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被貶受盡嫌棄,平時不著調的和尚卻為他寫首詞,成誇人典範

2020-12-14 美詩美文

在蘇門四學士中,黃庭堅是最像蘇軾的一位,他的豁達、樂觀一向為世人所稱道。宋元符元年,55歲的黃庭堅因為寫了一篇名為《荊南承天院記》的古文,被小人逮到把柄,最後流放宜州,在這段時間黃庭堅受盡當地文人的嫌棄。

當時他沒有居所,有一位李姓富商便將自己的的大船借給他一家居住,表面上對他十分客氣,其實背地裡各種譏諷他。黃庭堅知道後便拒絕了對方的施捨,帶著一家老小16口人買了一小船,擠在一起居住。

這件在富商面前不卑不亢的事,後來被他的好友惠洪知道了,便專門寫了首詞誇他,詞的名字叫《西江月·大廈吞風吐月》。別看惠洪平時很不著調,不但兩次因冒名入獄,還因寫情詞被人稱為「浪子和尚」,但這卻是一個極重情義的和尚。在這首詞中,惠洪毫不避諱地表達了對落魄好友的讚美。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詞:

《西江月·大廈吞風吐月》北宋.惠洪大廈吞風吐月,小舟坐水眠空。霧窗春曉翠如蔥,睡起雲濤正湧。往事回頭笑處,此生彈指聲中。玉箋佳句敏驚鴻,聞道衡陽價重。

詞的上片一開篇就妙不可言。「大廈」一詞在古代指的是高樓大屋,「大廈吞風吐月」這一句是起興,為的是突出後一句「小舟坐水眠空」,意思是:大廈雖然有吞風吐月的氣勢,但在小舟中也一樣能睡個好覺。這樣的開篇以「大」對「小」、以「吞風吐月」對「坐水眠空」,造語奇警,讀來酣暢淋漓。同樣這兩句其實也是一語雙關,「大廈吞風吐月」也可以看作是讚美黃庭堅的胸襟和氣魄,可謂言簡意豐。

接下來的兩句寫的是睡在小舟中的怡然自得。春天的早晨,窗外是翠綠如蔥的春意闌珊,睡醒後又能看見雲海生濤之景,豈不美哉!居住在陋船內的黃庭堅正似當年居於陋室的劉禹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個人只要品行高尚住在哪裡都是好的。

詞的下片回想黃庭堅在衡陽時的風採。那時候他風度翩翩,談笑中指點江山,妙手偶得的佳句也如驚鴻般動人,成為衡陽文人爭相吟誦的對象。詞人連用「往事」、「此生」等描寫時間的詞語,為的是形容對方的雅士風範不是一時的,而是一世如此。最後的落筆處其實是一個典故,當年西晉名士左思寫了一篇《三都賦》,令洛陽紙貴。惠洪在這裡用這一句來形容黃庭堅的詩作和書法在當時的風靡,化用典故不著形跡,十分高明。

