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慣的毛病多,等上幼兒園就好了?想得美!

2020-12-13 堂媽小楠

最近已經有些地區收到了幼兒園開學的具體時間,很多寶爸媽給堂媽留言:這個「長假」,我家孩子的「壞毛病」都被老人慣出來了,我是管不了,是不是上了幼兒園就好了?

堂媽想說,幼兒園確實可以讓寶寶養成很多好習慣,但是家庭教育更重要。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入園之前,寶寶需要哪些準備吧。爸媽們還是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寶寶哦。

文 | 堂媽(堂小楠)

良好的睡眠習慣

對孩子來說,睡眠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孩子才有充沛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孩子早早地起床去幼兒園,一天的活動中旺盛的精力得到釋放,晚上回家自然會萌生困意,早早地上床休息。

幼兒園每天都有午睡時間,孩子的三餐和休息都很規律,幫助孩子慢慢地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寶爸媽需要配合老師保證孩子的出勤率,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要讓孩子剛剛建立的生活作息輕易被打破。

周末不去幼兒園的時候,寶爸媽也儘量讓孩子早睡早起,保證午睡時間,睡眠充足的孩子抵抗力也會變好,減少生病的機率。

寶爸媽可以通過一些小獎勵來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比如讓孩子爭當幼兒園全勤小達人、家庭睡覺小榜樣,準備各種小獎狀來滿足他們的榮譽感。

足夠的飲水量

孩子生性活潑好動,每天運動量大,體能消耗快,尤其是高溫的夏季,孩子的出汗量日益漸多,身體對水的需求量很大。

幼兒園老師會讓孩子知道喝水的必要性,除了按需飲水,老師會按時提醒孩子喝水,保證孩子的飲水量。

寶爸媽需要配合老師的是,在家裡及時提醒孩子喝水,儘量不要給孩子喝飲料,出外常備水壺,保證上午、下午各兩杯水。

寶爸媽可以陪孩子聽聽喝水時吞咽發出的咕咚聲,讓孩子數一數誰的咕咚聲最多,使孩子不牴觸喝水,自覺要求多喝水。

按時吃飯、不挑食

幼兒園開餐時間是固定的,不像在家裡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改變吃飯時間。

幼兒園的飯菜搭配合理,孩子不能挑食、不能剩飯,配合加餐的酸奶和水果,均衡攝入營養。

寶爸媽需要配合老師保證孩子獨立吃飯,不挑食、不剩飯,保持營養的全面攝入。

寶爸媽可以嘗試用一些小方法幫助孩子進餐,比如告訴孩子:「今天我們是小白兔,小白兔愛吃胡蘿蔔,快來!請這隻小白兔吃口胡蘿蔔!」

遊戲的方式能有效調動孩子吃飯的積極性,寶爸媽可以讓小玩偶陪孩子吃飯,假裝小玩偶吃一口,然後讓孩子吃一口,孩子也會開心地配合。寶爸媽還可以採用厭惡療法,如果孩子吃飯挑食的話,他將會失去一次看電視的機會,以此來激勵孩子把飯菜吃光。

打招呼、懂禮貌

每天早上到幼兒園,老師會跟小朋友親切地問好,放學回家小朋友之間會彼此告別,就算不喜歡表達的孩子也會慢慢被感染。

在幼兒園裡,小朋友互相幫助會大聲地說謝謝,不小心碰到別人或弄壞玩具會表示對不起,久而久之孩子養成這種好習慣。

寶爸媽在家也要保持這種氛圍,比如請求別人幫忙時加個請字,用言傳身教的方法來讓孩子學會懂禮貌。

寶爸媽可以搜集關於「你好」、「再見」、「請」、「謝謝」、「對不起」的早教兒歌和童謠,朗朗上口的語音和文字會幫助孩子學會懂禮貌。

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孩子需要獨立穿脫衣服,午覺前自己疊好衣服放到指定位置,獨立整理玩具和活動區的材料,飯後收拾碗筷並漱口、擦嘴,值日生還會幫老師擦桌子、整理毛巾等。

