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哈薩克語文室主任包烏爾江

2021-02-28 青年哈薩克

    包烏爾江,哈薩克族,國家民委高級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翻譯協會《中國關鍵詞》項目組外聘專家。2007年、2009年、2010年被評為全國兩會民族語文翻譯組先進工作者,2013年入選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養計劃, 2016年入選國家民委創新團隊支持計劃——「民族語文翻譯信息化研發創新團隊」成員,2018年被評為第八屆首都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2018年入選國家民委第四批領軍人才計劃。

  從事翻譯工作24年,包烏爾江始終覺得自己走上這條路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在包烏爾江的家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漢、哈薩克、維吾爾等民族世代生活在一起,他家的鄰居中就有不少漢族,這為他接觸並熟練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我看來,愛國奮鬥不是一句口號,關鍵在於立足崗位、埋頭苦幹,扎紮實實履職盡責。」一路走來,包烏爾江認為,作為一名民族語文翻譯工作者,他把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對民族團結的信念,全部熔鑄於所從事的民族語文翻譯事業中。

  因為熱愛,選擇翻譯工作

  如果說幼時的玩伴讓包烏爾江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了感性認識,那麼在中央民族大學的5年求學經歷,則讓他在系統學習哈薩克語言文學專業的同時,也進一步學習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當時,有不少本專業領域的名家大師為學生授課,這讓我們受益匪淺。」包烏爾江說,從大二開始,同學們在老師的支持下,創辦了一份以哈薩克語為主的小報(雙月刊),小報設有小說、翻譯、詩歌、評論等欄目,他主要負責翻譯部分。「我的普通話水平相對好一點,因為班上不少學生上大學前根本沒有接觸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在這份小報的組稿、編輯過程中,包烏爾江對編輯、翻譯工作產生了濃厚興趣。1995年大學畢業時,包烏爾江面臨著3個選擇:一是出國留學,二是回老家工作,三是留在北京工作。出於對翻譯事業的熱愛,他最終選擇到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工作。

  「現在回頭看,編輯小報的那段經歷還是很有價值的,為我從事翻譯工作奠定了基礎。」包烏爾江說。進單位不久,他就憑著先前積累的經驗在工作中獨當一面,擔任責任編輯,負責《民族畫報》的審稿、排版、校對等工作。任務量雖然很大,但他樂在其中。

包烏爾江(右三)和同事在一起探討業務工作

  2002年,在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資助下,包烏爾江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學習國際經濟法專業。雖然專業看似與翻譯工作無關,但對於大學期間以俄語修外語課程學分的包烏爾江來說,這是一個學習英語的大好機會。他如饑似渴地學習,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英語水平大大提高。

  「將哈薩克語翻譯成國家通用語言,有時採用直譯的方法存在一定困難,或者在表達上不太準確。」包烏爾江說,比如,他正在翻譯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裡面涉及很多哈薩克語裡沒有的詞語,如大水漫灌、放水養魚等,這時就需借鑑英語等其他語言的翻譯,再將其翻譯成對應的哈薩克語。

  說話間,他拿出了一份英文版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記者看到,上面圈點出了很多詞語,為了區分一些有從屬關係、並列關係的詞語,他會參照不同語言的翻譯版本,反覆推敲,以保證翻譯能更加貼合原文。

  「翻譯要做到信、達、雅,首先要力求原汁原味地表述,以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國家法律法規等完整準確地傳達給少數民族群眾。」包烏爾江說。

  以翻譯促學習,以學習強翻譯

  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民族語文翻譯機構,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承擔著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7種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翻譯任務。多年來,包烏爾江帶領哈薩克語文室全體成員,發揚「講政治、顧大局、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精神,圓滿完成了歷屆全國黨代會、全國兩會的哈薩克語文翻譯工作,優質高效完成了黨和國家領導人著作等書的翻譯,及時準確地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遞到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幹部群眾心中。

