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腰包900萬,只為建一座小亭子,他卻說:值!

2020-12-23 一介

01

小小一座亭子

卻滿滿都是戲

小陳和阿霞從小青梅竹馬。

16歲那年,小陳離開了汕頭,去新加坡謀生。臨行前,約阿霞一起逛南生百貨和小公園夜市,兩個年輕人依依不捨。

後來,他娶了南洋老婆,她逃港嫁給了遠房的表哥。

2017年春,老陳從新加坡回來掃墓,霞姨從香港回來探親。重建的小公園亭前,兩個半個多世紀沒見面的人,在對方眼裡看見了16歲那年的夜色溫柔……

許許多多重逢故事,都發生在汕頭小公園亭重建後的日子裡。

為數眾多的汕頭人從遠方歸來,行李都還沒來得及放,就匆匆往小公園趕……

看著眼前一幕一幕上演的故事,承建小公園亭的黃茂雄百感交集。

02

自掏腰包900萬建一座亭子

他卻說,值

小公園街區是汕頭開埠的發祥地,而中山紀念亭,被民間稱為「小公園亭」,它是這片街區的「心臟」。

黃茂雄記憶裡的小公園亭,特別高大,四周都是小攤販,一入夜就人聲鼎沸。

當年牽著外婆的手來到這裡的黃茂雄,怎麼都想不到,40多年後,他會自掏腰包900萬,成為第三代小公園中山紀念亭的捐建者。

黃茂雄小時候經常幫木匠父親幹一些活,只要跟木頭有關的,他什麼都做,事業越做越大,木匠坊成了木業公司。

最初他只想建一條木結構的園林長廊,可市委書記聽說了這事,就找到了黃茂雄:

「你什麼長廊都不要做了,來幫我做小公園亭吧。」

1934年,小公園亭始建,1969年被拆,1997年重建。20年來,殘破不堪。很多市民都希望儘快修繕。可他們簡單的願望,在黃茂雄心裡卻是山大的壓力:

這亭子,代表的是一代又一代汕頭人的老家印象。

就連市委書記都對黃茂雄說:「老黃啊,莫耍啊!」

03

小小的一座亭子

卻牽動著全世界的汕頭人

黃茂雄手頭最初能看到的資料,只有一張1934年看不清數據的設計圖,和一張老照片。

他只好憑藉圖紙上「八根亭柱兩兩之間的距離是6米6」這唯一數據,來確定亭子的直徑、高度。

也許自掏900萬,對手頭富裕的汕頭人來說,並不算特別難。但很少有人,會在掏完錢後,還親力親為,去營造一個大家盼望已久,而且沒有數據支撐的地標建築。

黃茂雄不僅願意,而且能!

好在小公園亭的每一次營建,都牽動著海內外所有汕頭人的心:

《汕頭特區晚報》首席攝影記者張烈華,一直關心著小公園亭的變化,他記錄了小公園亭重建中每個工程節點。當得知一介此行的目的,他放下了自己的採訪工作,前來幫忙;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英國……更多不知名的汕頭人,自發從世界各地搜集小公園亭的資料或相片以供參考;在小公園街區,無論颳風下雨,總有關注的目光,在凝望著這座小小的建築。

甚至可以這樣說,

小公園亭子重建的功勞與榮光

不只屬於黃茂雄一個人,

而屬於千千萬萬的「潮汕人」。

如今,夜幕下的小公園亭,猶如這座百年商埠的眼睛,在經歷了多年的沉睡之後,重新睜開。

家住小公園的老街坊都欣喜地說,這個地方十幾年沒有這樣的人氣了。許多老汕頭徘徊於此,不願離去。

04

如果你讀懂小公園亭

也就讀懂了世間悲歡離合

今天是6月21日,1939年的今天,汕頭被日寇侵略,那是汕頭歷史上唯一一次淪陷。

如果你讀懂了那些面對小公園紀念亭下歸國華僑的淚水,你也就讀懂了千千萬萬人世的悲歡離合。

廣場位於阿蕾老家市中心,可她每次開車總會繞開那裡。有天,我沒忍住,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她說:

「十五年前,有人在那出了車禍,從此,我沒有了爸爸……」

小鍾最討厭去的是電視塔。儘管那裡風景很好,能眺望到大半座城市。「可那也沒辦法呀,誰叫那年未婚妻在這把婚戒退還給我呢?」

同樣,如果你讀懂了小公園紀念亭旁歸國華僑的淚水,你也就讀懂了耶路撒冷哭牆之下抱頭痛哭的猶太人,抗戰後秦淮河邊為家國慟哭聲嘶的南京人,或者航行了數十天,忽然看見自由女神像而熱淚盈眶的美國水兵……

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所有的物都是人的情感寄託。

那些沉默不語的建築,見證歡聚幸福、分擔離別辛酸,連接我們內心的角落。但一旦它們殘破、失落,弄丟昔日的榮耀,我們也一定會修補,挽救,重振當年的光芒。

朝朝暮暮,你既不言不語。

一生一世,我定不離不棄。

相關焦點

  • 「自掏腰包」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自掏腰包」,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dig down 自掏腰包「So you broke Mrs.Brown's window?」「那你就自己掏腰包賠償吧。」We had to dig down after our construction budget ballooned beyond what we had planned.在我們的建築預算激增超過我們所計劃的之後,我們必須自掏腰包。
  • 茶陵農戶橙子滯銷教師自掏腰包又買又吆喝
    ▲老師們自掏腰包購買滯銷橙子 受訪者 供圖本報訊(記者 何春林 通訊員 蘭靖)這個周末,茶陵縣村民湯建輝家果園裡的臍橙迎來了一批大客戶:天元區尚格小學的教師們一次性採購了500斤。近日,當地農戶家橙子迎來了豐收,紅色農場村民湯建輝卻發愁。自家20畝果園裡,橙子長勢喜人,美味可口,但因為地處深山,沒有銷路。天元區尚格小學黨支部書記陳桂紅說,得知此情況後,學校黨支部開展了「買產品、獻愛心、促脫貧」以購代捐消費扶貧活動。學校老師紛紛主動自掏腰包下單,一次性從果農處訂購了500斤滯銷橙子。
  • 一杯茶,一本書,一個亭子,遊覽北京陶然亭公園
    一杯茶,一本書,一座亭子,開啟一個美麗的陶然人生。陶然亭公園位於北京仙農灘。在清康熙(1695)工部郎中江藻被命令監管黑窯廠,他在慈悲尼姑庵的西邊建了一座小亭,並以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醞熟,與君一醉一陶然」中的「陶然」命名。這座亭子很受文人歡迎,清朝200多年來,這座亭子久負盛名,成為北京的勝利者。
  • 灤縣武鐵友連續五年自掏腰包為鄉親辦年貨
    灤縣武鐵友連續五年自掏腰包為鄉親辦年貨。去年12月底,剛剛搬進了武鐵友為自己翻建的寬敞乾淨的新房,這些天,老人格外高興。在離侯鳳芝家不遠處的九百戶村委會門口,早已經圍滿了一大早就從家裡趕來領取東西的村民,「他總惦記著鄉親們,年年早早準備好年貨,讓大傢伙兒過個好年。」領著米、面、豬肉和花生油及100元的慰問金,77歲的董林臉上樂開了花。
  • 黃小琥化身邱比特 自掏腰包為阿弟拍婚紗照
    黃小琥全新專輯《如果能…重來》已經在1月14日發片,電視與電臺都能不斷聽到首波主打歌《重來》強力播送,小琥姐也常在想什麼事如果能重來的話,是不是就會不一樣。小琥姐主動提議為前Eenergy團員阿弟和他老婆Mei一圓婚紗夢,也彌補自己當年沒有穿上婚紗的遺憾。
  • 為一個人 逛一座城|申石伽與愚園路亭子間的緣分
    畫家申石伽在愚園路上中實新村的舊居是一間僅12平方米的亭子間,有「六步詩樓」之稱。身居陋室的申石伽一生淡泊名利,潛心作畫,出版的《山水畫基礎技法》被美術教育界譽為「當代《芥子園畫譜》」。近代知名學者俞陛雲見他的書畫習作很是欣賞,便收為弟子,申石伽以精心繪製《俞樓請業圖》作為從師進見禮,此畫現藏於杭州西湖俞曲園紀念館。1925年,申石伽曾與康雲、胡亞光等組織西泠書畫社,1929年加入中國美術會,與葉淺予組織中國美術會第一屆杭州畫展。申石伽的畫作深受郭沫若、齊白石、傅抱石、葉淺予等名家推崇。
