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預習3:韋伯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

2021-03-02 管理者書架

 

馬克斯·韋伯(MaxWeber)是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他對法學、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和宗教學都有廣泛的興趣。(我看的他的第一本書《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他在管理理論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組織理論方面,主要貢獻是提出了所謂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這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一書中。這一理論的核心是組織活動要通過職務或職位而不是通過個人或世襲地位來管理。他也認識到個人魅力對領導作用的重要性。

 

韋伯是一位現代社會學的奠基人,他在組織管理方面有關行政組織的觀點對社會學家和政治學家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他不僅考察了組織的行政管理,而且廣泛地分析了社會、經濟和政治結構,深入地研究了工業化對組織結構的影響。他提出了所謂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其核心是組織活動要通過職務或職位而不是通過個人或世襲地位來管理。他的理論是對泰勒和法約爾理論的一種補充,對後世的管理學家,尤其是組織理論學家有重大影響,因而在管理思想發展史上被人們稱之為「組織理論之父」。

 

韋伯的理想行政組織結構可分為三層,其中最高領導層相當於組織的高級管理階層,行政官員相當於中級管理階層,一般工作人員相當於基層管理階層。企業無論採用何種組織結構,都具有這三層基本的原始框架。

 

韋伯指出,現代的行政組織存在著一種正式的管轄範圍的原則,這種管轄範圍一般是由規則(即法律或行政規定)來確定的。這意味著:按行政方式控制的機構目標所要求的日常活動,是作為正式職責來分配的;執行這些職責所需要的權力是按一種穩定的方式來授予的,並且由官員通過肉體的、宗教的或其他的強制手段來嚴格地加以限制;對於正常而持續地履行職責和行使相應權利的方法應有所規定,只有按一般規定符合條件的人才會被僱傭。這三項要素在國家範圍構成為一個行政組織體系的機關,在經濟領域則構成為一個行政組織體系的企業。

 

至於「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中所謂「理想的」,並不是指最合乎需要的,而是指組織「純粹的」形態。在實際生活中,可能出現各種組織形態的結合或混合,但韋伯為了進行理論分析,需要描繪出一種理想的形態。作為一種規範典型的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有助於說明從小規模的創業性管理向大規模的職業性管理的過渡。其之所以是理想的,是因為它具有如下特性:

 

 

機構是根據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組成的,並具有確定的組織目標。人員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遵守一定的程序,其目的是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

 

組織為了達到目標,把實現目標的全部活動進行劃分,然後落實到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在組織中的每一個職位都有明文規定的權利和義務,這種權利和義務是合法化的,在組織工作的每個環節上,都是由專家來負責的。

 

這種組織是一個井然有序且具有完整的權責相互對應的組織,各種職務和職位按等級制度的體系來進行劃分,每一級的人員都必須接受其上級的控制和監督,下級服從上級。但是他也必須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這樣,作為上級來說必須對自己的下級擁有權力,發出下級必須服從的命令。

 

在人員關係上,他們之間是一種指揮和服從的關係。這種關係不是由個人決定,而是由職位所賦予的權力所決定的,個人之間的關係不能影響到工作關係。

 

承擔每一個職位的人都是經過挑選的,也就是說必須經過考試和培訓,接受一定的教育獲得一定的資格,由需要的職位來確定需要什麼樣的人來承擔。人員必須是稱職的,同時也是不能隨便免職的。

 

該人員實行委任制,所有的管理人員都是委任的,而不是選舉的(有一些特殊的職位必須通過選舉的除外)。

 

管理人員管理企業或其他組織,但他不是這些企業或組織的所有者。

 

管理人員有固定的薪金,並且有明文規定的升遷制度,有嚴格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員的升遷是完全由他的上級來決定的,下級不得表示任何意見,以防止破壞上下級的指揮系統,通過這種制度來培養組織成員的團隊精神,要求他們忠於組織。

 

管理人員必須嚴格地遵守組織中的法規和紀律,這些規則不受個人感情的影響,而適用於一切情況。組織對每個成員的職權和協作範圍都有明文規定,使其能正確地行使職權,從而減少內部的衝突和矛盾。

韋伯認為,合法型統治是官僚組織結構理論的基礎,因為它為管理的連續性提供了基礎,擔任管理職務的人員是按照他對工作的勝任能力來挑選的,具有其合理性;領導人具有行使權力的法律手段;所有的權力都有明確的規定,任職者不能濫用其正式權力。合法型統治是以一種對正規形式的「法律性」以及對那些升上掌權地位者根據這些條例發布命令的權力的信任作為基礎的。這種組織的管理制度不僅具有合法的公認權威性,並且具有「理性」,即能夠實現最佳管理目標。

 

韋伯認為,這種高度結構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組織體系是人們進行強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達到目標、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這種組織形式在精確性、穩定性、紀律性和可靠性方面都優於其他組織形式,能適用於所有的各種管理工作及當時日益增多的各種大型組織,如教會、國家機構、軍隊、政黨、經濟企業和各種團體。韋伯的這一理論,對泰羅、法約爾的理論是一種補充,對後來的管理學家們,尤其是組織理論學家則有很大的影響,他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