如果孩子做不好,老師會幫忙但絕不會代替他去做,慢慢地孩子都能學會這些事。

寶爸媽在家也要保證不包辦孩子的所有事情,不使孩子失去鍛鍊自理能力的機會,過分溺愛,表面是愛,實際是害。

寶爸媽可以通過口訣來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疊衣服的口訣「抱一抱,彎彎腰」,疊褲子的口訣「關上門,折一折」等,邊念口訣邊做出正確示範,這樣會激起孩子的興趣。

寶爸媽可以裝作遇到困難的樣子,請求孩子來幫忙,同時利用讚譽的詞彙來吸引孩子的注意。

比如「誰這麼厲害,能幫我擦一擦桌子?」「誰這麼棒,會把小椅子擺好呢?」

寶爸媽可以把物品擬人化吸引寶寶,比如「玩具沒有收整好,扔得到處都是,它們好傷心,怎麼辦呢?」

總之,寶爸媽費心一些,孩子就會進步多一點,這對孩子一生都是有益的。

表達能力

孩子想要愉快地度過幼兒園幾年的時光,一定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意願。

幼兒園提供了一個想說、敢說、能說的空間,幫助孩子表達想法,引導孩子溝通,給孩子展示才華和作品的機會。

寶爸媽要與老師積極配合,做好家庭與學校的溝通,鼓勵孩子多說話,即使說錯了也不要指責,讓孩子有表達的意願最重要。

寶爸媽可以每天給孩子講故事,豐富孩子的詞彙量,也可以讓孩子複述故事給寶爸媽聽,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

寶爸媽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時時間與孩子談心,讓孩子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這個環節可以選擇在睡前。

社交能力

幼兒園老師會設置各種活動讓小朋友在交往中互相幫助、團結合作,使孩子感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以及與人交往的樂趣。

老師會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交往中尊重他人,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及認真聆聽他人的意見等。

寶爸媽可以邀請孩子班裡的小朋友來家裡做客,給他們多多了解、相互熟悉的機會。

周末或節假日,寶爸媽可以邀請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外出遊玩,在遊玩的過程中,大人要成為孩子的榜樣,與他人真誠相處、不扭捏、不做作。

交往對於寶爸媽和孩子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鼓勵孩子嘗試與各種類型的小夥伴做朋友,孩子的交往能力和技巧會逐步成熟起來。

幼兒園一個班級的孩子很多,老師不能手把手地教每個小朋友學東西,這就要求孩子們學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老師在活動中不是決策者,而是引導者、支持者,老師會給孩子一個大方向,然後陪著孩子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無論結果怎麼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中獲得的能力才是最珍貴的財富。寶爸媽也要秉承這種教育理念,儘量少插手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給孩子充裕的時間去思考,讓孩子學會動腦筋,為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科學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在系統學習知識之前,教會孩子如何做人,讓孩子學會與自身有關的基本技能更重要。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寶爸媽們任重而道遠,大家一起努力吧!

