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川崎病早期「像感冒」 出現併發症很兇險!

2020-12-17 騰訊網

指導專家:張志勇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

(上遊新聞記者 周晉羽)春夏交替,兒科門診因感冒、肺炎來看病的孩子明顯增多。可你知道嗎?當孩子不明原因發燒超過5天,抗生素治療壓不下去時,切不可當成簡單的感冒來治療!家長應高度警惕,孩子可能是患上了兇險的川崎病。

川崎病好發於5歲以下男孩

「川崎病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小兒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先報導該病,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發病原因不明。」重醫兒童醫院風溼免疫科張志勇副主任醫師介紹,這種病好發年齡為5歲以下的嬰幼兒,男孩多見。目前川崎病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丙種球蛋白靜脈輸液與口服阿司匹林。

引起的心血管併發症 異常兇險

川崎病是一種兇險性的兒童疾病,但可怕的並不是其本身,而是它引發的嚴重併發症。張志勇指出,川崎病容易引發心血管併發症,心臟和冠狀動脈受累多發生在起病的1~6周,如不經規範治療,可引起冠狀動脈擴張或冠狀動脈瘤,甚至可引起缺血性心肌病或猝死。也是成年後,導致冠心病等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疾病。

只要做到早期診斷、規範治療,大部分川崎病患兒預後良好。張志勇特別強調,川崎病的隨訪十分重要,無論冠狀動脈有無病變,家長都需要按醫囑進行包括心臟彩超等項目的長期隨診檢查,及時了解患兒冠狀動脈情況;同時需注意觀察孩子有無心血管損害症狀,如面色蒼白、精神萎靡、脈搏加快等,一旦發現異常,及時來院就診。

識清1+5症狀 早期發現川崎病

「川崎病症狀早期像感冒,完全型川崎病的臨床診斷標準為發高燒5天及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這點是必備的症狀。」張志勇解釋,同時出現以下5條症狀中的4條即可確診:

1.在急性發熱早期,手足皮膚硬性腫脹,發病9~10天後手指(腳趾)端脫皮;

2.發熱同時或發熱後不久,全身皮膚可見多形性皮疹,無水皰或結痂;

3.雙眼球結膜充血,但無膿性分泌物或流淚;

4.口腔黏膜充血,唇紅、乾燥、皸裂、出血或結痂,舌乳頭突起呈楊梅狀或草莓狀;

5.頸部淋巴結腫大。

張志勇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連續高燒幾天不退,並出現以上部分症狀,警惕孩子患上「川崎病」,儘快帶孩子到兒童專科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引發嚴重併發症。

發病期 需精心護理

孩子生病難受,家長也跟著焦心。那麼面對川崎病患兒,家長在護理方面要注意什麼呢?

風溼免疫科王君君主管護師總結了以下5點:

1.孩子發熱退燒過程,容易出汗、口乾,家長要及時用棉質吸水性好的毛巾擦乾汗液,並及時更換汗溼的衣服,以免感冒,同時讓孩子多喝水,保持水分供給;

2.給孩子剪短指甲,避免患兒因皮疹癢而撓破皮膚,為孩子穿柔軟、乾淨的衣服,每天更換,減少對皮膚的摩擦;

3.如患兒有口腔黏膜充血、糜爛、潰瘍,家長可遵醫囑用生理鹽水等漱口,唇乾裂的孩子塗護唇膏;

