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文物的毀滅和散佚,比佛首拍賣更令人心痛

2020-12-25 網易新聞

                                         現在的偽滿皇宮博物院

1945年8月的長春。

此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敗局已定,心煩意亂的愛新覺羅·溥儀正在指揮手下收拾行李,準備儘快從長春出逃。讓他感到十分難以決斷的,就是身邊的大批清宮舊藏文物。

                                               溥儀

早在1922年的時候,溥儀就把目光投向了清宮舊藏的諸多法書名畫、古籍珍玩。準備利用它們牟取經濟利益和其他各種好處。

這一年開始,溥儀以賞賜弟弟溥傑、堂弟溥佳等人的名義,偷運故宮文物出宮。同時,他還在各種場合變賣、贈送文物,以維持自己的生活和社會活動:

1923年,日本東京發生大地震,溥儀從清宮舊藏中挑選了一批當時估價30萬元的古玩字畫,送給日本公使芳澤謙吉充當「賑災款」,向日本示好。

同年,曹錕當選大總統。溥儀為了巴結曹錕,在曹錕生日之時送給他一批清宮舊藏文物,有古銅提梁卣一對、紅雕漆雙耳尊一對、白玉詩意山子一件,等等。

                                            曹錕

1924年,內務府將重達11萬兩的16個金鐘抵押給銀行,換來40萬元貸款,月息一分,期限一年。

1925年,溥儀攜大批清宮文物逃到天津,靠變賣文物維持生活。據張伯駒先生回憶,「三希堂」中的「二希」《中秋帖》《伯遠帖》,便是溥儀在天津居住時售出。而溥儀在天津期間出售或送人的故宮文物到底有多少,現在已經很難核實具體數字了。

                            王獻之行書《中秋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偽滿洲國成立之後,溥儀更是要牢牢把這些舊藏抓在自己手中,下令將在天津的清宮舊藏文物運到長春。據溥儀的貼身侍從回憶,運來的書畫、工藝品、古籍等文物共裝了大約100個箱子,每個箱子長三尺多,高和寬各一尺。

現在長春的偽滿皇宮博物院裡,有一棟外表毫不起眼的小白樓。據記載,它曾經是溥儀的「藏書樓」,從故宮遠道而來的大量珍寶,以及後來溥儀陸續搜集的一些珍玩,也被收藏在這座小白樓裡。

溥儀逃離長春之前,整個偽皇宮內有成百上千的瓷器、玉器、金飾、古錢幣等。小白樓裡存放了手卷、冊頁、掛軸等30餘箱,約1300件,都是唐宋元明清甚至唐代以前的珍品書畫;還有宋元古籍、殿版書35箱。箱子中的書畫作品,隨便拿出一件,都是在書畫界如雷貫耳的名字:

趙佶《柳鴉蘆雁圖》

馬遠《江山萬裡圖》

夏圭《溪山無盡圖》

馬麟《荷香清夏圖》

趙伯駒《仙山樓閣圖》《桃源圖》

趙孟頫《清溪漁隱圖》《水村圖》

仇英《漢宮春曉圖》

……

                               趙孟頫《水村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卻書畫、各類工藝品之外,還有清代早中期的內外流通奏摺、貢本等極具價值的史料。小白樓中的藏品可謂豐富多彩,價值無量。

這些古本、字畫、史料、珠寶,現如今都藏在偽皇宮中,而日本人留給溥儀收拾行李的時間只有三天。他怎麼能不著急呢?

溥儀捨棄一切,親自挑選可以帶走的最為珍貴的文物,裝成57箱,讓隨從按照規劃好的逃跑路線,先行運往路線中的落腳點——通化縣大慄子溝。1945年8月11日,溥儀也從長春逃之夭夭。

8月13日,溥儀到達大慄子溝。可此時蘇聯紅軍已經大兵壓境,大慄子溝也不能久留。匆忙之中,他又挑選出120多件書畫,都是珍品中的珍品,準備帶著這些書畫繼續逃到日本。其中,歐陽詢《夢奠帖》、張旭《古詩四帖》、周昉《簪花仕女圖》、趙佶《方丘勅》《蔡行勅》《瑞鶴圖》等銘心絕品赫然在列。