  「在工作、學習上,包烏爾江主任對我們嚴格要求;在生活中,他非常關心和照顧我們,還為困難職工捐款、獻愛心。」哈薩克語文室編輯阿爾曼說。

  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包烏爾江與部門同事在駐地負責一些中央文件的翻譯工作。當時,一位同事的愛人突發急病住院。這位同事急在心裡,卻沒有告訴大家。然而,細心的包烏爾江發現了這位同事的狀態有變化。經過再三追問,這位同事終於說出了實情。

  「我當即向上級反映,這位同志的確有特殊困難,家人不在北京,孩子的年齡也很小。他的愛人這一病,家裡、醫院都沒有人照顧。」包烏爾江回憶說,經領導批准同意,在安保人員的陪同下,這位同事到醫院進行了簡單的探望,打電話叫親戚過來幫忙照看,安排妥當之後,隨即返回工作崗位。

  這件小事既是包烏爾江關愛同事的真實寫照,也是哈薩克語文室乃至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以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為己任的生動縮影。

  民族語文翻譯是打通民族間語言障礙的橋梁,其質量和水平直接關係著民族地區各族幹部群眾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準確理解。哈薩克語文室始終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把建設和培育學習型組織作為重要內容。在黨建工作引領下,注重把學習教育同翻譯工作結合起來,同落實各項任務結合起來,以翻譯促學習,以學習強翻譯。2018年,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哈薩克文室黨支部被國家民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無論是領袖著作、黨的十九大報告,還是黨章的翻譯,我們都特別注重在工作中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論素養。」包烏爾江表示,例如,「四個自信」「五位一體」等這些關鍵詞句要想翻譯到位,首先必須去深刻理解、消化吸收。這一過程中,大家的理論素養和翻譯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少數民族文字版由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與民族出版社合作翻譯出版後,獲得了很高評價。在哈薩克文版的翻譯過程中,包烏爾江組織動員部門所有人積極查閱資料,同時參考英文、俄文版本的譯法,再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集體討論研究,最後形成統一意見。

  「哈薩克斯坦在翻譯出版這本書時,也借鑑了我們譯本的譯法,這也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肯定。」包烏爾江說。

  狠抓團隊建設,打造高質量翻譯隊伍

  「在包烏爾江主任的幫助和指導下,我一上班就能做核心的翻譯工作,而不是只做一些校對、排版類的工作,因而成長得很快。」2013年入職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的阿爾曼說,無論是語法錯誤還是理解偏差等,包烏爾江經常會逐字逐句地批改大家的翻譯稿件,「他還把積累多年的翻譯技巧、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大家。」

  自擔任哈薩克語文室主任以來,包烏爾江非常注重培養年輕翻譯人員,他以多種形式搞好傳、幫、帶,通過狠抓團隊的教育、培訓和管理,培養了一支有向心力、號召力和凝聚力的翻譯團隊。

  隨著社會的發展,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產生了許多新的詞語,如「一帶一路」倡議、「網際網路+」等。對這些新詞術語的翻譯、審定、統一和規範,對於提高國民素質、發展科學文化、增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有著重要作用。在國家民委和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等的大力支持下,包烏爾江通過主持參加哈薩克語新詞術語專家審定會議、參加《民族文學》哈薩克語文版作家翻譯家改稿班等活動,與地方的語言文字翻譯相關機構進行交流合作,使哈薩克語文室隊伍的業務工作始終立於哈薩克語翻譯研究的前沿。

  「去年8月,我們在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召開了2018年度哈薩克語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議。」包烏爾江說,30多名與會的翻譯專家審定了哈薩克語文新詞術語近400條,做到了經審定的術語更加簡潔、通俗、易懂,符合哈薩克族群眾的閱讀和表達習慣。這些經審定的新詞術語,刊登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語委主辦的學術性刊物《語言與翻譯》哈薩克文版面上,供大家學習交流使用。

  此外,包烏爾江還帶領團隊積極參與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民族語文翻譯軟體的資料庫建設工作。「我們已經做了七八年,找了能找到的所有哈薩克語工具書,進行逐字逐句地翻譯。」包烏爾江說,這些基礎性工作,使哈薩克語電子翻譯軟體、翻譯轉換軟體、語音翻譯等準確率達到95%以上。

