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八東路到底該咋翻譯?有的路牌翻譯成「ZHANGBA East RD」,有的牌子上是 「EAST ZHANG BA RD」……
10月17日,西安市政協召開「規範西安市交通指示牌和路牌中英文標識」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會議圍繞西安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提交的三份提案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充分協商討論。
委員反映的情況:英漢混用、一路多名、同類道路多種翻譯
西安市政協副主席張建政、西安市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肖爭光出席會議。部分西安市政協常委、委員,提案承辦單位以及相關責任部門、西安市政府辦公廳建議提案處工作人員參加了座談。會議還邀請了專家代表和群眾代表。
九三學社西安市委秘書長封蒨的提案「關於規範西安市交通指示牌和路牌中英文標識的建議」,用大量圖片列出了調查中發現的問題:道路指示牌上的字母標識非常混亂,大量存在英漢混用、一路多名、同類道路多種翻譯方法等現象。甚至有的翻譯明顯錯誤,而這樣的現象在新修道路上仍在延續,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形象的明顯汙點。
第一種情況是文字標識混亂:指示牌上有的是純漢字,有的是漢字+拼音,有的是漢字+拼音+加英語。而「漢字+拼音」又有三種形式。一是一張指示牌上,部分路名有拼音,部分路名無拼音;二是遇到數字,有的用阿拉伯數字有的用拼音;三是拼音之間間隔不一,有的一字一斷,有的一詞一斷。「漢字+拼音+加英語」的路牌,有的同一張指示牌上,部分路名用拼音,部分路名用英語。有的同一路名,拼音和英語混用。有的則是漢字加英語的的雙語路牌。
第二種典型情況是一路多名。甚至相距十幾米的兩個路牌都是同路異名。
第三種情況是同類道路不同翻譯非常普遍。對「路」的翻譯有很多形式,有的用RD表示,有的翻譯成ROAD,有的是LU+ROAD。表示方位的詞有的放在路名前,有的放在路名後。比如對於丈八東路的翻譯,有的牌子上是「ZHANGBAEast RD」,有的牌子上是 「EAST ZHANG BA RD」。
相關部門回覆:已制定設置導則 指明翻譯標準
參加座談的西安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任人表示,近年來針對交通標識中英文翻譯不一致的問題,西安市進行了多次建設和完善,但由於標誌基數較大、國家標準變更、多頭管理體制、建設維護滯後等原因,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近年來公安交警部門採取的措施有統一設置標準,規範英文翻譯,完善標誌設計,強化源頭管理。「已聘請專家團隊編制《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與管理設施設置導則》,統一各類交通設施建設標準。在導則中明確要求,各類交通標誌指示信息須嚴格按照陝西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公示語英文譯寫規範》(DB61/T510-2011)進行中英文標識譯寫,統一翻譯標準,避免錯誤紕漏。交警支隊申請500萬元城建項目資金招標專業設計院,對全市28條快速路及主幹線共計1921處
交通標誌版面信息、杆件結構等進行綜合交通設計,目前設計工作已全部結束。下一步將繼續申請資金分批次對交通標誌進行改造和完善,逐步消減『舊帳』。對於新建、改建道路交通標誌設計方案將進行審核,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照《導則》規定,規範交通標誌版面設計、尺寸大小及信息設置,確保不增『新帳』。」
西安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交通標識建設存在各自為政現象,形式標準不統一;民政部門進行道路命名周期較長,個別道路建成通車後才能確定道路名稱,交通標識在建設時暫時按照規劃路名進行指示,後期需要調整,導致同路不同名。建議做好全市新建道路交通標識設計方案審查工作,確保一盤棋,做好市級和各區縣開發區有效銜接。
西安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道路命名滯後主要四個方面原因:協調不暢通,工作環節多,修建申報時間不一致市政府集中審議常排不上日程,地名命名專業性強但一些區和開發區不採納學者意見堅持自己上報。民政局已草擬了《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規則》,並在學習外地城市經驗基礎上,對西安市道路命名工作機制提出了優化調整建議並寫入了7月23日開始實行的《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簡化了道路命名有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程序,是流程更加簡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北大街地鐵站出口指示了方向,但看不到參照物易導致擁堵」
致公黨西安市委員會在「關於進一步改善西安地鐵導向標識的建議」的提案中提出,西安地鐵在導向標識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部分站點標識牌導向性不夠突出。例如,1、2號地鐵線北大街站現有出口導向標識ABCD四個出口分別指示了東南西北的方向,但乘客在地鐵內看不到周圍的參照物。大多數乘客習慣於查看前方、視線上方的標識,特別是對周圍的環境不熟悉的外地遊客,面對單一的方向指示很難快速選擇正確的路線,容易在高峰期容易導致出口擁堵。其他問題還有部分換乘站點指示標識不夠完備,地鐵站點地上導向牌信息單一。隨著地鐵開通線路的增多、路網的密集,這會給不熟悉地鐵線路的人群尤其是外地旅客或遊客帶來困擾,影響他們對西安地鐵的體驗和對整個城市的直觀感受。
【相關部門回復】西安市交通運輸局在復函中介紹了對北大街站導向標識改造的情況,以及全線網各換乘站導向標識的完善情況。「除常規固定式吊掛導向外,還增加了引流線指引標識,如牆貼、地貼、鐵馬貼等,另外還增設了LED電子導向。」對於站外導引標識,將依據2019年2月22日發布的《西安軌道交通與城市融合設計導》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沒有醒目標識牌,就連西安本地人到了西安北站都覺得蒙」
西安市政協委員陳金秋野在提案「關於西安北站公共運輸換乘遠及公共標識不清的問題」中提出,西安北站作為城市窗口,便利的公共運輸服務和醒目的公共標識非常重要。但乘客出站步行最近的公交站距離大概約800米左右,而且僅有108、266、360、362等4條公交線路。加上沒有醒目的公共標識牌,不僅外地乘客,就連西安本地人到了北站都覺得蒙。西安地鐵二號線和四號線可以直達北站,也是很多人去北站的第一選擇,但下地鐵後,從地鐵扶梯上來有兩個出口,一個直接面對高鐵售票,另一個相反,如果一不小心走反了,就得繞一大圈,由於沒有醒目和人性化的指示牌,怎麼進站才能不繞路,也得靠蒙。另外,西安北站私家車進入停車場接站的體驗非常差。首先進入地下停車場入口的標識複雜混亂;進入停車場以後,按照標識走,很多時候前方是死胡同,需要掉頭折返,造成停車場內部嚴重堵塞。停完車,由於樓層車位標識不明顯,很多時候不知道怎麼進入出站大廳,出站的旅客不知道怎麼進入停車場。
【相關部門回復】西安市交通運輸局在5月份的復函中介紹了當時西安北站的公交線路,已新開調整公交線路13條,滿足市民公交出行需求。西安市公安局在今年5月的復函中介紹,針對部分道路指示牌不清晰的問題,交警支隊已協調經開區管委會,將轄區內400餘塊道路指示牌於1月28日前全部更新到位。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編輯:華商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