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總是讓我們多讀書?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嗎?

2020-08-28 魚曉夜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父母就讓我好好讀書,然後考個好大學,然後光宗耀祖!一切的一切都仿佛都已經被他們安排好了。而很不幸,活了二十多年,我至今還在學校裡讀書學習。

從小到大,因為讀書,他們也強行剝奪了我很多興趣,為了這個我們之間也爆發了很多矛盾,我甚至還離家出走過,奈何沒有能力,無功而返!小時候不懂事,也不太能夠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總覺得大人們只會讓人多讀書,明明自己當時讀書的時候也不認真。

但現在想來,可能是他們經歷了不好好讀書帶來的一些挫折、磨難,所以才會如此強硬的要求我們必須要好好讀書吧!

也許他們很想讀書,但奈何當時家裡沒有讀書的條件,所以,不得不放棄。生活在上世紀的父母們,家中大多兄弟姐妹眾多,若要讓所有孩子都有書讀,除了一些大富人家,平常人家必然是負擔不起的!

這也意味著必須得有孩子迅速的長大,從學校走向社會,幫父母負擔起家裡的一部分責任。而讀書好的孩子,則承擔家族全部的希望,繼續在學校寒窗苦讀,為改變家族命運而奮鬥。


我家裡就是這樣的情況,我父親是家中長子,但實在沒有讀書的耐心,讓他上山掏鳥蛋,下河摸魚抓蝦,他是一把好手,但若是讓他讀書,那可就太難為他了。所以,初中剛畢業,他就走向社會,賺錢 養家了。而我小叔則寄託著家中的重任與希望,在學校讀書學習,期望能考上大學,魚躍龍門,改變命運!

但天不遂人願,我小叔當年高考的時候,還是惜差幾分,名落孫山。而我父親則早就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幾年了,期間吃了很多苦,也遇到過很多挫折。

也許就是在那時,他就暗下決心,讓自己的孩子以後好好學習的吧!

有了我以後,我父母也準備結束到處務工的漂泊,決定安定下來,做起了一些小生意,生活也逐漸好了起來。

但是,對我的教育卻沒有絲毫的放鬆,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他們仿佛像一雙眼睛,時刻在後面盯著我。高中的我,跟他們的爭鬥仿佛就像貓捉老鼠:

高中的一段時間,我沉迷上了看小說,也許是在小說裡放鬆自己吧!每天晚上上完晚自習後,夜深人靜之時,我就會拿起手機,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然後第二天滿臉疲憊的起來,我父母初始還以為我是在刻苦學習,臉上洋溢欣慰的的笑容。

但好日子並不長久,在一次我媽半夜起來,想看看她還在苦讀的孩子時,事情敗露了。父親的怒火猶如暴風雨般向我來襲來,他砸了我的手機。

而我則不甘心,沒了手機,我就半夜偷偷潛入書房,用電腦看,後來又被發現了,我爸媽開始每晚睡覺前把書房鎖了,而正好,我家的書房的窗戶正對著陽臺。

我開始當起了梁上君子,但是到底還是薑還是老的辣,後來他們直接把家裡的電腦拆了裝起來了!

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真的是好笑,又覺得有點不堪。總之,我父母為了讓我好好讀書,可謂是煞費苦心。

但是,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嗎?

自然是能的,但現在的我們不像我們父母那個時代,那個時候考上了真的是改變命運。而現在的我們,面臨著高考擴招、研究生擴招.......大學生遍地開花,研究生多如狗。即便考上了好的學校,也還需要不停的奮鬥!

至於為什麼要讀書?著名的作家龍應臺是這樣說的: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而成就感和尊嚴可以給你快樂。

好好讀書,父母是過來人,而我也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說的這些話。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相關焦點