  「翻譯不僅是將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傳遞給其他的民族,更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包烏爾江表示,做好民族語文翻譯工作任重道遠,但他相信愛國主義情懷會帶給他戰勝一切困難的不竭動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文來源:網絡

投稿、意見建議及其它請加微信:781337444

法律聲明

青年哈薩克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或發布投稿文章、廣告,意在為公眾傳遞更多信息、服務大眾、交流思想。並不代表青年哈薩克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出現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小編,我們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主編微信:781337444

青哈平臺投稿、推廣宣傳和好奇請加微信:playboy1104

(編輯:張雪娥)

相關焦點

  • 十九大重要文件7種少數民族文字翻譯工作正在進行
    十九大重要文件7種少數民族文字翻譯工作正在進行 央視網消息,黨的十九大期間,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組建的大會民族語文翻譯小組,用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7種民族語文,圓滿完成了十九大期間民族語文翻譯
  •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藏文智能翻譯軟體發布會在西寧舉行
    7月3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研發的藏文智能語音翻譯軟體(安多方言版)發布會在西寧市舉行。副省長楊逢春出席。  此次發布會集中展示的翻譯軟體共計12種,包括藏漢/漢藏智能翻譯系統(網絡版)、藏漢對話通(安卓版、蘋果版和PC版)、藏漢語音轉寫通(安卓版、蘋果版和PC版)、搜狗瀏覽器藏漢互譯軟體、藏文語音輸入法(安卓版和蘋果版)、Windows藏文語音輸入法(PC版)、藏漢智能語音翻譯軟體(安卓版和蘋果版)、藏文網絡在線校對軟體、藏文電子詞典、藏文文本識別(OCR)軟體、智能庭審語音系統和藏漢照相翻譯系統
  •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藏文智能翻譯軟體發布會在成都舉行
    2018年6月6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研發的藏文智能翻譯及交互式語音系統發布會在成都召開。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翻譯等技術迅速發展,語言翻譯需求多樣化,對新時代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民族語文智能語音翻譯軟體發布會暨贈送儀式在...
    工人日報客戶端1月9日訊 1月9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民族語文智能語音翻譯軟體發布會暨贈送儀式在北京國誼賓館舉行。國家民委副主任陳改戶同志出席並講話。陳改戶同志指出,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給上林縣贈送壯文書籍
    7月21日上午,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贈送南寧市上林縣木山鄉民族學校壯文書籍儀式暨2020年「跟我學壯文」公益培訓在木山鄉民族學校階梯教室舉行。在贈送壯文書籍儀式上,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壯文室主任藍利國勉勵師生認真學習壯文,多看壯文書籍,多用壯文寫作,用實際行動踐行傳播壯族文化的重任。隨後,廣西三月三雜誌社吳玉富副總編輯開展「跟我學壯文」公益培訓活動。
  • 2018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10人公告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文化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是承擔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法律法規和重大會議的民族語文翻譯和同聲傳譯工作,為黨和國家及社會組織提供民族語文翻譯服務等。(詳見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網站www.mzfy.org.cn)。
  • 2020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招聘高校畢業生公告【招14人】
    2020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輔導課程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公益性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是承擔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法律法規和重大會議的民族語文翻譯和同聲傳譯工作,為黨和國家及社會組織提供民族語文翻譯服務等。
  •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2018年度藏語文翻譯專家會在四川康定召開
    中國西藏網訊 8月30日,由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主辦,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學研究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編譯中心協辦的「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2018年度藏語文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召開。
  • 加碼權威內容 網易有道與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達成戰略合作
    中新網12月12日電 近日,網易有道旗下在線學習工具有道翻譯官新增民族語言翻譯功能,將國家民族語言翻譯官方機構——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的少數民族語言數據接入有道翻譯官,這意味著有道翻譯官在民族語言方面獲得了權威翻譯數據。
  • 「頭條」|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開展蒙漢雙語翻譯培訓助力巴林右旗...
    為落實國家民委定點幫扶工作要求,進一步提高我旗蒙古語文翻譯工作水平,7月27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2020年幫扶巴林右旗翻譯培訓班」在巴林賓館舉行。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創新幫扶工作模式,培訓以遠程形式開展。旗委常委、旗政府副旗長邱鵬,旗政府副旗長斯欽圖出席開班儀式。
  • 兩部門舉辦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業務骨幹高級研修班