4.恢復期時,患兒肛周可能出現脫皮、潮紅症狀,家長要注意做好肛周清潔。

5.按醫囑服藥,切勿自行停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兒童川崎病早期「像感冒」,但異常兇險!
    夏季兒科門診,因小兒感冒、肺炎來看病的孩子明顯增多,這裡要提的是,當孩子不明原因發燒超過5天,炎症指標又很高,這個時候要高度警惕,孩子病情比較嚴重。家長切不可當成簡單的感冒來治療,這樣會引發嚴重的後果,川崎病就是一種兇險性的兒童疾病。
  • 川崎病不是感冒很兇險 延誤治療易心梗或猝死
    專家提醒,川崎病初始症狀十分類似感冒,非常兇險,急性期最嚴重的併發症是冠狀動脈血栓性閉塞導致心肌梗死或猝死,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二尖瓣、主動脈瓣瓣膜病變、嚴重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血管併發症。川崎病目前並無有效預防方法,控制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專家建議,4個月至3歲兒童的家長,當孩子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燒數日後出現眼睛發紅、雙側眼結膜充血、口唇乾紅及皸裂、皮疹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 孩子發熱、出疹別把川崎病當感冒
    經檢查,彤彤被確診為川崎病。彤彤媽有些驚訝:「以為孩子只是普通感冒,沒想到是川崎病。」    什麼是川崎病?川崎病如何早期發現?    川崎病會對心血管造成損傷    河南省兒童醫院心血管內科負責人馮迎軍介紹,川崎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小兒疾病,多見於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兒童)。
  • 川崎病早期易被誤診為感冒 --大河網
    不久前,4歲的剛剛(化名)突然高燒,家長以為他只是患上了普通感冒,就在藥店給孩子買了點兒藥吃。可一周過去,剛剛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家長便帶他到附近診所輸液。幾天過去了,孩子的病依然沒有好轉,而且身上還出現了紅斑,家長這才帶著孩子到河南省兒童醫院就診。經檢查,孩子被確診為川崎病。
  • 症狀類似感冒易被誤診 醫生提醒警惕小兒川崎病
    新華社重慶12月10日電(記者李松)最近重慶一3歲兒童突發高燒,被當成感冒治療了5天也不見好轉,後來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確診為川崎病。醫生提醒,川崎病早期症狀與感冒相似,易被誤診,需引起家長警惕。
  • 川崎病很像感冒,但會嚴重損傷心臟,5歲以下兒童易中招
    隨著氣溫降低,感冒、發燒、咳嗽又一波接一波來襲,不少娃娃都中招倒下。有一種病,也是在這個季節高發,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誤當感冒治,那可是超兇險的,它就是川崎病。看到「川崎病」這三個字,相信不少家長也是滿腦子問號:這又是什麼?
  • 感冒高發季 兒科醫生提醒家長勿混淆感冒與川崎病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20日電(通訊員 劉嘉)「醫生,我的孩子感冒治療幾天了,怎麼還在反覆發燒呀?」玲玲的媽媽張女士抱著孩子焦急地詢問。  近日,2歲的玲玲突然出現高燒的症狀,張女士以為是感冒發燒,給她服用抗生素、退燒藥後,高燒仍然持續不退。
  • 發燒、皮疹、草莓舌...感冒和川崎病分不清,後果很嚴重
    經醫生詢問,2歲的玲玲5天前開始出現高燒的症狀,媽媽以為是感冒發燒,給她服用抗生素、退燒藥後,高燒仍然持續不退,媽媽還發現玲玲的小手摸起來變硬了,兩隻小眼布滿紅血絲,舌頭變成了「小草莓」,長滿了小點點。前兩天,覺得不放心的媽媽帶玲玲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醫生認真查體後,以「川崎病」收入院,入院後玲玲做了心臟彩超,提示冠狀動脈輕度擴張。
  • 小兒川崎病是什麼病?以下症狀符合5條就是患川崎病了!
    原標題:小兒川崎病是什麼病?以下症狀符合5條就是患川崎病了!   小兒川崎病事實上是一種全身性的血管炎,多見於5歲以下的孩子,尤其是1-3歲的孩子比較常見。小兒川崎病若沒有及時得到治療,是會引發嚴重心血管併發症的,因此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一些川崎病的症狀表現時,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治療。
  • 你家孩子感冒還是川崎病?傻傻分不清,後果很嚴重
    2歲的玲玲5天前開始出現高燒的症狀,媽媽以為是感冒發燒,給她服用抗生素、退燒藥後,高燒仍然持續不退,媽媽還發現玲玲的小手摸起來變硬了,兩隻小眼布滿紅血絲,舌頭變成了「小草莓」,長滿了小點點。覺得不放心的媽媽帶玲玲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醫生認真查體後,以「川崎病」收入院。入院後玲玲做了心臟彩超,提示冠狀動脈輕度擴張。「川崎病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小兒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先報導該病,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發病原因不明。」