相關焦點

  • 家裡慣出來的毛病上個幼兒園就好了?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文 | CC爸媽 (ID:cc-bama)  別急著走,即便寶寶還沒上幼兒園,這篇也值得一看。  每天下午等待接孩子的時段,排成長龍的家長們閒來無事,做的最多的就是吐槽自家孩子的各種熊。  ◆ 我家孩子在家就不愛吃飯。  ◆ 我們就不愛睡覺,跟睡覺有仇。  ◆ 我們是愛亂發脾氣,一不順心就撒潑打滾。
  • 孩子身上毛病多,上了幼兒園就會改好?三招教你做好開學的準備
    文/遠方媽媽最近多地的幼兒園迎來了開學,很多小朋友經過了這個超長待機的寒假,在家裡和父母相看兩相厭。筆者身邊有不少家長都表示自己的耐心到了臨界點,快點開學把孩子交給老師管教吧。然而開學真的是管教孩子的「萬金油」嗎?孩子上了幼兒園就會變乖?想得美,那是不可能的!
  • 孩子有這3種毛病,萬不可慣著
    因此,父母可以沒脾氣,但絕不能不立規矩,尤其是在教育孩子上。當孩子有以下這3種毛病時,作為家長的,千萬不能慣著!孩子還小,如同一張白紙,毛病都是慣出來的!,家長就會忍不住打孩子幾下,幾次下來,孩子不僅打疲了,毛病倒是沒改掉!
  • 孩子如果有這四種「毛病」,長大很可能成才,慣著沒毛病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一些父母很頭痛,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但是,實際上,從長遠來看,某些「毛病」不一定是錯的,而是好的行為。例如,許多偉大的發明家從小就愛問為什麼,這種孩子很好奇,肯鑽研,因此最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 孩子若出現這些「毛病」,家長可要慣著,長大後可能是個人才
    導讀:孩子若出現這些「毛病」,家長可要慣著,長大後可能是個人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若出現這些「毛病」,家長可要慣著,長大後可能是個人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發現孩子身上有這5個毛病,千萬別慣著,放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這5個毛病,不能慣你只要通過冷處理的方法就好了。等孩子哭鬧完了,發現這樣哭鬧已經沒有作用的時候,就會慢慢平復下來。然後我們再去跟孩子講道理,談條件。由於孩子年齡偏小,還不能把事情的過程正確的敘述出來。另一種就是孩子害怕做錯事會受到懲罰。這就要反思日常咱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待孩子是否過於嚴厲,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  其實要弄清楚孩子說謊的緣由,並不難。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說謊,要從根源上解決孩子愛說謊的問題,就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開始。
  • 孩子有下列「毛病」並非壞事,父母好好慣著,將來或能成大事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幸孕姐閨蜜琪琪家就有一位這樣的小霸王,兩歲多還不到上幼兒園的年紀不過孩子好動也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正好也說明了他們大腦在發育,身上富有探索精神,特別是有這幾種毛病的孩子,如果家長好好培養的話,將來說不定能有大出息。
  • 家長放縱孩子一些小毛病,沒有漸漸長大,導致毛病成習慣
    生活中經常會在商場、大街上,看到家長教育孩子。造成這樣的原因都是孩子身上的毛病讓家長忍無可忍,不惜在公共場合進行教育。其實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多都是家長造成的,很多孩子小時候出現一些小毛病,家長總是認為孩子還年紀小,只要稍微長大點就懂事了。這樣孩子問題從小慢慢形成一個大的毛病,沒有及時糾正,就造成了孩子的習慣。
  • 孩子三歲前出現幾個「壞毛病」,父母慣著,娃將來可能有出息
    ,也就隨她了,可是每次總吃得滿身都是,清理起來非常麻煩,就戒掉了孩子這一習慣,一直將孩子餵到了上幼兒園。可是,據老師反應,萌萌的孩子是班上唯一一位不會自己吃飯的,希望她在家能鍛鍊孩子的這一項能力,不然一個班裡30多個孩子,吃飯的時候忙不過來,沒辦法一對一喂,孩子可能會吃到冷飯。
  • 孩子有這4種"毛病",父母一定要好好慣著,長大後可能是"人才"
    孩子有毛病我們家長輕易不能慣,但孩子如果有這&34;毛病,我們家長可一定要慣著,好好培養,將來一定有大出息。孩子有這4種「壞毛病」,父母一定要慣著,孩子長大後會很優秀!關於亂寫亂畫的姿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趴在地板的毯子上,這樣是比較好的。
  • 孩子在幼兒園沒朋友?多半是「自私」性格造成的,家長別再慣著了
    「媽媽,我再也不想去幼兒園了,她們都不跟我玩」,同事小麗的兒子放學後哭著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從兒子口中聽到這句話了。自從兒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孩子總說別的小朋友不跟自己玩,媽媽也暗中觀察過發現孩子確實經常落單,媽媽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只好找老師溝通求助。
