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到底什麼是食品添加劑呢?相信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食品添加劑。
我們先來思考幾個問題。牛奶中有食品添加劑嗎?酒中有食品添加劑嗎?油、鹽、醬、醋中有食品添加劑嗎?
案是肯定的。我們每天攝取的化學添加劑大約10克,一年約4000克。
食品添加劑與我們的生活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者天然的物質。食品添加劑不屬於食品成分、也不是食品主料成分,它屬於食品輔料,是一種特殊的食品原料。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目的在於保持或提高添加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作為某些特殊食品的必要配料;提高食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改進其感官特性;便於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或者儲藏等。
食品添加劑按來源分類,分為天然食品添加劑和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天然食品添加劑是利用動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等為原料,經提取所獲得的天然物質。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是採用化學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過氧化、還原、縮合、聚合、成鹽等合成反應而得到的物質。食品添加劑按功能不同,在我國分為22大類。
在我國,食品添加劑通常被認為是不好的東西,是對身體有害的,這也是對食品添加劑的錯誤認識。其實,食品添加劑具有嚴格的管理規定和執行標準,投入市場前都必須進行安全性評估。迄今為止,我國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件是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從另一個方面講,如果沒有食品添加劑,可能就沒有食品工業!
微生物胞外多糖
微生物菌體中含有多種多糖成分,細胞壁中含有肽聚糖、脂多糖,細胞內含有胞內多糖和糖原等,細胞外多糖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胞外多糖。所謂胞外多糖,顧名思義就是分泌或擴散到細胞以外的多糖。
胞外多糖是一些特殊微生物在生長代謝過程中分泌到細胞壁外、易與菌體分離、分泌到環境中的水溶性多糖,屬於微生物的次級代謝產物,對微生物的生長有重要意義。胞外多糖主要分為兩個類別:由一種單糖構成的同多糖和由兩種以上的單糖構成的雜多糖。因為其安全無毒,理化性質獨特,特異性優良而備受人們的關注。
目前自然界發現有100多種微生物產胞外多糖,主要是細菌,也有少數真菌。近幾十年來,由於微生物胞外多糖在產品結構、性能及生產方面所具有的特別優勢而得到大力研究和開發,新的微生物胞外多糖的開發已成為工業微生物研究的熱點之一。
微生物胞外多糖添加劑是食品添加劑中的新星
食品工業中對胞外聚合物主要是利用其中佔總成分量65%的胞外多糖。胞外多糖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劑,已經獲得工業應用的有結冷膠、黃原膠、熱凝膠等。在細菌胞外多糖中,被研究得較多的是乳酸菌胞外多糖,其中包括乳桿菌屬、鏈球菌屬、明串珠菌屬和乳球菌屬等。
乳酸菌胞外多糖可賦予發酵乳製品特殊的質構和風味,起到安全的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它還有可能成為食品級多糖的一個良好來源而廣泛用於各種食品的增稠、穩定、乳化、膠凝及持水。
胞外多糖還具有生物活性,如免疫活性、抗腫瘤和抗潰瘍,可應用於醫藥領域。多糖作為藥物應用開始於20世紀40年代,人們相繼發現它具有很多生物學活性,如抗輻射、抗凝血、降血糖、抗感染,預防和治療腫瘤及愛滋病等。因此,研究和開發微生物多糖成為研究熱點,研究較多的主要是細菌多糖,真菌主要集中於食用菌胞外多糖。食用菌是高等真菌,俗稱蘑菇或覃,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效成分,如糖膚、蛋白糖等多糖綴合物,也含有很多純多糖,如葡聚糖、甘露聚糖或者多種單糖構成的非均一多糖。食用菌胞外多糖可以通過微生物發酵作用,很容易獲得。
這些多糖物質具有廣泛的保健功能和藥理活性,已經報導的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提高機體耐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抗輻射、 護肝解毒、健胃助消化、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強心、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止咳平喘、祛痰、鎮靜抗驚厥、活血止痛、止血、強壯滋補、利尿、美容。
可以說食用菌多糖的保健功效已是國內外公認的事實,所以現階段幾乎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認可了食用菌多糖作為食品添加劑的說法。正因為如此,食用菌多糖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在國內外已受到高度重視,歐美、日韓等國家都投人大量經費用於食用菌多糖的基礎研究以及多糖產品的研發。
目前,胞外多糖已成為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越來越多的優良菌株被發現,也有越來越多的胞外多糖被工業化應用。
科普地球生物 聯繫大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