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慣出來的毛病上個幼兒園就好了?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2020-12-15 貝樂虎兒歌

文 | CC爸媽 (ID:cc-bama)

  別急著走,即便寶寶還沒上幼兒園,這篇也值得一看。

  每天下午等待接孩子的時段,排成長龍的家長們閒來無事,做的最多的就是吐槽自家孩子的各種熊。

  ◆ 我家孩子在家就不愛吃飯。

  ◆ 我們就不愛睡覺,跟睡覺有仇。

  ◆ 我們是愛亂發脾氣,一不順心就撒潑打滾。

  ◆ 我們是根本離不開媽,每天演一出生離死別的大戲。

  吐槽到最後,竟得出了一個神轉折的結論——上上幼兒園就好了。

  天呀,這不就是典型的你不教育孩子,總會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麼?

  就仗著幼兒園老師不打不罵?

  家庭教育中養成的所有壞習慣,上個幼兒園真的就能自動變好了?

  這四海八荒恐怕是沒這麼便宜的事!

  所有看上去風平浪靜的「自動」,背後都是脫胎換骨的「糾正」。

  既是「糾正」,哪有那麼雲淡風輕~

  家庭教育偷下的懶,最終都會逼迫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扳回來。

  千萬別因為沒在你眼皮子底下,就覺得孩子過得更容易,掩耳盜鈴。

  老實說,家庭不可能成為學校,父母也不可能成為老師,無論我們做多麼萬全的準備,也不可能養出一個完全適應幼兒園的完美寶寶。

  所以我們才需要集體生活的環境,通過參照同類(其他小朋友的正面行為)和敬重權威(老師的威嚴),來把他培養成一個更好的孩子。

  但是想要老師還給你一個90分的孩子,送出去的時候至少也得夠60分吧。

  60分的寶寶怎麼養?

  寶寶的問題無非就是三方面:吃、睡、行為。

  今天就從這三方面給大家些許建議。

1.有規律的餵養

  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上幼兒園,吃飯成了最頭疼的問題。

  看看大家每天囑咐老師的畫風:

  ◆ 老師,我家孩子挑食、不吃青菜、只吃白米飯。

  ◆ 老師,我家孩子胃小,平常正餐之外需要好幾次零食,我放包餅乾給她吧。(當然是被拒,幼兒園有固定時間的加餐)

  ◆ 老師,我家孩子不自己吃飯,在家都是喂。那個,他要總不吃費費心喂喂他吧。

  (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所以,即便你養不出一個完全不挑食、頓頓吃的一樣好、到點上餐桌、吃完會說我吃飽了你們慢用再退席的紳士。

  那至少,可以做到吃飯時間留在餐桌而非電視機前;保證接受孩子接受大部分食物而非只要米飯或只要肉;有規律的餵養而非零食多於正餐;以及自己進食(別管弄沒弄髒衣服)而不是非追不能喂。

  有了這60分的基礎,就算當天的餐裡有某樣不喜歡的食物總不至於挨餓吧;就算沒有電視看、沒有人追餵總不至於拒絕進食吧。

2.獨自入睡

  我曾不知死活的想過,那些每天跟老師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飯的家長,為什麼不在家裡就建立好的進食習慣呢?

  但是沒想到,我很快就被啪啪啪打臉了。

  我從沒想過睡覺會成為我家寶寶適應幼兒園路上的第一個難題。

  她從小就覺少,大概2歲半之後就沒有了午睡習慣。

  為這個問題我還專門諮詢過幼兒園。

  幼兒園表示會尊重孩子的作息,雖然建議每個孩子都午睡,但是對於不需要睡的孩子,在不打擾別人休息的情況下,允許他們保持安靜的在自己的床上看書或玩玩具。

  但是,我們家娃兒上了幼兒園之後我才明白,原來她不是不需要午睡,而是真心抗拒午睡這件事。

  「每次吃完午飯,看我們開始整理床鋪她就開始不開心。嘴裡嘟囔著不想睡覺,可是躺下之後,比誰入睡得都快。」

  這是開學幾天後老師給我的反饋。

  所以,「睡的快」是她實實在在的身體需要,「不想睡」卻也是她實實在在的心理牴觸。

  用孩子自己的話說,是害怕睡覺。

  睡覺就不能繼續玩了,就意味著和媽媽、老師、朋友分離了,也許這種孤獨讓她感到十分脆弱。

  還有一些小朋友是因為平時的午睡習慣必須抱著媽媽胳膊,在幼兒園沒有媽媽,所以也拒絕睡覺。

  總之,都是沒有獨立入睡的能力,或者說有些睡眠障礙的孩子。

  所以,即便你養不出一個每天在固定時間入睡,每次睡固定時長的寶寶。

  起碼,也要讓孩子接受主動入睡這件事,讓他擁有主動入睡的能力,哪怕不能每天、每次。

  只要有這種熟悉的獨立入睡的過程,那麼由於環境變化造成的那些不適,就都能很快調整過來,而不是因為不接受(或不能)睡覺而反感幼兒園。

3.正面管教

  家庭生活中,遇到寶寶撒潑打滾不聽話的情況,你是怎麼做的?

