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嗎?中學教師質疑小學課文《尊嚴》為假課文

2020-12-19 浙江在線

2017-04-06 23:5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文

「《尊嚴》可能是一篇假課文。」4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吳兆華告訴記者,她質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中《尊嚴》一文的真實性。

吳兆華是在給上四年級的兒子聽寫生字的時候,翻到這篇文章的,《尊嚴》一文大意為:流浪到美國南加州的年輕難民執意用勞動換來食物,鎮長傑克遜大叔很是讚賞,把女兒許配給他,預言他將會成功,因為他有尊嚴。這個難民便是石油大王哈默。

「許配」這個帶有濃厚中國民間傳說色彩的詞引起了吳兆華的注意,她在網上查閱了哈默的相關資料,結果讓她很吃驚。「哈默1898年生於美國紐約,21歲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期間即接管其父的製藥廠,經營有術,成為美國第一個大學生百萬富翁。23歲哈默去紅色蘇聯投資辦廠,單一個鉛筆廠就帶來幾百萬美元的收入。30歲回美國,投資釀酒業和養牛業,均獲得豐厚回報。58歲攜第三任妻子遷往加州,投身石油生意,一躍成為石油大王。」

「這樣一個實業家,什麼時候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地逃難要飯?他的前兩任妻子一個是俄國的女男爵,一個來自新澤西州,哪一個是南加州小鎮鎮長傑克遜大叔許配給他的?」吳兆華認為這很可能是一篇假課文,她把自己的想法如實告訴兒子,兒子非常吃驚地說怎麼可以騙人呢!「作者與編輯的原意和出發點是好的,希望教給孩子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尊嚴。但這樣無中生有信口雌黃的杜撰,又將知識和教材的尊嚴置於何地呢?」

「同為孩子媽,我覺得吳老師說出了我們的心聲。」曲阜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曹英慧告訴記者,她第一時間轉發了吳兆華在朋友圈發出的質疑。她也有一個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不過因為擔心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她並沒有跟孩子明說課文有作假嫌疑。「小學語文課本不僅關係到語言啟蒙與文化傳承,還應該讓孩子們感受到作者應該對自己的文字負責,不嚴謹的文字會影響孩子們以後的治學態度和對待文字的態度。」

今年三月初,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質疑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愛迪生救媽媽》一文,掀起了一股語文教材「質疑潮」,引起全國廣泛關注。

3月21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網發出《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小學語文教材有關問題的說明》,表示教育部已編寫義務教育《語文》新教材,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

眼看新一波「質疑潮」又要掀起,不禁讓人擔憂,還有多少隱藏著的「虛假經典」沒有被人發現?還有多少純真的孩子被歪曲的歷史誤導?還有多少兩難的教師在糾結該如何回答孩子們對真相的詢問?

正如兩位母親所擔心的,語文教材之所以得到極大關注,是因為承載了社會各界頗高的期望。作為孩子們的母語教育,一套語文教材不僅包含了工具性的語言知識,而且承載了時代精神、文化傳承、文學藝術乃至情感趣味等內涵。我們面臨的是,一旦孩子們了解真相之後,會產生被欺騙的感覺,對學校教育失去信任,懷疑老師教授的真道理和正確的價值觀。

吳兆華告訴記者,她又翻閱了其他課文,發現多篇弘揚美德的文章都引用了國外的素材。「《中彩那天》一文,沒說哪個國家,時間是二戰前,從庫伯大叔這名字看又是外國人。誠實、有尊嚴,這些美德怎麼就只屬於老外呢?哪怕生編硬造也要安到外國人身上。難道教育孩子這件事,必須得是外國人的言行事跡才能奏效?」她一連拋出幾個問句。「美德不分中外,不是狹隘到非得教孩子中華傳統美德不可。但這麼生編硬造扯外國名人做虎皮,還是有點過了,反倒容易傷害我們的自信和尊嚴。」