  • 提問中國教育:父母該為孩子的階層負責嗎?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嗎?
    2 讀書改變命運,不再像過去那麼令人信服 不可否認,曾經「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是生活中最為流行的口號。教育則是中國億萬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子弟的一劑強心針。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高考其實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無數家長含辛茹苦,希望孩子能夠金榜題名,鯉躍龍門,然而,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有很多不好的言論冒出來,什麼高考其實不重要,讀書無用,考上了大學依然要給考不上大學的打工等等,就連古代都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還有一些人放棄高考,或者故意考零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讀書真的無用嗎?高考真的不重要嗎?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高考其實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無數家長含辛茹苦,希望孩子能夠金榜題名,鯉躍龍門,然而,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有很多不好的言論冒出來,什麼高考其實不重要,讀書無用,考上了大學依然要給考不上大學的打工等等,就連古代都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還有一些人放棄高考,或者故意考零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讀書真的無用嗎?高考真的不重要嗎?
  • 高考十年後,才發現讀書改變不了命運
    B現在在在子公司當經理,可他能夠升遷的空間和機會並不多,從他的眼中我看到了一種落寞。老一輩的人總是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可實際上他們沒有意識到讀書的根本目的。書籍本身並不能帶給我們什麼,書本身的價值體現在於競爭工具,持有這個工具是加分項但不起到決定的作用。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做人與人之爭,讀書多的人只是多了一分準備而已。讀書就像一份技能,你有讀書的技能,他人就可以有他人的技能。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父母不要只告訴孩子,讀書是為了改變未來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在當下這個時代,真正喜歡並且願意讀書的人越來越少。讀書在如今這個時代更多的含有大量的目的性。比如說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這樣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長大之後找一個好工作,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的話,長大之後就只能變得越來越窮。諸如此類的話語,在很多家庭當中都會出現。
  • 在這個鼓吹讀書無用論的時代,我還是依然相信讀書改變命運
    小時候總是被大人們告誡說:要好好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讀書的時代我自認為還是比較認真努力的,可惜後來高中就跟不上了,學習起來很吃力,老師講的內容我總是聽不懂,可能天生就比較笨,不適合讀書搞研究吧。那時候總是以為考上大學就能賺很多錢改變命運了,殊不知讀書其實跟賺錢並不是那麼直接的關係,甚至有時候是沒有關聯的。現在有大把的大學生找的工作並沒有賺很多錢,甚至僅僅夠養活自己而已,而我也是這普通眾生中的一員,有時候不免會覺得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還不是賺不到錢。讀書無用論充斥著網絡空間,一度讓我感到失望至極。
  • 為什麼要多讀書,論讀書的重要性
    讀書帶給我了更多思考與參透人生。「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確如此,以前年少不懂事,懂事已是中年時。曾幾何時,就耳聽目染,要多讀書,多看書,這樣長大了才會有出息。小時候,讀書就頭疼,感覺總是死記硬背,學的快忘的快,從來在書裡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讀書就是為了應付父母和老師。因為,讀書真的好像浪費時間,還不如跑出去玩會快樂!
  • 為什麼要讓孩子多讀書?讀書,是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人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但是很多人都是將「知識」與「金錢」掛鈎,認為知識豐富的人日後的經濟實力也不會差,很多家長對孩子多讀書的期盼也是在這裡。僅靠鬥志就可以嗎?沒有足夠的能力,再高昂的鬥志都會被現實消磨掉。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愛讀書,可以給他看看這部紀實片,孩子或許能夠汲取到一些「養分」,任何的說教都無法比得上讓孩子直接看見來得直觀。
  • 夜思丨讀書能改變命運嗎?
    思索後他寫下:至少應該通過努力讀書,得到命運的一次眷顧。人生海海,眾生芸芸,最終定義我們是誰的,不是身份和地位,而是我們有過怎樣的熱忱和夢想。你認為,讀書能改變命運嗎?讀書能改變命運嗎?雖然她的家裡負擔也很重,對東子的幫助也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但內心裡還是希望東子將來能夠有出息,倒並沒有想過希望他能報答什麼,只是真得心疼這個命苦的孩子。06都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如果我們不讀書,我們就不會來到大城市,不會看到我們從未了解的世界,從未見過的人。
  • 讀書改變命運:劉強東讀書創業逆天改運
