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經典的一句「罵人話」,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是誇你

2020-12-09 靜一說史

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傅幹

《三國演義》在我國廣受人民群眾的喜愛,羅貫中刻畫出的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諸葛亮更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他不但暢曉軍事,還可以憑藉三寸不爛之舌不戰屈人,正史中的諸葛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只是相比小說中的他,正史中他的口才有過之而無不及。

眾所周知,古代士大夫階級非常注重儒家思想,諸葛亮正是出生於這樣的名門望族,儒家思想中又非常注重「禮」

即無論對誰,都要用詞文雅、不得失禮,所以說,士大夫階級的人說話,肯定不能像庶人一樣想到什麼說什麼,即使生氣,也要文質彬彬的引經據典。

諸葛亮就曾在曹丕篡漢後說出這樣的一句話,其堪稱經典,讀書不多的話還以為自己被誇了。

一、全才諸葛亮

根據史書的記載,諸葛亮的口才是當時無人能比的,口才的基礎是有靈便的大腦,我們都知道,諸葛亮近乎是一個全才。

歷史上著名的隆中對,在劉備三顧茅廬時,年紀輕輕的他,竟能在草廬中就知曉天下大事,並預測出三分天下的局勢,不得不讓人嘖嘖稱奇。

除了準確的政治眼光,諸葛亮還熟讀兵書,精通兵法,在蜀漢時期,其領導的多起戰役都以弱勝強,幾乎動搖了曹魏的根基。

同時,諸葛亮還是一位發明家,其研究的諸葛連弩和木牛流馬結構巧妙,到了現在也仍為機械學愛好者津津樂道,我們嘗嘗用來祈願的孔明燈,更是蜀漢時期的軍事交流手段。

而且,諸葛亮還是一位美食家,我們今日說愛吃的火鍋,正是北伐時期諸葛亮為了方便士兵口味所發明的,甚至連饅頭,都是諸葛亮發明的便於攜帶的乾糧。

此外,他還暢通音律,史書記載他「好為《梁父吟》」,琴技高超,還善觀天象,能夠準確的判斷天氣,更是精通文章,其所撰寫的《出師表》更是今日被收錄到語文課本裡的經典,總之,他的這顆超級大腦幾乎掌握了古代全部的技能,說是全才都不為過了。

如此天才的他,自然能在罵人的時候引經據典,讓人初聽還以為被誇了,細細回味才發現吃了虧。

二、曹賊篡漢

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宏不理朝政,致宦官專權,百姓揭竿而起,同時,土地兼併的加劇大大加深了貴族同百姓間的矛盾,最終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

當時,幼年的諸葛亮痛失父母,只好跟隨叔父躲避災難,年少的他目睹了蒼生罹難的人間慘,發誓要拯救黎民於水火。

漢靈帝崩,朝廷權力出現真空,漢靈帝其子劉辯繼位,史稱漢少帝,然而少年天子只有十歲,自然無法有效的管理朝政,宦官權勢日益高漲。

為了掃除障礙,宦官集團誅殺大將軍何進,各路軍閥趁機進京斬殺宦官,皇帝被迫出逃,後董卓以救駕之名入住洛陽,禍亂後宮、欺男霸女,即使是皇帝也不敢說什麼,而且,為了凸現自己的權勢,董卓甚至廢除了少帝,立其弟劉協繼位,這就是的漢獻帝。

不久後,董卓鴆殺少帝,震驚朝野,皇室的威嚴徹底不復存在。而後,各路諸侯聯軍以匡扶漢室的名義攻打董卓,董卓挾持皇帝遷都長安。

同一年,諸葛亮隱居山林,精學醫術,為百姓治病,隱居山林的他逐漸看透了諸侯軍閥的虛偽,他們名義上都要匡扶漢室,實質上卻以此為藉口,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諸葛亮想要重振大漢,卻沒有明主,只能靜靜的觀望著天下大勢。

後來,董卓被誅殺,董卓的殘餘勢力反撲,差點殺害了皇帝,就在這時,曹操前來接駕,曹操擁有強大的軍隊,可以抵禦亂臣賊子,而曹操也帶來了豐厚的食物,犒勞了皇帝與百官們。