  幼兒園基本都是正面管教。

  老師一定是要有權威的,老師的權威一定是靠堅持正面管教樹立的。

  什麼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不打不罵,通過讓孩子承擔自然結果、限制某項行為,來理解什麼是規則。

  比如,對玩遊戲堅決不排隊的孩子,提醒一次,排隊的小朋友才能順利玩遊戲哦,還是不排?好,那麼你就不能玩或者少玩一輪。

  如果家庭教育中沒有實行過正面管教,孩子會完全不吃這一套。

  被限制行為只會狂哭,完全不能溝通。

  他不能理解"如果執意要...就不能...."這個句式,因為沒有「遵守規則」的正確體驗。

  也很難理解為什麼老師不允許他玩,他會理解為對人不對事——這一切都是因為老師不喜歡他,進而討厭幼兒園

  如果追究至家庭教養,一般都是因為無規則養育,養育者常常只能做到前兩項(提醒和警告),而放棄最重要的第三步(執行)。

  比如最常見的不想刷牙,要麼就算了,要麼就強行刷。

  前者是無條件滿足,後者是被迫執行,孩子心中沒有「因為忌憚某項規則而自覺遵守」的概念。

  老師給我的第二個反饋就是,我們家娃兒是班上讓她改觀最大的孩子:開始覺得她最皮,最後發現她最好溝通。

  有的孩子見了南牆就回頭,有的孩子見了南牆非得撞上一撞才回頭,還有的孩子撞完一次還不死心,隔三差五還要去撞一撞才死心。

  我養孩子這3年都過得非常刺激,因為她剛好屬於最後一種。

  但我始終堅持,小孩子可以調皮,可以搗蛋,可以常常掉鏈子,但是出來混,一定得知道規矩。

  自由可以給,但是該做的事也不能含糊。

  孩子一定是得有管教的。比如公共玩具先到先得、不能一直獨霸輪流玩,比如每天刷牙、不亂扔東西、自己玩具自己收。

  如果不遵守,那麼自然要承擔後果,搶玩具就不能繼續玩,睡前不刷完牙就不能聽故事。

  規則不只是讓她更容易的適應社會,也能更好的規範自己。

  所以寶寶初去幼兒園,用老師的話說,想法很多,什麼都試圖挑戰一下,所以就顯她最皮。

  不過一旦她承認了新的規則不可挑戰之後,就會跟上節奏,主動地適應。

  當破壞規則時,儘管會有哭鬧,但是依然可以順利溝通。

  因為她也知道,是自己沒遵守規則,所以自然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所以,如果你在家中實行的也是正面管教,那麼對於孩子來講,不過是規則變了,或者多了,但是執行方式是一樣的。

  他只是需要一些時間適應,但他依然會理解並敬重權威,並以此規範自己的行為。

  不管你是家風寬鬆,還是家教森嚴,只要讓孩子有接受正面管教的體驗,將遵守規則的流程印在孩子的腦海裡,不管規則如何變,他都能很快適應。

  上了幼兒園就知道,社會化是一個不那麼快樂的過程。

  因為底線不再是做好自己那麼簡單,還要改變自己去適應集體,這對寶寶來講並不容易。

  但是,父母前面做的多一點,孩子面對的艱難也許就能少一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當是相輔相成的。

  一心把改造孩子的責任寄托在學校和老師身上,絕不是明智之舉。

(圖文來源於網絡)