 

預習材料1:管理的一般概念

預習材料2: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這是第 112 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淺談韋伯「三位一體」社會分層理論
    一、韋伯「三位一體」分層理論    對西方分層研究影響最大的理論源頭之一當屬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創立的三位一體分層模式。韋伯承認,在研究社會不平等時,把經濟作為分層標準是必要的。簡單地說,劃分階級的標準實際上就是「市場購買力」,或用馬克思的話說是「錢袋的鼓癟」,而不涉及在所有制中所處的地位,所以韋伯說的階級差別主要是貨幣量的差別,這與馬克思的階級概念顯然不同。    聲譽地位是由社會公認的評價體系確定的,社會的評價從褒揚到貶低構成了高低有序的階梯,聲譽地位即指人們在這一階梯中所處的位置。
  • 馬克思•韋伯的社會學理論
    鐵籠早期韋伯對理性推崇備至,而後發生的一戰使其開始對理性化產生了強烈的悲觀情緒,認為理性的發展使得為了追求自身解放、自身自由的人反而在這種追求自身解放的過程中成為了理性的奴隸。這種趨勢無法改變,成為了現代人的宿命,於是就成了韋伯社會理論的著名隱喻「理性之牢籠」。
  • 自考必備:行政管理00147管理心理學練習題3(含解析)
    6.聯繫實際論述西方管理心理學人性假設與管理理論的發展。答案:a.經濟人假設。20世紀20年代,西方管理心理學中的人性觀為經濟人假設,代表人物是泰勒、法約爾、韋伯,管理理論是X理論。管理重點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管理職能屬於傳統管理職能;管理措施是外部獎懲即胡蘿蔔加大棒式;管理體制是專制集權領導體制。b.社會人假設。20世紀30年代,西方管理心理學中的人性觀為社會人假設,代表人物是梅奧等,管理理論是人際關係理論。管理重點是以人為中心;管理職能屬於人際關係協調職能;管理措施是集體獎勵方式;管理體制是新型民主參與、溝通的領導體制。
  • 解讀 | ASR 科林斯批評沃勒斯坦:韋伯最後的資本主義理論
    但是許多學者將其視為韋伯在資本主義起源上的獨特貢獻或韋伯的獨特謬誤(例如 Tawney,1938; McClelland,1961; Samuelsson,1961;Cohen,1980)。關於韋伯這部分理論有效性的爭論傾向於掩蓋他在後來的著作中提出的更基本的歷史和制度理論。 無論在《經濟與社會》還是《新教倫理》韋伯的資本主義理論都是以「百科全書」的形式組織的。
  • 何穎:新公共管理理論方法論評析
    因此,韋伯認為,官僚制是「價值中立」的工具理性的產物,韋伯的這一思想為實現公共行政管理的「科學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在實現公共行政管理「科學化」進程中,工具理性的思維方式始終是公共行政管理的方法論基礎,它把行政看做是獲得高效率的工具,政府在決策、計劃、執行與管理過程中,以程序化、技術化、標準化為指導,追求行政的理性化與科學化。也就是說,這種工具理性的思維方式主要關注公共行政的功能性的工具價值。
  • 2018年自考《行政組織理論》模擬題及答案
    A紡織 B器官 C國家 D政府2、形成行政組織縱向展緩和橫向部門體系的基礎是()A精神要素 B目標 C人際關係 D權責結構3、宋、元時期的中央最高行政機關是()。A樞密院 B內閣 C中書省 D軍機處4 、1954年憲法規定的我國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是()。
  • 從組織陰影看公共行政批判理論
    因此,公務員和幹部培養的方向是要讓組織中的人感受理解到自己工作的公共意義,從而連結個體價值和公共價值。這點看似理所當然,但在行政管理理論和實踐中卻經常受阻,一不小心吃力不討好。其中問題的關鍵在於,人每從事一個工作,都要為其尋找一個過得了自己內心的意義。當公務員個人對工作的理解和整體公共服務價值的連結邏輯與行政程序將公務員視為工具人的組織倫理相撞的時候,就會出現以下幾種問題。
  • 構建多中心的公共管理理論體系
    針對作為制度安排的公共管理而言,筆者認為,要回答上述的問題,我們不能就公共管理而討論公共管理。我們需要將影響因素納入考慮的範圍。只有這樣才能對關於公共管理理論體系的各種解讀有一個根本性的判斷,也才只能真正地構建出公共管理的理論體系。為此,本文基於多中心治理理論和制度分析與發展(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研究框架,構建多中心的公共管理理論體系。
  • 2021年北京大學行政管理考研真題回憶
    615公共管理基礎一、簡答1.分利集團理論 20分2.十八大後中國政府職能轉變內容 20分3.政策網絡理論的貢獻、局限性 20分4.談談「政策子系統」的理解 20分二、論述題1.定性和定量分析是否是同一種邏輯和規則
  • 淺談韋伯與法律社會學
