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近些年,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一座座高鐵新城拔地而起,這背後自然少不了徵地拆遷,許多農村土地被劃入拆遷的範疇,被拆遷的村民往往能獲得一筆可觀的補償款。但是,河北省某村的田先生,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非但沒有從拆遷中賺到錢,反而因為房子被認定為違法建築,還將面臨房屋被強制拆除。
2019年4月,當地政府以高鐵新城及線路建設項目實施搬遷,田先生的房屋及宅基地在搬遷範圍內。令田先生困惑的是,自己住了許多年的房屋,平日並沒有任何單位告知是違建,怎麼如今遇到拆遷就成了違法建築?田先生找到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的梁律師。
經過律師了解,田先生房屋被認定為違建的過程涉及兩大違法點:
1、該項目根本沒有徵地批文、項目立項等合法手續,這不是依法徵收、拆遷,而是平等自願基礎上的協議搬遷。此時以違建名義拆除田先生房屋,明顯是「以拆違代搬遷」,為降低成本,以非法手段逼迫田先生搬遷, 以實現其儘快搬遷的目的。
2、鎮政府對田先生房屋作出的限期拆除違建決定書,沒有保障田先生申請陳述、申辯及聽證的權利,程序明顯違法。
基於以上兩大違法點,律師分別向當地縣政府、鎮政府、村委會及搬遷指揮部發了律師函,以此告知和警示當地政府要依法實施徵收拆遷。
四封律師函所陳述的全面、專業的分析,引起了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政府積極主動與田先生協商,了解其訴求,最終雙方協商一致,籤訂了滿意的補償協議。
本案從代理至結案,僅僅用了一周時間,極大高效地保障了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
本案為我們在遇到違法徵收及拆遷時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訴訟前可以先行向對方發送律師函,使問題在短時間內得以解決。事實上,律師函在拆遷案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先禮後兵。通過律師函的方式告知徵收方,委託人已知曉其徵收行為違法,並已經委託律師介入處理;委託人本著支持徵收項目的態度,可與徵收方先行協商解決問題,否則就會通過正當的法律程序來解決問題。
2、引起重視。基於所託律所的地位和律師的專業身份,律師函更容易引起徵收方的重視,督促徵收方及時解決相關問題。
3、制止違法行為。在徵收過程中,徵收方可能會採取強拆、斷水、斷電等違法方式逼迫被徵收人搬遷。此時,可以通過發送律師函,告知徵收方存在不法侵害的事實,督促徵收方停止違法行為。
在實際拆遷中,不少地方都會出現「以拆違代搬遷」的現象,其背後的真正原因是拆遷方希望通過拆除違法建築的方式來降低拆遷成本、壓低補償金額甚至不予補償。當自家房屋被認定為「違法建築」時,被拆遷人一定要冷靜對待,並正視責令限期拆除通知書,在法律規定期限內及時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被拆遷人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聯繫專業的拆遷律師,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版權聲明:本文為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