  • 福州2個月男嬰「感冒」險喪命 原是染上川崎病
    9月底,剛出生2個月的福州男嬰小凱(化名)高燒10天,眼球紅得像兔眼,舌頭腫脹如楊梅,父母以為是感冒,輾轉多家醫院,最後送到省婦幼保健院搶救。醫生發現,小凱得了兇險的川崎病,已引發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膿毒血症、無菌性腦膜腦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很可能猝死。
  • 醫生:與感冒發熱類似,可能是川崎病
    ,早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 五、如何預防 醫生提醒,川崎病與普通的感冒發熱症狀很相似,所以關鍵是要早診斷,早治療,預防併發症。 如今這個病的發病原因還不夠明確,不過可以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力來防止疾病的發生。
  • 小兒闌尾炎,術後也兇險
    小兒闌尾炎術後發生如此急劇的病情變化,其兇險程度超出醫護人員的估計,對普通人來說更是不可想像。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那麼,其中道理何在?
  • 立秋後感冒的孩子不少,高熱不退當心川崎病
    入院第3天,球球原本雪白的皮膚上突然出現一塊塊形狀不規則的紅色皮疹,張女士這下亂了陣腳,又焦慮起來。朱亞非主任仔細查看球球的發熱熱型圖、皮疹形態,仔細檢查球球的身體,從醫30年的診療經驗告訴她,球球得的還真不是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很可能是兇險的川崎病。她要求球球做心臟B超,進一步明確診斷。
  • 兒童高溫發熱多日 警惕川崎病!
    最近氣溫較低,許多小孩子容易感冒發燒。但有些小孩發燒後又是輸液又是吃藥,高燒卻一直不退,讓家長十分困擾。記者15日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獲悉,一些高燒不退的患兒可能並不是感冒,而是患上了川崎病。由於川崎病有症狀和感冒相似,因此常常有家長把川崎病被誤認為感冒。
  • 福建1歲娃高燒十幾天不退,竟是川崎病!很多家長還在當感冒治
    近日,一條關於川崎病的微博突然登上熱搜榜。微博認證為作家的博主@蘇小懶詳細記錄了自己孩子從最初以為僅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到最終確診川崎病過程幾經波折甚至一度兇險。川崎病並不可怕,因為是可以治癒的疾病。可怕的是很多家長不知道將川崎病誤以為感冒而延誤治療甚至很多基層醫生都易誤診。1歲女嬰反覆高熱10多天未愈竟是川崎病作祟前不久,寧德出生僅1歲2個月的小雨(化名)突然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反覆高熱,把父母給嚇壞了。他們帶著小雨在寧德當地醫院治療了十多日,症狀都不見好轉。
  • 5歲男孩心腦梗突然昏迷 原來是川崎病惹禍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蔡櫻柳通訊員羅超)5歲的男孩小西突然出現昏迷,送醫後醫生發現,小西一年前得了兇險的川崎病,沒有及時隨訪,合併出現了心梗腦梗。  原來,孩子一年前有高熱皮疹結膜充血,患有川崎病,也叫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川崎病後期容易合併冠狀動脈損傷,需要隨訪至少5年。」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白海濤表示。  據了解,川崎病是一種急性系統性血管炎,多見於5歲以下小兒,病因尚不清楚,存在先天易感因素,目前認為與感染引起的免疫損傷有關。
  • 「川崎病」是寶寶後天性心臟病的「隱形殺手」
    寶寶反覆高熱不退,可能不是單純的感冒發燒,一定要提高警惕!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在小兒中發病率較高的,也是寶寶後天性心臟病的「隱形殺手」——川崎病!什麼是小兒川崎病川 崎 病又叫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好發於嬰幼兒,是以急性反覆高熱,皮膚、黏膜、淋巴結受累為特徵的疾病。
  • 3歲女童高溫發熱多日 不是發燒竟是川崎病
    中新網重慶1月15日電(韓璐劉寒雪瀟)最近氣溫較低,許多小孩子容易感冒發燒。但有些小孩發燒後又是輸液又是吃藥,高燒卻一直不退,讓家長十分困擾。記者15日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獲悉,一些高燒不退的患兒可能並不是感冒,而是患上了川崎病。由於川崎病有症狀和感冒相似,因此常常有家長把川崎病被誤認為感冒。
  • 這種病很像感冒,但會嚴重損傷心臟,5歲以下兒童易中招
    隨著氣溫降低,感冒、發燒、咳嗽又一波接一波來襲,不少娃娃都中招倒下。,那可是超兇險的,它就是川崎病。(KD),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MCLS),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