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假真是開心
上學日上班日夢想的計劃
都能去付諸實踐啦
可是好日子馬上要到頭了
國慶小長假將盡,明天就要返校開學啦!
趕緊翻一翻備忘錄
假日作業都完成了嗎,小報出好了嗎?
查漏補缺的功課,都做完了嗎?
你有沒有發現,度過了小長假
再過兩周,就要準備期中考了!
習慣了假期的悠閒
可是要快快調轉頻道、回歸狀態
才不會影響下一階段的學習
今天奉上收心錦囊
開學在即,學習習慣要趕緊抓起來!
過了個長假,前方擺在孩子們面前的學習進度如何呢,讓我們來查看下本學年的校歷。
【上海市中小學2020學年校歷】
《上海市中小學2020學年度校歷》顯示,本市中小學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為2020年9月1日開學,2021年1月22日結束,全學期共21周。寒假從2021年1月23日開始,2月21日結束。第二學期為2021年2月22日開學,6月30日結束,全學期共19周。暑假從7月1日開始,8月31日結束。
上海市中小學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校歷
上海市中小學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校歷
這幾方面的「收心」很重要
幫助孩子收心,家長要講究策略。具體說來,可以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 掌握時間點
假期餘額僅剩一天,在這段時間裡,不要再安排孩子們進行耗時耗力較多的娛樂活動,提醒他們保持精力,逐步從散漫的玩樂狀態進入學習狀態,並找回上學時的良好習慣。
2. 以狀態調整為主
主要是作息時間、生活狀態、飲食用餐規律的調整,不要再睡懶覺、暴飲暴食和熬夜到很晚。此外心理狀態的調整也很重要,孩子們要感受到一定的學習壓力,才能提起學習勁頭。
3. 收心要落實到知識學習上
回歸狀態的最好表現,就是能夠靜下心來學習,所以收心的過程中,不論是複習舊知還是預習新知,都需要一定的學習資料如書籍、課本做媒介,家長關注孩子是否能用心投入到學習知識上。
4.制定下一階段計劃
國慶小長假後的學習任務,肯定和新學期剛開始不同了,孩子們度過了開學適應期,新課本已經學習了一兩個單元,每科目都有新知識點,需要複習鞏固。同時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制定下一階段的學習目標、學習任務,讓他有個「預學習」,同時對後階段的學習有所規劃。
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求學過程中,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會使孩子始終保持良好的素養,積攢堅不可摧的學習動力。
下面這11個好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
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學生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小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有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2.預習的習慣
提前預習,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和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問題,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4.善於提問的習慣
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5.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6.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有的孩子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等」,會做得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告訴孩子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方法。
7.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學生要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
8.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他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種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9.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複習是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提煉,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
每天儘量把當天所學的知識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複習一下。對記憶性知識的複習,每一遍的用時不需多,但是反覆的遍數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10.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學生平時要把有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記下,經常看看,也可以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11.客觀評價的習慣
孩子應該從小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
學習好習慣要從點滴抓起
任重道遠,卻能使孩子終身受益
只要肯花心思,什麼時候都不晚!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
幫助孩子們「收心」回歸,踐行好習慣吧!
來源:上海升學(shanghaishengxue)綜合自中國教育報、光明社教育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