    為推動民族語文翻譯事業的發展,提高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業務骨幹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民委於2009年5月13—24日在京聯合舉辦全國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業務骨幹高級研修班。來自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包括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苗、傣、傈僳等10個民族的50位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業務骨幹參加了此次培訓。
  •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壯文智能語音翻譯軟體發布會在南寧舉行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壯文智能語音翻譯系統說明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中心)一直致力於民族語文軟體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工作。近年來,我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翻譯資源,先後研發出一系列民族文應用型軟體。  下面介紹的是由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自主研發的壯漢/漢壯智能翻譯系統(網絡版)、壯漢對話通、語音轉寫通(壯漢)、壯文語音輸入法(安卓版和蘋果版)、壯漢智能語音翻譯軟體(安卓版和蘋果版)、Windows壯文語音輸入法、壯漢實時翻譯等應用型軟體。  1.壯漢/漢壯智能翻譯系統:該系統為網絡版,上網即可使用,無需下載到本地計算機上。
  • 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遞到少數民族幹部群眾中——走近兩會民族語文...
    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遞到少數民族幹部群眾中——走近兩會民族語文翻譯組 陽春三月的北京,全國兩會熱烈進行。在遠離喧囂市中心的順義區,來自11個民族的192名翻譯工作人員聚集到一起,默默無聞地做著兩會民族語文翻譯工作。
  •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成立6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楊喆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楊喆)「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成立60周年座談會」11日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向巴平措,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民委主任王正偉等出席座談會。  王正偉高度評價了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6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和做出的突出貢獻。
  • 雲南省民族語文翻譯專業職稱評審工作啟動
    本報訊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陳慧君) 根據《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2019年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計劃的通知》精神及我省專業技術職稱經常性評聘等有關規定,雲南省民族語文翻譯專業高級、中級、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將於9月召開。
  • 第十六次全國民族語文翻譯學術研討會在烏魯木齊舉行
    10月28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翻譯局)主辦的第十六次全國民族語文翻譯學術研討會開幕,來自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和自治州的20多個民族、19個語種的代表和有關專家齊聚烏魯木齊,將圍繞我國民族語文政策、翻譯理論和實踐、當前翻譯工作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問題進行學術討論。
  • 藏語維吾爾語等七語種民族語文智能語音翻譯軟體在北京發布
    【現場音】  現在我們測試的這個軟體是把維吾爾語翻譯成漢語,現在我們進行測試。(維吾爾語)  【解說】短短幾秒鐘時間,語音輸入的維吾爾語被準確翻譯成漢語。1月9日晚,由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研發的蒙古語、藏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朝鮮語、彝語、壯語7語種民族語文智能語音翻譯軟體在北京發布。
  • 黃行:中國民族語文事業七十年
    民族語言翻譯歷來是國家民族語文工作的重要內容,從中央到民族地方都設有民族語文的翻譯機構。現代民族語言翻譯工作文本方面,中央民族語文翻譯局用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朝鮮族、彝族、壯族7種少數民族的語言翻譯出版各類書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民族廣播中心用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朝鮮族5種少數民族的語言進行翻譯和播音,中央和地方的民族出版社、報社也同時發行漢文和民族文字的書刊。
  • 鄭成熹:做「民族語文翻譯國家隊」的優秀隊員丨建功立業新時代
    鄭成熹是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朝鮮語文室譯審。1999年,進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工作以來,她牢牢堅持黨性原則,以忠誠的心理解,以感恩的心工作。始終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做好翻譯工作,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在促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體現了民族語文翻譯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 民族語言文字優秀翻譯作品展舉行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民族語言文字優秀翻譯作品展在德令哈舉行。展覽集中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翻譯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展品匯集了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7個語種近千種圖書。其中,由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翻譯的黨和國家十八大以來的重要文獻文件、法律法規在展覽中佔據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