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同一條路的路牌上兩種讀音 它到底念啥

2020-12-12 騰訊大浙網

它山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照片據網絡)

「它山堰的它字,究竟是讀tā還是tuō呢,兩個路牌上的名稱拼音怎麼不一樣呢,到底哪個讀音是對的?」周先生說,前天,路過鄞州區時,發現有一條叫它山堰路,但是仔細看路牌,卻發現路牌上面的拼音各有不同,到底該讀什麼,讓人一頭霧水。

兩種讀音都存在於路牌上

昨天下午,記者在它山堰路上看到,在靠近鄞州大道的路牌上,它的拼音是TA,而在靠近泰安西路上的路牌,變成了TUO。它山堰路中間是斷頭路,隔了一大片空地,穿過空地,記者又看到幾個路標,上面都寫著兩種拼音。

一位過路市民章先生對記者說,這個字的發音應該是tuō,路牌上好多都錯了。相關部門應該給改過來,不然會誤導市民,特別是外地人。

隨後,記者從寧波市地名辦了解到,它山堰的發音的確為tuō,是沿用古音而來,「現在路上的標牌屬於多個單位設置與管理,有些的確不太規範,應該糾正過來。」這名工作人員說。

記者還從鄞州區城管局了解到,這個路邊的指示牌,是相關養護公司設置的,他們會立即通知公司,讓他們兩天之內給改正過來。

路名的講究還真不少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寧波的路名讀音確實還挺有講究,容易讀錯的有不少。像鄞州區有一條路叫句章路,「句」這個字發音並不是讀句子的句,而是同鉤子的鉤(gōu)。「句章」這個詞來自于越王勾踐所築的句章城,但是由於句(gōu)字與句(jù)字相同,因此經常讓人誤讀。

市地名辦工作人員顧靜芳告訴記者,「寧波有不少有地方特色的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誤讀、誤寫。」她舉例說,邱隘的「隘」字,雖然與「關隘」的「隘」(ài)是同字,但在寧波方言裡,它的讀音為gà。

除了誤讀,還有誤寫,像鄞州的集士港,有不少人會寫成集仕港,記者與鄞州相關部門和集士港鎮政府核實,得知正確寫法為「集士港」。還有像鄞州區的石碶、寧波國家高新區的楊木碶路、北侖區新碶、大碶的「碶」字常被寫作「矸」。其實這樣的「簡寫」是變成了錯別字。

「在寧波,南邊地名多稱為塘,東邊為隘,這都是根據寧波各地不同特殊地形而來的地名稱謂。」市地名辦工作人員表示,因為使用範圍較窄,現在又多依賴電腦辦公,有些生僻字不容易被打出,需要人為造字,所以它們在日常使用中常被誤寫。「現在再啟用新的地名、地標時,我們不會再用這些字了。但對帶有濃重地方色彩的歷史地名,我們也很希望能一直保留並傳承下去。」

方言地名可專門做出標註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鄞州學院教師徐雪英認為,寧波有不少地方特色的路名和地名。在本世紀初,國家相關部門專門搞了一次調研,對地名的地方發音做了普查,發現這些地名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一種抹不去的記憶。當時,有人建議,國家在出版新華字典等學術文獻時,應將這些字專門標註出來,例如「隘」,除了原有的讀音外,還標註出「gà」,專用於寧波地名。但是,這項工作進展緩慢,所以容易造成誤讀。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一步的推進之中。

採訪中,也有人建議,對於有寧波特色的地名,相關部門可以吸取外地一些經驗,專門做出標註,這樣既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又讓人簡單易懂。