縱觀這首詞,可謂是有情有義又有水平。黃庭堅身居的陋船在詞人筆下不但不顯寒酸,而且還別有一番雅致,「坐水眠空」、「曉翠如蔥」、「雲濤正湧」句句氣魄雄渾,令人心馳神往。而下片對人的誇讚又生動有力、飄逸出空。落魄時還能有這樣的知己懂得欣賞自己,又何嘗不是一種安慰呢?這首詞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黃庭堅生平最狂的一首詞,以「老子」自稱,豁達程度無人能及
    說到蘇軾的弟子,很多人都會想到黃庭堅。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他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和杜甫、陳與義、陳師道被尊為「一祖三宗」。此外,他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和老師蘇軾、米芾、蔡襄被後世尊為「宋四家」。而他在仕途經歷上,和蘇軾也頗為相似。眾所周知,蘇軾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而黃庭堅在1095年,也因編撰《神宗實錄》被貶異鄉。他在書中曾寫到「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
  • 晚年被貶的黃庭堅寫春遊詞,也是描寫了世外桃源,不輸陶淵明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無人不知,他為世人勾勒了一幅人間仙境,在這裡沒有煩惱和憂愁,在這裡只有快樂,人們不受外界的打擾,沒有戰亂,沒有殺戮。這是一個世外桃源,是一個人間天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早已成為了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園。桃花源也成了一種文學符號,成了人間天堂的象徵。許多文人都喜歡化用桃花源的典故,寫自己的精神世界。晚年的黃庭堅遭遇貶謫寫下了一首春遊詞,勾勒了他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 書法人物黃庭堅
    書法獨樹一格,黃庭堅與蘇軾、米芾、蔡襄等被稱為「宋四家」。軼事典故與黃光和尚黃庭堅在衡州,去得最多、待得最久的地方是花光寺。花光寺住持仲仁,字超然,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3)來到衡州,因住在花光寺,故人稱花光和尚。仲仁酷愛梅花,每值春暖花開,他就終日坐臥花間,吟誦賞玩。曾於月夜見梅影映窗,疏影搖曳,悄然可愛,於是欣然提筆摹寫。此後,他的梅花畫技大進,將梅花枝幹虯曲、疏影橫斜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墨梅畫法的始祖。黃庭堅對仲仁畫作稱嘆不已,誇他所畫梅花「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
  • 古代那些有腳氣病的名人:鮑照、柳宗元、蔡襄、黃庭堅都無法倖免
    杜甫當年表達對李白的崇拜,就誇李白是:白也詩無敵,飄然四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詩歌的俊逸,就來自於鮑照。這樣被人崇拜的鮑照,也是逃不掉一些疾病的困擾。他在《松柏篇》的小序中講述自己患腳氣病的經歷:餘患腳上氣四十餘日。知舊先借傅玄集。以餘病劇。遂見還。開帙。適見樂府詩龜鶴篇。於危病中見長逝詞。惻然酸懷抱。如此重病。彌時不差。呼吸乏喘。舉目悲矣。火藥間闕而擬之。
  • 黃庭堅的一首詞,鑄詞造句新警生動,豪邁之氣動人心魄!
    黃庭堅於宋哲宗紹聖元年冬貶謫黔州,這首詞就是黔州安置期間所作。《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宋代:黃庭堅萬裡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上片寫黔州的生活實景。黔州整日陰雨連綿,好像天漏了,到處是水,在家裡也仿佛整天困在破船上。到了重陽節,又逢雨過天晴,喜上加喜,於是在蜀江畔放懷暢飲。
  • 黃庭堅:人生如一畫,我欲細書之
    然而,終其一生,他並沒有機會隱居於此,但是「山谷道人」的名號卻平靜而妥帖地追隨了他正直多舛的一生。一身正氣,付與時人冷眼看黃庭堅和老師蘇軾一樣,大半生的時間都處於貶謫途中。而究其原因,則繞不開一個人,那就著名金石學家趙明誠的父親,也就是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
  • 大雪時節,品讀蘇東坡的這首《江神子》,感悟他被貶黃州時的心境
    他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活出了真性情和大境界。蘇軾的後半生雖然一直被貶,但他的身邊從來不缺乏朋友。在被貶黃州的時候,他與黃州太守徐君猷和鄂州太守朱壽昌有著密切的往來。在宋神宗元豐四年的一個寒冬,蘇軾已經被貶黃州將近一年,此時下了一場鵝毛大雪,他望著這潔白如鹽的雪花,忽然想起了好友朱壽昌,於是揮筆寫下了這首《江神子.大雪》。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簷。江闊天低,無處認青簾。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捻衰髯。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為誰甜。
  • 蘇軾為正妻寫《江城子》,58歲為愛妾也寫首詞,男人讀完表示理解
    當年蘇軾的一首《江城子》,感動的不只是他自己,也不只是宋代文壇,更有千年後的我們。詞的首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更是令人感慨萬千,奪了不少痴情和女的眼淚。至今這首神作,仍排在宋詞十大金曲裡,成為後人難以超越的經典。
  • 黃庭堅一生坎坷,但讓他最慘的,就是這十個字
    然而,這個不因言獲罪的良好風氣,卻在北宋時代的後期有所動搖。特別是新舊黨爭而起後,許多奸臣登堂入室,將宋太祖打造的大好局面破壞,比如蘇軾就因「烏臺詩案」弄得九死一生。蘇軾還算運氣好,一來他的名氣大,二來宋神宗還算清醒,三來他的政敵王安石等人也是謙謙君子,並沒有落井下石。但他的好友兼學生黃庭堅,就更加冤枉了。
