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王文娟親自教戲,65年前的《春香傳》重返長江劇場

2020-12-27 澎湃新聞

《春香傳》劇照,徐玉蘭和王文娟主演

《春香傳》是朝鮮人民家喻戶曉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而這部作品之于越劇藝術,也有著極為特殊的淵源。

2019年是越劇《春香傳》在上海長江劇場首演六十五周年。這部劇當年的創作和表演者,今年已經93歲的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於上月提筆寫了如下的文字,回憶起這部代表作品問世前後的難忘歲月。

王文娟扮演的春香

「1953年,我們總政文工團越劇隊到朝鮮戰場慰問演出,共同渡過了8個月,成為在朝鮮演出時間最長的慰問劇團。當時,我們全體人員觀看了朝鮮話劇團演出的話劇《春香》,深受感動,遂決定要將該劇移植成越劇,並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不僅學習了朝鮮舞,南日將軍還讓其秘書把《春香》劇本譯成中文,最後由編劇莊志等改編成越劇劇本,定名為《春香傳》。

1954年8月2日,《春香傳》首演於長江劇場。據統計,首輪演出89場,場場滿座,觀眾達90337人次,真可謂轟動一時。演出之後,京劇、評劇、黃梅戲、蘇劇等兄弟劇種紛紛移植上演,影響巨大。如今,《春香傳》已成為上海越劇院保留劇目之一。」

楊婷娜和李旭丹在排練現場

就在這部作品問世65周年之時,上海越劇院兩位青年演員楊婷娜與李旭丹,將以一場《愛·歌——楊婷娜、李旭丹越劇專場》,來紀念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而專場名「愛歌」,正是《春香傳》裡最廣為傳唱的一曲名段。

12月21日,這臺既有傳承也有創新的演出將在上海正式首演。而演出地點,正是《春香傳》當年首演的長江劇場。

王文娟說,「得知這一消息後,真令我欣慰而期待」。為此她欣然命筆,題寫了專場名字——「愛·歌」。

演出海報

當年的長江劇場曾是聞名滬上的卡爾登大戲院,也一度是「上海第一影戲院」。而如今重修一新的長江劇場,則以「紅匣子」和「黑匣子」兩個空間,成為滬上小劇場戲曲創新的策源地。

《愛·歌——楊婷娜、李旭丹越劇專場》是一場向前輩藝術家致敬、向越劇經典致敬的演出,也是一次探索創新的小劇場演出。這是繼2018年國慶在長江劇場上演《閨·show》專場之後,兩位年輕一代的越劇演員又一次在長江劇場紅匣子,試水小劇場形式的演出。

專場演出上半場,兩位青年藝術家將演繹《春香傳》中的《愛歌》、《別歌》、《獄中歌》等經典名段,通過演員與樂隊的配合,展現《春香傳》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感染力。

多年來,楊婷娜與李旭丹作為「徐王」流派的當代傳人,一直活躍在越劇舞臺上,先後合作主演了《紅樓夢》、《皇帝與村姑》、《甄嬛》、《雙飛翼》等眾多大戲,被譽為「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的一對舞臺搭檔,各自擁有不少粉絲。

不過,有一段時間,因為身體原因,楊婷娜暫別了一段時間舞臺,直到去年《閨·show》才有短暫的現身。而這一次,她終於在李旭丹的邀請下復出,聯袂演出這臺「徐王」流派的專場。

《春香傳》對兩位演員而言都不陌生,很多經典唱段也都演過,但如此完整演出卻是第一次。為了在藝術上更好地傳承,兩個演員從影像資料開始研究。李旭丹還特地到王文娟家中求教。

