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西安市政協召開「規範西安市交通指示牌和路牌中英文標識」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會議圍繞西安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提交的3份提案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充分協商討論。
委員反映:道路指示牌三類問題普遍
九三學社西安市委秘書長封蒨的提案「關於規範西安市交通指示牌和路牌中英文標識的建議」,用大量圖片列出了調查中發現的問題:
第一種情況是文字標識混亂。指示牌上有的是純漢字,有的是漢字+拼音,有的是漢字+拼音+英語。而漢字+拼音又有3種形式:一張指示牌上,部分路名有拼音,部分路名無拼音;遇到數字,有的用阿拉伯數字,有的用拼音;拼音之間間隔不一,有的一字一斷,有的一詞一斷。「漢字+拼音+英語」的路牌,有的同一張指示牌上,部分路名用拼音,部分路名用英語。有的同一路名,拼音和英語混用。有的則是漢字+英語的雙語路牌。
第二種情況是一路多名,甚至相距十幾米的兩個路牌都是同路異名。
第三種情況是同類道路不同翻譯非常普遍。對「路」的翻譯有很多形式,有的用RD表示,有的翻譯成ROAD,有的是LU+ROAD。表示方位的詞有的放在路名前,有的放在路名後。如對丈八東路的翻譯,有的牌子上是「ZHANGBAEast RD」,有的牌子上是「EASTZHANGBARD」。
部門回應:申請資金進行改造和完善
參加座談的西安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已聘請專家團隊編制《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與管理設施設置導則》,統一各類交通設施建設標準。交警支隊申請500萬元城建項目資金招標專業設計院,對全市28條快速路及主幹線共計1921處交通標誌的版面信息、杆件結構等進行綜合設計,目前設計工作已全部結束。下一步將繼續申請資金分批次對交通標誌進行改造和完善,逐步消減『舊帳』。對新建、改建道路交通標誌設計方案將進行審核,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照《導則》規定辦,確保不增『新帳』。」
西安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議做好全市新建道路交通標誌設計方案審查工作,確保一盤棋,做好市級、各區縣和開發區的有效銜接。
西安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民政局已草擬了《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並在學習外地城市經驗基礎上,對西安市道路命名工作機制提出了優化調整建議,並寫入了7月23日實行的《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還簡化了道路命名審議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西安市政協副主席張建政就道路和交通標誌設置問題提了四點看法和意見:一是堅持科學性、規範性;二是體現便民化、人性化;三是突出文化內涵和展示城市風貌;四是今後設置道路和交通標誌時讓民政部門提早介入,確保道路放行前命名結束。各區和開發區要主動和市級主管部門溝通協調。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