  • 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為什麼被貶後,好友來信讓他更加憂愁?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為什麼被貶後,好友來信讓他更加憂愁?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首詞,是作者因坐黨籍連遭貶謫於郴州旅店所寫,當時秦觀已經48歲了,按道理說這個年紀應該還不算大,但是大家要知道,秦觀本來就只活了51歲。可見當時他早早去世,與自己的遭遇和心境也有很大的關係。
  • 蘇軾和兩位好友同遊,詩興大發寫首趣詩,其中14個字堪稱誇人典範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蘇軾一樣,將沉浮的人生活成一場生命的盛宴。林語堂先生說蘇軾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從詩詞中讀到的他並不樂天,妻死後他也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之痛,面對困境他也會發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灰心之語。
  • 細賞十首黃庭堅詩詞: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黃庭堅以修《神宗實錄》不實的罪名,貶為涪州(今重慶涪陵)別駕,黔州安置,開始他生平最艱難困苦的一段生活。這首詩是作者在黔州貶所時候作。同年秋,黃庭堅的弟弟黃叔達帶著哥哥的孩子和孩子的母親,從蕪湖千裡迢迢來看望他,一直到第二年才到。這首詞就作於他們兄弟見面時。兄弟不遠萬裡來看望黃庭堅,他十分感動。在離家的萬裡之外,我們兄弟今日見面,像在夢中一樣。
  • 【看黃庭有味,笑白髪無閒】黃庭堅自寫肖像及自題聯語像讚
    看黃庭有味,笑白髪無閒:黃庭堅自寫肖像及自題聯語像讚黃山谷先生小象:似僧有髪,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 —— 山谷先生自作像讚,後學翁方綱書像讚自寫像看黃庭有味笑白髪無閒(落款)山谷庭堅印看黃庭有味笑白髪無閒三條屏黃庭堅
  • 黃庭堅一首抒情小詩,開篇的兩句看似很平淡,但是最後兩句很經典
    以他這首《鄂州南樓書事》來說,開篇的兩句就看似很普通,可是最後兩句又是很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夏日夜景。當時黃庭堅剛從被貶之地回到湖北,對於他來說能夠回來,已經是一件幸事,所以在這首詩中,他正是以一種極為抒情的筆觸描寫了當時的心境,還有周圍唯美的風景,可謂是情景交融,寫得極為有唯美,同時又流露出了淡淡的憂傷,這樣的作品其實是最不容錯過,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讀。
  • 為你品讀中華好詩詞—黃庭堅《點絳唇》「濁酒黃花」
    黃庭堅這首膾炙人口的《清平樂》「春歸何處」,估計沒有人不知道的。這詞美的,讓人不得不佩服其橫溢的才華。黃庭堅優美的詩詞有很多,這裡選一首黃庭堅被貶彭水時所填的《點絳唇》「濁酒黃花」來看一看。黃庭堅在被貶流放到黔州(四川彭水)期間(1095-1098),其堂弟黃叔向(字嗣直)正好在涪陵(現重慶涪陵)任涪陵縣尉(涪陵公安局長)。彭水與涪陵有烏江水路相通,也就兩三天的乘船路程,這在古代算是非常便捷的了。加之黃叔向與黃庭堅一樣有著愛茶的嗜好,且閒聊的話題也與黃庭堅很投緣。而黃庭堅又是那種,好表現一點才華、學識、格調、品質性格的典型文人。
  • 蘇軾最孤冷的一首詞,被黃庭堅贊為沒有一點人間煙火氣!
    但即便如此,他內心深處仍然充滿孤獨和寂寞,從下面這首詞就可以看出來。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是一首詠物詞,作於元豐三年蘇軾被貶黃州期間。詞人託物言志,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表達了他孤高自守,矢志不移的情懷。「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這兩句寫夜景,用「缺」、「疏」、「斷」幾個字極力渲染出一片悽冷孤寂之境,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
  • 七夕夜晚,黃庭堅悲傷摯愛,寫一首代表作詞語美豔卻讓人想要大哭
    才是是因為這個鍍上了金的身分,他被妥妥地列為「蘇派」,然後迅速就在世民形勢風雲變幻的步驟中的,嘗到了屢屢貶為的苦果。仕途不如意,年輕時的竇氏丈夫王氏又知道為何仍然睡在家鄉不願跟隨,沒對比就沒損害,沒想到在這種狀況下,愣是有一位岌岌可危的男子不遠萬裡追著他而去,這位男子就是邊朝華。
  • 和尚找名妓求歡不成反殺之,蘇軾親自審判還寫下一詞,成罵人典範
    在中國人的眼中,和尚一般都被人們視為斷情之人,他們往往會擯棄自己的七情六慾,追求四大皆空的狀態。對於他們而言,人世間的美人,人世間的錢財等等都是誘惑,都是他們修行道路上的阻礙。往往只有能夠做到秉持禪心、坐懷不亂之人,才能夠成為得道高僧,從而獲得世人的讚嘆。
  • 黃庭堅在武漢寫下的一首詩,只用了短短28字,就驚豔了整個夏天!
    對於作者——黃庭堅,我們對他已經很是熟悉了,他是「蘇門四學士」中的大弟子,由於其詩文風格與蘇軾最為接近,因此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他在文學詩詞中的另一貢獻是開創了江西詩派。在黃庭堅的影響下,宋朝詩詞作品更多地被冠以「吟書齋生活,重文之推敲」。
  • 和尚愛上名妓,被拒後卻殺之,蘇軾寫下一首千古狠詞,成罵人典範
    提起蘇軾,相信大家一定對他的印象是風度翩翩,才華橫溢的人。但即便是君子,在遇到憤恨的事都會情緒激昂,比如這個和尚的故事。出家當和尚最重要的就是不如紅塵世俗,沒有七情六慾,即便是有美人,也要坐懷不亂,心無旁騖。然而人總是有七情六慾,即便是和尚也有少數多情人,比如這位來自靈隱寺的瞭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