漢獻帝欣然以為,他等來了一位大漢忠臣,然而,曹操不過是更狡猾罷了。

不久後,漢獻帝被接到許昌,住進了寬敞的皇宮,每天都有山珍海味的供養,還有各路稀奇文玩,然而,曹操卻不許漢獻帝插手政事,原來,曹操是想要借皇帝的威名加強自己的權威,這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隨著漢獻帝的年齡漸增,想要恢復帝權的想法也日益顯著,起初,曹操還給足了面子,將一切大小政事匯報給漢獻帝。

然而,直到有一次曹操面聖時,漢獻帝的護衛將刀駕到了曹操的脖子上,威脅曹操返還政權,曹操汗流浹背,一直叩頭求饒,隨後才逃離了皇宮,不再面聖了,至此,皇帝與曹家的矛盾愈發公開化。

之後,皇帝破指血寫衣帶詔,號令天下忠臣共討曹賊,劉備作為皇帝的叔叔,自然也是衣帶詔的核心參與者之一,只是刺殺行動失敗。

曹操徹底被皇帝激怒,不顧皇室威嚴,也不念及自己「大漢忠臣」的人設,殺害了獻帝愛妃董貴人,劉備也被迫出逃許昌。

從劉備身上,諸葛亮看到了仁義之主應當有的品質,或許是命運的羈絆,在多年後劉備也聽說了諸葛亮的聲名,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為匡扶漢室的偉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諸葛亮出山後對於士兵訓練有素,不但增強了劉備的軍事實力,還在外交舞臺上長袖善舞,說服東吳聯手對抗曹操,一舉使得曹操統一全境的夢想化為泡影。

諸葛亮聯合東吳發動了赤壁之戰,不但為劉備爭取到了立足之地,還重創了曹操在北方的穩固統治

為了全面控制皇帝,曹操殺害了長久以來與皇帝相濡以沫的伏皇后,堂堂天子不能保護自己的女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性命將延續到何時

曹操生前就有篡位稱帝的想法,但是迫於蜀漢的壓力,一直不肯,最終在曹操死後,其子曹丕才廢除獻帝,自立為天子。史稱曹丕篡漢。

三、土龍芻狗

曹丕篡漢後,蜀漢舉國憤慨,群臣皆要劉備稱帝,延續漢祚。可是,杜微卻是群臣中的異類,他作為益州從事,雖然為官清廉,造福一方。

但是在得知漢獻帝被廢後,他堅稱大漢已經滅亡,不肯承認劉備的帝位,便隱居山林,無論誰請他出山,都無濟於事。後來,諸葛亮親自請他出山為官,他仍然不願出山,這時,諸葛亮直接祭出了一句罵人的話:

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這句話罵醒了杜微,不久後便出山做官。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曹丕當時自立為帝,龍是天子的象徵,表面上看,這句話把曹丕稱作土龍,是表明了他只是一個亂臣賊子,根本不算天子

實際上,「土龍」也有被埋沒的人才的意思,芻狗明面上是說曹丕德行卑賤,實質上,這是一種祭祀用的祭品,是在暗諷杜微不願做官造福百姓,只會抱殘守缺,鬱鬱寡歡啊。

明面上是在罵曹丕,實質上卻在暗諷杜微,這句話堪稱巧妙。更凸現了諸葛亮強大的口才能力。

結語

諸葛亮的口才令我們感到欽佩,然而諸葛亮之所以能夠萬古流芳,更是因為他良好的品質,作為臣子,他一直以來都是忠臣的典範。

作為丈夫,他貴為蜀國丞相,卻堅持不納妾,作為父親,他以身作則,教導孩童,作為官員,他兩袖清風,造福百姓,諸葛亮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完人了。

歷史的車輪滾滾,留下了無數精彩的故事,作為三國時期的核心人物,諸葛亮可以繼續活躍在新時代的文藝作品中,為人們津津樂道,更是凸現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

古人常說,讀《出師表》不哭,就枉為人臣,其實,諸葛亮不但是古代忠臣的典範,他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精神,仍然可以為今日的人們所效仿。

