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社會學三大學者:韋伯、涂爾幹、馬克思

2021-02-20 天天心理學

近段時間又重溫了一下韋伯的書,同時在學習大眾傳播書籍的時候,也能夠看到另外二個大牛(馬克思、涂爾幹)也出現了。

隨便侃幾句他們仨。

古典社會學三大學者,韋伯、馬克思與涂爾幹,兩個德國人明顯比那個法國人要囉嗦,莫不是德語語言上的問題。

下面我查閱了一下德語與法語的區別,確實從語言學上德語要比法語囉嗦。看來要當一個學者,語言的選擇也非常關鍵,不然那個著作無比的厚,無比的令後輩發指,大學時候,讀過馬克思的著作,有點崩潰。

德語分陽性、陰性、中性,而法語只有陰性、陽性。

德語發音最難(如R音),語法也是最複雜的。

法語語法最嚴謹,是各類公務文件備案首選語言,不易引發歧義。法語語法的難點,動詞變位很複雜,是因為時態多,不規則的動詞變位多造成的,而德語,雖然動詞變位相對規則,但是,德語的變格是法語和英語裡沒有的,這是德語的難點。

三人都作為社會學家,觀點還是有明顯的區分的,研究重點都不一樣。

馬克思,過於注重階級研究,認為一切從階級中來,到階級中去。不過我覺得懷疑的是,他也算是小資產階級的代表了,為什麼會這麼恨資產階級,難道是當時有人阻擋了他的上升空間?

涂爾幹,繼續了法國實證哲學研究的優良傳統,非常明顯的學術派。

韋伯,受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等的影響,把理性主義融入到社會學中,這也許也與德國人的死板有關吧。

一、馬克思作為一個不大成功的小資產階級,缺少上升空間,所以他的作品全是對大資產階級的質疑與怨恨。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裡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被稱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 。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馬克思是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家和社會學家。

主要著作有《資本論》 、《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創立了偉大的經濟理論。

就他個人而言,他的極其偉大的著作是《資本論》,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這是「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這是「精髓」,後來人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去研究。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被認為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鬥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二、涂爾幹作為法國的宮廷學者,再加上法國又出了一個空想社會主義,所以他的理論在學術系統上更強一籌。

埃米爾·杜爾凱姆(即涂爾幹,法語:Émile Durkheim,1858年4月15日-1917年11月15日),又譯為迪爾凱姆、杜爾凱姆,涂爾幹,杜爾乾等,法國猶太裔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法國首位社會學教授,《社會學年鑑》創刊人。與卡爾·馬克思及馬克斯·韋伯並列為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主要著作是《自殺論》及《社會分工論》等 。

杜爾凱姆為社會學確立了有別於哲學、生理學、心理學的獨立研究對象和方法,即社會事實。社會事實具有不同於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的特徵和特殊的決定因素。它先於個體的生命而存在,比個體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決於個人,是先行的社會事實造成的。社會事實以外在的形式「強制」和作用於人們,塑造了人們的意識。這種「強制」既指人們無法擺脫其薰陶和影響,又指對於某些社會規則拒不遵從將受到懲罰。迪爾凱姆認為,一切社會的觀念都具有這種強制力;

人類大多數的意向不是個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導、薰陶和壓迫下形成的。社會高於個人,社會事實無法用生理學、個體心理學以及其他研究個體的方法來解釋,而必須用社會學的方法、觀點解釋。他說,宗教、道德、法律、社團、協會、語言,以及服裝樣式均屬社會現象,都是社會學特定的研究對象。他還把社會事實分為「運動的狀態」和「存在的狀態」,前者指與思想意識相關的現象,亦稱「團體意識」;後者是社會上一切組織和有形設置。迪爾凱姆注重研究前者。

三、韋伯與他們二者而言,出身平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各種宗教,更注重普世價值,給今天的研究者實用價值更大。韋伯是一個有很好記憶力與表達力的學者,寫作起來信手拈來,擅長於散文式的寫作,給讀者發揮的空間很大。

馬克斯·韋伯(德語:Max Weber,1864-1920)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是現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思想家。韋伯曾於海德堡大學求學,在柏林大學開始教職生涯,並陸續於維也納大學、慕尼黑大學等大學任教。對於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進行談判,並且參與了魏瑪共和國憲法的起草設計。是同泰勒和法約爾同一歷史時期,並且對西方古典管理理論的確立做出傑出貢獻,是公認的古典社會學理論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被後世稱為「組織理論之父」。弟弟為德國另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韋伯。

馬克斯·韋伯與卡爾·馬克思和愛米爾·涂爾幹被並列為現代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儘管他在當時主要被視為是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涂爾幹遵循著孔德的方式,以社會學的實證主義進行研究。而韋伯以及他的同僚維爾納·松巴特(也是德國社會學最知名的代表人物)採納的則是反實證主義的路線,這些著作開始了反實證主義在社會科學界的革命,強調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本質上的差異,因為他們認為人類的社會行為過於複雜,不可能用傳統自然科學的方式加以研究。

