結論的數學模型,藉助該數學模型來解決原數學問題的解題方法.對於某些問題,常採用構造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從而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使問題變得簡單。

例題3:如圖,AD為△ABC的中線,E為AC上一點,連結BE交AD於點F,且AE=FE。求證:BF=AC.

分析:本題可以利用倍長中線法來解題。延長AD至N,使DN=AD,連接BN,可證明△BDN≌△CDA(SAS),則BN=AC,∠CAD=∠N,根據AE=EF,得∠CAD=∠AFE,可證出∠N=∠BFG,即得出AC=BF,也可構造平行四邊形來解決。

證明:如圖,延長AD至N,使DN=AD,連結BN,CN,則四邊形ABNC是平行四邊形.

∴BN=AC,BN∥AC,

∴∠BNA=∠NAC.

∵AE=FE,

∴∠FAE=∠AFE.

∵∠AFE=∠BFN,

∴∠BFN=∠BNF.

∴BN=BF,

∴BF=AC.

相關焦點

  • 初二下學期,構造平行四邊形巧解證明題,化難為易
    在解決平行四邊形的問題時,有些題目直接證明可能比較困難,如果能藉助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對角相等),添加適當的輔助線,巧妙地構造出新的平行四邊形,那麼就能達到化難為易的效果。
  •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經典例題及解析
    __s時,以A、C、E、F為頂點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分析】分別從當點F在C的左側時與當點F在C的右側時去分析,由當AE=CF時,以A、C、E、F為頂點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此題考查了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此題難度適中,注意掌握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與方程思想的應用.
  • 二次函數中構造平行四邊形的解決策略
    所以,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首先要將平行四邊形、二次函數的基礎知識熟稔於心。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從解題步驟、解題方法等方面出發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故而,本文將從以下幾點出發闡述二次函數中構造平行四邊形的解決策略。 一、紮實基礎,做好解題準備 在數學學習中,基礎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工具,也是解題思路的切入點。
  • 初中幾何專項講解——平行四邊形的構造及解題思路
    本篇內容主要講解關於如何通過構造平行四邊形解幾何題的方法,並通過例題掌握好方法!通過構造平行四邊形,可以將多個關聯較少的線段連接在一起,適於證明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之類的題型。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可以通過直角證明一條線段大於另一條,也就是傳說中的「根據答案推過程」的方法。趕緊先來熱熱身,判定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方法。
  • 八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與摺疊,輔助線構造是關鍵
    (2017青海西寧中考第20題)如圖,將平行四邊形ABCD沿EF對摺,使點A落在點C處,若∠A=60°,AD=4,AB=8,則AE的長為?.分析:摺疊類型題目解題的一般思路就是設元和轉化。故假設AE=x,接著由於摺疊,所以AE=CE。
  • 自主探究、培養轉化思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用實物展示臺)①數格子:這是一種既直觀、又簡便的方法,但是如果算比較大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數太不方便。②用割補的方法:用剪、移、拼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強調:①為什麼要轉化成長方形?②為什麼必須沿高剪?不沿著高剪行嗎?③剪拼前後一些量的變化。師:用剪、移、拼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面積相等的長方形。觀察轉化前平行四邊形與轉化後長方形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繫?(課件進行剪拼移動的動態演示,從中得出轉換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和高分別與轉換後的長方形的面積、長和寬相等。)
  • 簡易方程+平行四邊形面積
    我們每天在課前都會用幾分鐘時間進行聽算或計算訓練,這段時間重點訓練的是方程,不能忽視檢驗過程,個別孩子總是忘記檢驗的基本格式(5步)。平時就算不寫出來,也要多進行口頭檢驗,以防遺忘了這個知識點。下面的對比練習,可以系統訓練學生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係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法(方程or算式)。如果未知數單獨在等號的一邊,適合用算術方法解決;如果未知數在算式中間參與運算,則適合用方程解決。
  • 先構造正確的平行四邊形再求線段最小值
    先構造正確的平行四邊形再求線段最小值線段最值問題一直是幾何動點問題中的熱門考點,而其中又以武漢市的填空題最後一題頗具代表性,思維有一定難度,而一旦想明白,又顯得特別簡單,正所謂門難入,門後是坦途。讀題過程也是構圖過程,最高境界是讀題的過程中,圖形在頭腦中逐漸成型,運動過程也變得明晰。
  • 吃透這六個專題,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想不得滿分都難
    初二階段所考查的幾何最值問題往往體現在用幾何定理法來求取,即應用幾何中的不等量性質、定理來求取,涉及的知識點包括:「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垂線段最短」,「三角形三邊關係」等,在具體求取中通過「軸對稱」,「平移」,可以找對稱點實現化「折」轉「直」,從而達到問題直觀的轉化,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利用垂線段最短來處理平行四邊形中線段的最值問題.
