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香、塗香、燒香」的佛法深意,佛弟子一定要知道!

2020-12-23 百家名寺錄

主講:常空法師

佛教用香供佛有三種方式:燒香、抹香(又作末香)和塗香

用火點燃的線香叫燒香。

像檀香、沉香,一般是直接燒木頭的,也叫燒香。

但燒香有個缺點,就是它容易有煙氣。

感覺有點燻人,煙氣會汙染環境,味道上聞著有點兒嗆,不是最好的。

還有一種香是抹香,就是「末香」。

你把很多很好的香料打成粉末。

然後放到一個盤子或者一個小碟子裡,直接放在供桌上面就好。

它會有些淡淡的香氣出來,聞著特別的清淨,這種最好。

還有一種香就是塗香,塗香其實就是現在講的香水。

用香水灑到佛像上或者佛堂裡,這叫塗香。

你們知道嗎?

塗香是要經常用到的,包括很多法器都要用塗香的。

不過法器用什麼香塗是有規矩的,也不能亂用。

你們看看自己修的法,法本當中有些是有這個要求的,有些沒有。

塗香很重要,我們現在經常浴佛,可以在水裡加上一滴香水。

把佛像清洗乾淨,然後往那兒一放,感覺到清淨光明,這個是最好的。

但是我們現在家裡或者寺廟裡供的佛像往往好幾年都打掃不了一次,上面厚厚的一層灰塵,這就不好了。

你要供佛就要把佛像當成一尊真正的佛來供奉才可以。

我們每天都要洗澡,你想過佛的感受嗎?

佛身上的灰塵都一層了也不給洗個澡,這太不像話了!

太不講衛生了!

我要是佛也不在你們家呆,趕緊跑掉,「這受不了了,這家人衛生條件忒差!」

塗香時也不用弄很多的香水直接塗在佛像上面,香氣很濃不好。

其實浴佛最好,香水有淡淡的香氣就行。

我們都知道,香水的香味淡了很高雅,濃了就變成土豪了,這樣不好。

佛教為什麼用末香、塗香和燒香來供佛啊?

其實這三種香是有含義的。

末香代表人的真心佛性。

它是無為的,放在那裡你不用想著叫它做什麼。

它就一直產生作用,並且它本身也沒有什麼損耗,所以用末香代表人的佛性。

塗香代表人的莊嚴報身。

也可以說末香代表的是法身,塗香代表的是將來你成就的報身。

報身要清淨無染、無煩無惱、無量相無量好。

就不是這個六道輪迴的肉體身了。

而是身光無量、功德巍巍、沒有任何痛苦和煩惱的莊嚴報身。

燒香代表什麼?代表化身,變化無常。

你看香一燒就沒有了,這也告訴你什麼?

世間萬法都是很短暫的,不可執取,它是有這個含義的。

燒香代表諸佛菩薩的千百億化身,也代表你將來成就千變萬化的化身。

這個化身一定不要執著,因為新的身相生起,舊的身相要消亡。

你要執著於一種身相、固定一種身相就不能變化了,所以要用燒香來代表。

一燒沒有了,你就知道世事無常。

所以說這三種香代表「法、報、化」三身,也可以代表人心的「體、相、用」這三方面:

末香代表「體」,塗香代表「相」,而燒香代表「用」。

所以說佛陀制定的任何一種佛法的儀軌都有它的用意,都代表著我們的一種修行方法。

香是幹什麼用呢?