93歲的王文娟極為細緻地給李旭丹說戲教戲,為她分析劇中的時代背景以及人物情感走向,讓她體會那個年代的氣息和文化氛圍。

「你唱《愛歌》要有甜蜜感,就像是收到人生的第一封情書。」

「《別歌》包含著這份童年陰影和傷痛,也包含著她對婚姻的不確信,因而會衍生出更多恐懼和不舍的情感。」

王文娟手把手的說戲、教戲,讓李旭丹獲益匪淺。起初,她和楊婷娜打算以「清唱劇」的形式演出這部劇,但幾經排練,他們決定以彩唱的形式「復刻」當年的演出。

王文娟為李旭丹說戲

除了《春香傳》之外,楊婷娜和李旭丹還會在專場中清唱越劇經典《紫玉釵》、《追魚》等唱段。演出的下半場,兩位演員則首次聯袂合作「徐王版」《梁山伯與祝英臺》中「樓臺會」全折。

《梁祝》在越劇舞臺有多個流派版本。而「徐王版」《梁祝》是兩位越劇宗師在上世紀50年代的精心之作。抗美援朝時期,曾以此劇慰問「最可愛的人」。

據王文娟等老藝術家回憶,在一次演出過程中,當臺上的梁山伯快要死去之時,臺下有志願軍戰士高喊著:「梁山伯,不要死,帶著祝英臺參軍去!」

還有一次,也是在演出《梁山伯與祝英臺》時,因為飛機轟炸突然停了電,志願軍戰士們便打開了自己的手電筒,頓時,漆黑的舞臺一片光亮。演出繼續進行著,而舞臺上的徐玉蘭、王文娟演著演著,還沒等到「樓臺會」,就已經感動得泣不成聲了。

此次兩位青年演員恢復上演「樓臺會」,王文娟同樣鼓勵有加。而兩位演員的老師,當代越劇中生代藝術家錢惠麗、王志萍更是為之悉心指導。

王文娟、王志萍和李旭丹師徒三代

去年9月,李旭丹在王文娟的牽線搭橋之下拜王派傳人王志萍為師,成為越劇王派的嫡系傳人。而楊婷娜也是徐派小生錢惠麗的愛徒。錢惠麗、王志萍為了這個專場,多次來到排練廳,向兩位年輕一代的「徐王」流派傳人傳授劇目。

這個專場在傳承經典劇目之外,也是兩位年輕演員的一次市場探索。李旭丹表示:「我們想嘗試摸索一下,觀眾喜愛怎樣的劇目和演出形式,怎樣以更可行的方式,讓觀眾買票看戲,並且有機會走出去巡演」。而讓他們欣喜的是,戲票在演出前半個月就銷售一空。

