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談話,是世界上好的教育

2020-08-28 雲朵親子教育


前 言


親愛的讀者們,我的新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做孩子才愛學》於上周在京東上架發售,感謝你們的支持,今後每周六我會節選書中的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希望對你們有啟發。


———————— 正文 ——————————

現代家庭,代際溝通似乎越來越困難,很多父母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很不像話,小時候還好,尤其是大一點之後,自己的主意一下子多了起來,好好地同他講道理,他卻不以為然,道理比你還多,有時還把父母的話看成是沒有意義的嘮叨,總之一個字-煩!他嫌我們煩,我們因他的煩而煩,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了。」

問題在哪裡?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還是溝通方法的問題?也許孩子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更多的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作為父母,你是否反思過,你是否曾願意與孩子傾心長談一次呢?當孩子還在襁褓中的時候,你一般會用故事、音樂、聊天來哄他人睡,等他變成兒童了,你是否還願意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呢?

如果在孩子人睡前我們能一起坐下來清理一天的「垃圾」,不讓憂愁過夜,這是不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呢?有一位教育家說過:「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如何做到有效的溝通,是我們需要學習與探討的。

林先生幾年前和妻子離婚後,他獨自帶著孩子。一次,他在自己的一篇日記中寫到和兒子溝通的過程:

今天我又和兒子談了很多,自從孩子上小學後,我深感和孩子溝通的困難,他似乎總是對我存在偏見。但經過這些天的溝通,他似乎理解我了,我也更深刻地明白了,和孩子溝通真的需要尋找最好的時機。

以前,我去和兒子聊天,兒子總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我還感嘆和他的溝通怎麼這麼難。這會兒才明白,原來是我選的時機不對。就像這一次,一開始,我是在客廳和他談的,他正在看電視,就不可能太注意我的談話,能搭幾句就不錯了。等到我們一起包餃子的時候,很安靜,也沒有別的事打擾,兒子就和我聊了很多,這是與以前無法相比的。

而兒子的有些事也是我從來不知道的,包括以前老師對他做的一些事。還有,他告訴我,他要是考不上很好的大學,就出去幹點什麼,這是他從來沒告訴我的,也是他對自己的將來做的打算。我就非常認真地告訴他,我會完全支持他做的決定,不過,現代社會,只有知識才是永恆的競爭力,書還是要讀的,他好像聽懂了,連連點頭。

和兒子聊了很多很多,我對兒子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也更有信心,兒子是非常優秀的,在許多事上雖然想得不全面,卻有自己的見解。我知道,只要我堅持和孩子溝通,我和兒子

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好,孩子的身心也會健康成長。

在生活中,不少家長並不能和案例中這位父親一樣懂得反思家庭教育,正因為如此,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的困難。

對此,教育心理學專家建議:

1.找對談話的時機

選擇好的時機進行談話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談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越快解決越好,拖延下去,事情就會難辦得多。

另外,從時間上來說,如果你想和孩子討論一個嚴肅的話題,那麼,最好不要在孩子傍晚剛到家的時候,因為上了一天課,他已經很累了,也難以集中注意力聽你說什麼,更不能很

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生理規律告訴我們,下午5點到7點是生理活動最低點,迫切需要補充營養,恢復體力。而晚飯過後,心情逐漸開朗,這是與孩子分享家庭幸福,進行溝通的好時機。

從心理需求來說,在孩子心理上最需要幫助和鼓勵的時候溝通效果會好的多。

2.選擇一個合適的溝通場所

有些父母認為,和孩子說話,當然是選擇家裡了,其實,也不一定,如果家中無外人則可,但若有外人在場,則應考慮孩子的自尊心和感受。

那麼,什麼場合適於和孩子的談話呢?

當然,這也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你想表揚孩子、那麼,可以選擇人多的場合,但如果孩子容易自滿的話,則另當別論了。如果是批評孩子,或者問題涉及孩子的隱私,那麼,則應

該私下溝通。

因為在無第三者的環境中更容易減少或打消其惶恐心理或戒備心理,從而有利於談話的進行。這樣還可以避免當眾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利於孩子說出心裡話,加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

另外,如果你需要和孩子靜心交流、和孩子談心的話,則應該選擇一個平和安靜、風景美麗的地方,因為這樣的地方,可以讓彼此心平氣和,情緒穩定,心情舒暢,易於接受對方的意見。例如,利用周末或假期,帶孩子到公園或風景遊覽區,一邊遊玩,一邊說說悄悄話,這樣的溝通和交流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3.每次只談一個話題

有些父母認為,和孩子說話,機會難得,一定要多溝通。孩子雖然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但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在同一時間內未必能接受父母的很多觀點。另外,與孩子談得太多,也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

總之,父母和孩子溝通,一定要選擇恰當的談話時機和環境,這有助於給溝通創造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心平氣和地解決教育問題,同時,父母還應記住,即使再忙,每天都該抽出一點時間來和孩子進行溝通!