韋伯的早期著作通常與工業社會學有關,但他最知名的貢獻是他後來在宗教社會學和政治社會學上的研究。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開始了他的研究,文中他顯示出某些禁慾的新教教派—尤其是卡爾文教派,教義逐漸轉變為爭取理性的經濟獲利,以此表達他們受到上帝的祝福。韋伯主張,受到這種理性教義基礎扶助的資本主義很快便會發展的越來越龐大,並且與原先的宗教產生矛盾,到最後宗教便會無可避免的被拋棄。韋伯在後來的作品裡繼續研究這樣的現象,尤其是在他對官僚制和對於政治權威的分類上。在這些著作中他隱約了這種社會的理性化是無可避免的趨勢。

當然這只是我作為一個普通心理愛好者的一己之見,說不定還和情懷有關。

莎翁說過: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

相信大家各有自己的見解,在評論裡留下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在新的社會發展語境中研究涂爾幹
    2017年是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涂爾幹逝世100周年,為紀念涂爾幹為社會學學科作出的傑出貢獻,11月17—19日,中國社會學會理論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社會學會宗教社會學專業委員會、華東師範大學社會學系、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學系、探索與爭鳴雜誌社在上海聯合舉辦「紀念涂爾幹逝世百年暨涂爾幹社會學思想」研討會,來自中國、英國、法國的百餘名社會學者參會交流
  • 公開課丨古典社會學理論—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博士班課程
    古典社會學理論課程簡介中文課程名稱:古典社會學理論英文課程名稱: Topical Study of Sociological Theories授課教師:本課程藉此釐清許多既有社會學理論研究的謬誤,除了強調原典和二手研究之間的差距之外,也要提醒同學各種中、英文原典譯本之間的應加以注意的問題。希望同學在日後的社會學理論學習和教學過程中能在穩固的基礎上前進。課程目標這門課主要以老師熟悉的古典社會學理論為主。
  • 馬克斯•韋伯社會學的三大隱喻
  • 《社評》「韋伯逝世百年紀念」專題(一)| 王小章:現代政治與道德:涂爾幹與韋伯的分殊與交疊
    如上所述,涂爾幹與韋伯在許多問題上都呈現出顯著的思想分殊,比如,涂爾幹傾向於社會唯實論,韋伯則傾向於唯名論;涂爾幹將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定義為社會事實,韋伯則將社會行動作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涂爾幹確立了實證社會學的典範,韋伯則奠定了理解社會學的基礎;涂爾幹關切的是現代社會的社會團結,特別是它的道德基礎,而韋伯在最深切的層面上更為關切在這個理性化時代個人的命運,個人的自由與生命意義.如此等等
  • 讀吉登斯|社會學的四大理論問題
    行為政治經濟學評論按:行為政治經濟學評論的初衷是希望給予讀者政治學、社會學和經濟學(含經濟史和思想史)全方位的認知把握。希望讀者熟悉這三大社科的基礎科目的基本理論和核心議題,然後能夠以跨學科的視角批判性地看待現有研究,更鼓勵大家能夠以跨學科的視野做出高水平的實證研究和高水平的理論對話文章。
  • 王小章丨現代政治與道德:涂爾幹與韋伯的分殊與交疊
    作為經典社會學的兩大家,涂爾幹與韋伯既分處法德兩國不同的思想傳統和歷史命運之下,又分享著共同的現代性時代背景,在許多問題上,他們既呈現出顯著的思想上的分殊,又常常表達出共同的關切。這種分殊與重疊,同樣體現在他們對於現代政治與道德關係的思考上。
  • 社會學是什麼?——從韋伯的「理想類型」看社會學
    而從「理想類型」來看,社會學是一種尺度,用以衡量現實,尋找差距。同時,拋開韋伯的價值中立而言,應用社會學這把標尺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和研究整個社會系統的運行,從而更好的生活。所以,社會學也是一種理想,是無數社會學家對更美好更精緻的社會的勇敢構思與嘗試。
  • 39(馬克思 韋伯完)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要將一切可利用的人拉人自己的組織,要使其成為組織人這一切使內心崇拜自由的韋伯感到無比的沮喪。   那麼韋伯的社會學有沒有好的一面呢?積極的一面呢?換一句話說,我們該怎麼對待當今這個社會呢?現代人該怎麼行動呢?韋伯的社會學也給了後人啟示。現代社會是一個理性化除魅的社會,沒有任何宗教迷信存留的餘地。
  • 什麼是社會學?
    以A.斯密和D.李嘉圖為代表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取得的成就,就是這一時期社會科學突破的例證。2. 早期發展      早期社會學是指產生和形成期的社會學。這個時期的社會學主要形成了社會學發展史上的三大傳統,即孔德的實證主義社會學、韋伯的理解社會學和馬克思主義批判社會學。
