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鐘響了,一手摁掉,然後繼續蒙頭睡,五分鐘後突然驚坐起,因為——要上班。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數著鬧鐘的「奪命call」過日子,到周五一般就是強弩之末了。這時候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不想上班!
可是上學的時候還能偶爾翹翹課,工作了要是翹班,全勤獎就泡湯了。
正當要起床繼續當社畜(上班族用於自嘲的網絡用語)的時候,別人家的公司告訴別人:「你可以不上班。」
這家別人家的公司是江蘇的一家企業,它已經實施了三年的「情緒假」。每個月,員工都可以有一天因為開心或者不開心,不用理由地帶薪休假。
公司工會副主席表示,這是對員工的關愛,也是提升員工其他工作時間的效率的方法。人總有心情不好不想上班的時候,這位領導真的深知員工的心情。不過,如果領導更深知一點,應該知道員工其實每天都不想上班(劃掉)。
看到別人家的公司,網友們第一反應是羨慕。
然後開始思考如何「得寸進尺」。
但是還有一些網友已經看破了一切。一時請假一時爽,一直請假就沒班上了。社畜是鬥不過boss的。
請假是員工和企業間的「博弈」,員工想休息更多,企業想員工工作更多。但是這家「別人家的企業」的情緒假,可以說試圖在兩者利益訴求中找到一個共贏方法,企業多關懷員工,員工在工作時間更高效,這能讓企業進入良性發展的循環。
但更重要的是這個假要名副其實,真正做到無理由、快速、不剋扣福利,才能讓員工安心請假,也才真正達到設立這個假的初衷。
不過說到底,有總是比沒有的好。
□ 鄧海瀅(大學生)
編輯 王言虎 實習生 鄧海瀅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