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慄又被稱為「乾果之王」,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板慄可入腎經胃經和脾經,具有活血止血以及養胃健脾的效果。現在又到了吃板慄的季節,那麼板慄應該怎麼吃呢?其實,慄子有很多種吃法,燉肉、熬粥、做面點,味道都很好,喜歡吃慄子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板慄除了煮還能怎麼吃?
慄子山藥粥
用料:大米150克、慄子8粒~10粒、山藥50克、黑木耳少許
做法:
1.慄子去殼,切成小粒備用。
2.黑木耳提前泡發,洗淨,切碎。
3.山藥去皮,切小粒,放入涼水中備用。
4.大米洗淨,倒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倒入慄子煮約15分鐘,然後倒入山藥和黑木耳,繼續煮至大米和山藥軟爛即可。
板慄燒排骨
用料:排骨500克、慄子150克、胡蘿蔔半個、幹辣椒3個,醬油、雞精、醋、十三香、料酒、食用油、姜、蒜、蔥、鹽適量
做法:
1.慄子洗淨煮熟,去皮備用;姜、蒜切末,蔥切蔥花;胡蘿蔔切丁。
2.排骨冷水下鍋,煮開後,撈出備用。
3.鍋內加入適量食用油,加熱,放入蒜末、薑末,倒入排骨煸炒,加入幹辣椒、料酒、醬油,炒至上色,加入適量熱水,蓋上鍋蓋燜煮。
4.湯水收至一半時,放入慄子、胡蘿蔔,加入鹽、雞精、十三香、醋。
5.湯水收幹時關火,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美味板慄餅
用料:麵粉400克、慄子200克、食用油30克、豬油10克、酵母5克、白糖10克、黑芝麻15克、植物油適量
做法:
1.慄子煮熟去皮,倒入料理機,攪拌成粉末狀(若沒有料理機,可把慄仁裝入食品袋,用擀麵杖壓碎)。
2.麵粉加入酵母、水,和成麵團,靜置20分鐘。
3.慄子粉加少許色拉油或黃油和白糖,揉成團,做成慄子餡。
4.麵團分成6等份,用擀麵杖擀成皮,加些慄子餡,捏成包子狀,口朝下壓扁,擀成餅狀,撒些黑芝麻。
5.平底鍋加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將餅坯下鍋,烙至兩面金黃,即可出鍋。
板慄香菇
用料:幹香菇、慄子、香蔥、蠔油、水澱粉、生抽、白糖、植物油適量
做法:
1.幹香菇泡發,慄子煮熟去皮,香蔥切成蔥花。
2.炒鍋加熱,倒入植物油,放入慄子和香菇,煸炒出水氣,加入適量生抽、白糖和水,燒開,蓋上鍋蓋,用小火燜十幾分鐘。
3.待慄子綿軟、香菇入味後,用水澱粉勾芡,撒上香蔥末,即可出鍋。
細數板慄3大食療功效
1、益氣補脾,健胃厚腸
《本草綱目》:「慄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慄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專家指出,慄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保證機體基本營養物質供應,有「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稱。因而,慄子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2、防治心血管疾病
慄子中含有大量澱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素有「乾果之王」的美稱,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於人體健康。
生慄搗爛如泥,敷於患處,可治跌打損傷,筋骨腫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膿毒的作用。
3、強筋健骨,延緩衰老
慄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經常生食慄子還有治療腰腿酸疼、舒筋活絡的功效。
吃慄子應該注意什麼?
1、脾胃虛寒者,不宜生吃慄子,應該煨食、炒食,也可用慄子、大棗、茯苓、大米煮粥喝;
2、患血症者,如吐血、便血等,宜生吃慄子;
3、因其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糖尿病人吃慄子應適可而止;
4、無論是生吃還是炒食、煨食,均須細細咀嚼,連津液吞咽,可以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5、產婦、小兒便秘者不宜多吃慄子;(新華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