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玉米咯!一天之內火遍朋友圈的圖片,你家開始掰棒子了嗎?

2020-12-16 村聞直播間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都知道,一說起中秋節,想到的不是吃月餅,而是掰玉米,這是因為在中秋節期間,正是掰玉米的大好時節,說起掰玉米,那有趣的事情可以多了去了,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掰玉米都有哪些好玩事情?

一、農村有句話「要想收成好,種植得趕早」,說起掰玉米,一般玉米都是在三四月份種植的,以前種植的玉米顆粒並不是很飽滿,而且個頭也很小,可是現在大家都使用科學的種植方法,就算是天災,收成也會不錯的,就像今年一樣,雖然有暴雨和颱風,但是家裡的玉米還不錯。顆粒飽滿個頭大。

二、現在收割的方式也是大不相同了,以前農民們都是用雙手掰玉米的,但是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用收割機,收割玉米只需要注意看看收割機會不會漏下玉米,保證把沒有遺漏就可以了。而且幾乎家家都有三輪車,這可減輕了不少勞動力呢。

三、曬玉米可是我們小時候最愛做的一件事情了,只要把玉米收回家,大家就開始剝皮,然後等天氣好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曬玉米了,在農村的平房樓頂上就是一個曬玉米的好地方,有些村民是剝皮後直接曬,有些是把玉米粒剝下來後曬,但是曬玉米可以要記得看天氣,要是被雨淋到那可真不是件愉快的事情。

在農村,雖然不像城市的孩子一樣,有很多玩具,但是農村的孩子也有很多樂趣,無憂無慮,壓力也沒有那麼大,甚至可以在田裡奔跑,可以在河裡抓魚蝦,這些都是城裡孩子感受不到的,所以說,農村的孩子其實也是非常快樂的。