趙佶《瑞鶴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趙佶行書《蔡行勅》卷(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除書畫以外,珠寶類的文物在關鍵時刻最能賣錢;溥儀個人喜愛玉器,平時經常佩戴、把玩古玉。所以他還帶走了數百件珠寶玉翠。

至於其他的古籍字畫、寶器珍玩,溥儀已經無暇顧及,只能讓文物們自求多福了。

8月19日,溥儀在瀋陽(時稱奉天)東塔機場候機,準備前往日本。此時,蘇聯紅軍如神兵天降,將溥儀和一眾隨行人員逮捕。溥儀隨身攜帶的書畫、珠寶等,後來也被蘇聯紅軍移交給中方。

這些被粗暴地塞進溥儀行李中的國寶雖然略遭損壞,竟然也算是幸運地逃過一劫。因為等待那些留在偽皇宮、大慄子溝中同胞們的,將是更悲慘的命運。

此時的偽皇宮,人心渙散,管理混亂,只剩一個空殼子了。大部分文物散亂丟棄在偽皇宮內,幾乎毫無保護措施。那些留下的衛兵、服務人員等都感到了危機。為了求生,他們也開始對這些文物打起了主意。

一些讀過書、略有文化知識的,開始翻揀溥儀留下的文物,偷走其中價值較高者。很多宋版的孤本古籍,被翻得亂七八糟,扔得滿地都是,人們來來往往,踩在上面,也絲毫不覺得可惜。

明目張胆的搶劫行動,是1945年8月11日晚,從一個執勤的士兵開始的。

這位士兵的姓名,我們現在不得而知;對於他為什麼要進入小白樓,我們也不得而知。也許是他在為自己找出路,也許是對這個平日裡大門緊閉的小白樓有些好奇,總之,他闖進了已經無人管理的小白樓,打開了一個小木匣子。

木匣子裡有一卷用綢緞包裹的手卷,連上面的「別子」都是白玉的。展開手卷,是一幅書畫作品,上面還有大大小小的紅色印章。他大概看不明白這些東西的價值,就隨便拿了幾卷離開。但是,這位不知名士兵的行動,卻引起了值班排長的注意,排長於是也想分一杯羹。

很快,這場悄無聲息的偷竊,就演變成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哄搶。

從後來陸續發現的文物碎片,我們可以一窺當時爭搶的激烈:

北宋畫家李公麟的《三馬圖》,至少被撕成三段,第一段上是人馬和蘇軾的題字,中段是另一首題詩,後段是各類題跋。

蘇軾題跋《三馬圖贊》(局部)

元代書畫家鮮于樞,在當時與趙孟頫齊名。鮮于樞的繪畫作品有兩卷在爭搶中被人撕毀。

明代沈周《淇園春雨圖》被扯成三段,首尾兩端流落到北京琉璃廠,1958年被遼寧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買下。中間的一段,直到1973年,遼寧省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員在走訪已故畫家周鐵衡先生的老伴時,才被發現。

明代山水名家王問的《萬松圖》,卷長七米,墨跡淋漓寫意,被明清歷代收藏家珍愛如生命,卻被當時喪心病狂的衛兵爭搶,撕為碎片。衛兵們誰也沒有搶到完整的畫作,氣急敗壞,竟然將已經扯碎了的古畫燒為飛灰。

很快,留在皇宮內的人,無論是執勤的不執勤的,都加入了搶劫的行列。人們出入小白樓,一波接著一波,直至輕便易攜的法書名畫一掃而空,只留下滿地的空盒子和曾經用來包裹書畫的綾羅綢緞,凌亂之景,無法言喻。

隨後,這些士兵們便四散而逃,離開即將遭受戰火的長春。逃亡的路上沒有錢了,就把手中的文物變賣。件件都可成為今日一個博物館鎮館之寶的書畫作品,無知的士兵們往往只用它來換一頓飯或幾個饅頭。

長春流出的這批國寶,被當時的古玩界統稱為「東北貨」,迅速成為各地收藏家、古玩商等人搜羅的對象。萬幸的是,許多國寶在剛剛離開偽皇宮之後就被賣出,流入長春本地的古玩店中,為以後公立收藏機構的搜集帶來了些許便利。