1491494123000

相關焦點

  • 小學課文被指杜撰 原來我們學的都是「假課文」
    來源:澎湃新聞、都市快報、新浪微博近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個別課文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
  •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官方是這樣回應的
    小編和大家一起去看看: 人教版小學語文竟有8年未改的「假課文」? 近日,小學課文被指杜撰事件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網友戲稱,原來我們學的都是「假課文」。隨後,人教社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做出了回應,稱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 小學語文「假課文」太多,簡直是侮辱孩子的智商!
    小時候,我們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習了很多經典課文,以為得到了真理。長大之後,我們才發現,有不少課文是騙人的,也就是所謂的「假課文」。這些「假課本」與歷史事件、邏輯思維、自然規律嚴重不符,曾一年又一年的保留在了小學語文課本裡,侮辱著教師、家長、孩子的智商。
  • 中青報刊文談「假課文」:語文不是歷史,但也要守住真的底線
    對於這則出現在人教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的名人軼事,很少有人質疑它的真實性,直到8年前,數位語文教師開始和它「死磕」。死磕的理由也相當充分——沒有任何一本愛迪生傳記提及此事,更何況愛迪生7歲時,醫學史上還沒出現對闌尾炎手術的論述。這些年,我們學的究竟是不是「假課文」?漫天的質疑、聲討、抗議,如雪花撲面而來,凝結成一個大大的問號。
  • 小學語文課文被疑造假 出版社:爭議文章不再選用
    中新社記者 於海洋 攝  近日,人教版四年級語文課文《尊嚴》被指「造假」的消息引發關注。7日晚間,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應稱,出版社正在組織有關專家對此進行研判,此外,已於2016年9月開始使用的新版語文教材沒有選用該文。對於質疑聲,出版社稱,將本著虛心聽取、有錯必改的原則,認真對待和處理。
  • 牛頓蘋果樹是假的?某些童年科學勵志課文為何是假的
    但今天我想告訴大家,很多家喻戶曉的勵志課文真的很假。最經典的勵志故事,就是我們物理書中講的「蘋果砸牛頓」 。話說當年一個蘋果掉下來,砸了牛頓的頭,然後牛頓靈光一閃就想出了萬有引力,老師以此告訴我們要善於思考。實際上,這只是當時法國的人權鬥士伏爾泰講的趣事,至於真實性嘛,至少牛頓本人沒說過。
  • 十個故事告訴你,小學語文課文裡一共有多少假課文?
    小學語文課文裡一共有多少假課文?十個故事告訴你符合假課文的定義的,我認為是與歷史事件不符的課文,或者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課文。這裡說的是另一類課文,他們是披著羊皮的狼,宣揚正能量,當然沒錯,但是不要忘了,「真善美」裡「真」排在首位!
  • 4篇令人印象深刻的「假課文」,雖然內容積極,讀起來卻漏洞百出
    提到小學語文課文,我們總是能夠脫口而出幾篇印象深刻的文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能夠入選小學課本裡的文章必定是經過層層篩選後的優秀作品。但是近年來,語文課文頻頻被曝出「有悖常理」的問題,不少網友還將其稱為「假課文」。
  • 課文「假不假」,關乎學生「真不真」
    課文「假不假」,關乎學生「真不真」 原標題:   語文課文《愛迪生救媽媽》是「假」的?《地震中的父與子》與歷史記載不符?但是,關於個別語文課文的爭議一直沒停止過。此次,面對課文「假不假」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爭議來源:  語文課文允許「虛構」嗎?  「看到第30課的《愛迪生救媽媽》,我驚呆了,這可能是篇『假課文』啊!」浙江省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在二年級班上聽課時,無意中在語文書裡發現。
  • 個別小學課文被指內容杜撰,人教社否認:已向教育部說明情況
    近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個別課文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辦公室的楊姓工作人員3月14日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人教社已經向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 小學課文「月兒彎彎掛藍天」遭爭議,專家的解釋不如網友一張圖
    曾經,杭州市一所實驗小學的校長質疑人教版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課文《愛迪生救媽媽》一文是「假課文」,引起了廣泛關注,由此掀起了一股語文課文「質疑潮」。《愛迪生救媽媽》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愛迪生7歲那年,他的媽媽得了闌尾炎,由於來不及上醫院,家裡燈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鏡子聚光的方法,媽媽的手術才得以成功。
  • 重要的是教師,而非課文
