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網」做人當若竹,虛心且有節——何加明水墨畫賞析

2020-12-24 津門影像

一、藝術家簡介

何加明

筆名佳鳴,字秋雨,1954年生於板橋故裡江蘇興化。自幼酷愛書畫,師從著名書畫家、作家、詩人蔣義海先生,所畫蘭、竹、山水、魚蝦及左右書法作品廣受社會好評,部分作品已被一些知名企業家、藝術館、博物館、收藏家收藏,其一部分作品榮登2018年5月20日中日商報。現為南京名人藝術研究院特聘為高級書畫師,揚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二、藝術感悟

我在繪畫道路上的感悟

何加明

繪畫藝術的宗旨是畫家對自然萬物的認知與理解,通過熟練的筆墨技巧的高度概括,使其所表現的萬物對象形神相兼,使其所畫作品能給觀賞者帶來高雅的藝術精神享受。

要想其作品成為經久不衰的藝術那就更難了,這也是所有畫家在藝術道路上孜孜不倦的、窮其畢生精力而追求的目標。

▲ 旅行中的何加明

在此我想淺談我在繪畫道路中的個人經歷體會。吾自幼喪母家境貧寒,父親又是文盲,但他很善良,明事理。兒時的我特別酷愛畫畫,那時也不知道什麼是油畫,什麼是國畫,更不懂得什麼是章法與筆法,只是看到什麼好看就畫什麼。稍大時有時會跟隨父親進城辦事,看到城裡櫥窗中的電影海報畫得特別好看,使我眼界大開,久久不肯離去。

偶然一次父親帶我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素描技法的書,如獲至寶,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畫畫知識。後來又得到了一套《芥子園畫譜》真是大開眼界,愛不釋手,時時臨摹。特別是在讀高中時受到吾師蔣義海先生的指教,受益匪淺。至此時對中國畫有了深層次的理解。

▲ 旅行中的何加明

縱觀中國畫這門藝術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經久不衰,大家輩出,那是一代代藝術家負出了艱辛的努力,繼承宏揚了這門古老而傳統的民族文化藝術。同時也是歷史賦予每位藝術家的歷史責任。從此我走上自學道路埋頭專研畫畫,這一畫就是幾十年。

一個成熟的藝術家除了要有紮實的傳統功底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勤奮、務實的精神。不計名利,不能急於求成,踏踏實實地專研技法,汲取各家所長。除師法造化外,更要走出去向大自然學習。談到技法我要老生常談畫論裡的構圖章法,用筆技法。凡行家都知道用筆的幹、溼、濃、淡,章法中的虛實、疏密,這寥寥數語但對初學者來說,真正畫起來就不那麼容易表現了。這是為什麼?還是功底不足,時間未到,應該從點滴積累,只有通過長期反覆耐心、勤奮、務實的實踐方能知曉其中的奧妙。

國畫又稱水墨畫,說到水墨畫,一幅好的作品,水的運用特別重要,水在一幅作品中運用得當猶如鮮花盛開,滋潤亮麗。水的運用多少,怎麼用沒有定論,只能通過長期反覆實踐,積累經驗方能得心應手。以我個人的實踐及看法水就是一幅畫的靈魂。水墨融合得當能產生奇妙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使畫面滋潤高雅。

虛實、疏密在一幅作品中的作用不可小覷。虛實、疏密它們是一對雙胞胎,也是辯證關係。虛實、疏密真正運用好也不容易,要通過反覆觀摹一些大師作品,長期實踐方能掌握。虛實、疏密在整體章法布局中運用的好,使整幅作品活起來,有生命力。

另外山水畫中的意境二字很重要,何為意境,畫論中有情調、境界之說,是對客觀景物高度的藝術加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筆法效果。意境的效果發揮到臨界點時它能給觀賞者產生意境高遠,咫尺萬裡,身臨其境之感,可居可遊,心曠神怡之效。

當然要畫出好的作品,技法要領很多,繪畫理論也很多。想要一一掌握還是那句話,勤奮、務實、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靜下心來反覆專研練習方能在藝術的道路上開花結果。