    「法社會學是韋伯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正如韋伯對其他領域的研究一樣,在法社會學理論中,他並沒有給予一個清晰的論域,他只是主要研究經濟與社會關係,探討了法律與其變化模式。」在涉及韋伯的法律思想與「合理性」、「合理化」的關係時,哈貝馬斯明確指出:「在韋伯的合理化理論中,法律發展既具有突出的地位,也雙重意義的地位。法律合理化的雙重性在於法律合理化同時表現為目的合理經濟行動和行政管理行動的機制化,以及目的行動的合理下屬體系,可以或者似乎可以擺脫它們道德實踐的基礎。」
  • 行政管理名校考研真題助力,考研加油!
    公共管理綜合一、名詞解釋1. 政治行政二分2. 非正式授權3. 行政效率4. 行政許可5. 行政複議6. 結構性權利 二、簡答1. 新公共行政學的理論觀點有哪些2. 現代人事行政的發展方向3. 三、論述題1、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序2、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現代化的優點和及其特點南京工業大學2020年行政管理考研真題一、名詞解釋1、行政權力2、國家預算3、行政司法行為4、行政責任
  • 「雲上思韋伯」:中國知識分子如何反思韋伯的思想遺產?
    受此影響,韋伯的政治社會學理論傾向於從組織、執行,亦即行政的角度去觀察和討論政治。行政與政治的差別在於,前者關注貫徹執行,後者重在擘劃目標願景。從行政觀察政治,使韋伯看到很多從其他理論視角難以看到的東西。比如,他對英、美、德三國政治的觀察就很有特色。
  • 周雪光:韋伯故鄉讀韋伯「斷想」
    不完全財政制度下,帝國只能採取「稅收」的配額化方式,即地方官員在完成稅收任務後其他歸其所有(行政開支、差役、等等)。付稅徵收的配額化–剩餘控制權轉讓,導致了地方性封建格局。在韋伯看來,「官吏就像個封建領主或總督」。在人事管理上,一方面,「中央政府的控制地位,在個別官吏的轉任制度下,獲得最有效的保證。因為在不斷改組與機會轉換之下,每一名官吏都競相爭取俸祿。
  • 鄉鎮公務員行政管理模擬題(三)
    三、多項選擇題  1、作為行政學的學科體系的建立是由( )完成的。  A、懷特 B、魏勞畢  C、泰勒 D、韋伯  E、費富納  2、公共行政學的特點是( )。  A、公共行政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 B、公共行政學是應用性的學科  C、公共行政學是政治性較強的學科 D、公共行政學研究的廣泛性  E、公共行政學的發展性  3、下列屬於文化環境要素的是( )。
  • 2018年自考行政組織理論重要知識點六
    25、獨立的、系統的行政組織理論(傳統行政理論)產生的背景(1)工業革命的完成、要求企業組織管理科學化(2)民主共和國政體的建立與社會文化的發展,要求行政組織管理科學化。(3)政治學理論與管理理論的發展,為行政組織理論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 理論與歷史社會學複印資料(第12期/20年9月):韋伯理論的當代應用
    社會學理論的自我觀察和他人觀察,或許會有些不同。可能:自我觀察會進入一種理解:「理論是學科基礎、所有分支都需要韋伯、涂爾幹、舒茨、布迪厄」。但是,他人觀察卻可能是:「我做組織社會學研究,還有人和韋伯、涂爾幹對話嗎?當然是和組織生態學、新制度主義、網絡學派等自己分支裡已有的理論流派對話。」
  • 行政組織理論 | 第十二章·行政組織變革的一般規律
    行政組織理論第十二章·行政組織變革的一般規律   3.隨著生產和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政府的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有著不斷擴大的趨勢,從所謂「守夜警察」過渡到「萬能政府」,從「有限責任政府」的籲求到「行政國」的出現,就是政府職能發展的最好寫照。
  • 公共基礎知識管理常識考點:行政組織
    1.行政組織的縱向結構  行 政組織的縱向結構即層級結構,是指政府上下級之間和政府各部門內部上下級之間的行政隸屬關係。行政組織的縱向結構,其實就是由高低不等的管理層次組成的等 級權責體系。體系內的責任、權力同管理層次的高低成正比例關係,行政組織的管理層次越高,其承擔的責任和擁有的權力也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 10月自考行政管理重要知識點匯總
    10. 1927年,美國學者魏洛比撰寫了另一本大學教科書《公共行政原理》;(單選)11. 1910年,德國的馬克思•韋伯出版了《社會與經濟組織理論》一書,提出了著名的「官僚組織論」;行政管理機構是社會各種機關、組織中規模最大、管理範圍最廣的一種組織類型;(單選)2. 行政管理機構的首要特性是:具有合法性;(單選)3.
  • 全國2014年4月自學行政組織理論真題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全國2014年4月自學行政組織理論真題課程代碼:00319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