錢惠麗為楊婷娜傳授劇目

與此同時,這臺演出也是上海越劇院為鼓勵青年演員創作的又一個獲支持項目,此前,劇院特設的「演員邀約制」已經讓《閨·show》等創新項目成功上演。據悉,在這個小劇場版本之後,兩位演員們還期待有機會以完整大戲的方式,再次演出這些越劇經典作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傳統紅」搭配「科技黑」 95歲長江劇場全新亮相
    昔日長江劇場  東方網記者王永娟、汪偉秋10月15日報導:從老牌「中國話劇大本營」到百變戲曲匣子。闊別25年之後,95歲長江劇場今日回歸,正式運營。「環人民廣場演藝區」又增添了一位有資歷的「新」成員。  「根據現有硬體設施特點,長江劇場功能定位為先鋒性、實驗性、創新性小劇場,以戲曲為主,兼顧戲劇類演出和教育展示活動。」據長江劇場總經理夏天介紹,長江劇場建築面積3055平方米,包含兩個小劇場,「紅匣子」和「黑匣子」,觀眾容量分別為230和100人。體量不大,但是小巧玲瓏特色十足。
  • 文藝諜報12月期:韓國經典歌劇《春香傳》
    文藝諜報12月期:韓國經典歌劇《春香傳》韓國經典歌劇《春香傳》時間:12月07日—12月8日 19》概況:歌劇《春香傳》創作於1950年,作曲:玄濟明。1950年5月在當時的國立劇場首演,該歌劇是以19世紀義大利的盛大歌劇形式作為背景而創作的韓國首部歌劇作品。全劇共分5幕,第一次演出時被推崇為「大型歌劇春香傳」。1945年解放以後,渴望以韓國傳統的傳奇故事譜成曲子的玄濟明,突出自身聲樂家的身份,創作出了唱法優美的作品。這部作品的歌詞由劇作家李書秋創作,以戲劇化的形式構成全劇,勾勒出了詼諧有趣的氛圍。
  • 王飛燕:《〈春香傳〉的中文翻譯與改編》
    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張友鸞古文造詣不淺,且對中國古典戲曲的語言非常熟悉,曾親自改編並創作過戲曲作品,因此他在翻譯中採取了很多類似中國戲曲的唱腔的形式來翻譯原作中的歌,非常貼切。最後一點是,大多數的譯本並未將原作中的詼諧與滑稽的內容很好地加以表現。詼諧滑稽的內容及表現是盤瑟裡作品的共同特點,也是當時的民眾的樂觀積極的精神的表現。
  • 94歲「林妹妹」王文娟:越苑春秋 夢圓「紅樓」
    94歲「林妹妹」王文娟:越苑春秋 夢圓「紅樓」 2019-10-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黃鈺涵   中新網上海10月20日電 題:94歲「
  • 韓國音樂劇《春香傳》被譽為韓國《紅樓夢》
    英文對白,中英文字幕  全新視角詮釋亞洲文學三大經典巨著之一  被譽為韓國的《紅樓夢》,古朝鮮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春香傳》簡介:  《春香傳》在韓國古典文學史上的地位,正如《紅樓夢》之於中國古典文學一樣,是朝鮮人民家喻戶曉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由《春香傳》改編的電影成為韓國首部入圍坎城電影節的作品
  • 《春香傳》寫朝鮮什麼時期的故事
    韓劇《春香傳》1.講述藝妓成春香和貴公子李夢龍之間迂迴曲折的愛情故事。朝鮮電影《春香傳》2.成春香對兩班階級、封建制度直接的、尖銳的矛盾與鬥爭。朝鮮《春香傳》3.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李氏朝鮮封建社會,貴族階級驕奢淫逸,兩班統治黑暗腐朽,人民群眾倍受迫害和剝削。
  • 紀念崑曲「傳字輩」藝術家朱傳茗,「朱門昆旦」專場《牡丹亭》亮相...
    2019年是崑曲「傳字輩」藝術家朱傳茗誕辰110周年。9月11日晚,三代「朱門昆旦」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聚首舞臺,以一臺完整版《牡丹亭》演出來紀念這位崑曲大師。張洵澎自從16歲以一出《遊園驚夢》贏得滿堂彩後,張洵澎的名字與《牡丹亭》密不可分。
  • 93歲時你會做什麼?來看看藍天野的朋友圈:有貓有狗、有書籍字畫
    93歲的時候,你會做什麼?身心健康,頤養天年,似乎已經是令人相當知足的狀態了。你還能活躍在工作崗位上,在人生的舞臺上不斷創作出令人驚嘆的成績嗎?也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但93歲高齡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著名藝術家藍天野,正是以這樣令人驚嘆的狀態,不斷創造著生命的能量和高度。
  • 我知道的寶應劇場戲園
    我知道的寶應劇場戲園文/範敬貴七十年代初,寶應淮劇團設在朱家巷,劇団一場新戲排好後,就要到大會堂進行彩排。除了彩排,劇團還經常在大會堂對外公演。只要在大會堂彩排、演出,練功也在大會堂,所以,大會堂是常去的地方。