各個公立收藏機構的徵集對象,不僅包括從偽皇宮中散佚的各類文物,還包括晚清以降通過各種渠道流失到故宮以外的清宮舊藏文物。多年來,徵集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國寶們的老家故宮博物院,自1949年以來堅持不懈地收回流散文物,如今已經有很多當年流失的書畫古玩回歸紫禁城內,比如:陸機《平復帖》、王獻之《中秋帖》、歐陽詢《張翰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等。

陸機《平復帖》 故宮博物院藏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上海博物館是江南首屈一指的文物收藏機構,僅收藏的清宮散佚書畫就有《上虞帖》勾填本、董源《夏山圖》、趙佶《柳鴉蘆雁圖》、蘇軾《祭黃幾道文卷》、王蒙《青卞隱居圖》、錢選《浮玉山居圖》等一大批。

董源《夏山圖》卷 上海博物館藏

蘇軾《祭黃幾道文卷》 上海博物館藏

尤為幸運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趙佶《柳鴉蘆雁圖》曾出現在北京的文物市場上,但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書畫鑑定家謝稚柳慧眼識珠將其買下,現在已經成為上海博物館的重要藏品之一。

趙佶《柳鴉蘆雁圖》 上海博物館藏

遼寧省博物館也收藏了許多清宮散佚文物。其中由東北文物保管會1949年運送到遼寧省博物館的清宮散佚書畫有懷素《論書帖》、張旭《古詩四帖》等。1952年春由楊仁愷等組成的三人小組繼續清查流散文物,收集到多達319件各類文物。目前,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清宮散佚書畫作品總計有146件(組)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卷 遼寧省博物館藏

懷素《論書帖》卷 遼寧省博物館藏

值得一提的還有吉林省博物院對故宮散佚文物的徵集。博物院曾專門派人去溥儀逃亡時期的臨時落腳點——通化縣大慄子溝查訪。據書畫鑑定家楊仁愷記述,在那裡徵集到了黃鼎《煙江疊嶂圖》、董邦達《仿王詵漁村小雪圖》等。

由於當時吉林省內主管文化事業的領導熱心倡導、堅持徵集,1962年,博物院又徵集到了金代張瑀《文姬歸漢圖》,1963年徵集到董其昌的青綠山水《晝錦堂圖並書記》。此外,吉林省博物院還藏有宋人《百花圖卷》、元代何澄《歸莊圖》等清宮散佚書畫。

董其昌《晝錦堂圖並書記》卷(局部) 吉林省博物院藏

其餘如旅順博物館、天津博物館、無錫博物院等許多博物館,也或多或少地收藏有清宮散佚的各類文物。

然而,即使各收藏機構都積極努力,至今仍然有很多清宮散佚文物或仍深藏民間,或流離海外,如大海撈針,無處可尋。

巴西國博大火,或許眾志成城之下,靠著圖片和視頻還能留下一絲回憶;壁畫、彩塑被修壞了,或許原貌尚依稀可辨;流失海外的文物出現在拍賣場,至少證明它們還存在於世間……

收藏在小白樓中的許多文物,它們的名字已被史籍記載,它們本來也有希望流傳到今天被我們看見,但如今的我們,卻只能通過字字血淚的回憶,遙想它們當年的風姿,留下無盡的哀痛與遺憾。

熬過了漫長歲月的它們,終究還是熬不過無知和貪婪的人心。

參考文獻:

