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常說,「小寶寶是在睡覺中成長的」。睡眠對嬰幼兒以及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因環境幹擾,每天都會有睡得很晚的「夜貓子」類型的孩子出現。由於睡眠的時間減少,而帶來發育的緩慢,生長遲緩、集中力下降、學習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的不良影響。本篇具體分析一下原因,及其不利影響。
家長們需注意管理寶寶的睡眠和就寢時間
●父母的作息時間不規律,喜歡晚睡或玩手機的家長
●孩子上網玩遊戲,玩手機到深夜。
●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超市、遊戲中心、網吧的燈光,讓夜晚通明,使孩子們無法識別晝夜 。
●興趣愛好的各種補習班活動,使孩子的精神始終處於興奮狀態。
●因父母工作下班回家晚,晚飯時間推遲,孩子就會睡得很晚。
等等可以考慮。
孩子一天的睡眠(包括午睡時間)大致所需時間可參考以下。
充足的睡眠對寶寶們的身心健康和發育息息相關。
●保持適度的午睡時間,對發育是有很好的促進效果的
對嬰幼兒來說,適度的午睡有恢復體力、大腦休息、促進發育成長的效果。但只靠夜間睡眠是不夠的,需要增加白天適度的睡眠的時間。
切記:下午3點半以後的午睡,和2小時以上的午睡時間,都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質量。
低齡兒的午睡時間需掌控好,防止晚上「夜貓子」的出現
●對寶寶身心的成長有很大影響,以及調節心情舒暢的作用
夜晚22點到凌晨4點之間,能促進孩子生長發育的生長激素,會在這段時間裡大量的分泌出來。一定確保此時間段6個小時以上的睡眠。同時,睡眠具有增強寶寶的注意力和穩定心態的功能。
●就寢時間段與睡眠時間與學習能力之間的關係
充足睡眠,能幫助孩子提高和鞏固記憶力。低學年孩子的考試學習期間,保證充足睡眠,比起廢寢忘食臨陣磨槍式學習的效率要高。
●可導致肥胖:睡眠不足會導致荷爾蒙的分泌減少,基礎代謝降低,能量消耗進大於出現象發生。
●注意力、記憶力和思考能力下降:疲勞蓄積致使大腦的功能無法靈活運用,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渙散、心不在焉等。
●免疫力低下」:睡眠不足會導致調節身體功能,非常重要的各種激素分泌量的減少。致使身體狀態失衡,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
●變得暴躁或暴力:容易引起心情鬱悶,脾氣變得暴躁。長期間持續,會使身體健康受損,精神壓力增大,開始使用暴力來緩解壓力,導致暴力傾向發生。
●導致生活習慣病和抑鬱症的原因:容易罹患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疾病和抑鬱症的。
孩子的睡眠是父母的責任
睡眠作為維護寶寶,正常生長發育的最重要的基本條件。培養孩子規律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充足的睡眠時間至關重要。 如果認為一切順其自然就好,只有讓孩子困了才睡覺,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 重視睡眠習慣和質量,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是父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