三、作品賞析

相關焦點

  • 「津門網」堅守中國畫的根本原素——劉湘春國畫作品賞析
    著有論文《漫話字如其人》,《中國書法道路上的四大境界》,《怎麼理解看待"寧醜毋媚》,《中國畫的根本原素不能丟》,《漫話風水與水墨山水畫》之一。2012年在南京市美術館舉辦"素墨情懷"劉湘春水墨山水畫個展。2019年在南京市文化館舉辦"春意春情"劉湘春水墨山水畫個展,2007年赴韓國參加「韓中書畫名家交流展「。2019年江蘇公共頻道晚霞欄目做過專題新聞報導。中共南京市委黨政交流訪問團赴臺參訪特用書法家劉湘春書法作品"神韻"作為饋贈臺灣領導人的禮物。
  • 「津門網」吳昌碩的畫氣不畫形,他畫的荷花寫滿了一年四季
    那是因為在荷花的繪畫當中,很多人會把荷花畫得非常的妖豔嫵媚,而失去了荷花本有的那股清雅勁,但是在吳昌碩的筆下卻有所不同,他的荷花大刀闊斧色酣墨飽非常雄健古拙,所畫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荷花,但是卻用一種大寫意的方式把荷花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直抒胸臆,他的繪畫更加注重的是繪畫中的「氣」,吳昌碩作畫的理念是「畫氣不畫形」。接下來跟隨津門網的腳步咱們就一起去欣賞一下吳昌碩筆下的荷花吧。
  • 「津門網」中國水墨畫研究院院士、王友平山水畫作品欣賞
    王友平重慶南川人現居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墨畫研究院院士240cm×150cm入選「重溫經典」第二屆婁東(太倉)全國中國畫(山水畫)作品展▲《無上清涼》190cm×180cm入選2015年「萬年浦江」全國山水作品展▲《山城記憶》200cmx200cm榮獲「水墨彭城
  • 九宮設計力 ·壹,空間水墨的錦上添「畫」
    ——江順貽 「得意忘形」、「以白當黑」,水墨畫與參禪相通,實現了對形的超越,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也使欣賞者品味愈發的曠遠、思考愈發的深入。空間主題是如何利用水墨畫去體現意境、展現巧思、升華內涵的?水墨畫只能適用於中式、新中式風格中嗎?
  • 「津門網」澄懷觀道 心物不二:黃永濱山水賞析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孔子文明」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2010年 作品《夏野幽禽》參加(中美協)201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2012年 於上海新澤園畫家村參加舉辦三人國畫、雕塑、油畫聯展2013年 於河南紅砂藝術中心舉辦個人書畫作品展2015年 參加「水墨京華
  • 收藏:臺灣美術家許郭璜先生的水墨畫賞析
    中國水墨繪畫藝術,是畫家透過自然的情景交融而傳移摹寫。十九世紀以來的「西學東漸」、傳統社會價值的變遷及西方制度的引進促使中國畫家們尋求迎合新時代的出路,由此發展出一套融合中西的「寫生」概念。臺灣地區水墨繪畫承襲徐悲鴻《中國畫改良論》的觀點,遵循作畫要「惟妙惟肖」「寫實主義」「直接師法造化」的寫生觀念,更明確地倡導「素描為一切造型藝術之基礎」,迅速改變了中國畫學習的態度、方法與審美觀念。在這種環境下培養起來的學生,承繼了傳統畫學精神,透過用筆技巧,建立起新形式的多元並呈的水墨畫風格。
  • 吳冠中畫作賞析——水彩與水墨的融合
    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可以稱為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由於種種原因對吳冠中水彩畫的研究遠不如對其油畫和水墨畫的研究深入。其實,相比較而言,吳冠中最早被人所熟識的不得的油畫,也不是水墨畫,而是水彩畫。雖然吳冠中水彩畫的藝術風格隨著年代的推移有所變化,但是從總體上看,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在融合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精神這一點上,是十分突出的。
  • 「水墨心境—吳謙作品展」亮相杭州寶龍藝術中心
    12月12日,青年藝術家吳謙在杭州的首個個展「水墨心境—吳謙作品展」在杭州寶龍藝術中心舉辦了隆重的開幕典禮。此次展覽由寶龍文化主辦,杭州寶龍藝術中心承辦。展覽展出藝術家吳謙近些年創作的四十餘件「墨系列」綜合材料美術作品。
  • 郭全忠藝術特徵——鄉土表現性水墨畫
    應邀參加上海1998美術雙年展,深圳一、二、三、四、七、九屆都市水墨雙年展,北京首屆、二屆國際美術雙年展,2011杭州首屆中國畫雙年展。文化部與中國美協舉辦的「百年中國畫大展」。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開放的時代」「農民、農民」「都市。田園」等畫展,國家畫院舉辦的「筆墨經驗談」「寫意中國」等畫展。2016年同時在鄭州河南省美術館、西安怡然居美術館舉辦「秦腔豫情」「山高月小」個人畫展。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竹石》《所見》《村居》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竹石》《所見》《村居》第一篇:《竹石》作者:「清」鄭燮全文: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第二篇:《所見》作者:「清」袁枚全文:牧童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 家裡掛竹子畫有什麼寓意?家裡掛竹子畫有什麼講究嗎?