    ▼ 說到「命運」二字,關乎每一個人,這個詞的兩個字,怎麼理解呢?我們常說:「人的命天註定」。又常常說:「逆天改命」。我覺得:「命可能先天註定,人決定不了自己生於什麼樣的家庭,自己出生的年代,自己出生的環境;但是運可以改變,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的運程。」
  • 畢業生剛入職華為就拿201萬年薪,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別不信
    01 華為201萬招聘畢業生,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長輩們都說讀書能夠改變命運,許多人都對此十分相信,然而也有更多的人對此嗤之以鼻。其實許多人也漸漸都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但是不諳世事的孩子,哪怕父母再苦口婆心,卻也不會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 知識改變命運,讓我們熱愛讀書吧
    然後再配合「嘿哈吼、吼哈嘿」的喊聲……這時候,我學著李老師喊了幾聲,突然茅塞頓開,發現用老師的方法,我的聲音真的變大了,然後我一直用這個方法練習。在李老師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教導下,我的聲音竟然真的從「蚊子叫」變成洪亮的聲音了。除了發聲的糾正,李老師還對我的發音、語氣、語調、站姿、形體進行糾正和引導。原來學主持不是簡單說說話而已,還包括這麼多豐富的內容!
  • 父親說讀書也改變不了命運,兒子懇求:我想為未來留點希望
    而小張的母親也基本持有同樣的觀點,畢竟同村的小李去年高中念完就出去當上了快遞小哥,一個月能掙七八千,扣除開銷,去年一年就存了4萬多。據說小李一家正在計劃著去鎮上買房,準備為以後小李娶媳婦用呢。但是小張卻對父母描述的未來並不認同,他還是希望能夠繼續讀書。於是,小張向父親說道:讓我上吧,我想為未來留點希望。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可他們鼓吹的「讀書」,和我們理解的「讀書」,真的是一樣的嗎?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老師,在往期視頻《我們為什麼要讀書》中指出:讀書的目的有兩種,一種是功利性的,一種是非功利性的。如果我們只為了追求功利性的目的而讀書,那我們接受的就是成功主義價值觀,即用成功作為評估一切價值的標準。
  • 窮人讀書改變生活?讀書的作用被低估了,可以讓你像獅子一樣睡覺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才能夠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窘迫呢?很多窮人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好好地學習,你要是好好學習就可以多賺錢,你就可以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說讀書改變生活是把讀書的作用看輕了,讀書是可以改變學生和學生所在自己家族的命運,是可以改變學生和家族的性格的事情。對於窮人家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讀書更重要。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就是認為讀書帶給窮人的只是錢,只是物質上面的相對富裕。
  • 讀書能不能改變物質生活條件?
    但是假以時日,這個由愛好延伸的習慣會在悄無聲息中給你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巨大改變,甚至整個人生都因此轉折,而這些改變包括物質生活條件。最辯證的回答:如果想改善物質生活條件,那多讀些能夠提升自己專業技能、職業水平的相關書籍是有幫助的,但是讀書不是改善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如果不能將所學的用到實踐當中去,讀書對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的幫助又有多大呢
  • 讀書是普通人成功最輕鬆的路:3個小習慣,讓讀書改變你的命運
    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我們身邊不乏有許多鮮活的例子,比如央視主持人董卿、朱廣權,又或者湖南衛視何炅,音樂人高曉松等人,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大腦,培養我們獨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而不讀書的人,常常人云亦云,無法看懂世界。無數事實告訴我們,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 985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父母:砸鍋賣鐵供他讀書錯了嗎?
    然而,這樣看似普及率極高的大學生,他們畢業之後,真的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了嗎?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他們帶著一個家庭,甚至幾代人的期盼,好不容易通過高考這獨木橋,考上了大學。為了培養這樣一個大學生,他們的父母和家庭,竭盡所能地付出之後,他真的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了嗎?真的獲得了揚眉吐氣的機會了嗎?砸鍋賣鐵供他讀書錯了嗎?
  • 讀書真的很重要嗎?
    —一位來自北京的年輕人01三毛在《送你一匹馬》中提到:「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 還有人糾結「人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又有什麼用」這種問題嗎?
    已經有那麼多大人物、小人物寫過的各種各樣的觀點都無法讓自己明白讀書意義的話,我也不認為我的分析就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然後痛定思痛的去用功讀書……而且我真的也不覺得這事兒對我而言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因為我孩子對他自己為什麼要讀書這件事情早就搞清楚了,儘管他現在還是小學生,儘管他這兩年關於讀書、好好讀書的原因也不斷的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