相關焦點

  • 同一路標倆讀音,遊客犯迷糊
    同一路標倆讀音,兩個緊挨在一起的路牌,同一條路標卻標註了兩個不同讀音,這讓外地遊客犯了迷糊。
  • [獨家]南寧路牌兩種拼音 上為壯語下為漢語(圖)-廣西新聞網
    「我懷疑路牌上的拼音是不是寫錯啦,最下面一行的拼音拼讀後能對得上漢字,上面那一行拼音是越拼越不對。」熱心的王先生在電話裡說,如果上面一行的路名拼音寫錯了,應及時糾正,要不然就貽笑大方。    記者調查:南寧路牌均有兩種拼音     7月26日8時許,記者特意來到亭洪南建路一探究竟。
  • 同一條道路有兩個路名,這條路到底叫什麼?
    讓路過市民疑惑不解的是,這條路上既可以看見標示為頂冠峰路的路牌,也可以看見標示為珊瑚北路的路牌。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確實如此。今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出發之前,使用手機高德地圖在目的地輸入珊瑚北路,顯示出九峰二路與珊瑚北路交叉口等。點擊導航開始,地圖上顯示的目的地九峰二路與珊瑚北路交叉口上,清晰寫著頂冠峰路。
  • 同一條路翻譯不同 丈八東路英文到底該是啥?
    10月17日,西安市政協召開「規範西安市交通指示牌和路牌中英文標識」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會議圍繞西安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提交的3份提案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充分協商討論。委員反映:道路指示牌三類問題普遍九三學社西安市委秘書長封蒨的提案「關於規範西安市交通指示牌和路牌中英文標識的建議」,用大量圖片列出了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第一種情況是文字標識混亂。指示牌上有的是純漢字,有的是漢字+拼音,有的是漢字+拼音+英語。
  • 「泰伯大道」路牌拼音有誤?到底應該怎麼讀?
    泰伯大道沿路有多處路牌,記者乘公交車一路看過去,所看到的路牌上,拼音均為「TAIBO DADAO」。邵偉發現的問題路牌地處交叉路口附近,記者現場守候發現,來往行人並不多,但車輛很多。這塊路牌的對面有座公交站,問起這條路的名稱,等車的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出了「TAIBO DADAO」的發音。當記者指給他們看對面路牌上的拼音時,人們感到驚訝並開始議論起來,多數人認為拼音寫錯了。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字到底怎麼念?
    因為在很多時候中文字的讀音上就會讓你經常犯錯誤,而這個錯誤甚至是潛移默化的,可能你長時間對於一個字的發音都處於錯誤的狀態,但是你都是毫無察覺!更有甚的是,很多字的讀音,大家讀的其實都是錯的,但可能大家都不知道而已!這也正是驗證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
  • 「泰伯大道」路牌拼音有誤?到底讀「TAIBAI」還是「TAIBO」?
    5日下午,網友「永前的蛋蛋」在微博上向本報報料,稱「新吳區泰伯大道路牌有誤,到底是『TAIBAI』?還是『TAI-BO』?」根據網友的提示,昨天一早,記者來到泰伯大道實地求證。這塊路牌的對面有座公交站,問起這條路的名稱,等車的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出了「TAIBO DADAO」的發音。當記者指給他們看對面路牌上的拼音時,人們感到驚訝並開始議論起來,多數人認為拼音寫錯了。
  • 陰陽師:般若的讀音到底怎麼念?官方和百度的讀音哪個正確?
    想必很多的玩家都是知道在陰陽師中有一個十分有用的式神,也就是般若吧,畢竟這個式神的技能帶來的效果在遊戲中可是相當的實用啊,不過你們用了這麼久的般若,那麼到底有沒有念對般若的讀音呢?如果讀對了又該如何念呢?原本是不用討論的,但是現在關於般若的讀音又是令很多的玩家感到糾結了。
  • 杭州再現神翻譯路牌 「錢潮路」變「錢來了路」
    這句英文,直譯起來是「『錢-來-了』路」,乍一聽,還真有錢財滾滾如潮之感。只是錢塘江的「錢」,竟被物化成了流通貨幣的「錢」?快報官方微信昨晚發了這條消息後,有網友表示,「翻譯路牌的人英語四級肯定沒過」,也有網友說,「這是神翻譯,用簡單幾個單詞,把這條路的精髓體現得淋漓盡致」。
  • 杉板橋的"杉"念shā還是shān?10位市民7位念shā
    如果你生活在成都,也一定對「杉板橋」這個地名耳熟能詳;但你可能不太確定「杉」到底應該念shā,還是應該念shān。市民陳先生堅定地認為應該念shā,但他乘坐20路公交時,發現語音播報讀的shān,因此他希望市公交集團能對此進行更正。
  • 方向指反,標註不統一,有的被遮擋……青島路牌,盼擦得更亮些