參考資料:《三國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最經典的一句「罵人話」,罵人不帶髒字,你還以為是在誇你
    不過,如果僅僅因此就認為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從來不動肝火,總是文質彬彬,也從來說不出半句「罵人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文人的口誅筆伐,往往會來得更猛烈些。以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蜀漢賢相諸葛亮為例,他一生中就有許多經典「罵段」,而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諸葛亮這句罵人話,針對的是曹丕。
  • 史上最經典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在誇你
    史上最經典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在誇你文言文可以說是中國史上最「文雅」的一種文體了,自學生時代起,我們就開始學習文言文
  • 史上最經典的3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還以為在誇你?
    在罵人上更是有罵人不帶髒的語句,而別人還覺得十分的文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些罵人不帶髒字的語句吧。 1——為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很多人都以為這句話有孔聖人歧視女子的嫌疑,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孔子當時說這句話的時代背景,孔子在衛國之行後,發現自己不僅被衛國君主欺騙
  • 史上有名的文言文罵人,不帶髒字,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誇你
    我們現代人罵人,有著現代的詞語,但是如今罵人的詞彙一聽你就知道這不是什麼好話,粗俗易懂。但是古人可不一樣,要知道古人也不是像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裡見到的那樣,一個個都是君子閨秀,彬彬有禮的。實際上古人也會和別人撕逼罵架,只是他們說的那些文言文「髒話」,不帶髒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誇他呢。小編今天,就來說幾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罵人的語句,這樣今後我們在和朋友們喝酒聊天的時候,時不時來上一句,朋友還會以為咱們學問深厚,熟不知這其實是在罵他。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
    標題: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果然並不會像我們現在想像的那樣文雅,不是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文明,不會爆粗口。對於古代的社會當中,像這些普通的百姓們也是每天髒話連篇,經常罵人,但是對於那些文化人們來說,也並不是不會罵人,只是在罵人的時候通常都非常的含蓄,沒有讀過書的人,可能在面臨著對方對自己的這些評價的時候,還認為對方在誇自己,或者是就會直接扭曲成別的意思,結果鬧出笑話來。
  • 北京話罵人不帶髒字,如果不懂挨罵了你都不知道!
    罵人不帶髒字兒,北京話叫吃棗不吐核兒。小的時候,聽胡同裡的老北京人吵架拌嘴,北京土話也叫「罵街」。把人損得快沒臉見人了,卻不帶一個髒字,您不得不佩服這些老北京人的「語言功夫」。著名學者粱實秋先生是老北京人,他曾在一篇講北京話罵人的文章裡說:「罵人要罵得微妙含蓄,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著的面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才是罵人的上乘。」北京人拿話損人,大概就能起到這種臉色三變的作用,北京土話裡的「損人」,也叫「糟改人」。糟改人的話,用北京土話說叫「片兒湯話」。
  • 魯迅最經典的三句「罵人話」,罵人不帶髒字,你還以為是在誇你
    要說中國近現代最大的諷刺文學家,以及最成功地使用反諷手法創作的作家,非魯迅先生莫屬。魯迅先生曾在《且介亭雜文》中,鮮見地抒發了他對反諷藝術的認識。「中國有這麼一類人,倘使他身上有些什麼錯,你去幫他指了出來,本是出於好意,然而他卻不僅聽不進去,反而嫌棄起這幫他之人,我原本不曾想著定要如何去幫襯這類人的,然而後來竟然也不得不這麼做,我想該怎麼做好呢?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認為是在誇你
    那就是說話不帶髒字,但是其實已經從裡到外地指責了你。白話文沒有流通前,古人在書寫時都是用文言文。文言文簡潔含蓄,罵起人來也不外露,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你根本聽不懂人家在罵。史上有名的六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少人乍一看會看,還認為是在誇人的。雅致罵人第一句是,夏蟲不可語冰。
  • 史上有名的4句古詩,經典的罵人不說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是誇人
    文人打架通常是「能動口解決的就絕不動手,能優雅的懟人就絕不帶髒字罵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得就是氣勢和才氣,古今往來,有許多有名的詩人,他們的詩詞中罵人也常不帶髒字,下面是四句經典的罵人不帶髒字的古詩,沒點文化還以為是誇人。
  • 歷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以為是在誇你
    就連皇帝也有罵人的時候,更別說下面的臣子和小老百姓了。只不過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就不一樣。舉個例子,古代的粗俗版罵人是這樣的——「饒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直娘賊」、「你這廝!」(取自《水滸傳》)至於文化人,他們罵人通常很含蓄,沒讀過書的可能還以為是在誇人,或者容易曲解成別的意思,結果貽笑大方。