相關焦點

  • 玉米丫子不用掰,多餘棒子必須摘!
    種玉米的時候,有可能碰到玉米長了丫子,多結了棒子。那麼問題就來了——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這個問題,農民說的答案也不一樣,究竟該怎麼做?答案就是——玉米丫子不用掰,多餘棒子必須摘!為什麼說玉米丫子不用掰掉?因為丫子是營養過剩的產物,對主莖生長沒有影響,也不競爭養分,當主莖養分不足時反而會自身調節,回流養分補充主莖,然後丫子就枯萎了。所以你的玉米長丫子了不用費那勁去掰,就讓自生自滅去吧。
  • 玉米Y子掰不掰,多結的棒子掰不掰
    玉米Y子,一棵玉米幾個棒子,是玉米生長期的一個常見生理現象,那它們到底需不需要掰掉? 玉米丫子產生的原因 玉米丫子用不用掰?不用!! 為什麼不用掰? 1、增加玉米整體的葉面積。 研究表明:不去分櫱的實驗玉米品種每畝的葉面積為2374-3100平方米,而去分櫱的每畝葉面積僅為1646平方米,前者比後者葉面積大得多,為玉米產生更多的乾物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春玉米要收割了,玉米棒子都6毛了,你是賣棒子還是儲顆粒呀?
    農民開始收割春玉米了,怎麼賣倒是需要考慮一下先給個答案吧,不管怎麼算,還是儲存下來賣顆粒賣錢多。但作為急於拿錢的人,或者圖省事的人,6毛賣了棒子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從玉米棒子本身來說,一個長得比較好的玉米棒,其總重量在5兩5—7兩5之間,也有更重的,不要過於糾結。而玉米棒子中,玉米重量一般是玉米芯重量3倍左右,比如一個玉米棒子是6兩,一般玉米重量佔到4兩5左右,玉米芯只有1兩5左右。當然這也不一而足,只能是個大體數據。年年搞觀摩測產的朋友,基本能搞清楚各種玉米種的玉米 粒跟玉米芯的重量比。
  • 玉米丫和多餘棒子究竟可不可以掰掉?許多種植戶很糾結,答案來了
    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這個問題並非是新問題,可以說是老掉牙的問題,早已用科學實驗證實了的,已經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們的認可。既然仍然有許許多多新生代農民朋友們不理解,在此可以再次老調重彈一次。若是以收穫玉米籽粒為目的,當然拜掉這些玉米丫,是最好的選擇,據實驗證明,掰掉玉米丫能夠增產4~5%。一般情況下,一畝玉米地,正規優良玉米種子的玉米植株分櫱株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2~5%。因此,玉米丫佔比是非常少的,對產量影響是微乎其微。當然玉米丫對單株的產量影響程度一般在2~5%,掰掉是有必要的。
  • 玉米豐收在即,農民賣玉米棒子和賣玉米粒,哪個更划算?
    我是一個農民,我所處的位置屬於華北地區,我們這裡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玉米,其次是水稻,也有一些雜糧。每年的秋天,都能看到農民們在田野裡掰玉米的情景,也能看到一輛輛的大卡車,拉著滿滿一車玉米棒子走在鄉間的公路上,而且每個農民的臉上都會露出開心的笑容,雖然忙碌而辛苦,但是豐收的季節是讓農民最開心的。
  • 玉米棒子不能丟,掰碎了墊盆底,透水又透氣
    最近雙十一,花花無意中看到竟然有的商家在賣玉米棒子,起初花花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沒想到還真是咱們平時吃完了玉米剩下的玉米棒子,賣的價格還不便宜呢~十來塊錢一包,花花想,這玩意在農村,每年收了玉米之後別提有多少了,最後不是扔掉了就是餵豬了,這麼一來,花花好像找到了一條致富路......
  • 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會不會影響產量?看完心裡有數了
    其實玉米想要增產是有訣竅的,種植玉米時,經常會遇到玉米長丫或者多長棒子,那麼今後的玉米要不要掰?多餘的棒子是否要採摘?至於丫子掰不掰,其實完全不需要掰掉,它的形成說到底是營養過剩導致的,對主莖稈的生長沒有太多影響,也不會存在養分的競爭,一旦主莖稈的營養不是太充足時,此時就會通過機體的自我調節,從而回流到主莖。通常在主莖抽雄後丫子就會逐步的枯萎,5%的丫子才能長成玉米棒子,這樣一來產量不僅沒有什麼影響,還會增產。
  • 玉米地裡又有麻煩了,這麼多丫子掰不掰,多餘的棒子摘不摘
    最近人們又開始糾結玉米地裡的分櫱是去還是不去,過去的玉米栽培措施提倡去分櫱,原因是分櫱消耗田間水分和養分。現在許多人提出不去分櫱,原理是分櫱同樣會製造有機養分,其製造的養分又回流到主莖,為根系及莖稈的生長發育提供營養物質,最後分櫱會自然消失。
  • 一株玉米長了2個玉米棒,原因是什麼?需要掰掉一個嗎?
    關於一株玉米上結了2個玉米棒的情況,估計有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這不是一個很稀奇的事,有個別的植株,能達到3-4個,甚至更多,還記得我小時候,去地裡掰玉米(但是都是人工掰),假如遇到了有2個玉米棒的情況,就會很高興,一是因為當時認為個數越多,產量就會越高,二不是很常見,感覺發現了一個「