香能除穢。

環境不好你一燒香,馬上感覺到很清潔。

這也代表我們要把自己心性當中的汙穢的念頭去掉,剩下的都是能利益眾生的清淨的念頭。

這是講燒香。

所以大家要恢復佛教的這三種傳統(燒香、末香與塗香)。

使你的佛堂變得非常的高雅、非常清淨、非常的清香。

你進到佛堂就感覺到高興,這就是一種修行方法。

所以說佛堂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的淨土,也代表著我們將來要往生淨土的願望。

我們把佛堂收拾好,就相當於在建自己的淨土。

——節選自常空法師《佛說甚深大回向經》第4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燒香?不是心中有佛就行嗎?
    燒香是中國民間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個特點極為引人注目:一是普遍性,漢族燒香,少數民族絕大多數也燒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無處不燒。二是歷史悠久,現存文獻《詩經》《尚書》已有記載,可見其起源必早於《詩經》成書時代即西周。
  • 在家佛弟子可以見廟燒香嗎
    關於燒香的目的,根據為稼《祭神為何要燒香——燒香的起源》一文:幾乎做什麼都要燒香:對祖宗要燒,對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燒,對動物要燒,對山川樹木石頭要燒;在廟裡燒,在廁所也燒;過節要燒,平常也要燒;作為一種生活情調要燒,所謂對月焚香,對花焚香,對美人焚香,雅而韻,妙不可言;作為一種門第身份,所謂沉水燻陸,宴客鬥香,以顯豪奢;虔敬時要燒,有焚香彈琴,有焚香讀書;肅殺時也要燒
  • 這些燒香禮佛的規矩和禮儀是一定要知道的
    ,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奉為「地尊」,「本師」等。 三、燒香不為求財 很多人看到佛經中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都以為只要給佛燒香、磕頭便會有求必應,求財、求官、求消災無所不求。其實,佛經中的每一句話都包含深意,求財要如理如法去求,燒香成灰是表示無私奉獻,即佛門所說的「布施」,這啟示我們:眾生求財求福,先要舍財種福,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捨得不二。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點常識,一定要知道!
    我們在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這三點關於拜佛時的常識一定要知道,否則就算你花了再多的錢,拜了再多的佛,也可能會白忙活一場,不僅很難得到菩薩的保佑,甚至還可能被人說成是迷信的行為。第一、燒香拜佛的時間。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執著於選一個良辰吉日去寺廟,或是燒香要搶頭香,撞頭鍾等,這些行為並不是佛法所提倡的,佛法沒有提到過,選個良辰吉日燒頭香就一定要比其他日子去寺廟更吉利。這些都是民間流傳的一種習俗而已。並沒有佛法上的依據。
  • 從佛法來講,一個人最起碼要渡五個人皈依,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所以知星宿在古代它不是天文學,它是要研究人的命運的,最終還要落實到人的命運之上。所以它是對星座的崇拜。當年摩訶劫賓那的父母親沒有生養他的時候,他們求這個房宿星而生下了他。所以摩訶劫賓那翻譯過來就是房宿星的意思。當然這個人也很了不起,他也是個太子,據說他非常聰明,然後大力勇健,威風遠振。
  • 燒香時一定要牢記的十點!(切記)
    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不一定。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 當佛弟子遇到「聖誕節」
    咱們作為佛弟子應該維護道場的莊嚴。張迪歐:佛弟子要講究身口意應該一致,身口意清淨。我們是否知道聖誕節的來歷,首先看看這個「聖」字。基督教的「聖」,是指耶穌。而佛門的「聖」是指佛菩薩,這就會造成我們概念的混亂。對於我們佛弟子來講,這個「聖」字一出口,對我們身口意的影響有多大呢?所謂的區別可以隨緣。對於有基督教信仰的人,我們可以在他們過節的時候祝福。
  • 佛法:在家修行人想求財絕對沒錯,但你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做!
    作為在家修行人,首先你要立足於現世,既然沒有福報出家,那你就先把當下的生活過好,在此基礎上,再去努力精進修習佛法。有些人一修行就開始各種搞怪,比如自己吃素就要求家人必須吃素、逼著家人跟著學佛、處處學出家人等等吧。還有的把家裡弄得跟寺院似的,佛菩薩像弄了一屋子,整天燒香,煙霧繚繞的。
  • 春節去寺院燒香拜佛的步驟以及祈願
    農曆年的春節即將來臨,前幾天,一直有夥伴們問,去寺院燒香拜拜有什麼要注意的部分,看夥伴們即嚮往又有點擔心的表情,他們似乎擔心去寺院拜佛,會因不懂而有不周全的地方。其實佛菩薩最慈悲了,在《維摩詰所說經》講:「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道)」。
  • 你燒香拜佛的時候一定要有什麼東西可以奉獻嗎?如果你不這麼做會