  • 初二數學:四邊形中的動點問題探究 中考熱點題型 套路解析
    動點問題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類問題,也是中考中的熱點問題。動點問題體現了數學中變化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四邊形中的動點問題是一類非常重要的問題,它將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結合在一起進行考察。
  • 初中平行四邊形與特殊平行四邊形知識點總結,超實用,好記憶!
    同學們好,今天分享一下初二的平行四邊形與特殊平行四邊形這一章節的知識點總結。這章內容,是初二學生在下學期學習的一個重難點。當然,如果你初二上學期,把三角形那章的內容掌握得不錯的話,平行四邊形這章內容也就相對難度就不是太大。
  • 平行四邊形難題,準確利用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中位線性質是關鍵
    今天給各位同學分享的是一道平行四邊形的難題,適合初二已經學完平行四邊形的所有內容,並且想要拔高的同學,後附有詳細的解答過程。【例題】如圖,點E、F分別在平行四邊形ABCD邊BC和AD上(E、F都不與兩端點重合),連結AE、DE、BF、CF,其中AE和BF交於點G,DE和CF交於點H,令AF/BC=n,EC/BC=m,若m=n,則圖中有 個平行四邊形(不加別的輔助線);若m+n=1,且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28,則四邊形FGEH的面積為 (
  • 二次函數綜合中構造一般平行四邊形求點坐標的常規思路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2)在直線BC上方的拋物線上存在點D,使∠DCB=2∠ABC,求點D的坐標;(3)在(2)的條件下,點F的坐標為(0,7/2),點M在拋物線上,點N在直線BC上.當以D,F,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時,請直接寫出點N的坐標.
  • 初二:《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定理
    (2)角: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3)對角線: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4)對稱性: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對角線的交點為對稱中心.3.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1)定義識別: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2)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識別:判定定理①: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五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是多邊形面積,這一單元主要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簡單的組合圖形的面積,通過這一單元讓孩子們養成轉化的思想,把沒學會的圖形面積求解轉化為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的求解。
  •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經典例題及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了平行四邊形性質,平行線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識點的綜合運用.根據平行四邊形性質得出AD//CB,AB//CD推出∠DAB+∠CBA=180°求出∠PAB+∠PBA=90°在△APB中求出∠APB=90°由勾股定理求出BP
  • 中考數學專題複習:第19講多邊形與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判定方法思想方法基本方法:1.面積法,在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中,運用「等積法」進行求解,以不同的邊為底,其高也不相同,但面積是定值,從而得到不同底和高的關係.2.四種輔助線:(1)常用連對角線的方法把四邊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的問題;(2)有平行線時,常作平行線構造平行四邊形;(3)有中線時,常作加倍中線構造平行四邊形;(4)圖形具有等鄰邊特徵時(如:等腰三角形
  • 2020年第二學期,最新初二數學期中考試試卷,可供參考
    本張試卷也是上周五剛剛出爐的初二數學期中考試試卷,還沒參加考試的可以參考下。其實整張試卷難度不是很大,但是很多學生的成績卻讓人不忍直視,想要獲取試捲髮送私信「666」即可。本張試卷考查的知識點較多,涉及到的章節有:數據、平行四邊形、分式、二次根式與反比例函數。
  • 初二數學:怎麼判斷平行四邊形中線段間關係?這種輔助線作法管用
    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判斷線段間的數量關係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 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BE平分∠ABC交AC於點E,過點A作AF⊥DC,交DC的延長線於點F,分別交BE,BC於點G,H,且AB=AF,判斷DE、AG、FC之間的數量關係,並說明理由。
  • 初二下學期第一次數學月考試卷,以數據概率、四邊形為主,電子版
    初二下學期第一次數學月考試卷,主要考查知識點為: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認識概率,中心對稱圖形,以中心對稱圖形為主,中心對稱圖形包括圖形的旋轉、中心對稱(圖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矩形的性質與判定、菱形的性質與判定、正方形的性質與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線等知識點。四邊形這一節難度較大,在中考中所佔比較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