    9月6日,編劇劉毅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背影》、《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等。其中涉及魯迅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9月7日《廣州日報》)這次「換血」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支持和反對聲可謂勢均力敵。  教材編寫者為何要把這些經典課文從課本上刪除?
  • 武漢初中生質疑課文 馮驥才致信感謝改文章
    「那它幹嘛還要蟄我呢,它不就完了嗎?」「你毀了它的家,它當然不肯饒你。它要拼命的!」爺爺說。  修改為:「怕什麼,它早死了!」爺爺說,「這就是蟄你的那隻馬蜂,可能被你那一拍,拍死的。」  仔細一瞧,噢,原來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幾隻黑螞蟻在它身上爬來爬去。「馬蜂就是這樣,你不惹他,它不蟄你。」爺爺說。「那它幹嘛還要蟄我,這樣它自己不也完了嗎?」
  • 2021屆九師聯盟高三12月質檢作文「小學生質疑課文《羿射九日》」審題指導及名師下水範文
    身為小學生,福州8歲的二年級男孩發現語文課文《羿射九日》中前後自相矛盾,並且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此事件傳出,人們紛紛稱讚這位小學生,就連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微博回應:這個孩子敢於質疑,能夠邊讀邊思考,提出了很好的問題。一個只有8歲的小學二年級學生,不但給人教社編輯出版的小學語文教材挑出了錯誤,而且還得到了人教社公開的積極回應。在我看來,整個事件中最值得讚賞的,顯然是這名小學生的質疑精神。
  • 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四年級下冊《尊嚴》試講稿
    距離教師資格證面試不到50天,小編今天給大家準備了門小學語文的面試試講稿,希望對你們的面試備考有所幫助,一起看看吧一、課題尊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學習文中的人物外貌、動作、語言描寫。2、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朗讀,細細品味文中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以讀促悟,從中感悟人物形象。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哈默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懂得尊嚴的意義和價值。
  • 小學課本竟有這麼多假課文!華盛頓沒砍過樹,伽利略也沒丟過球
    在我們學習的小學課文中,有很多假課文。而當年的我們也是一心只顧背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下這些假課文吧!另外這篇課文中的兒子名字為「Amanda」,是女子名。第三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年輕時代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敢於挑戰權威,對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謂的真理產生了懷疑
  • 小刺蝟真的會背果子?動物專家表示: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文寫錯了!
    你猜怎麼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他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牆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這段有關刺蝟的描述,來自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第23課《帶刺的朋友》,作者為科普作家宗介華。網名為「瘦駝」的一名廣州爸爸在給兒子默寫時,讀到這樣的描述卻著實吃了一驚。
  • 小學課本裡那些有關大象的課文
    昨天聽到隔壁的小朋友在家裡閱讀「曹衝稱象」的故事,也因為最近幾天一直在查閱大象的資料,所以心頭湧出捋一捋小學的語文課本裡出現過多少次大象,都有哪些特點等相關信息的想法。所以今天便著手進行了統計。因為家裡沒有小學生,所以沒有完整的小學語文教材,所以只能求助萬能的網際網路了。
  • 《好的故事》真的「好」嗎?小學的一篇課文,老師學生全崩潰了!
    此等高難度的文章居然出現在小學語文課本裡,而且還是作為講讀課文來安排的!但是,老師也不得不這樣做,因為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是可以作為考試範圍內考點來考。而且,在課後的練習題中有這兩道題:「這故事的美麗、幽雅、有趣體現在哪裡?」「說說對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理解。」這可以說,高中的學生也未必能有這個能力!不知誰選的文章入編教材?此文章的出現,到底是要讓學生從中學到什麼呢?您怎麼看呢?
  • 怎樣有聲有色地學好每一篇小學語文課文?
    語文,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主科」,而每一篇圖文並茂的課文,則是在語文課上大家學習新知識的主要載體。可有的人,卻總覺得:語文教材上的課文怎麼總是那麼枯燥無味啊?而這些人,往往沒能掌握一些合理的學法。大家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