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去潮汕地區的汕頭旅行了一個星期,期間小編景點沒有看幾個,卻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美食上!作為一個內陸的北方人,小編本來對潮菜的期待不是很高(畢竟自己不愛吃海鮮,喜辣),可在這七天的旅行之中,小編說了無數次「真香」!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讓人口水不止的潮汕菜。
1. 潮汕滷水類
潮汕滷水在朱彪初所列的潮州菜菜譜裡排在首位。小編從當地人口中得知,當地擺宴席的時候,首先會上一盤潮汕滷水,可見滷水在潮汕菜譜中的地位。如果到潮汕旅行,滷水是一定不能錯過的。
潮汕滷水相對於其他地方的滷水有幾大特點—湯底鮮、滷料特製、品類多。
潮汕滷水的湯底除了常用的火腿、老母雞、豬大骨之外,還會加入當地特有的乾貝、魚乾等海鮮料,這使得湯底不僅僅味道濃厚,還帶有海鮮的鮮味,使得湯底極其鮮甜;
滷料也是潮汕滷水的一大特點。常規滷料有甘草、桂皮、八角、生抽、南姜、珠油等,此外當地人還會加入紅蔥頭、炸蒜頭、魚露等特殊滷料,這使得潮汕滷水別有風味。
潮汕滷水最大的特點就是品類多,潮汕地區能看到的各種肉,基本上都可以拿來滷!除了豬肉、雞肉、鴨肉、豆乾,雞蛋.....等等普通食材,還有特殊的食材—獅頭鵝,更加是美味。如果要把這些動物的各個部位細分,光獅頭鵝就可以分為粉肝、鵝腸、鵝頭、鵝翅.....等等品種。
2. 糜和雜鹹
也許看到「糜和雜鹹」這4個字你會十分懵,這又是什麼高大上的食物?好吧小編告訴你這就是粥和小菜。有人會說,粥和小菜有什麼好介紹的,自己天天吃。可潮汕的「粥和小菜」卻有他們獨特的風味。
首先,糜其實是煮到米粒剛爆花時的粥,相比我們平時喝的比較爛的粥,糜的顆粒感很明顯,吃起來米香很濃厚。糜分早糜和夜糜,是潮汕人重要的主食。在潮汕地區隨便找一個夜宵檔,都能點到各類糜。除了白糜外,還有海鮮糜、豬雜糜、青菜瘦肉糜等等,小編在汕頭天天晚上出去吃糜,體重直線上升。
雜鹹其實就是配粥小菜,可是潮汕人卻把小菜吃出各種花樣,蘿蔔乾、醃蚌肉、鹹菜、醃黃瓜、鹹菜、菜脯、橄欖菜、白糖貢菜、潮州老香黃、薄殼肉、麻葉.....種類多到我眼花繚亂,一一碗糜再點上幾樣雜鹹,真的是一天的幸福都有了!
3. 生醃海鮮
作為一個不怎麼愛吃海鮮的人,小編本來對生醃海鮮是拒絕的,可在被朋友逼著吃了一次後,小編就真的是中毒了,現在回來天天想吃。生醃可謂是潮汕毒藥,真的是令人慾罷不能。
生醃其實就是把魚蝦蟹等海鮮洗乾淨後放入容器,再加入鹽、辣椒、醋等各種調料醃製而成,在其他許多地方也可以看到,如醉蝦等。但是潮汕人真的是把醃製品吃出花樣,凡是你能在市場上看到的海鮮都可以用來醃製—醃海蟹、醃三眼蠐、醃血蛤、醃瀨尿蝦、醃蝦......各類生醃真的是十分甜美了。
4. 牛肉火鍋
這趟旅行小編吃得最嗨的非潮汕牛肉火鍋莫屬。之前也吃過很多次潮汕牛肉火鍋,可到了當地才知道什麼是正宗。小編去的那家店,真的做到店後宰牛店前賣牛!雖然這看起來有點殘忍,但是牛大哥,對不住了,我真的是嘴饞!
據小編考證,潮汕的牛肉火鍋比其他地方要好吃的主要原因,就是牛肉真的是鮮!潮汕的牛肉從屠宰場到火鍋店上桌,時間控制在兩個半小時以內,此時是牛肉最新鮮的時候,肉質特別柔嫩,沒有酸味。
另外,夥計的刀工也是一絕,潮汕牛肉對刀工的要求非常高,每個部位厚薄、切法都不盡相同,真正做到薄厚合適,吃起來口感真的是爽!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牛肉火鍋的湯底用的是剛剛宰的牛骨頭長時間熬製而成,裡面的骨頭都快燉爛了!不需要加太多配料,牛骨湯的鮮甜已經足夠了!
小編大概就想到這些,口水已經快止不住了,當然潮汕還有其他美食,下一期再繼續介紹!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評論點讚收藏!
我是生活前排,做最詳盡的盤點,做最犀利的點評。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