貝樂虎,陪伴寶寶快樂成長!更多內容就去應用市場搜索「貝樂虎」下載我們的APP吧~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慣的毛病多,等上幼兒園就好了?想得美!
    最近已經有些地區收到了幼兒園開學的具體時間,很多寶爸媽給堂媽留言:這個「長假」,我家孩子的「壞毛病」都被老人慣出來了,我是管不了,是不是上了幼兒園就好了?堂媽想說,幼兒園確實可以讓寶寶養成很多好習慣,但是家庭教育更重要。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入園之前,寶寶需要哪些準備吧。
  • 吃飯「排場」最大寶寶火了,網友:毛病都是這麼慣出來的,要廢了
    文/鵬爸育兒經現在的家庭大多都只有一兩個家庭,上個世紀家家戶戶最少三四個孩子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還有的父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會選擇只要一個孩子。對於家中的這麼唯一一根「獨苗苗」,父母們平時都是非常寵溺的,尤其是家裡的老人,更是快要把這麼一個孫輩捧到天上去了。
  • 人民日報說道: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儘管這家企業已被停產整頓,相關違法人員也被治安拘留了,但這麼一家打著環保旗號的企業,居然敢如此明目張胆對抗中央一級的環保督查,細思恐極。   據稱,這是家「以為環保、節能、減排事業奮鬥為宗旨,曾研製出國際首創、國內領先的消煙除塵高效節能燃煤器」的環保企業。
  • 溺愛不是愛,孩子的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孩子的很多毛病其實都是家長給慣出來的,而且是潛移默化,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每當孩子提出一個個小要求時,我們總是不認心拒絕那渴望的眼神。不停的滿足各種要求,時間久了,當你發現需要制止的時候,已經晚了。有的孩子愛看手機,電腦這些電子產品,別的小朋友家裡有,自己也要有。不給買又是跟你哭鬧。最終家長妥協,孩子目的達到,他又一次成功了。
  • 孩子有下列「毛病」並非壞事,父母好好慣著,將來或能成大事
    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家裡有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是不少寶媽非常頭疼的事,剛出生那會兒還比較安靜,到了一兩歲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兩歲多還不到上幼兒園的年紀,完全在家閒不住,是個妥妥的拆家小能手。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再適當加以引導,告訴他們能表達出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想法是好的,但要注意方式,跟大人頂嘴不禮貌,有什麼事說開了就好了,在得到父母的肯定之後,娃會變得更懂事,也更有主見。
  • 「排場最大」哄睡模式走紅,網友吐槽:孩子毛病都是這麼慣出來的
    不久之前就有一家人因為哄娃睡覺這件事情火了。對此有網友說:「孩子的臭毛病就是被這麼慣出來的」、「這可能算得上是排場最大的哄娃睡覺模式了」、「我家的孩子也是入睡困難,愁死我了」、「我家孩子睡覺還挺容易的,只要關燈講個故事孩子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其實如果父母能夠採取一些正確的方法
  • 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改了
    我相信肯定會有家長會慣縱著孩子。一次我去外地出差坐動車時,有一個「熊孩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剛上車這個孩子就很吵一直在大聲講話,把周圍的乘客都吵得不能好好休息。因為是個小孩子,並沒有人去開口讓孩子安靜點,只是任由孩子吵鬧,而這位孩子的家長也並沒有管孩子,應該是習慣孩子這種行為了。
  • 句句精闢的生活語錄,好脾氣都是磨出來的,壞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長大以後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害怕時間過得太快,很多東西來不及珍惜,很多人來不及保護,就遠遠地走了。2 好脾氣都是磨出來的,壞毛病都是慣出來的,愛挑事都是閒出來的;喜歡你,認真而慫,從一而終。3 人總愛跟別人比較,看看有誰比自己好,又有誰比不上自己。
  • 家裡慣出毛病,上幼兒園就好了?家長未免想得太好了,沒那麼簡單
    鄰居小張家個有男寶,今年剛滿四歲,送去幼兒園有半年多了,每天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小王都和一起接送的家長們吐槽自己家的熊孩子。比如我家的寶寶每天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我們家的就不愛吃青菜,特別挑食;我們家的是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哭鬧……各種不讓家長省心!
  • 孩子有這3種毛病,萬不可慣著