楊仁愷《國寶沉浮錄》

段勇、李晨《國寶星散復尋蹤》

趙聆實《清宮書畫散佚問題研究》

《收集和保護文物是我們的根本職責》,中國文物報1986年2月21日


本文來源:博物館|看展覽 責任編輯:安梁_NN2061

相關焦點

  • 暌別與信仰:2019中國流失文物返還事件回顧
    編者按:2019年,「歸來」成為中國文物事業最亮眼的註解。逾千件文物在暌別故土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後,靜靜佇立在中國的博物館裡,宣示著我們矢志不渝地追回流失文物的決心,更昭示著我們對民族文化的堅持與信仰。但在年終歲尾之際,我們更需要對這一年的流失文物返還工作做一個理性的回顧與總結。
  • 日本搶走的「青銅文物」,拍賣了2.07億元,國人:一起出錢買回來
    在拍賣之前,估價是500-800萬美元,而最終的成交價比估價高出了三倍多,為3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07億元。而這一件文物原先被收藏在日本的藤田美術館,在異國他鄉漂泊了多年,終於再次回到了它的家鄉。罍是中國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與商朝晚期至春秋戰國中期,屬於我國的早期文物,代表了幾千年前我國最傑出的工藝。
  • 關於四川省圖書館館藏文物被拍賣
    9月13日,在廣州的一場拍賣上,人們發現一件拍品是屬於四川省圖書館的館藏文物,雖然相關拍品已經撤拍,情況也在進一步調查中,但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還是有人監守自盜。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監守自盜會是什麼罪呢?
  • 600件流失文物講述「回家故事」:蘇聯三次返還64冊《永樂大典》
    ,一方面通過刑事偵查調查文物被盜走私情況,另一方面與日本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協商,促使日本相關拍賣企業終止文物拍賣,敦促文物持有人將曾伯克父青銅組器歸還中國政府。令人驚喜的是,美國著名收藏家安思遠通過媒體報導了解相關情況後,主動將自己收藏的另一件武士浮雕石刻無償返還中國,富有傳奇性的浮雕武士得以合璧歸來。國家文物局說,這是我國首次成功叫停國際流失文物商業拍賣,開闢了中美兩國之間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合作的先河。如今,兩件彩繪浮雕武士石刻被合璧擺放在展廳裡,觀眾與身著「金甲」的武士對視,宛若可以聆聽到歷史的聲音。
  • 四川省圖回應館藏文物被拍賣:失竊的!20多年前,山西也有一批名人...
    同時,採取緊急措施,徹查書庫安全隱患,安裝監視系統,增加保衛力量;並且對於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整改,從管理制度、設施設備等方面加強館藏文物保護。 「這麼多年,省圖一直密切追蹤這批文物。2005年,這批文物第一次被拍賣時,由於當時網際網路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所以當時並未注意到這批藏品的拍賣信息。」
  • 四川省圖失竊文物15年後險被二度拍賣 四川省圖:拍品已撤拍
    他表示,整批信札沒有任何館藏印記,「『崇正林思進藏札』的委託人於2005年通過拍賣獲得這批珍貴信札珍藏至今,委託崇正以多個標的進行拍賣。」拍品系西南大儒林思進信札8月29日,廣東崇正「西南名儒林思進和他的友朋書札——崇正2020春拍」對外發布後,引起網友注意。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
    今年年內,這件文物將回到圓明園,並完成首秀。「目前,北京市正在積極進行展覽準備,馬首今年內將完成在圓明園內的首展。」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透露。另外,馬首的展出地計劃在圓明園正覺寺。圓明園馬首銅像,為清代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
  • 圓明園流失文物將在英拍賣 文物局稱尚無法禁止
    新京報訊 (記者蔣彥鑫)繼2009年圓明園兩獸首在巴黎拍賣引發公眾關注後,日前有人爆料稱,又有兩件圓明園文物將在英國被拍賣。  對此,昨日國家文物局表示將高度關注此事。但要禁止拍賣行在國外拍賣中國文物,尚存困境。
  • 馬首銅像還家園 文物回歸新典範
    2007年8月,國家文物局獲悉馬首銅像即將在香港拍賣,第一時間表達了終止公開拍賣的堅定立場和促成文物回歸的良好意願,積極斡旋推動文物回歸。同年9月,港澳知名企業家、愛國人士何鴻燊先生得知相關情況後,慨然出資購得馬首銅像。此後,馬首銅像在香港、澳門進行展出。2019年11月,何鴻燊先生決定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
  • 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為什麼能賣出天價?真的是老外識貨?
    還有更可惡的西方所謂的探險家,所謂的學者,借著探險或者科研的名義,跑到中國來偷東西,把我們的國寶敦煌裡的佛經壁畫能都的都偷走。而現在很多中國的文物出現在了世界公開的拍賣所中,一件件的拍出了驚人的天價。老實說,很多中國人都很難去欣賞歷史久遠的文物裡的美學價值,只是簡簡單單的粗暴的買來等著它升值,好從中大賺一筆。