  • 「排場最大」哄睡模式走紅,網友吐槽:孩子毛病都是這麼慣出來的
    對此有網友說:「孩子的臭毛病就是被這麼慣出來的」、「這可能算得上是排場最大的哄娃睡覺模式了」、「我家的孩子也是入睡困難,愁死我了」、「我家孩子睡覺還挺容易的,只要關燈講個故事孩子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其實如果父母能夠採取一些正確的方法
  • 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改了
    在她多年分析青少年犯罪心理行為,她提出孩子之所以犯錯,是孩子沒有敬畏之心。孩子小時候展露出來的壞毛病,父母一次次的忍讓,最終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李玫瑾教授給家長的建議是,孩子有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否則長大後就難改了。
  • 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學到了壞毛病,爸媽應該怎麼辦
    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學到了壞毛病怎麼辦?有的爸媽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還沒見學到什麼本事,先添了一堆毛病。比如說咬手指甲,挖鼻孔,說髒話,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鬧,不達目的不罷休等等。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個小社會裡也不都是真善美。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行為問題。當然了,這些問題都是受他原來的家庭成長環境影響而形成的。
  • 在這三點上「慣」孩子,越「慣」越有出息
    都說慣子如殺子,孩子有小毛病父母可不能慣著,要在小時候儘量給糾正過來,否則養成習慣將來後患無窮。人有了孩子以後,嘴就越來越碎。孩子不講衛生要念叨,孩子吃飯挑食要念叨,孩子糟害東西也得念叨。很多人叫苦不迭,難道做父母就一定得當「唐僧」嗎?其實不然,有些地方父母大可以寬鬆點,讓孩子自由發展,適當的「慣著」孩子一些。
  • 孩子那些壞毛病都是老人慣的?這個鍋不該老人背!
    幾個同事在午休時候聊些家常理短↓↓↓小妮說:「我家孩子被我婆婆慣得不像樣啦,自理能力太差了,都上幼兒園了,出門都不走路,讓奶奶又背又抱,穿衣吃飯全都包攬,孩子到了幼兒園沒有了奶奶照顧不適應,經常哭著不上幼兒園。」
  • 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越慣越完蛋
    導讀: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越慣越完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越慣越完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上幼兒園容易生病?家長做好"這6件事",幫助孩子成長
    相信不少家長會有這樣一個疑惑,本來身體健康的孩子,自從上幼兒園之後就隔三差五的生病,惹得家長心疼不已,這是怎麼回事呢?孩子上幼兒園容易生病隔壁家的孩子俊俊已經是上幼兒園園以來第三次進醫院了,上幼兒園才短短一個月,他就生了三次病,惹得俊俊媽心疼不已。據俊俊媽說,孩子在幼兒園第一次生病拉肚子時,她以為孩子是吃不慣幼兒園的飯菜,所以隔三差五就抽空去給俊俊送午餐。
  • 3-6歲是立規矩的關鍵期,娃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那想要孩子有規矩,就要在3-6歲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去立規矩,這樣有利於規範孩子的行為習慣,從而塑造良好的性格。尤其在這個階段,娃身上這5個「毛病」別慣著,家長該打就得打。其實孩子對待老人的態度,能夠反映出家庭的整體素質,一個對長輩不懂尊重的人,未來在社會上他又能尊重誰呢?尤其中國人的觀念中,百善孝為先,所以這種人也很難善良。這種事情上,家長決不能慣著孩子。
  • 4歲男孩先後被三家幼兒園"勸退",慣孩子後果上幼兒園開始爆發
    但到了三歲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可是愁壞了爸媽。幾次被幼兒園勸退。其中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還是因為明明自身性格及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校方與其父母溝通,了解情況後發現明明是典型的&34;。由於這兩點使得明明在幼兒園幾乎是無法立足。因為幼兒園的課程是那種綜合型的活動課程,是需要孩子合作完成的。誰的合作能力強,其實誰就是幼兒園學習的受益者。這是從社會學事實的角度來講。那麼明明由於爸媽的過分保護和嬌慣,他是不善於和別的孩子交流的,自然其人際交往能力也是很不好的。自然在幼兒園是無法立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