    不過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現在自己打總比將來被別人打好!因此,父母可以沒脾氣,但絕不能不立規矩,尤其是在教育孩子上。當孩子有以下這3種毛病時,作為家長的,千萬不能慣著!孩子還小,如同一張白紙,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 有沒有想過,相處中對方的囂張跋扈,是你「慣」出來的
    經歷了很多事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你的囂張跋扈,是我慣出來的。中國有句古話,叫「鬥米恩升米仇」。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雪中送炭會得到別人的感激,而不求回報的付出卻有可能養出一個仇人。兩個人在一起戀愛相處,肯定會有摩擦,有不合。這都是沒關係的事,兩個彼此陌生,可能世界觀、價值觀都不相同的人,想在一起生活,一定會出現這些問題。只要彼此好好交流,在摩擦產生的時候經常交流自己的看法,兩人一起改變就好了,這個過程叫做磨合,是每一對戀人都要經歷的過程。
  • 孩子5歲前有這幾種臭毛病一定要改掉,一定不能慣著
    孩子5歲前有這幾種臭毛病一定要改掉,一定不能慣著:1.說謊。孩子有時候為了一時的利益對人說謊,這是萬萬不能慣的毛病,現在許多孩子說謊話,這都是家長對孩子小時候說謊不加制止的結果,如果孩子小時候說謊,家長給以制止或懲罰,不讓他養成習慣,長大就不會有這種臭毛病。
  • 發現孩子身上有這5個毛病,千萬別慣著,放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我們每個孩子都會有,各種年齡階段的叛逆期,只是有些孩子善於表現,行為會很明顯,也有些孩子偶爾才表現出來,是不容易被發現地。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3-6歲低年齡段的孩子們這5種行為和解決辦法。這5個毛病,不能慣
  • 孩子三歲前出現幾個「壞毛病」,父母慣著,娃將來可能有出息
    案例萌萌的寶寶在添加輔食沒多久之後,就總喜歡搶媽媽餵飯的勺子自己吃,剛開始,萌萌覺得能鍛鍊一下的孩子的抓握能力,也就隨她了,可是每次總吃得滿身都是,清理起來非常麻煩,就戒掉了孩子這一習慣,一直將孩子餵到了上幼兒園
  • 孩子優秀是逼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男孩的媽媽這才衝了出來,很不滿地衝她叫囂:「不就砸了一下嗎?孩子的事,你大人幹嘛要插手!」氣得朋友拉著女兒掉頭就走。一對中國父母帶孩子出國旅遊,在飛機上,熊孩子搞了惡作劇,導致他父親和一個年輕人大打出手。在飛機上動手,實在太危險了。
  • 3-6歲是立規矩的關鍵期,娃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孟子》的《離婁章句上》中有這樣一句話「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不僅僅是治國之道,也是治家之道。我個人不贊同「放養」式教育,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越是豪門家庭,家裡的規矩越多。比如《紅樓夢》中賈府的規矩就很大,不僅坐次講究,吃飯的時候也是規矩重重。
  • 孩子有這4種"毛病",父母一定要好好慣著,長大後可能是"人才"
    孩子有毛病我們家長輕易不能慣,但孩子如果有這&34;毛病,我們家長可一定要慣著,好好培養,將來一定有大出息。孩子有這4種「壞毛病」,父母一定要慣著,孩子長大後會很優秀!關於亂寫亂畫的姿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趴在地板的毯子上,這樣是比較好的。
  • 「最大排場餵飯」惹爭議,爺爺奶奶齊上陣,網友:沒毛病,繼續慣
    挑食、偏食先不說,單說餵孩子吃飯這件事,就讓廣大家長操碎了心。於是家長們各自使出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藝」,至於會對孩子的將來帶來什麼影響,那已經不在當下考慮的範圍了。有一次,寶媽給兒子餵飯,發現兒子總是不好好吃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即使坐在寶寶椅上也不老實,餵了好幾次都不張嘴。
  • 孩子書包上有一根白繩,幼兒園老師很好奇,拽出後稱讚:家長有才
    而家長們更是對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有數不清的囑咐,但即便是千叮萬囑,或許還不如一個小巧思來得更有用,讓家長能少操心。最近有位幼兒園老師在網絡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是某個孩子的書包,乍一看這書包和別的孩子書包並沒有什麼不同,但仔細一瞧,書包背帶上系了根白色的繩子,這引起了幼兒園老師的注意。本來在書包上掛掛件並不是件奇怪的事情,但系根白繩子便顯得神秘了許多。
  • 這是慣出來的毛病?
    自己遲到了就該負責,別像個潑婦一樣,要都像她一樣,航空公司不得亂套了!#杭州身邊事#該女子自稱正在哺乳期,要求航空公司再協調一輛擺渡車登機,還向圍觀群眾喊話快拍,她就想上熱門。航空值機主任稱,該乘客隨後哭鬧,影響到後續航班旅客登機。最終,航空公司給該女子辦理了退票。該女子此舉,這是慣出來的毛病?哺乳期就有理了,是你自己遲到了,難不成為你一個人航班晚點?機場服務人員碰上這種難搞的人,那叫一個真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