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潮汕的美食,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潮汕牛肉丸!但是潮汕好吃的東西可多著呢,真正的潮汕美食可遠不止如此。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今天就讓小黑帶你們踏上潮汕美食探索之路!
按理說呢,清明過後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在潮汕稱「五月節」。但今年農曆的有一個閏四月,所以今年的端午就延了一個月。每到五月節的時候,家裡都會吃上一種五月節特有的食物:梔粿,又稱梔粽。
小黑小時候經常會在一旁看著媽媽拿著紗線(也就是縫衣服用的針線)放在上面,牽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看著媽媽放在裝著白砂糖的盤子上,每到這個時候,小黑總是喜歡整片都蘸滿白糖,一口吃進去,滿滿的幸福感!
說完這個梔粽,小黑在這裡不得不提另一種在五月節常見的美食,外面的人都會叫「粽子」,但在潮汕地區都會叫「粽球」。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老媽宮粽球」,以糯米為主料,外形為六角球狀,口味很獨特,裡面有甜、鹹雙拼料餡,媽媽每次還沒到五月節那天就會先買粽球回家吃個開心,小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吃甜的那部分,特別是烏豆沙那一塊,真的很甜又很香,小黑每次都會吃兩個。到後來出來工作,小黑在外面吃的粽子基本都是鹹的,但是家鄉粽球的味道,總是外面比不上的,果然,家鄉的味道總是無可取代。
說起潮汕腸粉,很多小夥伴會跟小黑說,潮汕腸粉跟廣式腸粉有什麼區別啊?小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潮汕腸粉雖然是起源於廣州,但是呢,潮汕人用自己強大的改良能力,把廣式腸粉改良成了飽滿濃鬱的潮汕腸粉。
每次放假回家的時候,小黑總會找一個早上約上自己的小夥伴一起去吃腸粉,每次小黑都會點上一份豬肉腸粉,豬肉腸粉一般都會用雞蛋瘦肉打底,然後加入一些青菜,當店家把豬肉腸粉端上來的時候,小黑喜歡在吃之前加一些辣椒,因為有雞蛋的打底,腸粉的肚料吃上去軟滑鮮嫩,沾滿醬汁的餡料配合腸粉的皮一起吃進嘴裡的時候,整個味蕾就好像炸開了一樣,十分滿足!
小時候看臺灣的偶像劇裡面經常會出現的一種叫蠔仔煎的美食,小黑總覺得這個東西跟潮汕地區的蠔烙很像,但潮汕的蠔烙除了用生蠔以外,還加了紅薯粉、雞蛋。最重要的是,它是用豬油煎制而成的。
蠔烙選用的生蠔跟小黑平時在外面看到的燒烤攤的生蠔不太一樣,外面燒烤的生蠔都很大,而蠔烙裡的生蠔雖然個頭很小但一顆顆都很飽滿,但又新鮮水嫩,與薯粉和蛋液一起煎制,小黑每次吃的時候,總能感受到美食粘連在一起咬下去的滿足感!
接下來小黑要跟小夥伴們分享只有汕頭潮陽區棉城、海門才正宗好吃的美食,它就是鱟粿!
那鱟粿是個什麼東西呢?準確來說就是用粥漿或薯粉蒸製成形似蟠桃的粿品,再用油文火煎熬而成的,可以蘸辣椒醬或醬油。這裡面的餡料有鮮蝦、碎肉,配以香菇、鵪鶉蛋等,一口咬下去氣味更加芳香可口。
而且這個鱟粿只有下午才開始賣,相當於一個下午茶,小黑經常會跟三兩個好友一起去吃,既能解饞又能填飽肚子,每次吃完,小黑會上朋友店裡喝上一杯潮汕功夫茶,就當解放一下腸胃的壓力。有機會大家一定要去試試啊!真的很好吃!
還有一個美食,也是小黑下午的時候經常會去吃的,那就是韭菜粿!
炸好的韭菜粿的皮焦黃透明。黃白之中透著綠,小黑跟朋友每次總要點上兩盤,當咬上一口焦香的粿皮的時候,隨即裡頭的韭菜溢出,細細咀嚼,焦韌香脆的粿皮帶著濃鬱誘人的韭菜香。小黑最喜歡蘸點辣椒醬吃,會更加爽口美味!
說起潮汕粿條湯,不知道小夥伴們了解有多少呢?可能有些小夥伴會問,什麼是粿條啊?如果是吃過潮汕牛肉丸的小夥伴肯定都知道,那跟河粉有什麼區別呢?
小黑在這裡告訴大家怎麼分辨粿條和河粉,潮汕粿條要厚身、窄一點,其口感也沒有太大的韌性,易嚼,米香更濃鬱。小黑的爺爺就很喜歡吃,有時候開車帶爺爺出去的時候,都會帶爺爺去吃上一碗粿條湯,老人家就特別開心。喜歡湯類的小夥伴可以試試!
寫到這裡,小黑開始很想念家鄉的美食了!!今天小黑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裡,接下來也會陸續更新,慢慢為大家介紹更多的潮汕美食,想知道還有什麼潮汕美食好吃,就關注小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