  • 男子駕駛報廢摩託車被扣 交警自掏腰包給他路費
    黃鱔沒抓到,車被臨海大田交警隊查扣了,因為他開的是一輛報廢車。他要求交警隊將車還給他,在交警隊坐了5個小時。隊長沒有將車還給他,但自掏腰包,給了他500元回老家的路費。交警將他送上回黃巖的計程車,默默付了車錢。這一幕,被路過的市民看到,發了朋友圈,市民紛紛為這充滿人情味的執法點讚,「在寒冷的日子裡,溫暖了大家的心。」
  • 自掏腰包10萬英鎊為梅根定製婚紗
    近日,英媒曝光了準王妃的婚紗,並透露這件價值不菲的婚紗將由英王室自掏腰包。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梅根在婚禮當天將穿上英國高級定製品牌Ralph & Russo全手工縫製的釘珠婚紗,由英國時裝設計師拉爾夫設計,價值達1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6萬元),而婚紗的花費將由英國王室全權買單。
  • 這位駕駛員自掏腰包為乘客們送上雨衣(視頻)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蔣甜 通訊員唐瑞雪 青島報導8月7日,青島市民喬先生說,自己當日在31路公交車上遇到了一位暖心司機,這位司機在細雨中把雨衣送給了他,這一愛心滿滿的舉動,讓喬先生十分感動。早上7時左右,未帶雨具出門的喬先生一路小跑到天泰站臺,匆匆搭乘31路公交車。公交司機郭青見喬先生身上已經被淋溼,便解開安全帶走進車廂,郭青遞上毛巾讓喬先生擦乾,並送給喬先生一件可攜式一次性雨衣。「幸好遇到了好心的司機師傅,不然我渾身都溼透,下車再淋雨肯定會感冒,真的非常感謝他。」喬先生感激地說道。
  • 樂清北塘村支書蘇德生:自掏腰包6000萬整治村貌
    如今,一個集觀光農業、採摘、農家樂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園區已然呈現在我們眼前。  自掏腰包6000萬  改變村貌解決民生  2008年6月,蘇德生拿出自己在外打拼賺得的血汗錢,成立了北塘村建設基金,注入啟動資金200萬元。
  • 我國門票最貴的寺廟,「懸掛」於峭壁數千年,遊客為何卻說很值
    文/小蜂帶你自由行(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只需要一顆安靜的心和不停的腳步,不停地遇見,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流逝自己的思想,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記憶。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名山之中,有非常出名的五座合稱為五嶽。東嶽泰山與西嶽華山的名聲好像相比其他三個較大一些,中嶽嵩山大家提起來,比較熟悉的還有少林寺。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相對不是很出名的北嶽恆山。
  • 川大博導自掏腰包10萬元 補貼招募博士後
    川大博導自掏腰包10萬元 補貼招募博士後 2013-01-20 07:56:11  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編輯: 何銳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公交司機自掏腰包買蛋糕,為援漢醫生慶祝生日
    從2月13日起,李想每天駕駛H89公交車為廣東醫療隊提供通勤服務,每天往返於歐亞酒店和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之間。按照線路的要求,他每天上班都要對上車的每位醫療隊員問好,而醫療隊員也無一例外,都會說:「師傅,辛苦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廣東醫療隊員對這位33歲的公交司機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們也在關心著他。