    竹還是高雅、純潔、虛心、有節的精神文化象徵,古今庭園幾乎無園不竹,居而有竹,則幽篁拂窗,清氣滿院;竹影婆娑,姿態入畫,碧葉經冬不凋,清秀而又瀟灑。玄關作為一進門就看到的地方,掛一幅竹子國畫,也可彰顯氣節,顯示出高雅的品味。
  • 畫竹子的畫家 水墨竹子畫欣賞
    畫竹子的畫家,張小偉國畫竹子/水墨竹子畫欣賞。從古至今,竹子都是文人雅士的最愛,他們以竹自居,多因竹子本身的幾大特點。竹子堅強,不管環境如何艱苦,竹子總能鬱鬱蔥蔥;竹子虛心,田野巨竹也好,房前竹枝也好,大都空心,從不妄自尊大。因此,竹子便成了畫家、詩人吟詠的對象。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南春》《蜂》《泊船瓜洲》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南春》《蜂》《泊船瓜洲》第一篇:《江南春》作者:「唐」杜牧全文: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所以,宋代顧樂對這首詩的評價是:「二十八字中寫出江南春景,真有吳道子於大同殿畫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畫不能到此耳。詩人認識:杜牧(803——約852),字牧之,京兆萬年(現在的陝西西安)人,唐朝晚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作獨具風格,七絕尤其有名,散文也精練流暢。
  • 「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
    // 作品賞析//李亞作品 妙鳴四季 紙本設色 2020李亞作品 騰身萬裡 紙本水墨 2020李亞作品 佳趣 紙本水墨 2020「藝惠藏」李亞庚子新作筆墨精微承古顯今,盡顯高古之美「藝惠藏」李亞筆墨入古而能出今,作品盡顯高古之美
  • 竹子在水墨畫中如何布局點綴?畫了70年墨竹,他總結出27種範例
    「陳洪標寫字說畫」給你更精彩竹子如何在畫水墨畫中巧妙地搭配運用,比如在山水畫中的布局、穿插和點綴,在人物鳥蟲中的處置,這些都需要技巧。吳蓬先生畫了70多年墨竹,總結出了27種竹子的運用範例,其中最精彩的是,竹子在畫墨雛時的妙用,它隨墨雛的變化而變化,兩者搭配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今天與大家來一起分享。【回顧前期】蘭半世竹白頭,畫竹太難!
  • 「創作開運禮」無畏風雨,傲然獨立,鄭板橋繪《滿袖春風》
    鄭板橋 滿袖春風 局部提到畫竹,鄭板橋也不是照搬前人的技法,他從明末徐渭、陳淳的水墨寫意作品中獲取靈感,通過觀察自然界的竹子,結合書法中對筆觸力道的掌控,畫出有文人意趣的水墨竹子。這幅《滿袖春風》就是他在揚州賣畫期間創作的一幅佳作,畫面構圖很簡單,只有數根細竹和一塊假山,有意思的是,畫中假山細長很像竹筍,這樣描繪大概是鄭板橋要讓畫面多一些趣味。竹子常被比喻成君子,竹葉排布好像文字,竹節中空堅挺好像做人的氣節。畫這樣的題材很容易呆板,在細節上多一點情趣,力求做到雅俗共賞。
  • 如何讓AI畫一幅水墨畫?
    中國的水墨作品令人驕傲,優美的線條、朦朧的意境、獨特的用墨手法為水墨作品添加了迷人的色彩。本文帶你揭開水墨作品創作的神秘面紗,領略水墨作品創作過程。 中國水墨作品,包括水墨畫和書法等形式。
  • Acquire新作《殘月之鎖宮》公布:黑白水墨畫風格的 3D和風RPG
    本作的系統力求回歸砍殺遊戲的「原點」,作品風格為 Acquire 擅長的「和風」,在水墨畫的筆觸下描繪出了深刻「厚重」的世界觀。同時,本作的配樂融合升華了日本各個時代的音樂,玩家可以欣賞到古典的「雅樂」和「能樂」等多種類型的「和風音樂盛宴」。以上就是《殘月之鎖宮》的四大關鍵詞,《Fami 通》編輯部將圍繞這些重點為大家介紹本作的特色與魅力。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蘭亭序
    蘭亭序賞析《蘭亭集序》,又題為《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聚紹興蘭亭,賦詩飲酒。「藝惠藏」高寬的潑墨山水畫煙雲氤氳意存高古,清奇詭美大氣磅礴
  • 徐平羽藏水墨大寫意畫家徐渭3795萬元作品賞析
    明 徐渭 墨葡萄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3795萬元【作品賞析】徐渭 像徐渭(1521~1593),今浙江紹興人,明朝著名畫家,才華橫溢,尤擅水墨大寫意畫花鳥,水墨淋漓,濃淡相間,變化萬千,多豪邁、率真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