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安徽合肥的巢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並享有「千裡江淮,巢湖最美」的美譽。其實,巢湖除了景色一流之外,其歷史底蘊也十分深厚。經專家們研究和勘察,確定在巢湖下面存在著一處獨特的古城遺址,究竟是什麼城市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事情還得從2001年說起,這年11月份,由於天氣乾旱,巢湖的水位陡然下降了不少,因此在北岸的灘涂上,有漁民發現散落了大量各色的碎陶片,如紅陶,黑陶和灰陶片等,看起來十分壯觀,並且還引來周邊的村民前去撿拾。
幾天之後,此事被當地博物館的專家獲悉,便隨即組成調查小組驅車前往巢湖北岸的灘涂。專家們經過鑑定,確定這些陶片確實是古陶片,同時還清理出了一些完整的陶罐和陶盆。於是,一個古老的傳說,又浮現在了專家們的腦海中。當地人都知道「陷巢州,長廬州」,說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巢湖岸邊有個叫「巢州」的城市,後來不幸遭到龍王的懲罰,最後陷入到了巢湖之中,從此也就銷聲匿跡。當然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肯定是不可信的,但是就目前所發現的遺蹟來看,或許巢湖下面真的存在一個被掩埋的城市。
從考古發現來看,水下存在古城遺址並非不可能。比如2000年,在雲南玉溪撫仙湖底,發現了古滇國部落遺址。2003年,在杭州千島湖底,發現了明清古城遺址。另外,專家們根據已經確定的水下古城遺址,還總結出了一個規律,即水若下有遺址,附近就一定有斷層。專家們根據此規律,對巢湖做了地質勘查,果然發現有幾處斷層帶,並且在《巢湖志》中還找到了多處有關地震的記載。因此,專家們推測,當年一定突發了一場強烈的地震,然後導致一座古城在一夜之間完全陷落。
為了深入地了解並收集相關資料,專家們走訪調查了多位當地老一輩的村民。結果發現,大部分村民都反映,早在五六十年前的時候,巢湖因為乾旱,在北岸等地方,還露出來一段城牆。但可惜的是,當時人們都忙著抗旱,根本沒在意這些東西,最後也就不了了之。專家得到這一消息,他們對巢湖水下古城的推測,也更加肯定了。與此同時,專家們還在安徽省博物院的鄂君啟節(一件青銅器)上,發現了關於居巢國的銘文,因此推測居巢國是當時殷商時期的一個方國,或許是因為太小了,導致後世對它的記載也極少。
但不過專家們可以肯定的是:第一,巢湖底確實存在水下古城遺址;第二,巢湖水下古城遺址是因地震導致的;第三,居巢國是確實存在的一個方國。那問題來了,水下古城是居巢國的都城嗎?專家們表示尚需繼續研究,因為史料缺失,還不能確定居巢國當時是否發生過地震。其實,根據有史可查的信息,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的地震記錄,因此巢湖下面,還有可能是漢代的古城。
十多年過去了,巢湖水下古城遺址的研究,也還依然在持續進行。雖然水下考古難度極大,且進展緩慢,但不過我們對考古專家們要有信心,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能有一次意外的發現,專家用考古的成果,為我們揭開巢湖水下古城遺址的神秘面紗。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