    介紹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拜佛人士都有在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有些人去有求必應和求佛。因為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佛和菩薩是有求必應,這是真的,但是有求必應佛菩薩並不意味著幫助你滿足所有的願望。在寺廟裡拜佛燒香是必不可少的儀式,燒香自古以來就成為拜佛儀式中的一種常見習俗,然而供奉似乎是一種既定的儀式。有人認為,如果不在佛陀面前進貢,就是說不夠誠懇,對佛菩薩不敬,難道一定要在佛佛前進貢嗎?如果沒有,會發生什麼?一、在所有的供品中,佛法是最重要的在《華嚴經》,普賢菩薩的誓言:在所有供品中,佛法提供的最多。
  • 燒香拜佛,為什麼要選擇初一和十五?看完你就知道了
    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都會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到底哪一天去燒香,最容易得到菩薩的加持呢?每逢初一和十五,都是寺廟裡香火最旺的時間,很多人都選擇初一或者十五去寺廟燒香禮佛,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信眾們都願意選擇初一和十五去燒香,究竟是什麼原因?
  • 燒香的意義,你知道燒香的正確方式嗎
    燒香的意義,你知道燒香的正確方式嗎文·自在佛文化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都會去寺廟進香,乞求內心的平靜以及升官發財的好運,還有很多人認為,香分為很多的種類今天作者寫這篇文章就是想普及一下上香的姿勢,以免各位居士菩薩去上香的時候,再被騙,到最後還會覺得是佛陀,菩薩沒有實現你的發願,從而不再相信佛法的理念。
  • 為什麼「拜神要燒香」?卻有很多人不知道
    為什麼「拜神要燒香」?卻有很多人不知道過年過節,很多人的家裡都會進行一項活動——拜神,祈求能夠得到神明的「照顧」。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拜神的時候,都需要燒香。的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當我們遇到一些難解的問題,或是想獲得吉祥好運氣的時候,通常都會到寺廟燒香,祈求保佑。而「燒香」是中華民族流傳幾千年的祭祀習俗。
  • 學佛只知道燒香拜拜,其中的道理您就不知
    因為修行,你要勇猛精進,就先看看,現在的你能做到什麼?生活工作中,你能做到什麼?先把最基礎的幾個東西,擺出來看看,你能做到什麼?從六度波羅蜜來說,最基礎的布施,布施不一定是你要拿錢出來。打個比方:如果有人說你一句壞話,你能不執著,比你拿錢去布施還要重要。
  • 佛教:佛弟子在家誦經時,你需要注意這10個問題!
    既然誦經有著這麼重要的意義,那麼,佛弟子在家誦經時,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今天,咱們就從佛教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尤其是這10個問題,更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一、誦經的姿勢:佛弟子在家念佛誦經時,應焚香後再端坐。如果是欲讀經,那麼一定要先靜坐片刻,心中默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 燒香拜佛時,這3種願望儘量不要許,這是犯愚痴之舉
    現實中許多佛門信眾,每逢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辰,都會有去廟堂古剎燒香禮佛的習慣,在供養佛菩薩完畢後,人們就開始向佛菩薩行叩首之禮,向佛菩薩禱告,希望佛菩薩能夠庇佑自己實現願望。然而對未來有期許,心存願望固然沒錯,但是在禮佛敬佛的過程中,一定要切忌迷信,不要在佛陀面前表現得功利心切。如今很多人學佛學得很迷惑,變得顛倒愚痴,他們把對佛菩薩的供養當作是一場利的「交易」。
  • 《金剛經》:「佛法」只是個假名,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法叫「佛法」
    要知所謂諸佛法,都是因緣所生假相上所立假名,既因緣生就空無自性,所以如來說為非諸佛法。此空無自性所顯的,就是無相真實法性,所以如來說名諸佛法。這樣,聞此經的功德無量,不是平常功德所能比的,但不可執著聞此法功德無量,就不修行一切的善法才是。釋迦世尊以四十九年的時間所說的法,稱為佛法。若以眾生可以感受到的,就是語言和文字。
  • 到寺廟燒香要懂,燒香最好是3根、6根、9根,網友:現在才明白了
    導語:到寺廟燒香要懂,燒香最好是3根、6根、9根,網友:現在才明白了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一些精神活動也開始追求起來,要知道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風俗信仰,而在中國,很多人都會到寺廟燒香拜佛,這是對佛教的一種尊重,也是對家人的安康祈禱。
  • 作為一個佛弟子該如何選擇?
    文:佛經微刊阿彌陀佛,各位善知識六時吉祥,每到逢年過節,初一、十五,很多人都會到寺廟裡燒香禮佛,為家人朋友祈福,為自己求願,希望生活能夠幸福平安,財源廣進……今天末學就說拜佛的那些事。拜佛的功德利益,印光大師曾說過:「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因此拜佛最關鍵的還是需要自己恭敬。◇關於拜佛◇1.有人覺得有的地方佛菩薩比較靈驗,而有的地方卻一般,到底哪裡的佛菩薩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