  • 柳林一農民自掏腰包修出村路(圖)
    但村村通公路工程,只修到行政村。距印子局村西側1公裡的柳林縣吳村和距村東側1.5公裡的中陽縣米家塔村,先後修通了水泥路。位於兩村中間的印子局村,仍然沒有像樣的出村路。  56歲的高元龍,中等身材,臉頰和雙手被太陽曬得黝黑。在印子局村,他是有名的種糧戶。雖然村裡不少同齡人外出務工,他卻始終沒有離開過土地。  在印子局村東山山溝,高元龍有100畝填溝自造田。
  • 外地男子誤入武昌火車站,公交員工自掏腰包送其前往救助站助他回家
    熱心的BRT員工甘甜發現後,主動上前詢問,悉心照顧,得知乘客他想去救助站尋求幫助返回隨州老家,甘甜隨後自掏腰包將男子送往救助站。據了解,31日9時許,公交BRT站臺東廣場站長甘甜在巡查時,突然發現一位滿臉愁容、骨瘦嶙峋的年輕人一直在進站閘機處徘徊不知所措。於是甘甜主動上前詢問「您好,需要幫助嗎?」
  • 上海灘石庫門亭子間往事
    上海灘老式石庫門房子中的亭子間,位於二樓樓梯的半中間,房頂上是曬臺,樓下是放著七、八隻煤球爐的公共灶間。夏天,亭子間頂上曬臺烈日暴曬,樓下爐子燃燒熱氣上升,其熱難擋;嚴冬,北風呼嘯,冷風直灌亭子間,寒氣逼人,如在冰窟一般。周抗當年離開杭州,離開浙大,到上海美專就讀的時候,就是住『亭子間』」,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在美專西畫系學油畫,在新華藝專學音樂。
  • 七旬翁自掏腰包開免費輔導班9年 帶出3000多個學生
    於是,繆延相決定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學習的地方,給孩子們輔導課外知識。年收入才幾千元 自掏腰包開輔導班交談中記者得知,繆老開設這個輔導班不但不賺錢,反而貼錢,水電費、桌椅費、書本費都是老人自己出的。經濟拮据,他就用飯廳當教室,房門當黑板,碗櫥當書櫃,餐桌當書桌,沒有紙張就讓孩子們用粉筆頭在地上練字,寫滿後擦掉繼續寫。另外,他還自掏腰包,買了一臺彩電、一臺DVD播放機和40餘張光碟,讓孩子們觀看革命歷史故事片;他還自掏腰包買了2000多元的書。
  • 為拍《智者無敵》 吳晴自掏腰包學日語
    在該劇中,由於吳晴飾演的李冰需要潛伏在日本人的仙樂歌舞廳中收集情報,所以以舞廳歌女為表面職業。並且,吳晴所飾演的角色更需要在舞臺上進行日文歌曲演唱。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導演要求吳晴用真唱,而對於從來沒有學習過日語的吳晴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但是不服輸的吳晴在幕後主動自掏腰包學習起了日語,換來的結果是拍攝的時候一條就過,這讓包括導演在內的全場演職人員都十分驚訝。
  • 蓋一座微縮版的古溫州城
    他的願望是給他20年時間,重現一座微縮版的古溫州城。  十年重現溫州有名古建築  家住溫州市區徐衙巷的陳阿興,幹了四十多年的裝潢、泥水活。從2000年初開始,他動手青磚雕刻溫州的古建築。十年間,陳阿興把數座有名號的溫州古建築重現在自家露臺裡。  「最大的那座就是最近在搬家的楊宅,它的正前面是南宋王十朋休憩過的望江亭。西邊的是北宋陳府殿。
  • 無償工作還要自掏腰包,太苛刻
    隨著時間的推移,2020年東京奧運會組委會也積極展開著籌備工作,不過組委會不僅要求志願者無償工作之外,還表示讓他們自掏腰包承擔自己的住宿和一日三餐。這樣苛刻的待遇,就連日本網友都忍不住吐槽,這是在招志願者還是招奴隸?據悉,一位印度尼西亞人被東京奧委會選中後,組委會就通知他要在開幕前三周去東京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