  • 玉米棒子香-視窗-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記得小時候,家裡常會飄起玉米棒子香。天剛朦朦亮,父親就起來了,騎上自行車,到幾裡外的玉米地裡砍回一小捆帶著棒子的玉米秸稈。把上面的玉米棒掰下來,剝去那裹了一層又一層的綠色外衣,仔細摘掉棒子頭上毛茸茸的穗兒,露出嫩黃可人的玉米粒來。
  • 【藝海拾貝】藏在青棒子裡的故事
    剝開外皮,一束束貼合在棒子四周,摘掉纓子,棒子粒一列列排得整整齊齊,個個鮮嫩飽滿,用手指甲一掐,流出嫩白的汁液。把它們剝皮摘淨,排放在大蒸鍋裡,加水開始煮。不一會兒,青棒子獨特的香甜味道瀰漫四周,很是誘人。時間到了,關火,掀開鍋蓋,用筷子先把最上面的幾個夾出來,放到箅子裡晾著。心急的人兒拿根筷子,順著棒子芯插上,掫著邊吹邊啃,搶先品嘗這人間美味。
  • 今天我們來說下農民種植玉米,最頭痛的問題,玉米芽子掰不掰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玉米芽子掰不掰。現在種植玉米最頭痛的就是這個問題,分芽過多也就是俗稱的長芽子,我也看了很多關於玉米芽子該不該去除的文章,寫的都太專業了,估計咱們農民看得也是稀裡糊塗。我曾經聽過一位農科院的教授講解過關於玉米芽子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用不用處理,我敢用人格來擔保這位教授,絕對是我見過最接地氣的教授。
  • 黔江:玉米豐收 「金色棒子」掛滿小院
    人民網重慶9月13日電 12日,黔江區金溪鎮金溪社區2組,65歲的科技示範戶吳和平忙著將5畝地裡掰回的玉米棒子捆綁成扎,準備掛在屋簷下進行晾曬。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今年黔江區繼續抓牢糧食生產不放鬆,藉助基層科協的科普力量,大力推廣先玉1170、正大999等優良玉米品種,引導農戶種植玉米18.9萬畝獲得豐收,預計實現產量7.07萬噸。當前,正是玉米、水稻收穫的季節,也是最缺勞力的時節。
  • 金燦燦的玉米棒子,紅彤彤的辣椒,用垂掛的方式表現著他們的生活
    陝北人判斷玉米是否豐收則是通過儲藏在架子上的玉米所佔體積的多少來定的。玉米收穫後須要晾曬乾才能脫粒進倉,所以晾曬玉米是首要的任務。陝北人晾曬玉米是有特殊方法的,為了防止老鼠的侵害,他們先將剛掰下來的玉米棒子推曬在平坦的窯洞腦畔上或院子裡。待忙完收割後有的家戶就將其整整齊齊碼放在窗臺上。而更多的是將其放入院子裡支起的方方正正的玉米架上。
  • 和面、鋤地、掰玉米 歷城區萬象新天學校師生這樣迎接「世界糧食日」
    郭林逸同學正在使用玉米剝粒機為玉米棒子脫粒,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行呦。  尹靖良與弟弟收花生。  張安迪去農田裡掰玉米,密集的玉米葉子又刺又癢,農民伯伯真是太不容易啦!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呀!  秋天是個碩果纍纍的季節,也是個忙碌的季節。田裡的農作物都已經成熟了。
  • 做夢夢見玉米地收玉米怎麼回事 做夢夢見玉米地收玉米是什麼意思
    如果夢到你正在吃玉米做成的麵包,表示你將能夠衝破難關,依循著你的理想前進。準備考試的人夢見玉米地,意味著題目答錯太多,成績未能達到錄取分數。談婚論嫁的人夢見玉米地,說明經過一段阻礙,最後婚姻可成。創業的人夢見玉米地,代表誠意處事可獲得發展成功。懷有身孕的人夢見玉米地,預示生男,春佔生女、勿過分勞累動胎氣。
  • 秋天扒玉米
    麥假和秋假,就是勞動的假期,老師基本不布置作業,放假前老師一般會交代任務,就是除了幫父母幹力所能及的農活以外,還要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復收麥子或者花生地瓜。因此,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幫父母幹農活。印象中,扒玉米都是我和姐姐被留在家,小我幾歲的弟弟妹妹不是跟著父母下地掰玉米,就是被父母打發著去姥娘家了。
  • 又到玉米豐收的時節,農家院裡很忙碌,農家小夥忙著往房頂扛玉米
    又到了豐收玉米的季節,今年玉米可謂是大豐收,在我們老家也叫棒子。莊稼地裡的玉米已經成熟了,這不,家家戶戶正在忙著收玉米。收穫玉米的時候,農家的老人和孩子都會忙活起來,有的在房頂安裝了一個起重機,雖然花了一些錢,但是卻省了很多的力氣。
  • 焦香的烤玉米
    烤玉米不能等玉米成熟了再烤,必須選擇玉米只有八、九成熟的時候,才是烤玉米的最佳時機。  那段時間裡,每逢放了學,我們幾個小夥伴就挎上草籃子去拔草。說實話,與其說是拔草,倒不如說是掰玉米、烤玉米吃。我們事前看好哪塊地裡的玉米棒子長勢好,就鑽進哪塊地裡,每人掰一兩穗玉米,藏在筐底用草蓋上。
  • 有一種幸福叫:秋忙時回鄉下幫父母掰棒子
    其實,在離村莊很遠的地方,我就不停地向著家的方向張望,因為天空晴好,老家的房子,毫無任何掩飾的直接映入我的眼帘。在農村長大,我當然知道田間勞作的辛苦,莊稼活,是一個沒有底線的付出。春華秋實,一年的收穫就從這裡開始。今天,我特意帶著心愛的相機,現場實拍父母勞作的照片,獻給自己,也獻給在外打拼的遊子們。