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東部時間4月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原油期貨一開盤就不斷暴跌,由於美國和國內的時間差,許多國內相關從業者看到石油跌破10美元後就去睡覺了,因為10美元/每桶的價格已經非常低了,總不可能歸零吧?
但萬萬想不到,在一覺醒來之後,石油價格變成了-37.63美元,歷史上首次跌成負數,而且盤中最低一度跌至每桶-40.32美元,創歷史記錄,整個業界直接懵了。
在此要解釋一下,4月20日的石油交易價格是5月的期貨價格,當前石油的價格還是20多元每桶。而即便是到了5月份你去買石油,賣家也不會倒貼你37美元。其實這裡的負數是指石油的運輸和儲藏成本已經大大超過了石油本身的價值。
簡而言之,石油期貨是一種金融投資行為,就如同你投資房產、投資黃金是一樣的,有漲就有跌,只不過這一次石油期貨的跌幅有點大,就連行內人士也從來沒有見過油價跌入負數,許多投資者因此損失極為慘重,不光本錢賠光了,還需要倒貼錢,還不如去炒股呢,至少股票賠光後就結束了。
(石油期貨是一種金融投資,說白了就押注,賭價格)
不過即便如此,現在石油的價格也非常低了,不到30美元的價格已經比礦泉水便宜了。但大家誰都不傻,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完全有能力把油價拉回歷史高位,但沙特並沒有減產保油價,而與之相反的是,本次油價大跌就是沙特搞出來的。
從2月份開始,沙特便與俄羅斯進行談判,因為之前雙方的增產協議快到期了,沙特希望能減少石油產量來抬高國際油價。
然而俄羅斯並不想這麼做,因為現在的俄羅斯非常窮困,石油和天然氣是其最主要的外匯來源,俄羅斯希望能夠繼續以低廉的價格獲取歐洲客戶,因此俄羅斯拒絕大幅減產。
對於俄羅斯死不減產的態度,沙特則徹底怒了,於是沙特便瘋狂增產,導致油價大跌,從而引發了本次石油價格戰。
(沙特和俄羅斯一直就不對付,雙方的衝突時有發生)
沙特打價格戰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擠垮俄羅斯,畢竟沙特的石油開採成本極低,只要國際油價在10美元以上,沙特就能賺錢。並且沙特的家底兒也比俄羅斯豐厚,拉低石油價格對沙特傷筋但不動骨。
總體而言,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戰爭主要是圍繞歐美市場展開的,因此在價格戰爆發後,沙特主要是擴大了對歐美市場的石油供給,而對於其他市場的增購要求,沙特則一律拒絕。畢竟沙特又不傻,想薅沙特的羊毛並不容易。
截止到目前為止,雖然沙特、俄羅斯、美國等石油出口國達成了石油增產協議,但這個協議非常脆弱,沙特一方面籤署了該以協議,另一方面則繼續努力增產石油。
目前大約有20艘裝滿原油的油輪剛剛離開沙特,它們的目的地是美國,而這些船上共裝載著4000萬桶石油,一旦這些石油到港,美國的油價肯定是漲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