  • 我和浙傳 | 美女主持郭晗煒:如果能夠重返18歲
    我和浙傳| 美女主持郭晗煒:如果能夠重返18歲教育資訊騰訊大浙網·教育頻道2018-10-23 20:42重返我的電視臺我願意默寫更多的英文單詞」四十年校慶華誕每個返校的校友不僅重溫了大學時光的美好記憶更帶回了對母校的深深祝福郭晗煒:「願浙傳所有的硬體和軟體能夠越來越好也祝願在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能夠更上一層樓當然更希望在未來浙傳能擁有無數個四十年」我和浙傳
  • 93歲葉嘉瑩,把即將失傳的吟誦傳給下一代
    93年前的今天,一位「穿裙子的士大夫」在北京一個書香世家出生。她接受過舊式傳統蒙學,也接受過新式大學教育,曾遭白色恐怖的逼迫,也曾獲得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的殊榮,而她最重要的寄託,始終是將她所體會到的中國古典詩詞的生命和美好,盡其所能地傳給下一代。
  • 老戲骨田成仁離世!曾在《暖春》中飾演令人淚目的爺爺,享年93歲
    老戲骨田成仁離世!曾在《暖春》中飾演令人淚目的爺爺,享年93歲2020年剛剛開始,許多網友覺得這個年過得並不順心,先是肺炎疫情的爆發傳播,隨後相聲老藝術家賈振亮、知名曲藝家李九松又相繼離世,而在這兩位老藝術家離世後,又一位老戲骨田成仁被曝光逝世,享年93歲。
  • 她是李小龍御用女演員,曾和李小龍傳緋聞,如今65歲仍單身
    後來在李小龍電影《唐山大兄》客串出演,這是首次與李小龍合作,也因為這部戲,二人結緣。不久苗可秀擔任《精武門》的女主麗兒,和李小龍扮演的陳真是情侶關係,那一年苗可秀19歲(情竇初開的年級),李小龍31歲。
  • 吉林好人|王文娟
    王文娟,女,1974年9月生,漢族,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梅河口市第三中學語文教師、教務主任,曾獲「吉林好人」標兵、全省教育系統「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等省、市級榮譽。王文娟在20年的教育生涯中,用從容做筆,用淡雅做色
  • 記者手記:50年前,「登月名言」從這裡傳向世界
    新華社坎培拉7月20日電記者手記:50年前,「登月名言」從這裡傳向世界新華社記者白旭 嶽東興 周子寒曾經的澳大利亞金銀花溪航天測控站現在已經人跡罕至,安靜地躺在坎培拉南部的山裡,只有一條通向城市的路名記載著曾經的輝煌
  • 松山戰役爆破日軍堡壘英雄 90歲高齡重返故地
    鮑直才老人重返臘勐老街(攝影 萬軍)  人民網軍事在線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黃子娟) 1944年松山戰役,一位年輕的工兵連排長突破各種技術難關,把3000噸炸藥準確填放到了日軍兩個主堡壘正下方,從而保證了在1944年8月20日清晨9時15分讓日軍坐上「人造火山」。
  • 王思聰前女友雪梨被湖畔大學錄取,30歲重返校園,9年前神預言
    3月17日,淘寶店主,當前大熱網紅"雪梨"在個人社交平臺公開了自己被湖畔大學錄取的消息,並且曬出了湖畔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並且配文道:"正式收到湖畔大學的offer了,沒想到自己在9年前立下的flag實現了,在我30歲的這一年,回頭再去讀個書。"
  • 8年前考上大學後退學 25歲本科生的重返「象牙塔」之路
    校方供圖中新網南京12月12日電 題:8年前考上大學後退學 25歲本科生的重返「象牙塔」之路作者 趙怡如 王一鳴 徐珊珊2012年考入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休學加入網際網路公司,賺到人生中「第一桶金」,2016年退學創業被質疑,遭遇撤資危機,2019年,已經24歲的陳偉建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6歲京劇名伶王麗芳在海外不忘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王麗芳自幼隨父學戲,1958年首次登臺便一鳴驚人——以秀麗大方的扮相、寬甜清亮的嗓音、細膩嚴謹的表演得到觀眾喜愛,數十年來作為瀋陽京劇院的領銜主演,譽滿全國。1981年王麗芳率團赴上海演出獲得極大成功,並深得魏連芳賞識,收她為徒,從此名列梅門,成為再傳弟子。王麗芳嗓音嬌美甜潤,演唱時口型好、吐字清、氣息運用自然流暢,藝術風格兼收並蓄。  當天的演出吸引了很多票友以及專業人士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