    記者了解到,青島的路名大部分是以地名命名的,「樂陵」的路名來自德州市的樂陵市。24日,記者聯繫到了樂陵市政府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樂陵」的讀音有著歷史淵源,確實讀作「LAOLING」。調查同樣一條「路」,標註各不同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燕兒島路的路名牌標註為「YAN』ERDAO Rd」,而公交站牌的標註卻為「YAN ER DAO LU」,同一條路在路名牌和公交站牌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標註方式。
  • 同一條路翻譯卻不同 「丈八東路」英文到底該咋翻譯?
    丈八東路到底該咋翻譯?有的路牌翻譯成「ZHANGBA East RD」,有的牌子上是 「EAST ZHANG BA RD」……  10月17日,西安市政協召開「規範西安市交通指示牌和路牌中英文標識」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會議圍繞西安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提交的三份提案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充分協商討論。
  • 「戢」作為姓,讀音到底怎麼念?
    近日,在銀行工作的小劉在錄入客戶信息時遇見了一件難事,一名叫戢曉琴的市民說自己姓「zhe」,可是電腦上竟然查不到這個讀音。這是怎麼回事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原來「戢」是罕見姓氏,在十堰房縣城關鎮戢家塝子一帶,居住著大量戢姓人家。
  • 路名翻譯「混搭」老外看了迷糊
    路名翻譯「混搭」老外看了迷糊網友反映省城部分道路名英譯拼寫混亂 民政局:翻譯統一用漢語拼音路牌上的「路」字應該怎麼譯?應該叫「Road」,或是「Lu」,還是別的啥?記者走訪省城街頭發現,一條路上兩塊相去不遠的路牌有著不同的翻譯,甚至一塊路牌上正反兩面的譯文也不一致。
  • 武漢都府堤2塊指路牌注音不同 到底該念啥
    原標題:這個「都」字怎麼念?武漢「都府堤」路牌上拼音標註錯了?!武昌中華路街「都府堤」路上有兩塊指路牌,一塊牌子上將「都」的拼音標註為「Du」,另一塊牌子上,則將「都」的拼音標註為「DOU」。文史專家劉謙定先生指出,前面一塊牌子上的注音是正確的,後一塊牌子上的注音是錯誤的,希望有關部門將其改正。
  • 寧波市場上三文魚價格為何差數倍? 或不是同一種魚
    蜜汁三文魚、煙燻三文魚、三文魚刺身……憑藉豐腴柔美的口感、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三文魚越來越深受寧波「吃貨」們的喜愛,成為普通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寧波市場上三文魚供應量也與日俱增。  然而,記者走訪寧波市場發現,同樣名為三文魚,看起來樣子也差不多,價格卻相差甚遠。貴近400元/公斤,而便宜的則不到30元/公斤。而且,口感也不大一樣,有的肉質爽滑粘糯,有的卻有渣滓感。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上海擬刪除路牌的英文路名 路政:利用率不高
    8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確認,這只是上海市路政局就道路指路標誌設置向社會公眾徵詢意見的調查,其中一項建議為取消指路標誌牌上的中英對照,理由為「大多數路名和地名的英文表達其實是拼音,利用率不高」。對此,受訪的上海市民和外國人均不支持取消英文路名,理由是上海有大量外籍居民和外國旅遊者,當看不懂漢字的人開車或打車時,「沒有一點英文就完了。」
  • 南通一個路名竟有三個英文名 交通標誌很尷尬
    江海明珠網訊(記者 朱婕) 近期,有市民發現在通富北路沿線的朝陽路英文標識有誤,一個路牌竟出現三種讀音,希望有關部門能儘早糾錯。今天上午,記者來到通富北路和崇川路路口,確實看到市民們提到的那塊有問題的路牌。
  • 廈門這些地名這麼念 解讀難懂難念的地名
    一趟連城冠豸山旅遊,讓市民許先生困惑不已:這「豸」字到底是念「zhài」還是「zhì」?很多人念「zhài」,但字典只有「zhì」音,到底聽誰的?  其實,不只冠豸山的「豸」有不同念法,不少市民對廈門的一些地名也犯起糊塗——「後江埭」的「埭」字到底是念「dài」還是「dì」、檳榔的「檳」是念「bīng」還是「bīn」,篔簹的「篔」是「yún」還是「yuán」?今天,本報邀請民俗專家,為大家解讀一些難懂難讀的地名,讓您以後不再讀錯、寫錯地名。
  • 普通話能念唐詩嗎?讀音問題的要害在哪兒
    中文的貓叫是「喵」(miao),日文的貓叫是「ニャー」(nya),所以,日本女孩玩抖音,很可能和我們的姑娘學的是兩種貓叫。貓確實有兩種叫聲,中、日語言隨機各採其一而已。   這還是和自然接近的例子,下面舉的詞更能體現任意性。   「她聽到消息,眼淚吧嗒吧嗒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