  • 英國又拍賣爭議文物!前首相:「如果歸還文物,大英博物館就空了……」
    埃及官方在拍賣前後連續發表聲明,將提起訴訟,通過法律手段追回被拍賣的埃及文物。loot /lut/ :搶劫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埃爾金大理石雕塑 圖源:衛報大英博物館展出的羅塞塔石碑 圖源:大英博物館根據官方數據,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館藏數量位列西方博物館之首,達到23000件,其中包括河北易縣遼代三彩羅漢像、《女史箴圖》摹本等珍品。這些文物的來源,是中國文物流失史上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痛。
  • 流失法國的圓明園文物,愛國人士花6910萬買回,隨後無償捐獻
    賭王何鴻燊和馬首十二獸首是非常精緻的,在被搶走一百多年間,流落各處,直到現代才陸續現出蹤跡。巧合的是在幾年間HK拍賣的獸首有牛、猴、虎、馬共四件,佔總體三分之一!兔首和鼠首欣賞為了阻止鼠首和兔首的拍賣,一位中國的收藏家不惜在拍賣會上用天價競拍,他最後並未付款,不過獸首卻沒有被隨意的拍賣了,這是萬幸。
  • 朵雲軒等四家上海拍賣公司恢復文物拍賣經營資質
    原標題:朵雲軒等四家上海拍賣公司恢復文物拍賣經營資質  中國經濟網11月25日訊 近日,國家文物局經過審核,同意恢復上海朵雲軒、上海新華拍賣、上海國際商品、上海敬華等四家拍賣有限公司的第一、二、三類文物拍賣經營資質,並發放了這四家企業的《文物拍賣許可證》。
  • 館藏文物兩次出現在拍場謎團待解?律師說法
    牟建平認為,「《魚雁集》為何沒有進入『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臺』?這一點令人匪夷所思。」然而,藏家因為在2005年通過上海崇源拍賣購得藏品,目前該藏品被認定為「贓物」,藏家是否可以通過上一拍賣行一訴究竟?
  • 四川省圖書館失竊《魚雁集》上了拍賣會 疑點仍重重
    川圖失竊《魚雁集》上了拍賣會&nbsp&nbsp&nbsp&nbsp四川省圖書館和廣東拍賣公司先後回應 疑點仍重重&nbsp&nbsp&nbsp&nbsp備受社會關注的「四川省圖書館失竊文獻在廣州被拍賣」一事,儘管四川圖書館和廣東的拍賣公司先後公開回應,但仍有許多疑點未解。
  • 文物局長披露鼠首兔首回歸內幕 皮諾家族提兩要求
    今年4月,法國皮諾家族向我國表達了捐贈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的意願,6月25日,圓明園鼠首、兔首安全歸國。 此批獸首回歸,再次牽動國人的心。近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接受採訪,披露鼠首、兔首回歸內幕。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我給的統計出自北京故宮編的《天府永藏:兩岸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一書,這本書是故宮前院長鄭欣淼主持編寫的,其數據仍在被現任院長引用,徐邦達先生是故宮泰鬥,書畫方面的事情不可能繞過徐先生。其實吧,比較兩個博物館的藏品,說哪家「更好」很難,因為標準難以統一,你多一件青銅器,我多一件瓷器,又不能說青銅器和瓷器哪個更重要。
  • 當年,圓明園中丟失的文物被拍賣,中國商人拍下後卻拒絕付款
    此後,圓明園內的文物伴隨著侵略者的行為,流落到了世界各地。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經過多年發展之後,已經徹底擺脫了貧弱,走向了繁榮富強的道路。在這種背景下,國家開始通過依法索回和購買的方式來使流失文物「回家」。除此之外,民間組織或個人通過購買捐贈的方式讓文物回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其中,在2009年巴黎佳士得拍場發生的一件事情,讓人印象尤為深刻。
  • 2016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年度峰會全程實錄
    4月14日-15日,2016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年度峰會在長沙舉行。商務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國家標準委等全程支持,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北京瀚海、北京華辰、西泠印社等160多家國內外頂級拍賣公司全程參與,峰會以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流通以及文化藝術品拍賣市場等主題進行演講。
  • 被盜16年,文物突然現身拍賣行!官方回應,警方介入
    說明提到,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西南名儒林思進和他的友朋書札 | 崇正2020春拍」系2004年12月13日四川省圖書館書庫失竊案的被盜文獻,當時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據報導,廣東崇正2020年春季拍賣會原計劃於9月13日舉辦「古逸清芬」信札古籍文獻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