PS:諮詢更多育兒問題歡迎留言哦,我們將抽選出一些經典問題,由雲朵老師親自給大家解答!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怎樣與孩子談話
    分析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家長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但是,令大多數父母感到頭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卻總不以為然,還常常會視父母的諄諄教導為沒有意義的嘮叨,甚至拒絕與父母交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父母的談話方式有問題呢?許多父母認為是孩子出了問題。其實,孩子沒有問題,問題還是出在父母身上。父母與孩子談話,光有一副熱心腸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談話的技巧。
  • 生活教育:不要打斷別人的談話
    昨天跟朋友帶孩子去公園玩,我家寶寶比較笑,到公園沒多久就開始睡起來,我和朋友找了個地方休息,順便聊聊天。朋友的兒子小星星五歲,正是愛玩的年紀,在亭子裡跟著別的小朋友看小白兔。我跟朋友在那聊天不到半個小時,小星星已經跑來很多次了,當小星星再次跑過來想跟朋友說話時,朋友嚴厲的告訴孩子「我現在跟阿姨在說話,你自己在旁邊玩一會,不能再來打斷我們說話」,小星星聽著媽媽的話有些不解「我是想把自己的快樂跟你分享啊,為什麼不能呢?」。朋友頓了頓口氣溫和的說到「媽媽在和阿姨說話,你過來告訴媽媽,就打擾到我們了,大人說話孩子是不可以插話的,明白嗎。
  • 「世界上最幸福孩子」的國家裡,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
    」世界上每一個民族,都有著獨具特色的優秀文化和生活方式文化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也不例外育兒。也有對對不同的育兒方式的批評,做為兒科醫生,我身喜歡從世界不同的育兒經驗中學到東西,既努力發現其中共同點,更對對不同之處,保持開放的態度。 這極大地豐富了我作為母親的育兒知識,我也欣賞到各種文化在對孩子撫養上的一些特有的方式。我最近讀了《世界上最快樂的孩子》,這是一本由兩位媽媽共同撰寫的一本有趣的書。這兩位女士本來都不是荷蘭人,分別來自美國和英國。
  • 德育作業家長和孩子談話的內容怎麼寫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繫,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
  • 家長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人格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家庭的培養薰陶。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處理各種關係,是家庭和學校的共同的責任。小學階段是孩子接受學校教育的開始時期,邁進小學的大門,標誌著孩子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 開學前的頭等大事,就是和孩子進行一次深度談話
    但是我們也不要「大撒把」,因為即使開學了,學校教育也不能取代家庭教育。《開學第一課》裡,董卿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在該教育孩子的時候,選擇了拼命掙錢,等孩子大了,你辛苦賺了一輩子的錢,說不定還不夠他敗家一年!
  • 談話能力培養3核心3策略,輕鬆搞定孩子交流問題
    比心給你們喲~嗯,這個頭算是開好了,我又陸續請了幾位小朋友,但一直沒有請,把手從頭舉到尾的子囈,但想到要來找我談話的子囈媽媽,我妥協了。子囈興衝衝地站起來,然後像是意識到什麼似的,一臉茫然地盯著我,吞吞吐吐地,最終,也沒能吐出一句話來。
  • 心理專家:談話5原則助力孩子自成長
    點擊右上角,關注米樂圈學院,第一時間接收戀人夫妻親子話題的最新內容大家好,我是 。3-6歲的孩子,經常會出現發脾氣、不聽話的行為,這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採取正式談話的方式,和寶寶進行溝通。恰當的談話方式,可以促進孩子成長;不恰當的談話方式,不但增加孩子逆反,還會影響親子感情。
  • 中美教育的差異有多大?楊振寧在談話中道出了本質,原因令人深思
    很多家長認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教育水平很高,我國雖然發展迅速,但是跟美國相比還是不夠好,所以他們想盡辦法,甚至砸鍋賣鐵都要把孩子送到國外接受教育。中國教育真的不如美國教育嗎?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根本差別在哪裡?
  • 怎樣愛孩子✮與孩子談話的內容要具體
    和孩子談話,內容一定要具體,如果過於空洞,則會導致孩子無所適從。 例如,在學習這個問題上,孩子聽家長說「認真點」這個詞的時候,真正能夠明白怎麼認真學習的、真正認真去學習的人恐怕不多。反之,那些語言裡「認真點」少的家長的孩子往往學習成績倒很不錯,原因是什麼呢?說「認真點」的家長通常沒有告訴孩子怎麼學習才算是認真,怎麼做才是認真,而往往只是用認真解釋認真,孩子怎麼會明白如何做才是認真啊?就這樣,一個漢語裡非常好的詞彙就被家長給用壞了。
  • 【談話記錄】廉潔談話記錄表(另有35篇談心談話相關素材,供您參考)