  • 馬克思•韋伯的社會學理論
    韋伯認為人的行動是被行動者賦予了意義的,而理解行動者行動的意義正是社會學的任務所在,人與自然事物存在本質區別,行動者有受意志驅動的一面,但同時要想讓社會學成為科學,就必須放棄那種只研究主體內心體驗和感受的方法,找出外在表現出來的,可以客觀加以說明的主觀意義間的邏輯,才具有普遍意義。要理解人的行動,不僅要從外部表現,也要從內在的動機去研究。
  • 社會學入門書單 | 社會學都不懂,還做什麼社會人?
    大師:韋伯、馬克思、福柯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韋伯《經濟與社會》、福柯《規訓與懲罰》社會學有三大導師(奠基人)馬克思·韋伯、卡爾·馬克思和涂爾幹。可能是我學淺,我不太理解涂爾幹的重要性,相比之下,福柯我覺得更重要。
  • 同樣反思現代社會,韋伯與馬克思之間有什麼不同?
    主要研究領域為德國古典哲學、政治哲學。譯作另有《尼採》《能源自治》(合譯)。如果想要理解韋伯和馬克思的「社會學」研究中原則性的和根本的意義,那麼我們就必須像回到最後的機制那樣回到對這種理念的探究。「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因此,馬克思和韋伯一樣都將對人的根本此岸的看法作為前提。
  • 社會轉型與當代轉型社會學研究的理論脈絡
    2  古典時期, 「社會學之父」孔德 (A.Comte) 從一開始就分別用社會動力學和社會靜力學兩種知識體系去解釋社會秩序的維繫和延續, 從傳統的軍事社會到法律社會再到現代的工業社會, 在轉變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和道德問題正是實證社會學應該致力去解決的。
  • 2020年值得期待的社會理論著作:韋伯、馬克思、江青……
    雖然他才40+歲,但作品已經被翻譯成26種語言,是當代馬克思學(研究MEGA2而非法國義大利式的學者,如奈格裡)的代表人物。當然,他本人也可以以5種語言作為寫作語言。 中文界已經出版了他的幾本著作和編著,如《馬克思的<大綱>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50年》。 不過,2020年這本書,目前還看不到目錄,沒法了解。
  • 錢民輝:涂爾幹的社會學方法論與教育研究
    這主要表現在涂爾幹所強調道德信仰的約束力是團結的基礎,強調分工在彼此依賴的個人之間創造出整合力等論述中。  涂爾幹學術思想的形成,還有賴於許多他同時代人的影響,既有法國的導師和同行,又有外國學者,其中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如在《社會勞動分工論》中有40 處提到斯賓塞。
  • 寒假學院:社會學與當代中國社會學|706同學社·線上課程
    2020年「全民內卷」和一本生動記錄三和大神的《豈不懷歸》把社會學推向大眾視野。然而,什麼才是作為學科和理論的社會學,它在書齋之內還是田野之間?我們仍在探討社會學和公共知識的界限。本課程將採用 講授 + 討論 的形式進行,授課教師將為大家提供相關經典文獻選讀,亦推薦學術前沿研究,旨在為有興趣的朋友提供一場通往社會學的遊戲「入場券」。
  • 淺談韋伯與法律社會學
    法社會學又稱法律社會學或社會法學作為一門學科,而正是由像韋伯這樣的一批學者真正奠基起來的。在當時的時代裡,法社會學也必然是時代的反映。越來越多的學者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韋伯被稱為「現代性理論家」。哈貝馬斯在論述韋伯的「合理化理論」時也曾提到「現代化作為社會合理化」的問題:「基督教倫理學的作用隨著徹底合理化的世界觀而同時形成的認識潛力,在內部發生魔力喪失過程的傳統社會內,還不會發生作用。
  • 涂爾幹社會學概念的法文原義到底是什麼?權威英譯者Lukes解析三例
    『Prolegomena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Durkheim』,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2(2): 183-209涂爾幹作品的最重要英譯者之一Steven Lukes ,翻譯了《社會學方法的準則》等作品,也出版了的研究專著Emile Durkheim: His Life and Work。
  • 社會學理論體系化精讀*春節班
    (一)韋伯:現代的命運 課程說明:第1講精讀討論韋伯的官僚制/科層制研究,綜合考慮從古典到當代遺產的三個方面:* 德國的政治體制問題變遷影響了韋伯的思想?* 韋伯的官僚制研究涉及到哪些前因(如財政)、後果(如民主化)和特徵(如職業觀)* 官僚國家如何在非洲和中國各有體現?* 官僚科層制在組織社會學有何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