  •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以為是在誇你
    就連皇帝也有罵人的時候,更別說下面的臣子和小老百姓了。只不過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就不一樣。舉個例子,古代的粗俗版罵人是這樣的——「饒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直娘賊」、「你這廝!」(取自《水滸傳》)至於文化人,他們罵人通常很含蓄,沒讀過書的可能還以為是在誇人,或者容易曲解成別的意思,結果貽笑大方。
  • 史上4句罵人的「狠話」,罵人從不帶髒字,沒有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這諷刺也是一種藝術,古人不是不罵人,也不是不說「狠話」,而是他們罵人從不帶髒字。說是「指桑罵槐」,還有些直白,真正的「狠話」,沒有點文化,罵起來的時候還以為是在誇讚。說起諷刺,腦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尤其是在諷刺S小姐時,說她是「局部真理」,因為真理都是赤裸裸的,而S小姐只是局部赤裸。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在誇你
    我們知道古代的文人雅士,說起話來那都是有腔有調的,甚至連罵人都能不帶一句髒字。比如說這4句有名的「髒話」,不知道的還誤以為是在誇你。夏蟲不可以語冰這句話的原典是出自於《莊子·外篇·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說的是只能活一個夏天的蟲,一生都不知道世上還有冬天。
  • 史上最著名的4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你都會誤認為是在誇你
    古時候,讀書人基本都可以稱得上是文人才子,誰還不會寫幾首詩,誰的肚子裡還沒點墨水,並且我國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禮」是無處不在,因此古人罵起人來,大多不是髒話連篇,那樣顯得特別不文雅,而是不帶一個髒字的罵得痛快,對方還可能以為是在誇人。
  • 史上最經典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論起罵人不帶髒字,這兩句話最為經典。蘇東坡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對罵的時候,蘇東坡吐出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和尚也不妥協,用「水流東坡詩」來回懟。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很難看出罵得有多狠。其中,「河上」與「和尚」的讀音很近,其含義自然相同;「東坡詩」中的「詩」與詩歌或詩句沒有關係,與「屍」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它特指的就是「東坡屍」。
  • 史上最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別誤以為是在誇你
    論起罵人不帶髒字,這兩句話最為經典。蘇東坡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對罵的時候,蘇東坡吐出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和尚也不妥協,用「水流東坡詩」來回懟。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很難看出罵得有多狠。其中,「河上」與「和尚」的讀音很近,其含義自然相同;「東坡詩」中的「詩」與詩歌或詩句沒有關係,與「屍」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它特指的就是「東坡屍」。
  • 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表情包大全 不帶髒字罵人也是一種技巧
    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表情包大全 不帶髒字罵人也是一種技巧時間:2019-05-20 14:10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表情包大全 不帶髒字罵人也是一種技巧 罵人,不能罵的難聽,我們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定要罵的禮貌一點哦,來看看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表情包大全
  • 魯迅最經典的一句話,只有26字,罵人不帶髒字,你都不知道是罵你
    因此,遍覽中國古代歷史文獻書籍,雖然有許多罵人言語,但幾乎見不到一個髒字。古人也是人,也有情感,也會憤怒,憤怒了自然也想罵人,但儒家思想鉗制著古人,即便真要如此,也不能有半個髒字。可以說,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明清時期。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就有許多這樣文雅的罵人話。例如,《西遊記》中,孫悟空曾經因為豬八戒非常貪吃懶惰,就罵他是「夯貨」。
  • 古代經典的6句「罵人話」,損人還不帶髒字,沒點文化真聽不懂
    不過這些髒話寫的都是極有水準的,若是讀不懂背後的故事可能覺得是用來誇人的。詼諧幽默的蘇東坡無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還是滄海一粟的感慨,是明月幾時有的兄弟情深,亦或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蘇東坡無疑是數千年來中國耀眼的文壇巨匠之一。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之所以想到這句話,主要是因為這句話看不到任何髒字。如果你理解不了這句話的深意,你肯定不知道這句話有多厲害。在我國歷史上,像這樣罵人不帶髒字的話語還有很多,且聽我講一講下面這六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句話出自花蕊夫人的《述國王詩》。想要理解這句話必須結合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