    XxXx集體談話青年職工(見籤到表)個別談話xxxx談話主要內容今天召集xxx青年職工組織召開反腐倡廉和廉潔從業有關談話和教育。尤其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幹部,正處在由學校到單位的「人生緊要處」,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怎麼扣,青年時代的第一步怎麼走,是每一位青年幹部都必須答好的人生考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取得好成績。3、談話記錄表納入幹部考察工作紀實清單。
  • 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啟發
    父母如何做才能教育好孩子既然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來自於父母,那麼,對我們這些正在做著父母或即將要做父母的年輕夫妻來說,就有必要從此時此刻開始,學習怎樣做稱職的父母。那麼,父母該如何做呢?父母要見縫插針,比如吃飯或休閒時,要選擇合適的題目來引起孩子的興趣,鼓勵他們積極提問或者回答問題。要遵循兒童的天性,選擇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採取啟發、誘導的方式去開啟兒童的智慧是最有效的。這樣的教育可以迅速激發起孩子對知識的興趣。 三、教孩子做人是首要的 父母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孩子做人。
  • 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歷程:從「北方談話」到「南方談話」
    在「北方談話」中,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最集中的論述是9 月16 日在長春聽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匯報工作時發表的講話, 他說:「現在在世界上我們算貧困的國家,就是在第三世界,我們也屬於比較不發達的那部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
  • 【實務】審查調查談話常用方法策略(上、下)
    在長期的審查調查工作實踐中,面對形形色色的被談話人,不僅要精準把握他們的特點和心理,還要嚴格遵守紀律、法律規定,注重綜合施策,確保談話的質量和效果。政策攻心是審查調查談話的基本策略方法。它是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政策教育的方式引導和促使被談話人如實交代自己的問題。核心是通過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喚醒被談話人的初心,向被談話人宣講寬嚴相濟的政策,分化瓦解涉案人員,加快辦案進程。
  • 與孩子溝通的五種妙計✮與孩子談話的內容要具體
    和孩子談話,內容一定要具體,如果過於空洞,則會導致孩子無所適從。例如,在學習這個問題上,孩子聽家長說「認真點」這個詞的時候,真正能夠明白怎麼認真學習的、真正認真去學習的人恐怕不多。反之,那些語言裡「認真點」少的家長的孩子往往學習成績倒很不錯,原因是什麼呢?說「認真點」的家長通常沒有告訴孩子怎麼學習才算是認真,怎麼做才是認真,而往往只是用認真解釋認真,孩子怎麼會明白如何做才是認真啊?就這樣,一個漢語裡非常好的詞彙就被家長給用壞了。
  • 用好「3T」原則,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常常說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寶爸寶媽們以為的起跑線是小學階段,那個時候孩子開始進入學校學習、考試,和同齡的孩子競爭,有了成績上的差距; 也有些寶爸寶媽把孩子的起跑線定在了幼兒園期間,帶著孩子參加各種早教班,幫孩子在起跑前先做好熱身運動。
  • 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內力覺醒
    學英語之餘她與我的所有對話幾乎都是詢問女兒教育的,能看得出,這位媽媽在努力把她對女兒全部的愛都轉化成最好的教育。但最近她與我的一次談話,使我發現了她的困惑:別看她一心一意在為孩子尋找最好的教育,卻對教育孩子的大方向模糊著,她的困惑代表著中國當代父母對教育孩子的普遍困惑。
  • 理解孩子——學會感激、學會陪伴,多與孩子平靜地談話
    有的孩子調皮搗蛋、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不好好做作業;有的因學習成績不好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同學歧視以致於厭學;有的懶惰成性,有的做事丟三落四總沒個完整;有的打遊戲機打得樂不思蜀,功課一落千丈;有的膽小怕事凡事都要父母出頭……父母那種或怨或恨或無奈的神情每每縈繞在我們的心頭,讓我們深深地陷入思索。如何把這些經過實踐檢驗的賞識教育深入家長的心靈?
  • 晨間談話巧識「食品保質期」
    因此,在幼兒生活習慣養成階段對他們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園晨間談話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真切的現場感,突出師幼之間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有利於幼兒獲得完整的知識和健康科學的生活經驗。在大班晨間談話中,我們嘗試以「食品保質期」這一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幫助幼兒理解食品保質期和食品安全之間的關係。
  • 世界上最著名的12種教育孩子的方法
    導讀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下面隨引領右腦一起看下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種方法!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